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19阅读
  • 0回复

[原创]引领闽湘文化共荣的“游杜会讲”(游良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25
金钱
762
贡献值
260
交易币
0
好评度
480
家乡
福建省尤溪县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9-13

           引领闽湘文化共荣的“游杜会讲”

                 福建省尤溪县文体广电出版局游良耀

20151121日上午,“游学文化研讨会”在福州永泰召开。湖南大学法学院杜钢建院长携弟子王翀教授专程到会。会上福建省委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会长游嘉瑞和杜钢建院长,分别就游酢道南福建的闽学以及闽学北传湖南的湖湘文化作了专题演讲。会后,我深有感触,仿佛800多年前岳麓书院“朱张会讲”的情形,在福州立雪书院重现。因此,我以“游杜会讲”为标题,写了一首小诗:“闽山湘水千古情,游杜夫子如亲眷。同怀立雪求道梦,共叙儒学文化缘。和谐普世明人伦,贤达气象天地圆。构想岳麓建分支,撑起崇德太极圈。”从此,“游杜会讲”一词,被高层学者广泛关注,反响很大。正如湖南法学院教授、湖南省游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翀(chōng)所说:“古有朱张会讲,建立岳麓书院;今有游杜会讲,致力传播游学。”

“游杜会讲”,之所以会受到高层学者和有关院校的关注,其原因有:一是游(嘉瑞)杜(钢建)都是弘扬儒学文化的大师、引领者,拥有众多弟子。二是游(嘉瑞)杜(钢建)所代表的闽学、湖湘文化研究成果已经久负盛名。三是闽湘两省在宋代后至当今,都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地区。四是游杜会讲已经促成闽湘两地宋明理学研究交流的良好开端,形成了湖南岳麓书院和福建立雪书院亲密结缘,共促传统儒学文化繁荣,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文化现象。

一、游杜会讲的初步形成和学术交流。

1.1、游(嘉瑞)杜(钢建)简历:

游嘉瑞,字山川,原名春木,立雪堂,一九三五年四月生,福建永泰人,2002年创建立雪书院。系海峡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闽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福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严复学术研究会名誉副会长、福建省海外联谊会顾问、福建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书画师、福州画院顾问、省人大常委、省政协常委、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创会会长、福建省游酢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省游酢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程门立雪裔,幼贫耕读不倦,酷爱书法篆刻,师法颜、柳、苏轼、怀素诸家、学习古人不落古人窠臼,悟出“云无定蒸蒸千万,书无定法法自在”之哲理,笔有“快马入阵”之气魄,笔势纵逸跌宕,以行草见长,卓立个人风格,篆刻古拙朴茂,微雕独运寿山石《案头摩崖石刻》,诗文立意高远,清新超俗,有《苦笋颂》、《石竹叙》等名篇问世。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书画展,并在美国、英国、香港、福州、永泰等地举办个人书法篆刻艺术展,在北京、台湾等地举办联展,得到“笔通神”之誉。1994年在香港义卖书法作品80幅,所得二百万港元,全部捐赠希望工程。

突出成就:

一是私资创建“立雪书院”。为弘扬“程门立雪”、“尊师重教”的精神,游嘉瑞退而不休,于2001年构思筹建“立雪书院”,该思路得到夫人朱美端及子女的大力支持。说干就干,书院基建进度日进千里,第一期工程于翌年4月竣工并举行开馆典礼,当时中央、省、市、县各相关部门领导及书画爱好者2000余人参加开馆典礼。

立雪书院坐落在福州市永泰县“AAAA级风景区”青云山下,风景优美的大樟溪畔,龙峰山上,书院占地3000多平方米,依山傍水,叠立山崖;青石为墙,琉璃碧瓦;卵石铺道,曲径通幽。偶见枯木逢春、时有蜂蝶戏舞。书院整体为仿古格局,错落有致,竹林成荫,但闻鸟语花香。书院大致分为:游山川艺术馆、尺一楼、东巫草堂、百砚斋、千印室、耕读亭、道南轩等极具文化品味,内有藏品近万件,跨跃历史数千年。从大厅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罕见的巨大紫色端砚,五龙人瑞砚,重300公斤;一部绝无仅有的文学巨著《榴花梦》洋洋洒洒484万字,经专家考证为孤本;十多位中央领导题刻,更是难得;数百方珍贵的古砚,细把玩之,令人爱不释手;百幅名家书画真迹,均是无价之宝;千石室展现的是游嘉瑞独创的寿山石案头摩崖石刻,多达数千方,但见千奇百怪的寿山石在游嘉瑞的刻刀下幻化成形态各异的花鸟鱼虫、山河大地。游嘉瑞感悟大自然,利用石头原型,合理布局、巧施章法,移峰峦于案头,纳伟岸于寸石,方寸之中但见伟大;尺一楼藏有难得的万卷线装古籍。立雪岩、立雪碑林镌刻200多位名人名家书法佳作,真、行、篆、隶、草诸体皆备,堪称是一部书法史纲,不愧为书法爱好者的天堂。立雪堂演绎程朱学理渊源;永阳馆展示永泰历史发展和民俗风情;展品之丰之美不愧为青云山人文第一景。

