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F: T-
自知之明 k[8F: T-
k[8F: T-
上大学,培养一种学习方法。学习,懂中庸,明哲保身,得到自知之明,乃是一辈子的事。这一点,需要岁月积淀,才可慢慢体会。自知之明,非常重要。人没了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没了自知之明,还可能自卑,遇到比较大的困难时,往往会一蹶不振。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客观地评估自己,不容易自我膨胀,也不会妄自菲薄。这样,置身于社会中,就会清醒地认识自己,做到扬长避短,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好的成长。 k[8F: T-
我,做新妈祖,写作、做书,福建师大中文系林可夫老师,让我受益匪浅。福建师大是个大大的不错的学校,许多优秀的老师。许多年前,我在里头读书。我学的最好的一门课是《基础写作概论》。这门课的老师是林可夫教授,他很有个性,一脸的傲气,总是眯着一只眼。课讲得有条有理,有独到见解,也有思想光芒,语气十分霸道。当时,林教授其实还只是一个讲师,不过,他一上课,后边总跟着一串助教的队伍,特色鲜明,神气十足。 k[8F: T-
林老师的写作课的内容,指导意义大,这么多年了我还记得一些,实在是奇迹。林老师的写作课扎实,有内容,有条理,《基础写作概论》一书和讲课,真好。今天,我看许多人教书、讲课、写作、做书,总是想到林老师,还有林老师讲过的一古文《弈喻》。累话三朝事,重看一局棋。《弈喻》洞幽烛微,以小见大,极其自然,富有情趣。从下棋入手,先叙后议,逐次递进。其中蕴涵的自知之明,人们极其常见,却又体会不深;一经提炼,恍然大悟。 k[8F: T-
自将棋作世,谁为世如棋。《弈喻》先旁观他人对弈,“一客数败,嗤其失算”,看到的全是臭棋、昏招。自我感觉好极了,“以为不逮己也”。当作者进入角色,置身局中成了参与者,那出昏招、下臭棋的“客人”变了样子,“客已得先手”,“客之智尚有馀”,“客胜予十三子”,而作者从“予颇易之”到“予思益苦”,再到“予赧甚,不能出一言”,表情与心理的变化,穷形尽相,入木三分!教训也是财富,“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k[8F: T-
“默”,大有学问啊。由叙而论,由棋及人,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弈喻》是跳跃性的。百年容易客,一局等闲棋。从观棋上升到阅人,从棋道上升到人心,涉古及今,步步引申:“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如同棋局的旁观者,看到的多是不足。对弈的历练,才有新的思考维度,由棋枰手谈,到察人阅世,“易地以处”,换位思考,得出感悟:“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 k[8F: T-
从自以为是,到自愧不如,再到自知之明、终日默坐,这是合理的过程。《弈喻》结语,“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多年学弈天机浅,技不能高谩自娱。围棋中,有自知之明。桥牌里头,也有。桥牌的叫牌阶段,通过竞叫达到定约,根据双方持牌达到平衡点。达到定约,双方同意,也打成了,就有奖励。要合理叫成定约,须有自知之明。折扇桥牌俱我好,几时能共此中闲。桥牌,第一位的是冷静,实事求是判断自己的实力。 k[8F: T-
事到理明随理去,动常有静在其中。桥牌,过程中,需要冷静地做选择。要识人间事,须从物理推。人生,就是不断地做正确的选择。打桥牌,打的就是自知之明!自知之明,出自《老子》:“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大智伏藏知远近,纤微尽达了然通。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解剖别人易,解剖自己难。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了然于心,知道自己能吃多少碗干饭,有多少花露水,才能自知。 k[8F: T-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自知之明,来源于自我反省。自省才能自律,自律才能自重。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自知之明关键在“明”字,对自己明察秋毫,因而遇事能审时度势,人生途径也会更顺畅。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懂的越多,越感到自己学识的短浅。年华与心事,反省自分明。自知之明,通过求知,改变自己的无知无识,使自己达到自尊自重,进而自强自如。 k[8F: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