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游百万与黑釉钵 gYc]z5`
gYc]z5`
平和县长乐乡秀峰的入山处,水尾溪上有一口深五、六丈的潭,叫“十二潭”。说起“十二潭”酌么字来厉,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呢! gYc]z5`
gYc]z5`
相传在很久狠久以前,秀峰一工户姓游的老头,因为排行第三,人们都称他:“游三爷”,有老婆和三个儿子,虽不大富裕,但他非常好心,经常帮助别人,周济穷人。 gYc]z5`
gYc]z5`
一天夜里,游三爷做了一个十分奇怪的梦,梦见一位花白头发和花白胡子的老人对他说:“明天有一个公差押着十二位犯人经过这里,你要去解教他们。”说完便不见了,游三爷将信将疑,但想到十二个犯人的性命,最后还是决定走一次。 gYc]z5`
gYc]z5`
第二天天述没亮他就起来,匆匆扒些饭,就拿了一把交椅到水尾等待那十二个犯人的到来。 gYc]z5`
gYc]z5`
游三爷寸步未离,在那里整整等了一天。这时天已快黑了,又饿又困,还没见到那十二个犯人的影子,他在那里坐得不耐烦了,心想:“天已快黑了,不会有犯人来了,我大概被那老头骗了,哎,白费了一天功夫。他站起身拿交椅正要离开。忽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你要买水鸡吗?” gYc]z5`
gYc]z5`
“有多少只。”游三爷随口问一声。 gYc]z5`
gYc]z5`
“十二只。” gYc]z5`
gYc]z5`
“十二只。”游三爷精神一振。再一看那装在篓子里的水鸡,正抬着泪汪汪的大眼睛,眼泪叭嗒地望着他,实在太可怜了。他想:唉,十二个犯人没救成,倒买了十二只水鸡。哎,怎么办?把十二只水鸡拿回家吧,倒不如放在水中给它自由,对呀!给它自曲,也算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可放在哪里呢?在浅水处怕被人再捕捞,在深处吧,可哪儿有呢?常言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想到了这溪上的潭了。手是他提着篓子到潭边,打开盖子,水鸡“卟通”一声跃进水里,又一起往上一跳,象是给游三爷叩个头,只见十一只水鸡沉下去,还剩一只没有沉。他想:奇怪,真是奇怪,你不沉,我偏要看你沉。就这样,他蹲在潭边看。 gYc]z5`
过了一会儿,那十一只水鸡托着一个黑色的破旧盘子浮上来。游三爷伸手把它拿上来,那十一一只水鸡又立刻沉下去,另外的那一只也跟着沉下去。游三爷拿着破盘子看了看,盘边已破裂得不象样,要扔掉有些可借,要拿回去又派不上用场。最后,游三爷还是把它拿回去,扔在墙角边。游三爷老婆要喂鸡,找不到鸡槽,拾好发现扔在墙角边的破盘子。就顺手拿来,舀些稀饭,转身干别的事去了。 gYc]z5`
这破盘很奇怪,装在里面的稀饭鸡怎么吃也吃不完,总是满满的。这正好被游三爷瞧见,就埋怨老婆, “你怎么那么不节省,装那么多稀饭喂鸡。”老婆争辩道: “我只放一点鸡就吃不完,我还感到奇怪呢:”游三爷不信,就亲自试了一下,果然是这样。他大感奇怪,又往盘里扔一锭银子。这一下奇迹出现了,只见眼前一堆小山似的白花花的银子,夫妻俩高兴极了,又把它放进粮仓里。顿时又出现满仓的谷子,再放几样东西都是这样,应有尽有。于是夫妻俩把银子粮食分给穷人。从此,秀峰人就这样富起来了。人们为了感谢游三爷的恩惠,都尊他为“游百万”。”而游三爷认为能得刭这宝贝,是姓游人的福气,而且这盘是黑色,就把它叫做“黑釉钵。” gYc]z5`
