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sa<tF
各位读者大大,这几天在跟个项目,没时间更新文了。 Htsa<tF
Htsa<tF
今天分享一篇我2年前的文章,应该有很多读者没有看过。 Htsa<tF
Htsa<tF
文章不长,只有3000多字,但是相信会对你有点启发。 Htsa<tF
Htsa<tF
1 Htsa<tF
Htsa<tF
我做企业咨询项目时,经常要帮客户寻找合适的培训师。 Htsa<tF
Htsa<tF
慢慢发现,不同的讲师,有不同的工作风格。 Htsa<tF
Htsa<tF
比如,刘老师,属于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 Htsa<tF
Htsa<tF
每当有了需求,一定要谈好价格,合同签订,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Htsa<tF
Htsa<tF
他的原则很清晰,时间就是金钱。 Htsa<tF
Htsa<tF
因为在培训实施前,要投入大量工作,例如学员访谈、领导调研、场景设计...... Htsa<tF
Htsa<tF
如果企业最终没有请他,前期的投入就打了水漂。 Htsa<tF
Htsa<tF
以机会成本的角度,这种原则无可厚非。 Htsa<tF
Htsa<tF
但如果没有前期投入,课程就没有针对性,也就很难被选中。 Htsa<tF
Htsa<tF
所以,刘老师的生意并不算很好。 Htsa<tF
Htsa<tF
2 Htsa<tF
Htsa<tF
另一位讲师,马老师,风格则完全不同。 Htsa<tF
Htsa<tF
只要客户需求在框架内,先不论成交的可能,便全情投入,安排访谈,进行调研,重新设计课程内容...... Htsa<tF
Htsa<tF
这种做法,增添很多工作。 Htsa<tF
Htsa<tF
但是,客户选择他的可能性也更大,毕竟前期的工作,使他的课程更能对症下药。 Htsa<tF
Htsa<tF
即使偶尔没有成交,他也毫不在意。 Htsa<tF
Htsa<tF
他说借此洞察了一个行业,打开了一个通道。 Htsa<tF
Htsa<tF
后期肯定会有其他机会.... Htsa<tF
Htsa<tF
果不其然,他的课程往往具有行业专属性,订单颇多。 Htsa<tF
Htsa<tF
刘老师和马老师的区别在哪里呢? Htsa<tF
Htsa<tF
归根结底就是对待隐性价值的不同态度。 Htsa<tF
Htsa<tF
Htsa<tF
3 Htsa<tF
Htsa<tF
什么是“隐性价值”? Htsa<tF
Htsa<tF
这个词汇来自营销学,以“星巴克”为例。 Htsa<tF
Htsa<tF
它的咖啡是最好喝的吗? Htsa<tF
Htsa<tF
当然不算,可为什么它能长盛不衰? Htsa<tF
Htsa<tF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隐性价值”的重视。 Htsa<tF
Htsa<tF
第一,星巴克更重视那些间接性的价值。 Htsa<tF
Htsa<tF
很少看到星巴克在媒体上的广告,但是,星巴克却愿意为咖啡讲座、沙龙等活动花费巨资。 Htsa<tF
Htsa<tF
这些活动能与顾客互动,过程中可以带来更多的价值,虽然这些价值并非那么的直接。 Htsa<tF
Htsa<tF
第二、星巴克更重视那些长期性的价值。 Htsa<tF
Htsa<tF
创始人舒尔茨,来清华大学企业讲堂演讲时曾说: Htsa<tF
Htsa<tF
在星巴克金字塔顶部的不是股东,而是员工。中间是顾客,底部才是股东。 Htsa<tF
Htsa<tF
他说,太在乎短期收益,是很多企业犯的错。 Htsa<tF
Htsa<tF
提升员工待遇,虽然减少了短期收益,但是吸引和留住了更优秀的员工,这样反而能够支撑公司更持久的发展。 ` ^z
l =
` ^z
l =
第三、星巴克更重视那些复合性的价值。 ` ^z
l =
` ^z
l =
星巴克实际是在兜售“第三空间的体验感。”第三空间是家庭、职场之外的另一个空间。 ` ^z
l =
` ^z
l =
星巴克就是通过口味、品相、环境、气氛等多个维度,满足我们在这个空间的体验感。 ` ^z
l =
` ^z
l =
那些维度不是单一孤立,而是相互融合,自成系统,甚至竞争者都无法模仿,我们称为复合性价值。 ` ^z
l =
` ^z
l =
通过对星巴克的三点解读,我可以总结“隐性价值”的主要特征: ` ^z
l =
` ^z
l =
间接性、长期性和复合性。 ` ^z
l =
` ^z
l =
以宏见微,对“隐性价值”的重视,不仅受用于企业管理,更适用于每个人。 ` ^z
l =
` ^z
l =
4 ` ^z
l =
` ^z
l =
隐性价值的第一个特征是收益的间接性。 ` ^z