二是引领道南文化研究,推动闽学研究的兴盛。

游嘉瑞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率先在南平组织南平师专学者、游酢后裔对游酢文化进行抢救性研究。首先成立了福建省南平市游酢文化研究会,组织编写出版了《游酢文化研究》1-4期,出版了游季康编著的《闽游族史》。第二,协调南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亲自过问、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抢修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凤池村的“游定夫祠”和“游定夫书院”等古迹。第三,通过多方查寻,找到游酢文集资料,整理出版了《游酢文集》,为游酢文化研究打下坚实的史料基础。同时为南平地区朱子文化研究提供了可贵的资料。第四,组织闽学研究专家,通过最有力的证据,确认了《程门立雪》典故第一主人翁是游酢;确认了游酢是把二程洛学(也就是道南)传到福建的第一人,其实朱熹就已经确认:“道南首豸山学共龟山同立雪,理窟从洛水本归濂水引导源。”第五,促成福建省哲学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资深教授、朱子研究大专家高令印倾心深入研究游酢和游酢与朱熹的传承关系,撰写出版了闽学研究史上的巨著《游酢评传》,有力佐证了游酢是开闽学先河的第一人、是闽学鼻祖;有力佐证了游酢道南福建后传胡安国,胡安国传胡宪,胡宪传朱熹的道南脉络,朱熹更是游酢的三传弟子。第六,策划举办海峡两岸游酢文化研讨会,促进了海峡两岸游酢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以及两岸游酢后裔的民间交往、寻根问祖。十多年来海峡两岸游酢文化研究和游氏源流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台湾有游酢后裔13万多人,台湾各界许多重要人物是游酢后裔,十几年来两岸交流频繁,台湾游氏乡亲来福建观光旅游寻根数以万计,增强了两岸传统文化认同感。游氏委员会成立后,进一步增进了闽台游氏来往,为游氏台胞来闽寻根拜祖提供方便,加强闽台游氏源流和游酢文化的研究,续修闽台游氏族谱,增强闽台游氏对传统文化的个人同感和自豪感,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游嘉瑞对道南文化和闽学研究的杰出贡献,正如湖南法学院教授、湖南省游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翀对游嘉瑞的评价:“游嘉瑞是为往圣继绝学的承道者;是孔学、程朱理学的继承者;是闽学与湖湘文化的连接者;是道南正脉的第二轮使者;更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促进统一的大功臣。

三是引领闽台姓氏源流研究,促进两岸民间交往。

游嘉瑞从福建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的位置退休后,积极发挥长期搞统战的丰富经验和资历,创建了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并亲任会长。促进了海峡两岸姓氏源流研究以及台湾同胞对大陆和一个中国的认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游嘉瑞首开闽台姓氏文化研究,推动了台湾民众到福建寻根的热潮,延续几十年越来越热。已经分别在闽台两地举办七届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的“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成为促进两岸姓氏文化交流和深化闽台宗亲联谊的重要平台。自2007年以来,已推动660个闽台宗亲团体、2.4万名两岸宗亲代表参加姓氏对接,促成了15万台湾民众参与联谊交流,480多万台胞回大陆寻亲谒祖。

2012年6月23日,第四届海峡百姓论坛在台湾高雄圆山饭店召开,两岸超过2千人的宗亲交流,这是两岸交流在高雄市有始有来最盛大的论坛。游嘉瑞代表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在会上作了发言。台湾85%以上祖先都来自闽南,台湾的前八大姓陈、林、黄、张、李、王、吴、刘和福建的前八大姓排序相同,两岸血浓于水,藉此论坛寻根,找回中华民族的伦理、孝道。论坛中有14家姓氏源流研究社团洽签了“闽台姓氏长期合作协定”。论坛还把“闽台百家姓”一书(该书由海峡两岸7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撰写,是目前关于中华传统姓氏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概述了海峡两岸的108个大姓的源流、迁徙、入台、郡望、堂号、名人等血缘历史情况)作为礼品,赠送给台湾的50多所大学。

四是以三绝享誉天下。第一绝:案头摩崖石刻。1992年11月,在美国华盛顿举办过一次别开生面的《游嘉瑞诗书印选》观摩会。会上,展出了游嘉瑞先生的28方寿山石微雕作品。当人高马大的老外们透过放大镜,从寸石蚁字中目睹宏伟的摩崖石刻,去品味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唐诗宋词的韵味时,惊叹的口瞪目呆。第二绝:书法。1989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游嘉瑞先生的书法作品《苦笋颂》,并配发了一篇题名为“书画合壁”的署名文章。文章说:“画面上,几棵苦笋,数片竹叶,衬以书法《苦笋颂》,耐人寻味。” 第三绝:诗文。游嘉瑞先生作文,最大特点是感情饱满,文笔流畅;一扫文人墨客无病呻吟,故弄玄虚的弊病。他在《苦笋颂》中写道:“始尝苦笋,弥觉苦中有味,苦中生甜……。持此物以喻爱国诤谏之士,进雅言,献良策,兴利除弊,惟有创业之苦,始知兴业之甘。以喻家庭,亦莫不皆然。”他在《石竹叙》中写道:“石竹超然亮节,刚劲挺拔,壮而慈祥,老而弥秀,心虚品纯,志行高洁,风霜啸傲,不屈不挠。……观其萧飒凌空,有凛然不可夺之慨。仰之师之,足以砥励廉隅,讽喻当世。率兹而往,则光吾炎胄,壮我河山,幸孰甚焉。”许怀中先生在评《游嘉瑞诗书印选》时说:“如果说《苦笋颂》意在勤政,而《石竹叙》则旨在廉政,可谓诗文立意高远,清新超俗,亦可称绝。书法家沈觐寿曾书写一幅对联赠与嘉瑞:‘入海云龙才子气,和风甘露贤人心’先生当之无愧。”

