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名字人通常包含数字,例如始祖四八公,二世祖庆五公,三世祖胜四公,五世祖仁三公,六世祖义四公等等,无一例外。这是为什么呢?四八公的名字是因为他出生在四月初八吗? ~s3X&!#
据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记载,最早用数目字取名的做法不是出现在民间,而是在宫廷。始作俑者乃是春秋时的吴王,他给女儿取名为“二十”。吴国人为了避讳,就把二十改读为“念”(直到现在,“廿”仍读作“念”)。自此,数字名就在吴地流传开来,并进而推向各地,成为民间一种重要的取名风习,这在宋、元、明时期的平民取名为较为突出。据南宋文学家洪迈《夷坚志》所载的人名统计,是书各卷中数字名比比皆是,如男性有“鄱阳城民刘十二”、“昆山民沈十九”、“丽水商人王七六”、“苏州大亨沈万三’、“温州担麻人顾百一”,又有,兴国军民熊二、南城人夫周三、符离人从四、楚州山阳县渔者尹二、黄州市民李十六、金华孝顺镇农民陈二等;女性有“福州黄秀才女黄十一娘”、“房州人解七五姐”、“岳州甘百十”、“隆兴卖艺女”“王千一姐”等。这些人名的分布范畴很广,包括今浙江、江西、江苏、安徽、湖北、山西等地,由此可见宋代下层社会平民取名有多用数目字的习俗。洪迈下的结论是:“疑宋时里巷细民,固无名也。” ~s3X&!#
唐朝时,流行所谓的“以行第系于名者”,“行第”就是兄弟姐妹中的排行。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小名叫“李十二”,大诗人杜甫的小名叫“杜二”,都是以其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起的数字名,不过,这种排行不是以同父所生的兄弟为序的,而是以同曾祖兄弟的排行为序的。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兄弟四人,而其按照行第所起的数字名却是“白二十二”。唐时,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一的人称为“大”,如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小名叫“王大昌龄”。 ~s3X&!#
唐朝这种以行第起数字名的习俗,延续到了宋朝,仍然颇为盛行,北宋文学家苏辙的小名是“苏二”,词人秦少游的小名是“秦七”,文学家欧阳修的小名是“欧阳九”,这些都是典型的数字名。唐宋时期的女子一般都不起大名,而是以其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顺序,叫做“某某娘”。杜甫写有《观以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韩愈写有《祭周氏二十娘子文》,这里的“孙大娘”和“周氏二十娘”都是当时女子的数字名。另外,唐朝小说中有黄四娘、荆十三娘的故事,“黄四娘”和“荆十三娘”也都是当时女子的数字名。不过,唐时也有少数女子有数字名之外的大名,如当时的四川名妓薛涛、唐中宗时上官婉儿等。 ~s3X&!#
宋朝,一般的平民常以数字作为自己的正名,但是,当时只以同父所生的兄弟排行为序。如梁山泊好汉中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而且,当时的民间有许多名叫张三郎、李四郎的人。在宋朝小说《夷坚志》中,有许多人物就是以数字起名字的。 ~s3X&!#
元代政治制度十分严酷,族分四等,人分十级,并规定平民百姓不准取名。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就说过:“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即怕是富人也是如此。平民百姓如要取名,只能用父母年龄的合计数字或排行来取,这实际上是一个数字代码,没有什么意义。例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或为五九,五九四十五也”。明太祖朱元璋出生于安徽风阳县的农家,早年还当过小和尚,像他这样的“家庭出身”当然只能取一个数字代码了。他父亲叫五四,大哥叫重四,二哥叫重六,三哥叫重七,大姐夫叫王七一;他自己的本名叫重八,可见明太祖一家原来都是以数字命名的。“元璋”是他发迹后取的名。 ~s3X&!#
~s3X&!#
~s3X&!#
~s3X&!#
~s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