l =
` ^z
l =
罗振宇曾讲过一件事。 ` ^z
l =
` ^z
l =
他有一个在杂志社做编辑的朋友,聊起工作时,那朋友得意洋洋的说:“告诉你,我工作有一个绝招。” ` ^z
l =
` ^z
l =
罗胖问到:“什么绝招?” ` ^z
l =
` ^z
l =
朋友说:“我编辑任何文章,只用三个键,复制、全选、剪切,多一个我都不用。” ` ^z
l =
` ^z
l =
罗胖又问:“为什么这么做?” ` ^z
l =
` ^z
l =
朋友说:“老板给钱太少,所以我就这么工作。他给多少钱我就干多少事。” ` ^z
l =
` ^z
l =
罗胖问:“这样生产出来的文章能好看吗?”朋友说:“当然不好看。” ` ^z
l =
` ^z
l =
罗胖问:“那你的能力会有进步吗?”朋友说:“当然不会。” ` ^z
l =
` ^z
l =
罗胖说:“那你何苦呢?”朋友说:“我有什么办法?谁让他只给我这么点钱?” ` ^z
l =
` ^z
l =
结果,这朋友陷入到一个怪圈,老板给多少钱,他就干多少活,水平提高不了,老板自然给的钱也多不了...... ` ^z
l =
` ^z
l =
直到一天,老板找了一个比他年轻,又比他能干,还和他要价一样的人...... ` ^z
l =
` ^z
l =
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应该不少吧? ` ^z
l =
` ^z
l =
他们只关注看得见的价值,毕竟这些价值可以量化,存在于期然之中。 ` ^z
l =
` ^z
l =
但是,这个世界是动态的,原本换取显性价值的资本,会逐渐贬值。 ` ^z
l =
` ^z
l =
而能为其充值的,恰恰是对间接价值的关注。 ` ^z
l =
` ^z
l =
所以,那些在企业里混日子的人,看起来很精,其实很傻。 ` ^z
l =
` ^z
l =
因为在一穷二白时,你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你的时间和精力,用这些资源去报复老板,你说傻不傻。 ` ^z
l =
` ^z
l =
如果真觉得各方面不满意,就离职,这样耗着,不仅仅是耗着老板的工资,也是耗光了自己的青春。 ` ^z
l =
` ^z
l =
5 ` ^z
l =
` ^z
l =
成功者往往更能关注到一件事物的间接价值。 ` ^z
l =
` ^z
l =
硅谷风投界的新锐克里斯·萨卡,曾成功投资Twitter和Uber。 ` ^z
l =
` ^z
l =
他创业前在Google工作,与其他员工不同,对待工作,他总爱多做一点。 ` ^z
l =
` ^z
l =
一个项目报告 ,他会对背景进行更为细致的调研,其实完全不必如此; ` ^z
l =
` ^z
l =
一个数据分析,他会过段时间再去检视合理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 ^z
l =
` ^z
l =
更有意思的是,他经常去参加一些与自己无关的高层会议。 ` ^z
l =
` ^z
l =
这些会议,根本没人请他,有人就问他来干吗? ` ^z
l =
` ^z
l =
这时萨卡就说,我是来帮你们做会议记录的。 ` ^z
l =
` ^z
l =
会后,他真的会写一份会议纪要,分发给参会者。 ` ^z
l =
` ^z
l =
他做的这些事真的没用吗?恰恰相反,这些事给他带了巨大的间接价值。 ` ^z
l =
` ^z
l =
扩宽了他的视野,培养了他的嗅觉,也为他日后的风投生涯,带来了巨大直接收益。 ` ^z
l =
` ^z
l =
萨卡的故事,让我想起李笑来曾说的一段话: ` ^z
l =
` ^z
l =
为什么很多人上班不快乐? ` ^z
l =
` ^z
l =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赚两份收入。 ` ^z
l =
` ^z
l =
一份是工资奖金,一份是学习机会。 ` ^z
l =
` ^z
l =
老板其实很傻,一边给你发工资,一边给你学习机会。 ` ^z
l =
` ^z
l =
你想想这些,就应该快乐了...... ` ^z
l =
` ^z
l =
6 ` ^z
l =
` ^z
l =
隐形价值的第二个特征是回报周期很长。 ` ^z
l =
` ^z
l =
正因为回报周期长,往往导致我们主动忽略,使之隐形。 ` ^z
l =
` ^z
l =
问你个问题,我准备1年后给你1000元, ` ^z
l =
` ^z
l =
但如果你愿意多等1个月,我会给你1100元,你如何选择? ` ^z
l =
` ^z
l =
相信你会选择1年零1月后领取1100, ` ^z
l =
` ^z
l =
既然都等了1年,多等1个月又何妨呢? ` ^z
l =
` ^z
l =
