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3376
-
- 注册时间2014-08-31
- 最后登录2025-04-09
- 在线时间29小时
-
- 发帖780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4
- 金钱25056
- 贡献值1012
- 交易币4
- 好评度6066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7804
- 金钱
- 25056
- 贡献值
- 1012
- 交易币
- 4
- 好评度
- 6066
- 家乡
- 莆田
- 性别
- 男
|
'",5Bu#C
再读《闽游族史》 aqQ o,5U> 游氏文化,中庸,冷静,有内涵。 aqQ o,5U> 游氏网,有一些很好的记忆。 aqQ o,5U> 2017年,“中华游氏网十周年纪念”,一个事情,一个机遇,也应该记忆那些对游氏文化有贡献的、做实事的好人。 aqQ o,5U> 游氏文化、“中华游氏网十周年纪念”,也许是一个不错的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并不完全属于时空阈限中的那方水土,而是更广大的心灵的情感共鸣。 aqQ o,5U> 这个精神家园,有《闽游族史》等书,相当有意义的。 aqQ o,5U> 一些游氏宗亲知道,循着游氏文化那一条绿意盎然的小径,这一路,幸福地停停走走,空气也似乎染了无尽的蓝色,人们可以眼神明亮,内心清净。 aqQ o,5U> 游氏文化那一条绿意盎然的小径,就是“德”。 aqQ o,5U> 德可恃而才不可恃。 aqQ o,5U> 人只可得一些苦劳,至于功劳,一般都应当归于老天爷。这一点,是孔孟之道、中庸哲学归纳出来的。 aqQ o,5U> 每天都应酬谢天恩,这是老生常谈,也即真学问,亦游氏文化精华处。天生万物以养人,人自当真诚感谢。 aqQ o,5U> 人生天地之间,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人,其实渺小。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所以,一定要遵循天道。天道,即孔孟之道。 aqQ o,5U> 游季康先生,儒者,《闽游族史》的编撰者,一位有“德”的、完美诠释苦劳的、非常令人敬仰的游氏文化的传承者。 aqQ o,5U> 游季康先生,1926年6月28日生于福州市建新冯宅村,自幼聪颖好学,对古文、书法、国画颇有研究。 aqQ o,5U> 20世纪80年代,游季康先生参与游酢理学思想研究。为收集史料,游季康先生常住南平,考察凤池“御史定夫游公祠”、游定夫书院,研究游氏族谱。 aqQ o,5U> 游季康先生发现了游酢画像,并为游定夫祠堂画游酢神像,书写宋理宗皇帝赠游酢御赞匾等,为游氏文化的传承做了大量的工作。 aqQ o,5U> 为了研究游氏在福建的历史文化传承,编撰《闽游族史》,游季康先生风风雨雨数十载,历尽千辛万苦,跑遍福建全省城乡的村村落落,没有报酬、没有经费,自掏腰包买车票,每到一处即寻宗亲、访故友,有时旅居客栈,有时投宿亲友,其执著与虔诚,感动亲友,众宗亲纷纷鼎力支持相助。 aqQ o,5U> 当时,各地许多游氏宗亲,一般只知曾祖父是谁,再往上就茫然了。通过游季康先生的族谱重修,脉络清晰的表达,许多游氏宗亲的亲缘共性得以激发。 aqQ o,5U> 游季康先生担任福建各地游氏修谱的顾问,指导修谱工作,为各地族谱作序,为祠堂题诗撰联。劳苦功高,苦劳尤大啊。 aqQ o,5U> 游季康先生的《闽游族史》一书,好似一切源自天然,源自游氏文化,自然,有特色,将艺术加工的痕迹降至最低,令人敬仰。 aqQ o,5U> 游季康先生为考察游氏在福建的发展历史的作用,为传承游酢理学文化,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aqQ o,5U> 《闽游族史》的出版发行,对福建游氏姓氏源流及两岸游酢研究、游酢后裔寻根问祖发挥了重要作用。 aqQ o,5U> 《闽游族史》,对于台湾两岸游氏文化研究、交流,作用大啊。我个人,许多次表达了对游季康先生的崇高敬意。 aqQ o,5U> 游季康先生,2013年7月23日在福州逝世,享年88岁,他对游氏文化的贡献大。 aqQ o,5U> 游季康先生,如同游氏先祖的为人,勇于担当自己的命运,绝不逃避自己的责任。一生与人为善,自求多福,目光如同月亮一样清澈,愈老而愈明亮了,心境也愈像水,流过风浪和碎石后,静静看着远处的月起月落,了然自己的年光和后辈的年华。“该来的还是要来”,什么都不必怕,唯念儿女的成长,那“顺其自然”中少了自己的照料和陪伴,会不会多些风沙与险滩。 aqQ o,5U> 其实在大限面前,能开阔的早已开阔,能努力的都做尽了后,明白什么是必然和无争,也含了对游氏文化的信心。我想,这也是一种游氏文化。 aqQ o,5U> 游季康先生一生写下多部游氏文化的文集,他众多的著作之中,《闽游族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闽游族史》寄托着他的游氏文化理想。 aqQ o,5U> 人心与人心的沟通和连接,原是依赖文化的。人性的种种纠纷,与人性向上的憧憬,原可依赖文化来诠释启发的。”因此,读一本文化书,可以收获内心的平静,同时也是对心灵的滋养与疗补。《闽游族史》,里头有文化。 aqQ o,5U> 1998秋,游季康先生,《闽游族史》,我一口气读了,写得好。书写的那年那月,那纯朴的情感、那游氏文化,好啊。 aqQ o,5U> 《闽游族史》格调古朴,句式简洁、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游氏色彩,一如游季康先生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aqQ o,5U> 德可恃而才不可恃。游季康先生,《闽游族史》的编撰者,一位有“德”的、完美诠释苦劳的、非常令人敬仰的游氏文化的传承者。 aqQ o,5U> 2017年,就要来了,重新修改、发表这一个小文,缅怀游季康先生,也与许多个游氏宗亲后人共勉与探讨。 aqQ o,5U> 我,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些苦劳。 aqQ o,5U> 苦劳,平安之本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