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高安设县。“以其创建城邑,故名建成”,隶属豫章郡。其辖境相当于现在的高安、上高、宜丰、万载四县全境和樟树市部分地区。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改建成县为多聚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恢复旧名;中平年间(184~189年),从建成县划出一部分设置上蔡县(今上高县)。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建成县属孙吴。黄武年间(222~228年),又从建成县、上蔡县分别划出一部分设置宜丰、阳乐(今万载县)两县。晋及南朝时期,建成县仍属豫章郡。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废望蔡(即上蔡),并康乐(即阳乐),宜丰复入建成,是时改豫章郡为洪州,遂属洪州;大业初年(605年),废州复置郡,建成县仍属豫章郡。唐朝改郡为州。 6l IFxc
6l IFxc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因避太子李建成讳,改建成为高安,这一县名缘于“地形似高而安”,并在高安设置靖州,恢复望蔡、宜丰、阳乐三县,增设华阳县,连同高安,五县悉统于州。武德七年(624年),先改名米州,继改名筠州;武德八年(625年)废靖州,将望蔡、宜丰、阳乐,华阳四县并入高安县,隶属洪州。五代十国时期,高安先属吴政权、后属南唐政权所辖。保大十年(925年)复置筠州,领高安、上高、万载、清江四县,高安是筠州治所。 6l IFxc
6l IFxc
北宋大平兴国六年(981年),从高安、上高分别划出一部分设置新昌县(今宜丰县)。绍兴十三年(1143年),筠州改名高安郡,五年后复名筠州。宝庆元年(1225年),因“筠”字与理宗赵昀名同音,且恰逢州治后山的碧落堂发现一株十四茎灵芝草,视为祥瑞之兆,乃改筠州为瑞州,高安仍是县名,为瑞州治所。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州为府,高安属瑞州府治,高安俗称瑞州府,其因由此。 6l IFxc
6l IFxc
民国3年(1914年)全省划为四道,高安隶属庐陵道。民国15年(1926年)废道,高安直属省管。民国21年(1932年),全省划为十三个行政区,高安隶属第一行政区。民国24年(1935年)全省缩为八个行政区,高安隶属第二行政区。民国28年(1939年)全省扩为十一个行政区,高安仍属第二行政区。民国31年(1942年)全省调整为九个行政区,高安改属第一行政区。 6l IFxc
6l IFxc
1949年7月10日,高安解放,同年7月14日成立高安县人民政府,隶属于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分区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59年1月南昌专员公署改名宜春专员公署,高安隶属宜春专员公署(1968年2月改为宜春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改为宜春地区行署)。1993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高安撤县设市。2000年8月宜春撤地设市,代管高安市。 (以上资料出处1、2) 6l IFxc
6l IFxc
?年辖:筠阳镇 黄沙岗镇 相城镇 石脑镇 灰埠镇 独城镇 八景镇 新街镇 建山镇 东方红乡 伍桥乡 汪家圩乡 大城乡 村前乡 祥符乡 龙潭乡 蓝坊乡 杨圩乡荷岭乡 上湖乡 太阳圩乡 田南乡 华林山乡 下陈乡 6l IFxc
6l IFxc
?年辖12个镇、12个乡、311个村。(详细) 6l IFxc
6l IFxc
2003年,撤销筠阳镇,设立筠阳街道办事处;撤销东方红乡,设立瑞州街道办事处;撤销下陈乡,并入相城镇;撤销华林山镇,并入村前镇。(出处) 6l IF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