gYc]z5`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游百万已经很老了。他想在未死之前将财产分开,以免死后三个儿子为财产发生争吵。于是他把三个儿子召来,对他们说:“我老了,不能活多久了,我现在把家产分给你们,一个黑釉钵,一副金棺材和现有的金银珠宝,你们要哪件?”三个儿子异口同声答道:”我要黑釉钵”争执了好久还是分不清,游百万非常生气,最后决定,金棺材留给自己,黑釉钵是属子姓游的入的,仍把它放回潭中,心地善良,品德高尚的人可得到它。现在就只分现有的金银财宝。三个儿子都认为这种办法好。 gYc]z5`
其实,游百万比较看中第三的儿子;因为老三品行好,为人正直,想把黑釉钵留给他,但又说好了,再反口也不好办。于是,暗中把第三的儿子召来,告诉他“我死后,你可用粗糠绞绳,把黑釉钵钓上来,.但千万别告诉他人。”想不到这话被大儿子听了。 gYc]z5`
gYc]z5`
第二天,游百万就拿着黑釉钵到水尾潭中,黑釉钵沉下去广水面滚起永波,浮出十二个字飞到潭边的右壁粘住了。游百万见此情景,心里一动'说道:“如果有人认识这十二字,并能一口气念完,也可得到黑釉钵。”困为当时,这潭还没有名字,就把它叫做“十二潭”。 gYc]z5`
gYc]z5`
游百万死了,他的大儿子就用麦芽糕绞粗糠,拧成绳子,独自一个悄悄到十二潭钓黑釉钵。但整整蹲了一天也不见黑釉钵的影子,只好扫兴而归,连连几天了都没有半点收获。这可疑行踪恰好被二儿子瞧见,他也学着哥哥的样子,到潭边去钓,结果也同哥哥一样,什么也没捞着。 gYc]z5`
两个哥哥的行动引起三儿子的注意,想到游百万告诉他的话,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又见两个哥哥没捞着,他也去试试。从天蒙蒙亮一直到太阳快要落山了,三儿子已精疲力尽,正想把粗糠绳收起。发现水面打起转来。一会儿,黑釉钵露出水面并顺着粗糠绳逐渐上升。这一下子呀!可把他乐坏了。只见他高兴地叫起来:“哎呀!下面的话还没说出唇,只听”“卟通”一的声,黑釉钵掉回潭里了。他怎么再钓也没钓着,最后,他也只好自认霉气,扫兴回家。 gYc]z5`
“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地传开了。人们争先恐后地去钓,绮果谁也深有钓着。也有去看字的,可又不全懂。 gYc]z5`
gYc]z5`
过了很久,有一个戏子专程赶到十二潭边,把那十二字抄回去,琢潸了几天,兴高采烈地奔郅潭边,一字一字地念起来。刚要念最后的“军”字时,忽然潭边一阵蚊子飞来,遮住他的视线,他用手拍开蚊群时,蚊群立即扑向那一字,等他再定晴看时,那“军”字的顶部已多了一点,变成“卑”了。他也弄糊涂了,一下没念出来。据说是戏子轻骨头,没有得到黑釉钵的福气,所以,现在十二潭边那些字,就有一个出头军字,直到现在,谁也没有全部认识那二字和钓到黑釉钵。但如果谁品好,知识博,能解十二潭边的字谜,也熊象游三爷一样富贵。 gYc]z5`
gYc]z5`
gYc]z5`
gYc]z5`
讲 述 人:游居康,(已故)风水先生 gYc]z5`
gYc]z5`
采 录 人:游朝霞,21岁,初中毕业 gYc]z5`
gYc]z5`
8、游三爷故事补记 gYc]z5`
gYc]z5`
游三爷发财了,不像有的人那样,财大气粗,盛气凌人,横行霸道,为非作歹。他发了财与原先同样,质朴无华,心平气和的。他发财之后乐善好施,回报社会。 gYc]z5`
