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49阅读
  • 3回复

济溪叙伦堂游氏之所在"婺源"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2
金钱
2095
贡献值
16
交易币
98
好评度
36
家乡
江西婺源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2-02
近年来,江西人考据溯源,说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祖上都出自江西,毛泽东、邓小平的祖上都是由江西吉安八都乡迁往他省,于是吉安的江西老表为这千古荣耀立下大大的石碑,醒目于世。今让江西人自豪的,是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主席祖籍乃是旧属徽州、今居江西的婺源,江家祖上是由婺源的江湾村迁往扬州的。婺源有个晓起村。晓起乃文化之乡,通往它需要步行两华里清石板路,传说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穿过凉亭、绕过祠堂,方可抵达。前些时候,上海市访问团到婺源晓起考察,上海团市委还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以江主席的叔父、养父、革命烈士江上清的名字命名的上清小学将成江西风物又一崭新的景点。6 H. v* E9 H1 c+ a$ Y4 Y$ Y
  今年5月29日至6月3日,江泽民主席赴江西上饶市、景德镇市、九江市、南昌市的企业、农村、学校、科研院所考察。在上饶考察时,正值“六一”儿童节前夕,江主席亲临江西婺源,到其祖居之地江湾镇看望那里的农民,在江湾镇中心小学向孩子们祝贺节日,向教师们表示慰问,并留下墨宝。本刊记者循江主席足迹至婺源,同许多参观者一起在江湾村参观。一家砖墙上刻有“腾”字的大宅子对面,有一片颓垣断壁。婺源县委宣传部一干事告诉记者,据推断,这就是江主席当年的祖居。很显然,江湾村作为江主席祖居成为新的旅游景点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处处显得仓促。小贩摊上仅有的文字资料是《江湾的故事》和《江永先生评传》,共11页复印件,出售20元,购买这两份资料,赠送一张塑料压膜的江主席为江湾中心小学题写的墨宝复制品。+ M& j& W; A z# T! `$ ]! R
  据资料介绍,江湾位于婺源出城往东20公里,有一水湾环村而过,村名云湾。后因江姓繁盛,遂改名江湾。江湾毗邻安徽休宁县和浙江衢州,是赣浙皖三省接壤处。据“老江湾”回忆,原先村口有一幅“路记联”:“赴省出休,大路进源登五岭;通衢到浙,长河直上往三浯。”江湾人引以自豪的还有一个在婺源首屈一指的祠堂,名叫“永思堂”,占地五亩,居高四层,砖雕、木雕、石雕栩栩如生,每一翅角设置一响铃,风过铃响,婉转如磬,绕梁不绝。但是,这份优美的骄傲,却在20世纪70年代被一拆到底,原址改建成了乡政府,传说被拆下的大梁以2万元作价卖到外县,而买者还在这根梁里发现了4千块大洋。而今天记者能看到的昔日光辉只是图纸一张。出资兴建这座祠堂的是富商江知源。& Q* X. `' ?" ~
  江湾人说,江姓祖居地原是鲍家洲。许久以前是鲍家住在现在的江湾村。后来,萧何的儿子萧祯做了江南节度使后,定居现在的安徽歙县,易姓为江。八世祖任进贤县尉,开始迁居江湾,住进鲍家洲。又由于江姓人勤劳聪慧,不久就住上了砖瓦房,而鲍姓人家还是住在茅草棚里。有一年春节,有江姓孩子跑到鲍姓家放鞭炮,不小心烧掉了茅屋,鲍家人索赔,于是两姓人家互换地盘,即鲍姓人住进了江姓人家的砖瓦房,江姓人只好在鲍姓家草屋场上重建家业。斗转星移,重建家园的江姓人再度发达,成为江湾望族。* k% j& ~# L+ Q, d+ G' ~
  婺源人告诉记者:历代婺源人在饱读诗书之后,顺着这一条古驿道走出去,走出婺源去寻找他们的仕宦之途和经商之路。婺源的浙岭是春秋吴楚分界地,“吴楚分源”这块界碑是历代学子的必经之地。当他们成功地获取功名和财富之后,又从这里返回故乡,修建居所,兴建祠堂,为后代留下了许多宝贵古建筑。江湾最著名的数“一府六院”。这是一座典型的徽式建筑,由六部分组成,每部分有天井、厢房,自成一家,六家之间又有小门相通。光影离合使这宅院看上去仿佛是一座迷宫。今日记者能看到的只有示意图,听到的只是故事。江湾人说主人是哪位富商或显贵,至今是个谜。一腾家宅子,触目的是每块砖头上都凸着一个拳头般大的“腾”字。记者惊叹不已,江湾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说:“藤(腾)叶虽好,网不过江”。又说江湾人一向谦恭礼让,即使富甲一地,业振四方,也不至于把炫耀写在自家的堂上。这就是先辈为什么将祠堂命名为“永思堂”,意在要后辈“一日三省”。另一所老宅子堂前挂了一块“墩崇堂”匾,江湾人告诉记者,这幢房子独特之处在大门上,两扇门永远关不拢。传说这幢房子要出一个大人物,须等这大人物回乡将一块门板削去一点,门方可合上。江湾人对后代的殷盼尽在这古老的传说中。