杜钢建1956年8月生,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当代中国著名政治家、理论家、法学家,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汕头大学法学院院长、首席教授。现为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法治湖南与区域治理》集刊主编。兼任亚太法协会执行会长,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公共政策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执行会长。出版《外国人权思想论》等著作40余部。在《中国法学》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文章400余篇。主持省部级重点课题及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个人传记载入《中国高层智囊--影响当今中国发展进程的人》。被评为"中国2003年十大意见领袖"之一。2008年获第六届中国时代改革十大人物奖。

杜钢建教授是学术界的一颗新星。是中共十六大报告的起草人之一,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直接参与设计者,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将儒学的道德理想转化为政治法律理论,在会通兼容东西文化的基础上转换成弘扬自由、人权、民主、宪政精神的学说,为未来中国的政治法律改革提供系统明确的指导原则。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权、法律制度、依法行政等。

突出成就:

一是倡导研究中华上古文明。率先提出“上古的法治文明中心在湖南”、“湖南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西王母的故乡在大湘西”等学术观点。杜钢建倡议,尽快成立一个湖湘新学派,或者南方学派,以考古事实为依据,遍查古代、民间乃至西方古代文献资料,梳理出一个中华文明发展的新脉络出来。杜钢建指出,五千年前,中华文明并非起源于北方而是起源于南方,也就是长江流域一带、洞庭湖以南的广大区域。而炎帝时代、少昊时代湖南最繁荣的地方不是长沙,而是茶陵,因为历史明确记载八代炎帝“俱兆茶陵”,而那时候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少昊国也定都在茶陵。

二是研究指出儒释道都源于上古湖湘文化。杜钢建指出,儒家文化并不是孔子创立的,孔子是想恢复周礼,而周礼要归结到夏商周三代,黄帝儿子昌意的后代做了夏王,而商朝、周朝历代的君王,都是少昊金天氏的后代,所以北方儒家文化的根其实在湖南。儒家经典《尚书》中写的尧帝、舜帝,都是儒家思想的体现,而尧舜又都是黄帝的后代,是炎黄文化哺育的。

道家与湖南渊源更深。尧帝和舜帝曾南巡湖南,到湖南以后都住在同一个人家里,这个人叫何侯。尧帝到湖南来找接班人,在今天常德的德山找到了善卷。善卷是一个修道高人,谢绝了帝位。然后尧帝又要何侯来接班,何侯也拒绝了。舜当帝王后同样找到了何侯。何侯不愿做帝位,最后修炼得道成仙,他的书童以及邻居刘氏也跟着他得道成仙。从现在史书的记载看,道家最早的高人都源于湖南。而在马王堆出土的《黄帝四经》中,黄帝文化就是道家思想的一个渊源,所谓黄老思想,就是指黄帝和道家的渊源很深。

关于佛家,杜钢建指出,大家都认为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佛文化要追溯到渊远流长的黄帝文化。黄帝三个儿子的一部分后代,不断从湖南移民到了西部,成了西戎,包括羌戎族。这些家族后来有的移民到了尼泊尔,其中就有释迦牟尼佛所在的释迦家族,据考证和基因分析,释迦牟尼佛就是古羌人。佛祖在创立佛教之前,他这个部落就有很多人在修行,就像何侯、善卷那些道家人士在湖南修行。释迦牟尼佛开悟以后,通过创立佛教把这个修炼的方法传下去。但佛祖自己也承认,他是观音菩萨的弟子。而观音菩萨恰恰也是中国人,后来移民到了印度。佛教流行以后,随着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实行所谓的等级制度、门阀制度,四大等级当中的释迦家族,被列入了劣等种族,佛祖释迦牟尼对此非常愤怒,就倡导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反对用等级制度来确定人的谱系。所以,佛祖弘扬的佛教在印度没有根,慢慢淡出印度的文化了,现在印度已经找不到佛家文化,只有印度教和其他宗教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佛教的基本思想本就源于中国文化,源于上古的湖湘文化,和印度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杜钢建强调,宋朝时儒释道在湖南这里完成融合,几乎所有的大儒都出入佛道,思考和研究一些共通的话题,恰恰是儒释道的源头就在湖湘大地,儒释道同源于上古湖湘文化。

三是研究认定湖南人是韩国人和日本人祖先之一。他指出湖南人是韩国人和日本人的祖先之一,秦朝时期在岳麓山修炼的韩终是朝鲜半岛的先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韩终原为齐国方士,炼丹采药,名满天下,而其修炼的地点是楚国境内的长沙。唐代司马承祯《洞天福地记》记载︰“第二十三洞真墟──在潭州长沙县,西岳真人韩终所治之处。”在秦灭楚后8年,韩终带着罗氏、卢氏等楚国亡民有准备地逃离了秦国,渡海到了朝鲜半岛东南,建立了三韩。而韩国的汉字传入时间大约在战国到汉初,这和韩终之属到韩国的时间吻合。

