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离线游荔生
 

发帖
7804
金钱
25056
贡献值
1012
交易币
4
好评度
6066
家乡
莆田
性别
K *{RGE  
漫谈对子
K *{RGE  
大器晚成的秀屿大道,“界外文化”的新中心。《娘妈宫》,演绎厚重的“界外文化”那是“界外人”的文化,刚毅,执着,艰辛,真诚,大器晚成中,收获着历经沧桑的坚韧与圆美,理智与成熟。中庸的“界外人”,喜和谐,也喜欢故事,特别是康大和栩栩如生的系列故事。一枝得得能相对,凡卉纷纷孰并荣。康大和潜心研究“对子”,他的“对子”故事,形神兼备,太生动了,太逼真了。大和“对子”简洁峻切,短小精悍,有生活气息,丰神远韵,自成一家,对新时代的赞句写作有启发。 K *{RGE  
2025年美丽春天,我再一次研究“大和对子”,为“界外文化”写一些赞句。康大和,明正德二年(1507年)出生于莆田县崇福里砺山(今秀屿区月塘镇前康村秀屿大道),少年聪颖,笃志好学,七岁丧父,靠母亲的针线活,维持一家四口人(哥、寡母、爷爷)的生活。为使家庭有个出头之日,母亲送大和到水头朱子官和赤岐狮子峰等地去读书。康大和小时因患天花、麻脸,其貌不扬,在学校里常受同龄人取笑、捉弄。“激你虾姑不会做官”之莆田谚语,来源于此。激你虾姑不做官,大和偏开聪明花。 K *{RGE  
苦吟灯自对,良晤梦先知。康大和自强不息,立志日后要出人头地他勤奋努力,学业名列前茅,大和“对子”远近闻名,颇受老师器重。康大和的九鲤湖乞梦,“和尚书”乃莆田美谈。明科举正途是八股文,基本功训练为对子。八股文的股,有对偶的意思。从起股到束股,有两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所以称为八股文。排比对偶的特色,八股文有,复杂。排比对偶的特色,楹联和“对子”也有,简单。明窗坐相对,试问兴如何。楹联和“对子”,小学的必修课。对子,就是楹联,其为对仗文学。 K *{RGE  
闻乐曾看对,称诗雅好游。平行对称,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对联格式严格,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相逢不语但相对,山自苍苍水自深。语言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汉语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平对仄即谓相拗。这样,汉语的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朗朗上口的对仗关系。 K *{RGE  
八股文的对仗,排比对偶的要求,音韵和谐非常重要。读书人发迹以前,多写楹联楹联写成文字,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楹联对仗,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和谐对称之美。汉字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疏密有致,整齐美观。 K *{RGE  
莆田民间故事的康大和,经常与“对子”联系在一起。一庭花竹闲相对,十里烟岚晚更宜。“对子”与对联,源于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是在“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巧玲珑的对联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统一要求与固定格式,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的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楹联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过程经历了一些发展阶段。 K *{RGE  
日夕独往来,花竹静相对。古诗文中,很早就有对偶句。上古歌谣,有“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句。《易经》也有对偶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初登于天,后入于地。”等。对偶句形式工整、匀称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和传诵;对偶句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炼,能增强表现力。《易传》中对偶句多,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都是经典句子。 K *{RGE  
他日经过八股对,春风满座尚徘徊。从古到今,诗歌、散文都有对偶。“对子”凝炼集中,语言整齐,语句均匀,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诗经》对偶句式丰富,有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韵对等,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道德经》中对偶句亦多,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诸子散文也有对偶,如:“满招损,谦受益。”、“乘肥马,衣轻裘。”、“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等。 K *{RGE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