现在把问题换一下,马上给你1000元, ` ^z
l =
` ^z
l =
但如果你愿意一个月后拿,我会再给100。你又会如何选择? ` ^z
l =
` ^z
l =
想必很多人选择先拿了1000元再说,毕竟落袋为安。 ` ^z
l =
` ^z
l =
可是,两个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只是你对时间的感知。 ` ^z
l =
` ^z
l =
这种感知,让你只关注短期价值,而忽略长期价值。 ` ^z
l =
` ^z
l =
这就是经济学上的“双曲贴现”理论。 ` ^z
l =
` ^z
l =
这个理论也揭示了人类所残留的“动物性”。即,把美好留在当下,把麻烦抛给未来。 ` ^z
l =
` ^z
l =
所以,为什么你无法坚持每天读书? ` ^z
l =
` ^z
l =
为什么你无法坚持每天锻炼? ` ^z
l =
` ^z
l =
为什么你无法坚持辅导孩子功课? ` ^z
l =
` ^z
l =
虽然你知道 ,这些都会在将来使你受益,可与之交换的却是当下的舒适,于是半推半就中得过且过...... ` ^z
l =
` ^z
l =
岂不知,这一切都是要还的。 ` ^z
l =
` ^z
l =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 ^z
l =
` ^z
l =
7 ` ^z
l =
` ^z
l =
理智的人往往更看重那些能带来长期价值的东西,即使为当下带来种种麻烦。 ` ^z
l =
` ^z
l =
且不说各个领域锲而不舍的精英分子,但就教育孩子这事,就是一个分水岭。 ` ^z
l =
` ^z
l =
我曾经的一位领导,事业有成,但对待孩子教育格外用心。 ` ^z
l =
` ^z
l =
一次晚上加班,我听到他在办公室里说话,以为在叫我。 ` ^z
l =
` ^z
l =
进去后,发现他正在通过视频辅导孩子做功课。 ` ^z
l =
` ^z
l =
之后谈起此事,他说除非极特别情况,他每天都辅导孩子功课, ` ^z
l =
` ^z
l =
哪怕回不了家,也会通过视频。 ` ^z
l =
` ^z
l =
我说每天工作压力这么大,还辅导孩子,也太辛苦了...... ` ^z
l =
` ^z
l =
本以为他会讲些父爱如山的大道理, ` ^z
l =
` ^z
l =
怎知他给算了笔账,大概意思是,对孩子的投入,就像早期买房,每月按揭时辛苦一点,可日后能享受成倍的投资回报。 ` ^z
l =
` ^z
l =
反之,如果现在不管不问,将来孩子长大,上大学、找工作、谈对象都还是父母的事, ` ^z
l =
` ^z
l =
积攒下来,件件都是大麻烦。 ` ^z
l =
` ^z
l =
所以,用现在的小辛苦,换以后的大麻烦,这很划算啊...... ` ^z
l =
` ^z
l =
他这话听起来有点功利,可是蛮有道理。 ` ^z
l =
` ^z
l =
混沌学中有个概念,在初始阶段的小小调整,则会导致后期的巨大偏差。 ` ^z
l =
` ^z
l =
这就是以长期价值为目标的意义所在。 ` ^z
l =
` ^z
l =
8 ` ^z
l =
` ^z
l =
隐性价值第三个特征是,可以演变为一种复合型价值。 ` ^z
l =
` ^z
l =
复合型价值的对立面是单一型价值。 ` ^z
l =
` ^z
l =
如果你是一名文案工作者,做出精美的PPT就是你的单一型价值; ` ^z
l =
` ^z
l =
如果你是一名销售,精通话术就是你的单一型价值; ` ^z
l =
` ^z
l =
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激励员工就是你的单一型价值。 ` ^z
l =
` ^z
l =
把单一型价值经营的再优秀,也很难出类拔萃。因为这些价值也是你竞争对手所关注的。 ` ^z
l =
` ^z
l =
均衡博弈下,这些原本优秀的元素,会被稀释,终将沦为一张入场卷。 ` ^z
l =
` ^z
l =
所以,很多大企业在选拔高管时,都会要求入选者同时具备多种经历。 ` ^z
l =
` ^z
l =
你可以是产品出身,但你必须具有销售管理的经历; ` ^z
l =
` ^z
l =
你可以是运营出身,但你必做要有营销规划的履历; ` ^z
l =
` ^z
l =
这其实也是在释放一个信号,企业更需要那种复合型人才。 Kxb_9y0`r
Kxb_9y0`r
因为在板块之间的拼接处,才最有可能产生创新的火花。 Kxb_9y0`r
Kxb_9y0`r
9 Kxb_9y0`r
Kxb_9y0`r
我之前的文章中曾提出过一个“加持”法则。 Kxb_9y0`r
Kxb_9y0`r
是说在你原有主业的基础上,加持一种相关技能。 Kxb_9y0`r
Kxb_9y0`r