汉代建立后,吴氏长沙国王和刘氏长沙国王的家族和后代又大规模移民日本,对日本国的形成和日本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来,湖南法文化影响了日本圣德太子的《宪法十七条》。

四是提出“湖湘新儒家”。《印象》杂志主编、印象网总编枕戈也赞同杜钢建教授在湖南本土提出“湖湘新儒家”的意义,并顺势提出了自己对“新湖湘学派”的一种设想,认为当代湖湘文化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重新解释历史,随着永州道县玉蟾岩、常德澧县城头山、怀化洪江高庙等湖南三大考古的发现和受人重视,我们应当质疑建立在黄河流域基础上的华夏五千年历史,而探究发生在长江流域尤其是湖湘大地的五千年前的中华历史;二是新的湖湘文化在面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挑战时,要解决湖湘文化与现代宪政文明的融合,也即当下众多学者提出的“儒家宪政”的问题,同时要解决湖湘文化与市场经济的融合,也即媒体提出的湖南人会打仗、会从政但不会经商的问题。

1.2、游杜倡导和促成的学术交流活动。

一是促成湖南大学法学院举办了《程门立雪、尊师重道——纪念游酢杨时诞辰960周年学术报告会》。

2013年6月20日,由湖南大学法学院主办,长沙道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大同思想网承办以“尊师重道,薪火相传”位主旨的“纪念游酢、杨时诞辰960周年报告会”。会上,福建游酢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游酢文化研究会(筹备)名誉会长、福建省委统战部原主持工作副部长游嘉瑞作了《游酢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主题报告。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著名法学家、大陆新儒派代表人物杜钢建作了《论游酢、杨时对韩国李栗谷思想的影响》主题报告。

游嘉瑞在报告中指出:在程门四大弟子中,游酢被列为第一大弟子,二程得孟子不传之秘于遗经,以得天下,而升堂睹奥,号称高弟者,游(酢)杨(时)、谢(良佐)吕(大然)为著。明代学者苏章的诗句:“若非载道来伊洛,安得传心到考亭?”公正地评价了游酢开闽学之先河的历史功绩。游酢思想一是天理论。以“理”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斯理也,仰则著于天文,俯则形于地理,中则隐于人心。”这就是说,理是天地人的本体,是宇宙的根源。二是思维方式,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所谓宋学与汉学之分。它们分别代表了两个文化时代和两种治学思维方式。宋明儒者为学,重在发挥经书中的义理,由此产生一种学以致用,传统为现实服务的学风和思维方式。

杜钢建在报告中指出:程门道脉南传的闽学开创人游酢和杨时不仅对湖湘学派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对后来朝鲜的儒学大师们有着重要影响。游酢传播“二程”理学的主要功绩在于作《明道先生语录》,将程颢平时的言行记录整理成书。以后杨时准备收集伊川先生语录时,也请游酢提供材料,因为游酢占有二程的第一手资料。游酢和杨时主张的诚意致知的读书方法受到朝鲜儒家的重视。游酢和杨时关于中和中庸内外兼修的主张直接影响了朝鲜儒家在这些问题上的认识和看法。

二是促成了湖南游酢文化研究会成立。

2015年10月31日下午,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南游酢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挂牌仪式在湖南大学集贤宾馆举行。中国毛公鼎铭文研究会、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南省法学教育研究会、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福建历史名人研究会游酢分会、湖南大学法学院、岳麓书院、文学院、建筑学院、深圳研究院等学术界及高校专家学者和外姓组织、游氏代表共计近130人参加盛会。会上,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讲话。

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任国瑞会长表示,家谱文化、家族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游酢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之一,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北宋历史名人游酢不但是游氏家族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游氏家族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人物。游酢在理学文化、内政外交及军事上均有建树,在文化和政治上均达到了巅峰。游酢的文化修为、道德修为及成果值得后人学习、弘扬和研究。同时,任国瑞会长还提出,程颢和程颐曾经师从湖南人周敦颐,二程发挥了孟子至周敦颐的心性命理之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同为北宋理学奠基者。而游酢拜程颢和程颐为师,其弟子黄中又是朱熹的老师。因此,不管程朱理学还是游酢文化均与湖湘文化息息相关。在湖南成立湖南游酢文化研究会是非常必要的。

湖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聂资鲁表示,游酢文化不仅仅在于研究学问和知识,游酢程门立雪还开创了尊重老师、尊重知识的尊师重道风尚。因此,游酢文化不只是福建的,也是湖南和全人类应该学习推广的。

国防大学潘存云教授认为,研究家族文化和姓氏文化非常有意义!家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优秀精华部分。湖南成立游酢文化研究会对游酢文化研究传承打下了很好了基础。

三是促成闽湘两地学者在福州永泰召开了“游学文化座谈会”。

2015年11月21日,由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游酢研究会,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南游酢文化研究会,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游氏委员会,立雪书院联合举办的 “游学文化座谈会”在立雪书院召开。

