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 基
我们老家把屋檐底下的地面叫做阶基。
1970年,我家大夫第被拆毁后,祖父在我家明代水井的下边山下先前打厂堆禾的空地上盖了五间土筑屋。我们那边这种屋一般阶基是两步水或三步水,也就是屋檐下是两根或三根屋檩,下面有一米多的或两米左右檐,但祖父坚持要四步水,也就是上面有四根屋檩,下面有两米多接近三米的。其它人劝祖父没必要弄这么大的阶基,有这个材料可以多盖两间房子。但祖父讲:虽然我游家败落了,但怎么讲当年也是醴陵北乡首善之家,先人修驿道为石板路,重修渌江桥,遇饥荒逐户发粟,我现在没这个能力做这些善事,但有能力可以把阶基多做一步水,让那些逃荒的人可以在我家屋檐下暂时栖身。
1970年到1980年包产到户之前的十年间,我家的阶基上每到秋收之后,便会有外省外地逃荒的人落脚。
虽然父亲对此颇有微词,讲:这些打流的人不安全,而且家中有没有男人在,真怕万一入户行不轨之事。
但祖父还是坚持让这些人在我家阶基上打地铺落脚。祖父还会给他们准备好每年的新秆给他们铺上。只是交代我们小孩子不要看不起他们,更不要骂他们,也不要与他们有其它接触。
落在我家阶基上的逃荒人也很懂味,只是每天清早就出去讨米要饭,每天晚上回到我家阶基上来睡觉休息,从没进过我的大门。遇到极端天气出不去的时候,祖父会邀他们来家吃饭,但他们也不会进来。祖父送些吃食给他们,他们也是在外面阶基上吃。
1980年改革开放后,我家阶基上就再没出现过这些逃荒人了。
[ 此帖被湖南游建国在2024-12-07 10:1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