gYc]z5`
他对人世间做了许多好事,下面讲两个至今还在流传的故事。 gYc]z5`
gYc]z5`
有钱了,他买田置业,在坪回他买置好几桩田产。其中有一桩好大丘的田,田契明文,这丘田大得,上起龙虎斗、下至牛相斗。认田时,到实地一看,是坪回溪的一段。实指上起坎下,下至田心。游三爷看了,不动声色,心里自语,溪就溪么。悠然自在,宽容大度。反而,卖田的,自知蒙人,自感不妥,内心不安。经乡贤谋士的主意,再与秀峰游三爷商量协议约定俗成,作出亲善而又有补偿式的规定,在田心、坎下两处摆船过渡,凡是秀峰人,不管是老的还是少的,是男的还是女的,是挑担的还是走亲访友的,搭船过渡一概免弃收费,这一规定延续三百多年、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坪回架起了坪回大桥。 gYc]z5`
gYc]z5`
秀峰凹向福圹路旁,树立一块“《游峄生砌路碑记》康熙丙子年秀峰乡众立”的石碑。 gYc]z5`
gYc]z5`
游峄生何人也?秀峰从开基数下来第九世义方,有子五个,长瀛洲、次麟洲、三炎洲、四元洲、五沧洲。三炎洲,又名青选,字峄生。故峄生,炎洲也。兄弟五个,排行老三,后人称之谓三爷。 7K
/qu J
7K
/qu J
游三爷砌路,是由他出来捐钱,请师傅,雇帮工,打铺盖,扛镢头、背鼎、挑米,组成砌路队,从秀峰起点一段一段地延伸,又埔又彻。北砌到永定磴子岭,南砌到下大峰的下伯公座,东砌到霞寨小坪凹。砌路每天砌到天晚,鼎,镢头,就地放置,人回到就近的乡里住宿,第二天继续。这样一天又一天地砌呀铺呀,铺呀砌呀,砌到某天到工地一看鼎、镢头没了,回来禀报三爷,三爷慢条斯理地说,他们不欢迎我们砌路,那就此歇了。那三条路均砌到将近终点停下了。游三爷砌路故事传了一代又一代,传至何时,永无终点。这就是流芳千古把吧! 7K
/qu J
7K
/qu J
游麟霞 7K
/qu J
7K
/qu J
游三爷义举考证 7K
/qu J
7K
/qu J
游三爷 乳名赐,名青远、字嶧生讳炎洲,为九世义方五子(长瀛、次麟、三炎、四元、五沧)中排行第三,后人称谓三爷。 7K
/qu J
7K
/qu J
据福建旧方志丛书《平和县志》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有如下记载。 7K
/qu J
7K
/qu J
山川志(p55)去县三十里。岭上有亭,里人游青选建。 7K
/qu J
7K
/qu J
津梁志(p99)坪回渡(里人游青选捐田租二十二石,设立义渡,乡人德之)。 7K
/qu J
7K
/qu J
寺观志(p448)栖云岩,在西关外,地属闽广孔道,邑人游青选、曾履嘉捐建。 7K
/qu J
7K
/qu J
现存有“《游嶧生砌路碑记》康熙丙子年,秀峰乡众立”。一块石碑位于秀峰亭右侧路旁。 7K
/qu J
7K
/qu J
合溪岩、南湖大道公、下坃岩等寺庙碑记均有游青选捐资记实。 7K
/qu J
7K
/qu J
7K
/qu J
7K
/qu J
游全旭 7K
/qu J
7K
/qu J
9、游瀛州的故事 7K
/qu J
7K
/qu J
游瀛州拒婚 7K
/qu J
7K
/qu J
游瀛州是平和县秀峰人,是清顺统八年圣泰榜举人,据说是黄道周的同窗。 7K
/qu J
7K
/qu J