原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湖南游酢文化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杜钢建,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湖南游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翀,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游酢研究会会长游嘉瑞,福建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许通,福建省民进副主委、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何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彭嘉庆,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林伟功,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游氏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游建旺等专家学者新闻界友人60多人参加会议。座谈会气氛热烈而祥和,大家畅所欲言。与会专家学者及新闻界朋友均认为,研究游学文化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游学文化不仅是福建和湖南的,也是中华民族的,应融入国学来研究。我们要通过研究游学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扬传统文明,传递文化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这是湖南游酢文化研究会成立以后首次派出专家学者与福建省福建游酢文化研究会及其他文化研究机构共聚一堂进行文化座谈。此次游学文化座谈会的召开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会前共收到论文共计30多篇。

四是促成了在湖南省茶陵,筹建《立雪书院湘院》。

宋代理学家胡安国、朱熹把游酢道南的理学传到湖南岳麓书院,形成与闽学并驾齐驱的湖湘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再兴作出了杰出贡献。

当今盛世,福建学者游嘉瑞和湖南学者杜钢建又把立雪书院文化传到湖南,大大激发了湖南湖湘文化的研究热潮!引领了闽湘文化交流的趋势,促使湖南的楚湘文化和福建的海西文化高度融合,依托闽台文化交流平台,构建闽湘台三地文化的交流中心,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向海外、走向世界。

“游杜会讲”为闽湘文化交流注入了新动能,为了要真正实现闽湘儒学文化的常态化交流机制,杜钢建院长决定在湖南省茶祖文化园设立“立雪书院湘院”。

二、游杜会讲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2.1:游杜会讲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引领、示范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人们真正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及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如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我认为“游杜会讲”的形式,在这一问题上已经作出了非常好的引领、示范作用。首先,游杜会讲的主人翁游嘉瑞和杜钢建分别是福建和湖南学术界的精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领军人物。其次,“游杜会讲”是宋代岳麓书院“朱张会讲”在当今立雪书院的再现。“游杜会讲”吻合了“朱张会讲”依托书院,相隔千里的两地大学者聚会讲学授徒的形式,更能吸引众多的学术界人士和学术爱好者慕名而来。优于大学采取的一堂课(或者一场学术报告)只有一个教授满堂灌的形式。

2.2:游杜会讲是活跃和推动省际文化互动、学术交流的有效形式。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十三五”期间,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游杜会讲”顺应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十三五”期间,加强省际文化交流的要求,树立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资源的理念,积极寻找与其他省份的互补空间,主动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游杜会讲”是民间的省际文化互动和学术交流活动,是依托企业家赞助,省际文化领军者共同倡导的学术论坛。这种起源于“朱张会讲”的学术聚会,适合当今企业与文化高度联姻的文化学术环境,有效弥补国家级学术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的不足。一是主动吸纳别省文化发展优势。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与各相关省市区加强协作,构建各省之间优势互补的协调机制,促进文化发展更加协调。二是发掘自身文化优势。把书院文化、游夫子团队、新儒学人才等通过“游杜会讲”的平台,组织两省份以上的省际学者进行互动、交流。三是延展省际文化交流平台。充分利用“游杜会讲”形式,加强互设省际交流平台,互设书院分院等物化机构,提高省文化互动、交流的质量和水平。

2.3:游杜会讲对闽湘文化深度融合的探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湖南与福建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密不可分。福建宋代游酢大弟子胡安国把闽学传到湖南岳麓书院,创立了湖湘支脉,形成影响千年的湖湘文化。岳麓书院六大巨子福建籍占了两个,就是游酢侄孙游九言、游九功兄弟俩。他们一起远赴岳麓书院拜胡安国大弟子张拭为师,成为大弟子。游九言还介绍好友朱熹到湖南岳麓书院与老师张拭相识,实现了理学历史上重大文化事件“朱张会讲”。

绍兴七年(1137)五月,张浚推荐胡安国任给事中官职,宋高宗以中书舍人兼侍讲召其进宫。张栻绍兴三十一年(1161)遵从父命去衡山拜胡宏(胡安国次子)为师。张栻师承胡宏。胡宏之子胡大时师承张栻。张栻以长女适胡宏之子胡大时。张栻父亲张浚与游九言、游九功祖父游其藩、朱熹父朱松同是宋徽宗重和八年(1118)戊戌的进士。游其藩孙子游九言、游九功是张浚长子张栻的学生。

据湖南法学院教授、湖南省游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翀考证:福建清代名人沈葆桢是两江总督曾国藩从幕僚中举荐为江西巡抚的;林则徐是湖南名人左宗棠恩师,湖南大学牌楼路的牌楼是林则徐寻访岳麓书院时的登岸处。左宗棠当时是岳麓书院山长,林则徐已是威镇一方的封疆大吏,两人相见恨晚。左宗棠在向林则徐行跪拜礼时,不慎扯断了林则徐的朝珠,珠子散落一地,左宗棠却豪不慌乱,一边与林则徐说话对答,一边躬身把朝珠一颗一颗的拾起;林对左的胆气才情颇为赞赏,把自己的新疆考察笔记全部交给了他,为日后左宗棠收复新疆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51225日,“悦游闽湘清新福建”湖南旅游推介活动在长沙举行。据了解,本次推介是为了落实2015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精神,尤其是贯彻落实闽湘两省省长会见提出关于加强旅游合作的相关指示,推进两省旅游主部门达成尽快达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闽湘文化深度融合的开端。因此,“游杜会讲”对闽湘文化深度融合的探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已经非常明了。

