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3376
-
- 注册时间2014-08-31
- 最后登录2025-04-09
- 在线时间29小时
-
- 发帖780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4
- 金钱25056
- 贡献值1012
- 交易币4
- 好评度6066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7804
- 金钱
- 25056
- 贡献值
- 1012
- 交易币
- 4
- 好评度
- 6066
- 家乡
- 莆田
- 性别
- 男
|
杨柳千条花欲绽 葡萄百丈蔓初萦 aqQ o,5U> 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2020年的秋天,中华游氏网继续平稳前进。新时代在前进,文化长廊也在慢慢前进。文化长廊,讲苦劳的。 aqQ o,5U> 讲苦劳,得到了《闽游族史》的启发。 aqQ o,5U> 《闽游族史》,有“德”啊!德可恃而才不可恃。人只可得一些苦劳,至于功劳,一般都应当归于老天爷。这一点,是孔孟之道、中庸哲学归纳出来的。 aqQ o,5U> 每天都应酬谢天恩,这是老生常谈,也即真学问,亦游氏文化精华处。天生万物以养人,人自当真诚感谢。人生天地之间,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人,其实渺小。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所以,一定要遵循天道。天道,即孔孟之道。 aqQ o,5U> 游季康先生,《闽游族史》的编撰者,一位有“德”的、完美诠释苦劳的、非常令人敬仰的游氏文化的传承者。 aqQ o,5U> 游季康先生,1926年6月28日生于福州市建新冯宅村,自幼聪颖好学,对古文、书法、国画颇有研究。 aqQ o,5U> 20世纪80年代,游季康先生参与游酢理学思想研究。为收集史料,游季康先生常住南平,考察凤池“御史定夫游公祠”、 游定夫书院,研究游氏族谱。 aqQ o,5U> 游季康先生发现了游酢画像,并为游定夫祠堂画游酢神像,书写宋理宗皇帝赠游酢御赞匾等,为游氏文化的传承做了大量的工作。 aqQ o,5U>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为了研究游氏在福建的历史文化传承,编撰《闽游族史》,游季康先生风风雨雨数十载,历尽千辛万苦。通过游季康先生的族谱重修,脉络清晰的表达,许多游氏宗亲的亲缘共性得以激发。 aqQ o,5U> 游季康先生担任福建各地游氏修谱的顾问,指导修谱工作,为各地族谱作序,为祠堂题诗撰联。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劳苦功高,苦劳尤大啊。 aqQ o,5U> 游季康先生的《闽游族史》一书,好似一切源自天然,源自游氏文化,自然,有特色,将艺术加工的痕迹降至最低,简单,朴素,令人敬仰。 aqQ o,5U> 游季康先生为考察游氏在福建的发展历史的作用,为传承游酢理学文化,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闽游族史》的出版发行,对福建游氏姓氏源流及两岸游酢研究、游酢后裔寻根问祖发挥了重要作用。 aqQ o,5U> 《闽游族史》,有一些含蓄的文化内涵。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为人过日子,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谦虚谨慎,安分守己,遵循天理,这样才可平安无事,顺利地走完自己该走的人生旅程。 aqQ o,5U> 人即是神,神即是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保护神。自求多福,求人不如求己,人间正道是沧桑,吃苦受累,谦虚勤奋,这一些,既是天理,又是平安之道。 aqQ o,5U> 许多年前,游季康先生的《闽游族史》,我一口气读了,写得好。书写的那年那月,那纯朴的情感、那游氏文化,好啊。 aqQ o,5U> 《闽游族史》格调古朴,句式简洁、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游氏色彩,一如游季康先生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aqQ o,5U> 游季康先生的《闽游族史》,好。德可恃而才不可恃。游季康先生,《闽游族史》的编撰者,一位有“德”的、完美诠释苦劳的、非常令人敬仰的游氏文化的传承者。 aqQ o,5U>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2020年秋天,我再一次认真修改这一个小文,缅怀游季康先生,也与许多个游氏宗亲后人共勉与探讨。 aqQ o,5U> 我,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些苦劳。 aqQ o,5U> 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游氏,水平一般化,可是在前进,持之以恒地前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苦劳,平安之本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