游举人年轻时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又一表人才,相貌堂堂。所以,当时的“海澄公”黄悟(黄公爷)选女婿时,选中了他。由于黄公爷降清称臣,背叛郑成功,世人都骂他是大奸臣。游举人为了保持名节,决心不从,还破口骂了起来,讲: “龙子不配犬女。”黄公爷一怒之下,就派兵捉拿他。举人得知黄悟发兵就赶紧逃走。有一日,后面黄公爷的兵追得很紧,游举人正好逃到大协关,看到无处可躲,一急就藏到“石晶宫”的神龛下。这时,追兵赶到石晶官门前,发现游举人没踪没影了,感到奇怪,明明看到人走到这里怎么一下就没了呢?一看, “石晶宫”的大门又都是蜘蛛网,便断定游举人一定没入寺内,就再往前追去。等追兵走远,游举人从神龛下出来一看,满门蜘蛛网,知道这是观音显灵保护了他,使他保持了清白的名声,就赶怏跪下谢恩,临走时,便将观音佛像抱田故乡秀峰河边角供奉。 7K
/qu J
7K
/qu J
后来游举人虽然没有出任当官,但一生读书为友,在乡里为民作了许多好事,安贫乐道,众人都叫他举人老爷”,游举人不慕富贵,高风亮节的故事直流传至今。相传秀峰凹的凉亭便是他建的,还在凉亭柱上写了对联。 7K
/qu J
7K
/qu J
林深树密磴道, 7K
/qu J
7K
/qu J
鸟鸣客语山音。 7K
/qu J
7K
/qu J
7K
/qu J
7K
/qu J
讲 述 人:游焕章,50岁,教师 7K
/qu J
7K
/qu J
记录整理:曾文田 7K
/qu J
7K
/qu J
7K
/qu J
7K
/qu J
游举人魂归灵通岩 7K
/qu J
7K
/qu J
游瀛州不仅才华出众,一表人才,而且生来一付菩萨心肠,为人善良。传说这位举人是灵道岩的观音转世,因为他出世以后,灵通岩的观音庙的香火便不大兴旺,致使庙宇多年失修,厝顶漏雨。有一处雨漏水滴到观音象的脚,游举人晚年正好在脚的同样位置一直发痛生脓,怎么医也没有治好,举人老爷去世以后,有人到灵通岩一看,果然如此,便越传越神了。 7K
/qu J
7K
/qu J
举人老爷年老患脚疾,很少出外走动,听说他去世那天,刚好县城(九峰)赶集。有个举人同乡的来赴墟,傍晚了回家,半路上竟撞到游举人身穿一身白衫,十分整齐,正悠然走来。那人一时没有悟过来,便问: “举人老爷要去哪里啊?”他回答说: “我要回灵通去。那人一听感到十分奇怪,怎会说回灵通呢?他也没有多问,接着举人又交待他三件事向家人说:一是钥匙放在兰花盆下,二是兰花盆内埋着十二两银,请家人拿出来用,三是他房间有一堆屎要弄走。那人听了便回家去了。 7K
/qu J
7K
/qu J
走到临进村的凹凉亭那里,就看见村里有人在做孝(人死了在哭丧)。再走进村里,便听见村里有人说举人老爷死去了。他不相信,就与人相争说自己在回家路上才碰到举人。于是。就马上赶到举人家去,一看果然灵就设在大厅中。 7K
/qu J
7K
/qu J
这时,他赶紧将路上遇见举人的事向大家说了,并将举人交待的三件事告诉家人。他家人去兰花盆下一看,举人用的钥匙果真在那里;兰花盆一挖,真的有十二两银。那他房间的一堆屎在哪里呢?这时,比较有见识的人就说,这就是举人老爷的尸体,因为举人的灵魂已经走去了,这死尸就没用了,跟屎一样,所以他交待赶快埋葬。大家听了,都觉得有理。 7K
/qu J
7K
/qu J
那个半路遇到 ”举人“的人,也曾听说举人是灵通观音转世,那天又听他说要回灵通,就专程赶到灵通看个明白。到了灵通,一看果然灵通的观音脚给雨漏水滴到,已配烂,与举人晚年臭脚臁相吻合。 7K
/qu J
7K
/qu J
自那以后,灵通的观音又灵验无比,香火兴旺。 7K
/qu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