“游杜会讲”已经触及的闽湘文化有闽学、湖湘文化、游学文化、茶祖文化、湖南上古文明文化、闽台五缘文化,姓氏文化等等,基本涵盖了闽湘两省的主流文化。“游杜会讲”尤其对重塑闽学、湖湘文化在历史地位和辉煌,已经作出有益探索。比如:湖南学者通过研究游酢文化和湖湘文化,以详实的历史依据、充分的论据,认定游酢是湖湘文化的源头。又比如:福建学者通过研究湖南茶祖文化和武夷茶文化,得出定论:千年国饮,始于茶陵。茶陵因茶得名,是中国唯一以茶命名的行政县。史籍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中国的神农氏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人,神农即为茶祖。“茶祖在茶陵”、“茶山”即云阳山,证明了茶陵是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三、游杜会讲的学术成果和社会效应。

3.1 :湖南学者研究认定:游酢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源头。

湖湘学派形成于南宋建炎以后。当时著名学者胡安国与儿子胡寅、胡宏等,因不满南宋朝廷的黑暗政治和投降政策,由福建迁往湖南衡山附近定居,潜心研究理学并授徒讲学,创建碧泉书院、文定书堂,积极从事传播理学的工作,开创了湖湘学派。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南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为南宋“中兴”贤相张浚之长子。以父荫补右承郎,先后知严州(今属浙江)、袁州(今属江西)、静江(今属广西)、江陵(今属湖北)诸州府,在朝曾充侍讲,后进直宝文阁。绍兴三十一年(1167)于碧泉书院从胡宏受业,胡得之甚喜,为湖湘学派主要传人。曾创建善化(今长沙)城南书院,主持岳麓书院,并先后在宁乡道山、衡山南轩、湘潭碧泉等书院聚徒讲学,声名极一时之盛。其弟子胡大时、彭龟年、吴猎、游九功、游九言,皆为湖湘学派之巨子。政治上誓不与秦桧为伍,力主抗金,学术上虽承二程,但有别于程朱而又异于陆学。朱熹称其“学之所就,足以名于一世”,并述他受其深刻影响说:“余窃自悼其不敏,若穷人之无归。闻张钦夫(即张栻)得衡山胡氏学,则往而从问焉。钦夫告予以闻,余亦未之省也,退而沉思,殆忘寝食”。《宋元学案》作者黄宗羲称理学中“湖湘学最盛”。

岳麓书院博士、湖南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戴金波指出: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它的形成发展与从屈原开始的许多历史重要人物有关。游酢(1053~1123)、杨时(1053~1135)作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与湖湘学派关系密切,在学术上对湖湘文化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游酢、杨时的闽学,曾经为湖湘文化在宋代以来的发展注入了不可或缺的学术性要素,对湖湘文化在今天的发展做出过直接性或间接性的贡献。

湖南学者研究认定游酢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源头是有充分的理由:

首先,开创“湖湘学派”的胡安国是游酢的弟子兼挚友。胡安国(1074-1138),又名胡迪,字康候,号青山,谥号文定,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建宁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学者。胡安国一生以圣人为目标,主要从事学术研究,潜心研究《春秋》,1131年,在湘潭县隐山与次子胡宏共同创办"碧泉书堂"(文定书院前身),开创"湖湘学派"。其所著《春秋传》成为后世科举士人必读的教科书。又著《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文集》十五卷,《宋史》立传,《宋元学案》中有《武夷学案》,明正统间从祀孔庙。建宁郡志记载:临川李氏穆堂(李绂)识《游杨授业考》曰:《朱子大全集》载云:伯馍(方伯馍朱子弟子)所藏《胡文定(胡安国)公帖》云:“昔事定夫先生,未嘗以言色相假。由此观之,则文定(胡安国)为定夫门人。”胡安国小游酢二十岁,不仅是游酢的弟子,还是游酢的挚友。胡安国父亲去世时,胡安国敬请他最尊重的老师兼挚友游酢,为他父亲撰写了墓志铭;在游酢去世后,胡安国对游酢的后代非常关爱和照顾。

第二,张栻是游酢的三传弟子。胡安国将其学授予其子胡宏,胡宏将其学授予张栻,张栻执掌岳麓书院而名震天下。张栻在衡山拜胡安国的儿子胡宏为师,得胡安国之真传,受潭州安抚使刘珙之聘,主管岳麓书院教事,在此苦心经营三年,使书院闻名遐迩,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游酢的侄孙游九言、游九功来长沙岳麓书院拜张栻为师,两兄弟同为湖湘学派六大巨子。乾道三年,朱熹在好友游九言的带领下,专程到长沙拜访张栻,促成岳麓书院“朱张会讲”重要文化事件的发生,扩大了湖湘学派在全国的影响。一时间,大批游学的士子前来湖南研习理学问难论辩,有的还"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当时的长沙成为全国闻名的理学基地。朱熹是游酢弟子胡安国再传弟字胡宪的学生,张拭是游酢弟子胡安国再传弟子胡宏的学生,因此,朱、张同是游酢门下的同门弟子。张栻先于朱熹去世,张栻的墓志铭是朱熹所撰。

