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M_9|YjwS
土苗公夫妇痛失爱女快婿之后,亲友们为了抚慰他们,赶忙四处出动为老三文儒说亲。他们立意要找一位与小姐相似的闺秀,来抚平他们的伤痛。这方圆几里的女子访遍了,都没有如意的。这时恰好冯孺人的远亲表姨妈带着闺女投亲来了,说是老家河南闹了灾荒,孤女寡母无依无靠,百般无奈只得到这儿投靠。母女俩虽然没有很好的装束,可也神清气爽。那闺女就叫可心,真是个玉人儿,楚楚动人。大家都说这真是天作之合,冯孺人高兴的抿不拢嘴,就择个吉日给他俩完婚。新儿媳很得二老的欢心,小两口出双入对,家里又重新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举子考试的日期也迫近了,文儒一心想着能中举光耀门楣,尽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可心非常爱自己的丈夫,没事总是拿着针线陪读在夫君身边,夜夜到更深方吹烛就寝,天不亮又开始晨读。文儒身子本来就弱,这么一折腾就病倒了,任抓尽单方总也不见起色,一家人又惊慌失措,可心更是背着人偷偷地掉眼泪。这样没过多久文儒终于撒手西去了,可怜的可心哭成了泪人儿。她年轻守寡,膝下又无一男半女,还有个老娘要奉养。大家都劝她拿一笔钱回她娘家改嫁,可是她说什么也不同意,愿意陪着她的母亲在这夫家和公婆大伯二伯一起过日子。于是有的长辈就主张从老二那里过继一个儿子给她顶门户。这一来冯孺人没有被压垮,反而化悲痛为力量,把自己的积蓄和两个儿子的余钱一起凑合着在冯宅建了“游氏支祠”堂号“立雪堂”。始祖不但立了祖宗的牌位予以祭祀,还让本家的晚辈以及亲友的子孙入学读书,他们总算在有生之年完成了这个心愿。 M_9|YjwS
冯孺人临终还留下遗言,要子孙努力耕读,自立门户,光宗耀祖。她的这个遗愿到了第十世孙才逐步达成。大概是在乾隆中叶吧,冯宅的游尔雪是“凤岗里五巨富”之一,他在冯宅乡中心起盖一栋五柱双落透土木结构瓦房,称之“大厝里”,还在本乡朝北交界处种了百多株的松柏树作御风屏障,成了冯宅乡的风水树。之后,传书公也在乡里盖了座大厝。游守宝公是长房之长,他有二男传福、传寿正当而立之年,此时也颇有家业。他们选择乡外的原野建一栋五柱四扇三土木结构的瓦房,竣工于嘉庆末年称之“洋中厝”。守宝公的长男家銓业农兼商,把长年的积蓄在乡边买园,盖了泰山庙供祀泰山爷,从此这儿香客络绎不绝,逢年过节唱戏、舞龙、耍狮子......热闹非凡,从此洋中厝逐步走向兴旺。 M_9|YjwS
长房第十三世长孙在榜公(家銓公之长子)也有三兄弟,他居长是凤岗的绅士,主持凤岗育婴堂慈善事业。旌有金匾“存心保赤”悬于前落大厅正中;老二在道捐从五品“奉直大夫”官衔,置一匾额白板黑字,颜其庐为“大夫第”高悬于前落正门额枋。自此,洋中厝荣称为“大夫第”。在光绪中叶,二位兄长和三弟在善公又兴工盖起与前落同样屋型的后厝,前后接龙成双落透后,使之颇具规模。这栋大夫第大院古香古色,全长约四十四米,前后大房八间,都铺了楼坪,洪水来了,可以在上面食宿。厢房十四间,书院房四间,客室四间,总面积一千平方米。东南朝向,冬暖夏凉。厅堂回廊大理石铺就,厅堂门组装讲究前后彩屏柱各有一副覆竹(版)黑漆镌刻金字,前厝联句题:立修齐志;读圣贤书。后厝题: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前后厅大宫灯高悬青铜为架下垂流苏,红木家具太师椅茶几;楠木组装横案,黄杨木案裙上的浮雕是八仙过海,祖先牌位神龛等应有尽有,极具官家气派。厅堂多用来接待宾客、祭祀、喜事丧事......前后天井各有两个大盆鱼缸,每只缸可容水千斤,既可养鱼观赏又可以蓄水防范于未然。前门天井外路边是一个花园,站在走廊上可以看见鼓山;后院屋外是一个大后花园,站在回廊上可以眺望旗山。房屋前部左侧盖一所横式小屋,分设烘焙间和咸菜房。在房屋与风景树林之间搭盖一座平房,用作雇工临时宿舍以及放置农具。 M_9|YjwS
大夫第房屋周围栽种几十株龙眼荔枝树,防风遮阴。树下由妇人小孩套种上兰栀等矮小花树,田畔周边种满了玫瑰、茉莉、月季、夜来香......不但风景美丽、赏花食果,而且还增加了经济收入,真是别有洞天啊。 M_9|YjwS
M_9|Yj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