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3376
-
- 注册时间2014-08-31
- 最后登录2025-04-09
- 在线时间29小时
-
- 发帖780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4
- 金钱25056
- 贡献值1012
- 交易币4
- 好评度6066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7804
- 金钱
- 25056
- 贡献值
- 1012
- 交易币
- 4
- 好评度
- 6066
- 家乡
- 莆田
- 性别
- 男
|
aqQ o,5U> 八股扇文 aqQ o,5U> aqQ o,5U> aqQ o,5U> aqQ o,5U> 一千年的妈祖文化史,在美的创造过程中,妈祖文化有自己的散文经典。同时,妈祖散文也追求创新。海丝妈,妈祖扇,扇文,可以说是创新。 aqQ o,5U> 我,业余写了二十年妈祖散文,也做了多年的妈祖扇。我发现,有不少人对“妈祖扇”感兴趣,愿意买。于是,我想到,妈祖扇,有可能开发成功。 aqQ o,5U> 妈祖扇,要有书卷气,要有文化创新。一千年的妈祖文化出了散文精品。散文精品的出现必然是积极探索、努力攀登、汲古溉今、孜孜不倦的结果。扇文,要求更高。 aqQ o,5U> 一把折扇,彰显着古人留下的千年文化的丰富内涵,积淀了中庸的智慧,可从妈祖扇文体现。我自己做的一把折扇,有一篇妈祖扇文,“妈祖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其中最基本的东西之一,就是心诚则灵。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诚之功夫也。心平气和,礼仪周到,诚之气象也。清心寡欲,天君泰然,诚之效验也。功夫,气象,效验,三者皆由“诚”之一字出。”这是一篇小型的八股文,起承转合,抑扬顿挫,不错。 aqQ o,5U> 海丝妈、妈祖扇的创新,要体现文化内涵,要体现妈祖文化的形象,主要靠妈祖扇文。优秀的扇面,要给人和谐统一之美,并展示妈祖文化内涵。 aqQ o,5U> 妈祖扇文的写作,更短,要更精。要学八股文。 aqQ o,5U> 八股文,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妈祖扇文,学“八股文”,纸上谈兵,难。“八股文”之难,如归纳为简单的几句,即“文意根于题、措事类策,谈理似论,取材如赋博、持律如诗严”。文章意思不能随意发挥,必须按题目模拟古人语气写。说事情好像对策,即回答问题,说道理又像写论文。引证资料要像写赋那样掌握渊博的典故,对仗平仄,又要像写律诗那样严格。 aqQ o,5U> "八股",是一种文章形式的名称,它本身并无善恶之可言。明清统治者,用它来做为约束士子思想的工具,又在这种文章形式中,加上些繁琐而苛刻的要求。 aqQ o,5U> 八股文的异称——因该文中有四联,两两相对,好比人有两股,所以叫八股;又因为相对它相对两汉唐宋的"古文"来说,所以又叫"时文";可能有人嫌"股"字不雅,便称八股为"八比",殊不知八比便是十六股了,名实不符;明代科举的题目,主要出自《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特别是清代,所以八股又叫"四书文";那时皇帝的命令称为"制",八股是皇帝命作的文艺,所以又叫"制艺"、"经义"、"制义"。 aqQ o,5U> 八股文的最大特点——八股文的体制,是要"代圣贤立言",全文一定要效仿哪位圣贤的口气来说,并要符合朝庭的意旨,且以朱子所注《四书》为准绳。 aqQ o,5U> 八股文的起源——八股文确立于明代,是明、清朝的科举考试主要文体。八股本是元朝和明初开始定为考试科目的"四书文",溯源于宋朝的"经义"考试。 aqQ o,5U> 八股文的题目,多出自《四书》,也就是以四书中的某字某句为题。少数字的题(大约十字之内),称"小题";多数字的题(大约十字外),称"大题"。也许是怕重复以前考过的句子,也许是为了增加难度,后来出的题多是东一词,西一句,比如取《大学》一句"日日新",又加一句《孟子》中一句"君命召",就以这六字为题了。 aqQ o,5U> 八股文的基本形式——或者说是八股文步骤,还并不怎么复杂。首先是破题,其次是承题;再是起讲;最后便是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者说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也就是四比、八股;文末是收合。 aqQ o,5U> "破题"——破字,有"解开"、"分析"的意思,就是要开篇先把题义点明。也就是说出这次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性质也就相当于今天所谓文章的"主题"。但有规定,第一是只能用两句话;第二是这两句要概括题义、解释题义,只是绝不能直说题义。从实质上说,这种破题方法,和作谜语极为相似。进一步来讲,整篇八股文就是谜面,题目便是谜底。而且破题是作八股文最重要的一关,破题好坏直接影响到整篇。有一篇题为《子曰》的八股文很有名,其破题是--匹夫而为天下法,一言而为天下师。前句破"子"字,后句破"曰"字,真是才华横溢。这也是最标准的破题。 aqQ o,5U> 承题——便是进一步作主题的补充,类似"副标题"的作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使命,以三句为标准。 aqQ o,5U> 起讲——较深入地说明这个问题的用意所在,内容大意,最多不超过十句。 aqQ o,5U> 四比——四比就是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者说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四比分为八股,就是逐条分析,正面如何,反面如何等等,可以说就是正文。较难的恐怕就是这四比了,因为每两股必须成为一副对联,共四联。按对子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对。试想,一句诗找出可对之句,毕竟不是很难,若是长篇大论的句子,句句都对上联,就不太容易了。 aqQ o,5U> 收合——收场结束语,一般约八句之内。 aqQ o,5U> 写“八股文”,是笨拙的,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要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也要经过由破题到完篇的长时期写作练习,有复杂的写作步骤,按步骤练习。“八股文”,一定字数、一定结构,一定句法和句数,中间四组严格对仗,其他种种限制,模拟古人语气,又要有新意。 aqQ o,5U> 妈祖扇文,一块试金石。作家、散文、艺术,可通过妈祖扇,接受市场、时间、实践、群众的检验。[ 此帖被游新源在2015-09-15 07:55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