第三,岳麓书院大堂上张挂的“道南正脉”,表明了湖湘文化的正源就是游酢道南福建的洛学,经游酢弟子胡安国继承后再传到岳麓书院,创立了宗旨仍是道南正脉的洛学(闽学),因此,游酢道南文化就是湖湘文化的源头,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

第四,游酢后裔将家学融入湖湘文化。明洪武年,明王朝将住在江西的游酢名卿后代,大量迁入湖湘之地的各驿道关隘,命他们守护驿道关隘,兴办境学“立雪斋”,加快了游酢理学的传播。

第五,一代廉吏游智开是实践湖湘文化的杰出人物。游智开(18161899)字子岱,湖南新化人,历任永平府知府、四川总督、广东布政使、被誉为一代廉吏。作为游酢后裔的游智开,为官始终以祖上游酢为榜样,勤政廉洁、惠政在民;在任常出巡四境察访、考核诸生,关心教育;筑濒江堤防,预防水患;改革征粮制度,减少胥吏勒索。曾国藩曾称其治行为江南第一。曾国藩为直隶总督,特调其署深州,再补滦州。所至之处,兴义学、减浮征、弛徭役、严刑法。为官之地,重视教育,振兴科举。多兴办书院、剖析经旨,教以孝悌之道,进退之节,使得学子中试者颇多,书院鼎盛一时。光绪二十四年因病罢归回乡,继续整理游酢生平年谱,致力于传播理学,为湖湘文化的丰满作出应有的贡献。

3.2:杜钢建研究提出游吉“九言”真经体现出孔子儒家修身正己的精神。

杜钢建院长在《游氏来源与谱系》一文中指出:“游氏从春秋时期的游吉,到宋代的游酢,再到当今的游嘉瑞先生,在中华儒家文化的发展历史中贡献突出,承上启下,推波助澜,功不可没。”“游吉是春秋时期游氏家族中最有影响的伟大历史人物。游吉与子产均德才兼备,同为郑国栋梁。”

“子产去世后由游吉接位,相郑治国,令诸侯敬畏。游吉对赵简子所言著名的“九言”真经足以流芳百世。”该“九言”真经体现出孔子儒家修身正己的精神。游吉九言真经如同游嘉瑞先生的苦笋赋,值得当下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认真学习和领会。”

“九言”真经典故见:《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四年春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反自召陵,郑子大叔未至而卒。晋赵简子为之临,甚哀,曰:“黄父之会,夫子语我九言,曰:无始乱,无怙富,无恃宠,无违同,无傲礼,无骄能,无复怒,无谋非德,无犯非义。”

(从召陵回国,郑国的子太叔(游吉)没有回到国内就死了。晋国的赵简子(赵鞅)吊丧号哭,很悲哀,说:“黄父那次会见(前517年),他老人家对我说了九句话,说:‘不要发动祸乱,不要凭借富有,不要仗恃宠信,不要违背共同的意愿,不要傲视有礼的人,不要自负有才能,不要为同一事情再次发怒,不要谋划不合道德的事,不要触犯不合正义的事。”)

《反经》佐证:“此九言,古人所以立身也。”唐杜牧《归融册赠左仆射制》云:“太叔九言,服以行之,终身不倦。”清钱谦益《父季兆原任工部司务赠中宪大夫》曰:“奉九言于太叔,守以终身。”

这九句话是从政者的至理名言。“无始乱”,就是不要折腾,即使改革,也要从实际出发,分析改革的可行性,可能性。在计算可能性的时候,要将改革所可能造成的一切后果进行计算,包括对改革阻力如何处理的问题。改革的步伐可以大,但一定要平稳。“无怙富”,就是不要自恃富有,有些商人做大,对政治问题指手画脚。在民主社会,这种指手画脚可能并不为公民所认同,只是会对商人本身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在专制时期,这些做大而骄的商人难免受到当权者的排斥和觊觎,最后不但身败,而且财产全失。“无恃宠”就是不要自恃高贵,“无违同”就是不要违背公议,这都是说民意和公论的重要。“无敖礼”,就是要依照礼法制度而行,这是就当日而言的,换到今日,则是说必须守法。“无骄能”指的是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导致自己不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勘察,甚至对新环境、新问题完全无知,自己旧有的本领没有得到发展,或者不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长处也变成了短处。“无复怒”指的是要对同一事物不要反复发怒,要么尽自己的能力去改变它,要么暂时接受它。接受不好的事物,不是对它容忍,更不是与它同流合污,而是对存在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为改变这种存在做一些符合历史的努力,但不要试图去超越历史,做没有意义的用功与牺牲。“无谋非德”是不谋划不符合道德的事,“无犯非义”是不做不合时宜的事情,前者于大德有亏,后者于自己不利。游吉的九言是他一生政治经验的总结,它令赵鞅先生终生铭记,对今天的人来说,也有十足的教育意义。

游吉(?-507),字太叔,公孙虿(chài,公元前554年)之子。春秋时郑国执政(即宰相)。年少有仪度,熟悉典故。郑简公、郑定公时为卿,支持子产改革,受到重视,前522年继子产执政。长于外交辞令,多次出使晋、楚大国,为政先宽后猛。时郑、宋一带流民结集在雈苻(huán)之泽(今河南中牟东北)。他大发徒兵,前往镇压,博得孔子的赞赏。