婺源温度湿润,年平均温度16.7℃,降水量1821毫米,年无霜期252天。婺源八百到一千年的古树就有32株,最著名的数浙原乡的虹关古樟,胸径3.4米,高约26米,冠幅3亩,有江南第一樟之称,因而引起不少文人骚客为其题诗呤赋。民国二十二年,村民詹佩强将这些诗、词、文章五十余篇,编印成《古樟呤集》。1984年侨胞詹沛霖捐款万元修筑栏杆保护古樟。婺源人说:他们的古树无不具人文情怀。史载南宋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二月,朱熹从福建返回祖籍婺源,曾入山扫墓,亲手栽杉24株,当年县令派兵驻守,建“积庆亭”并立碑一方,上刻“枯枝败叶,不得到动”。文公山古杉经历八百多年,尚存16株,最高达38.5米,胸径1米,株株古木,直插云霄,郁郁葱葱,成为江南罕见的古杉群。大汜香榧树,传说是明代户部尚书游应乾还乡扫墓时,嘉靖皇帝赏赐的树苗,含有“流芳千古”之意。游亲自栽在祖坟上,迄今已四百多年,树干胸径2.36米,高19米,冠幅半径约9米。 除了有许多著名的明代徽式建筑之外,还有许多著名的石林石城,上百年古树。大鄣山为其北部屏障,《山海经》称之为三天字都或三天字鄣,乃庐浙二水发源之地。婺源人告诉记者:婺源境内所有的大小河流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山泉,所以人们说婺源人洗澡都用矿泉水。《旧志》谓因大鄣山是“钟灵发脉之地”,因此有说“婺邑文运昌盛,人才间出”,与“山脉来龙,胎毓钟灵”有关。这一切亦说明地理与人文,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关系。! a" R8 X. Y7 K, \
  婺源人告诉记者,今日的婺源是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它的突出成就在于四色:红、白、黑、绿。1 k" L1 ?$ z P0 W. C! G/ `/ p
  以红色映进国际市场的是他们的“人间天物”荷包红鲤鱼。此鱼的历史亦有三百多年,传说是明万历年间,婺源沱川人余懋学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时,因“代天巡狩”有功,神宗皇帝赏赐与他作为嘉赏。余尚书告老还乡后,特请人凿一口石缸,供人观赏,嗣后,邻近村居渐引种繁殖。江泽民参观荷包鲤鱼原种场后,亦称道不已。/ i; V* \+ q: o
  以白色驰誉遐迩的是婺源的“江湾雪梨”,如今在村民的房前屋后、田头地角,缓坡低丘已广为种植。
以黑色蜚名中外的是龙尾砚,亦即歙砚,属四大名砚之一。早在南唐、北宋,龙尾砚就已著称于世。南唐后主李煜称“龙尾砚为天下冠”。宋代将龙尾砚列为朝廷贡品,许多文人墨客为它撰文填词。
以绿色雄霸市场的是婺源绿茶,不施化肥、不用农药,出口量占欧盟市场70%。早在唐代婺源就是著名的茶区,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宋史.食货》也称:婺源之谢源茶,为全国六种绝品之一。明清时期,婺源茶号称“四大名家”之一,列为贡品。婺源茶多次获国际“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50年创建的江西省婺源茶厂,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绿茶的重点生产企业。1996年全国首家获茶叶自营出口权。年生产能力4000吨。近年来婺源绿色食品公司生产大鄣茶,于1996年首获“中国AA级绿色食品”证书,产品远销欧盟、美国日本,是中国当今出口绿色食品数量最大、创汇最多的产品。
 因此,从唐朝开元建县以来的婺源,发展至今,已成为镶嵌在皖浙赣金三角上的绿色明珠。她以如诗的田园风光,如画的山水秀色,既是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县,亦是远离尘嚣的风景胜地。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济溪叙伦堂---南唐(公元937~975 )初始远祖游愆避地来居婺源济溪,在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古属徽州府
离线浏阳游定

发帖
3395
金钱
15034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2
好评度
471
家乡
湖南浏阳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4-24
Re:济溪叙伦堂游氏之所在
婺源是个好地方。
湘省四邑游氏后裔
离线游正权

发帖
3759
金钱
39899
贡献值
737
交易币
0
好评度
336
家乡
重庆市永川区外环西路88号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04-24
Re:济溪叙伦堂游氏之所在
婺源我去过,古建筑、祠堂文化很不错,值得一看。 ~s3X&!#   
宗亲也应该将游氏祠堂介绍一下呀。
我是入川尊祖友贵第25代后孙,尊祖于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5年)从世居地江西府吉水县迁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后于洪武4年迁至原四川省重庆府永川县松溉镇洞口。
离线游桂生

发帖
1007
金钱
13686
贡献值
485
交易币
109
好评度
972
家乡
江西婺源江湾镇济溪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4-05-10
Re:济溪叙伦堂游氏之所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