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AK`
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明朝政府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设局驻员,在约50年间,强制移民大规模迁民18次,总数达百万之众,涉及一百多姓氏。洪洞大槐树是我国移民史上辐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移民发源地,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 Z=]SAK`
江西瓦屑坝 古代的瓦屑坝是渡口,曾有几百万江西移民按“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的定律,背井离乡,一拨又一拨从瓦屑坝集中,乘坐古老的帆船,踏过波涛滚滚的鄱阳湖,走向鄂豫皖,走向未知的远方……史家称“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 Z=]SAK`
广东南雄珠玑巷 珠玑巷位于梅岭古道上,张九龄奉唐玄宗之命开凿大庾岭新路,从此梅关古道成为水上贸易和移民南迁最重要的路线。珠玑巷原为北宋京城开封府的一条巷名。当宋室南渡时,南迁臣民落足南雄之后,为表达对故都的怀念,将自己的聚居之地取名珠玑巷。珠玑巷已成为岭南人的一个朝宗圣地。 Z=]SAK`
苏州阊门 明代初期,当时朝廷从江南迁移大量人口到苏北一带进行垦荒,“驱逐苏民实淮阳二州”,历史学家称之为“洪武赶散”,这些移民都自称来自苏州阊门。苏州阊门是苏北民众心目中的移民圣地。 Z=]SAK`
麻城孝感乡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明清之际,四川再次遭受严重破坏,人口锐减。于是又有大批移民陆续入川。其中大部分来自湖广,形成了“湖广填四川”的基本格局。湖北麻城孝感乡,即为当年移民集散地,是众多川渝民众心目中的圣地。今建有“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 Z=]SAK`
福建宁化石壁村 自唐宋以来,由于中原战乱,汉民纷纷南迁,经过长江溯赣江,翻过武夷山麓后终于找到石壁这样一片如世外桃源的沃野,并开始在那里繁衍生息,形成独特的语系和习俗,始称“客家”。石壁有“客家摇篮”和“客家祖地”的称誉。建有“客家公祠”。 Z=]SAK`
河北小兴州 河北小兴州是长城古北外第一重镇,明初,元朝残余势力虽然退居漠北,为防止蒙古人入侵,洪武帝在长城一带大量屯兵,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小兴州成为河北、内蒙古、山东、东北等地众多姓氏寻祖问祖的朝宗祖地。 Z=]SAK`
山东枣林庄 在当今山东兖州县城北七里之遥的安邱王府村。该村位于正当济南各州县南下的交通要道,元末明初,未受战乱波及,人口较为稠密,具备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安徽濉溪县的“周吴郑王李丁梁”七姓,均迁源于此。现有辽宁、吉林等省的枣林庄人,称先祖于清初移民边疆,迁居关外,为不忘祖籍,以“枣林”为号 Z=]SAK`
小云南 Z=]SAK`
小云南:在今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天津、北京等省市,不少自清代至民国时期迁自山东的居民都称祖籍为 “小云南”,就连山东即墨市和青岛市以外地区的居民亦称原籍为 “小云南”。数百年来,小云南之名流传甚广,然而此名正史不见经传,口碑流传却广为人知。那么 “小云南”在哪里呢?目前至少有三说:一说在山西“阴山之南、恒山之北之云州”;一说在现在云南省的祥云县和弥度县;一说在山东省即墨东部沿海一带和青岛市区。 Z=]SAK`
对于以上三说,谭雨明先生曾撰文辨析称:小云南在山东半岛地区的即墨。明朝初年,明政府从云南的乌撒卫、毕节卫等地调来许多军队,住在即墨地区的鳌山卫,当时迁入军户70000余人,占即墨人口总数的60%以上。这些军户为不忘云南故地又区别于云南,便以“小云南”之名称呼“即墨鳌山卫”。 Z=]SAK`
十大寻根圣地 Z=]SAK`
山西洪洞大槐树,河南光州固始,湖北麻城孝感,广东南雄珠玑巷,河南滑县白马城,河北小兴州,山东兖州枣林庄,江苏苏州阊门,江西鄱阳瓦屑坝,福建宁化石壁。 Z=]S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