公元前507年,反自召陵,郑子大叔(游吉)未至而卒。

3.3:游嘉瑞出席“中华茶祖文化园开园暨茶祖神农雕像圣成仪式”。

20151226日,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株洲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茶叶学会、湖南省茶业协会、茶陵县人民政府和茶祖印象(湖南)茶业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华茶祖文化园开园暨茶祖神农雕像圣成’在茶祖故邑——茶陵中华茶祖文化园隆重举行。

游嘉瑞以福建省工商联党组原书记、立雪书院院长的身份受邀参加了“中华茶祖文化园开园暨茶祖神农雕像圣成仪式”。并确定在湖南茶陵筹建《立雪书院湘院》。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罗豪才,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政协原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湖南省直有关厅局领导湖南省人大常委原副主任董志文、罗海藩、蔡力峰、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王汀明等参加。

茶陵是中国唯一个以茶为名的行政县,因为始祖神农炎帝就安息在<茶山之阴>。神农氏生前为了他的子民告别茹毛饮血的生活,不辞劳苦。治麻为布,发明衣裳,成衣祖;削木为弓,利于打捕,成武祖;烧土成陶,告别生食,是饮食之祖;制作耜犁,奠定农工,是农业先祖;日中为市,始有贸易,是商业鼻祖;烧桐为琴,有了音乐,是乐律之祖,;特别是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了医药之祖,据说日中72毒,寻到茶,得解,因而又成了茶祖,为人类生存与生命保障,敢于奉献与牺牲,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福建省人大原常委、省工商联党组原书记、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会长、立雪书院院长游嘉瑞,专门为茶陵赠与茶诗:“鼎鐺独炫艺之佳,烹得含云带雾芽。应胜芳醪拚十斗,一杯清茗品梅花。

3.4:“游杜会讲”文化现象引起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和宣传报道。

20151031日,新华网、中国网、凤凰网、东南网等十多家媒体分别发了《文化界添新秀:湖南游酢文化研究会成立专家学者齐聚》的通稿。

报道中说:“1031日下午,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南游酢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挂牌仪式在湖南大学集贤宾馆举行。中国毛公鼎铭文研究会、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南省法学教育研究会、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福建历史名人研究会游酢分会、湖南大学法学院、岳麓书院、文学院、建筑学院、深圳研究院等学术界及高校专家学者和外姓组织、游氏代表共计近130人参加盛会。会上,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讲话。”

20151124日,新华网、中国网、凤凰网、东南网等十多家媒体分别以标题《游学文化座谈会召开湘闽两省游酢文化研究会首次会谈》进行报道。

肯定了“游学文化不仅是福建和湖南的,也是中华民族的,应融入国学来研究。我们要通过研究游学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扬传统文明,传递文化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3.5:“游杜会讲”引发了“立雪书院”相继在国内外开设分院机构。

游嘉瑞2002年出资100多万元创建立雪书院,是全国独立创办书院第一人。之所以把书院命名为“立雪”,是出于宋代理学家游酢与杨时尊敬老师诚恳求教“程门立雪”的典故。立雪书院馆内古物高达几万件,包含字画、书法、石雕、以及游嘉瑞首创的寿山石微雕案头摩岩石刻等藏品。书院建筑宏伟,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配套,现代文化集书法、培训、艺术为一体,兼设聚仙圆,食住设备齐全,是旅游休闲,读书论道的好去处。立雪书院以游嘉瑞立意高远、清新超俗的诗文《苦笋颂》为精神,成为福州市优秀旅游景区、福州市德育基地、闽台文化交流平台和福州市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先进集体。

立雪书院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辐射各个地区。游嘉瑞的学生洪荣深受立雪书院精神的影响,在晋江开设一家立雪书院南院,扩大了立雪书院的影响力。江西学者王银茂先生,受立雪书院精神感动,征集了78位将军的书画,仿效立雪书院在江西抚州建成了将军书法立雪碑林。王银茂先生把立雪精神带出福建,走向全国,以此向立雪书院致敬。福建著名作家、书法家陈章汉效仿立雪书院的耕读亭在三坊七巷建立了耕读书院立雪亭,与立雪书院遥相呼应。

游嘉瑞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概括当前“立雪书院现象”的发展。立雪书院秉承坚言信念,留住传统,传承文明,成为德育基地、福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还被授予文明网站、红色旅游景区、优秀旅游景区,成为闽台文化交流平台。

游嘉瑞数十年引导“游夫子团队”建设发展立雪书院,引起福建省委省政府历界领导的关怀,引起全国政协领导、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也引起台湾各界人士的青睐,成为全国独具一格的“立雪书院现象”。经立雪书院南院院长、游嘉瑞大弟子洪荣牵头不断向外扩展,在深圳建设“立雪阳光阁”,在台湾、澳门建设了“立雪轩”,在香港与安平建设了“方圆书院”。在国外,菲律宾建设了“立雪居”、“立雪觉明堂”;新加坡建设了“立雪慈善堂”……

湖南法学院教授、湖南省游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翀建议:“立雪书院要做到连锁经营,扩大品牌的价值和影响,通过在道南正脉的儒学传播路上多建立书院分院的方式来树立品牌,既要重视发挥地方特色,也要重视国际化的影响。”

2016427日,一稿于朱子故里尤溪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