切换到宽版
 

发帖
30
金钱
191
贡献值
5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
家乡
莆田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55
8' WLm  
鳌城漫谈 8' WLm  
8' WLm  
我对秀屿鳌城二地名的认识之一是青峰岩。新妈祖服务“台湾和平统一”,近年运作于秀屿大道,我住鳌城小区。鳌城小区的游氏,LNG所在地秀屿村即“古小屿村”搬迁而来。秀屿地名是小屿与狮屿的谐音,源于青峰岩。青峰岩为狮山,临海,鳌能驾海,改名“鳌山”,做城为“鳌城”。游氏得其灵气,开“聪明花”,科甲及第,而“鳌城游氏”成名于”统一台湾“,建报功祠。微风和暖日鲜明,新色迷人近鳌城。2026款鳌城版扇文“统台四句”,为“统一台湾”而作。 8' WLm  
我对秀屿鳌城二地名的认识之二是龙之鳌气。鳌之一含义为龙也,具建功立业色彩,我是“龙”。中国桥牌伟人邓小平是“龙”,他1904年的。我莆田桥牌名人,1964年的。邓小平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解决台湾问题三句话,一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二是一百年不变,三是稳住阵脚、冷静观察、沉着应对。这三句话,以及“保护好湄洲岛”新理念,一以贯之于新妈祖。龙之鳌气《统台四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百年不变。稳住阵脚冷静观察沉着应对。保护好湄洲岛。” 8' WLm  
我对秀屿鳌城二地名的认识之三是秀屿《鳌城志略》。秀屿,鳌城,鳌城小区,古小屿村等地名,有一些历史资料,比如清顺治己亥年,公元1659年撰的《秀屿鳌城志略》一文。昔入鳌城路,居连君子乡。该文作者乃古小屿村刘氏,全文一千八百余字,我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一点点。秀屿《鳌城志略》:鳌山据莆醴泉之南,去郡城六十里许。群山环抱逡巡,引枫溪诸水。嘉靖间,众因倭乱,谋筑堡以拒,鳌城固海宇一奇观也。“鳌山”做城为“鳌城”,因倭乱。 8' WLm  
我对秀屿鳌城二地名的认识之四是钟灵毓秀。秀屿鳌城的繁荣,在明朝初体现。郁苍佳气召我名人,游氏、刘氏增其式廓。皇明洪武初颁巡司,设烟塞,庶民物蕃,文运维新,自兹而庶,庶而富,富而教。游、刘各出人丁,船逾四百余只,岁得海利二十万,韶华甲宇,嗣是人文尉起,相继登科甲第者彬彬,举乡科者济济,游国学、列明经者拔茅而汇进。至崇祯间,游泮水者计七十余人,其襍职並武弁辈,加都督、总兵官衔者指不胜屈。山石峭奇,钟灵毓秀,降生皆人杰也。 8' WLm  
我对秀屿鳌城二地名的认识之五是有大人物出。屿未砌城以前,俗号狮山,及王侍郎蘖谷先生探奇至,曰:“此鳌山也。鳌能驾海,狮焉能驾海?不久,其有大人物出。”荐章行引类,文帅是鳌头。游应龙乃明万历八年进士,游云鸿乃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为台湾统一,清朝‌出许多武官,一代名将游观光,还有游崇功,游金阙,游灏,平阳参将游祖镇,琼州参将游宗琠,台湾水师协左营游击游崇功,金门镇右营游击游全兴等,《游氏报功祠》的代表性人物是台湾总兵游金辂。 8' WLm  
我对秀屿鳌城二地名的认识之六是奇峰峭立。秀屿留心曾待月,鳌城满眼只知春。鳌城内两山起伏,居山尾者多是游姓,刘氏则西南二门居多。渺渺天连百粤,苍苍地接三山,得意鱼龙自化,亡机鸥鹭相亲。鳌顶垒石为山,奇峰峭立,周环乔松数百株,悬崖有二亭掛石,青財千里,每归舟从外岛望,见亭亭如车盖,苍苍異常,疑为蜃楼海市也。一则游念园亭,亭上有青莲岩,旁边有飞云洞。回首吟新句,祥云满鳌城。念园游先生联云:海上楼台天上寺,云边钟鼓月边僧。 8' WLm  
我对秀屿鳌城二地名的认识之七是神灵奇震。金鳌涌地出,数庙倚天开。传闻有五老遊青峰岩,壁题“海宇奇观”四字,遂去,不知所之。灵鳌扶地势,万象发天光。鳌脊之坪,庙有关圣,宫有文昌阁,脊之东麓则系游祖祠。城有四门,东西南距海,北距桥,门楼四建,高高接天荒,塑神镇之。西门内天妃宫,祀湄洲天妃,市肆竟街,百货丛贸。神灵奇震,舟中咸祀之。远托鳌头转沧海,来依鹏背负青天。舟人云:由屿舟遇患,元帅神光吐火,危赖以安,此舟皆然。 8' WLm  
我对秀屿鳌城二地名的认识之八是千载不泯。千尺鳌头立水濆,个中奇胜离人群。海洲僻壤,虽晚近之风气有殊,而炉烟灶火神人之所偏安。设土宇无恙,犹得煦煦相哺,依依安堵也。奈何气运陆沉,顺治十一年又有海寇率其寇党屠城,如疾风之陨落叶,不可胜数。鳌城筑于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桥修于万历四十五丁巳(1617)。屿废城毁,则顺治甲午年间(1654)。此后鳌头誇遂水,应知魁阁瑞光频。聊记其略,希望后人不至以传言为虚,则鳌城千载不泯矣。 8' WLm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