这样,你即可拥有一种独特的竞争力,也就这我们这篇所说的“复合型价值”。 Kxb_9y0`r
Kxb_9y0`r
知识大V吴军,曾解读过毕加索的成功。 Kxb_9y0`r
Kxb_9y0`r
他说,毕加索不仅仅是画的好,与同时代的人比,他还有项技能,就是会讲故事。 Kxb_9y0`r
Kxb_9y0`r
比如在每次卖画之前,他都会先办一次画展,但是先不给你看画,而是讲这幅画背后的故事,当你意犹未尽时,再给你看画。 Kxb_9y0`r
Kxb_9y0`r
这时候画商和收藏家就会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然后就有了知己般的认同感。 Kxb_9y0`r
Kxb_9y0`r
久而久之,毕加索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就越来越高了。 Kxb_9y0`r
Kxb_9y0`r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都可以说明复合型价值的重要性。 Kxb_9y0`r
Kxb_9y0`r
小时候看《三侠五义》,特别佩服白眉大侠徐良,他与高手对决总能获胜,不是他比别人武功高,而是他暗器多,冷不丁给你一镖,这就是所谓的“复合型”价值。 Kxb_9y0`r
Kxb_9y0`r
10 Kxb_9y0`r
Kxb_9y0`r
说句题外话,因为喜欢徐良,所以我以前的笔名叫良大侠,注册公众号时,不小心打成了“良大师”,后来发现改过来挺麻烦,也就这样了。 Kxb_9y0`r
Kxb_9y0`r
所以,每当别人问我,为什么公众号叫“良大师”时,我总是不知道怎么回答,现在你知道了,这就是个乌龙。 Kxb_9y0`r
Kxb_9y0`r
然而,这个美丽的错误也由“隐性价值”产生的。 Kxb_9y0`r
Kxb_9y0`r
我刚刚从500强裸辞出来做咨询时,生意并不好,但是孩子要精养,老婆要买包,我每天很焦躁,总觉得未来可能会变得很暗淡。 Kxb_9y0`r
Kxb_9y0`r
后来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你有那么多丰富的经历,干嘛不写出来啊,搞不好可以传播一下个人品牌,咨询生意就来了。 Kxb_9y0`r
Kxb_9y0`r
我说,我不会写啊。 Kxb_9y0`r
Kxb_9y0`r
他说,你不会学吗?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 Kxb_9y0`r
Kxb_9y0`r
就这样,我开了公众号,开始写作,写着写着也就不焦躁了,毕竟沉浸在一件事中,是克服焦虑最有效的办法。 Kxb_9y0`r
Kxb_9y0`r
而且当你想去写清楚一些事情时,你就必须把这个领域的知识去系统的了解。 Kxb_9y0`r
Kxb_9y0`r
所以,这也倒逼我去学习很多新的知识,而这竟然也打开了我的咨询业务。 Kxb_9y0`r
Kxb_9y0`r
很多企业找我谈时,都发现我能在几个领域中寻找解决方案,也因此受到青睐。 Kxb_9y0`r
Kxb_9y0`r
反过来,我发现给客户的咨询方案中,有很多部分也是可以用在文章中的,这样竟然形成了一个奇妙的闭环。 Kxb_9y0`r
Kxb_9y0`r
三年来,不但咨询业务蒸蒸日上,公众号竟然也做成这样的规模。 Kxb_9y0`r
Kxb_9y0`r
说实话,良大师这个公众号,我真没敢想能吸引到30多万的读者,否则也不会连名字都输错了都不去改。 Kxb_9y0`r
Kxb_9y0`r
所以呢,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宝贵的隐性价值,你用在刷抖音上,你的这些价值坍缩进了黑洞。 Kxb_9y0`r
Kxb_9y0`r
而你用在有可能产生质变的事情上,持续不断的重复,也许就能换来让你惊喜的显性价值。 Kxb_9y0`r
Kxb_9y0`r
我不是说我有30多万的读者就有多牛逼,这体量还摆不上台面,而我也不认为自己文字多优美,思想多深刻。 Kxb_9y0`r
Kxb_9y0`r
但是对于一个40多岁的老男人,利用业余时间写了200多万个字,这样的人也大概不多吧? Kxb_9y0`r
Kxb_9y0`r
所以,你如果还年纪轻轻,其实也不用太焦虑,找个有价值的事,持续的去加量,肯定差不到哪里。 Kxb_9y0`r
Kxb_9y0`r
就像是欧神说的一句鸡汤:数量堆死质量。 Kxb_9y0`r
Kxb_9y0`r
Kxb_9y0`r
作者简介:良叔,百万用户新媒体创始人,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原世界500强高管,良翰商学院创始人。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