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帮助中心
每日签到
中华游氏网的微博
银行
道具中心
下拉
用户名
UID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QQ帐号登录
内容互通,快速登录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论坛社区
字辈库
游氏古籍档案网
群组广场
博客空间
网站基金
功 德 榜
游氏网站史
游氏网公众号
帖子
文章
日志
用户
版块
群组
帖子
搜索
热搜:
应德
应天府
游巧云
行辈
湘省四邑游氏字辈
监利
游氏网
>
岁月游家
>
安坑地區地名探源(轉帖)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新帖
2138
阅读
8
回复
安坑地區地名探源(轉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游珍
UID:4351
注册时间
2010-08-12
最后登录
2021-01-01
在线时间
750小时
发帖
1114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金钱
43103
贡献值
1300
交易币
0
好评度
436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版主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发帖
1114
金钱
43103
贡献值
1300
交易币
0
好评度
436
家乡
廣西龍勝縣平等鄉隆江村
性别
男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HlH64w2^R
地名探源
安坑庄役場
大坪頂
頂城與下城
柴埕
十四份
大湖底
九甲三
安溪寮
瓢仔坑
樟荖坑
內/外挖仔
公館崙
車子路
更寮崙
薏仁坑
一股埤
二叭子
大茅埔
頭城
二城
三城
四城
五城
大粗坑
崁頂
深坑
科羅湖
三城湖
闊水坑
溪北山莊
HlH64w2^R
HlH64w2^R
HlH64w2^R
安坑庄役場
在今安忠路口,安坑國小校門正對面,今尚存一間紅磚厝,光復初 年,曾一度為軍方的電訊所。
Top
HlH64w2^R
大坪頂
安坑地區八股四庄之一。乾隆6年,漳州人林芳安、廖日記、張復源、吳日記、王五合、曾合記、賴七合、游文昌等八人所闢。八人投資共為八股四,所以當時鄉民稱呼大坪頂、頂城、下城,大湖底四個庄頭為「八股四庄」。 大坪頂為集村,主要居民為漳州人,不過光復之後,太平宮曾為軍方佔用,並開闢空軍公墓,許多外省籍居住其間。本庄因為開闢之初,移民建庄於山崙得坪頂上,因而得名。原居民大部份文漳州籍,王、林兩姓為本庄主要大姓。
Top
HlH64w2^R
頂城與下城
是早年的八股四庄之一,是互相對稱的兩個庄頭。早年漳州移民渡過新店溪之後,在溪畔建立的兩個墾庄,頂城地勢稍高,下城地勢稍低,「城」是指村庄的防禦設施~刺竹圍。乾隆六年,漳州人林、廖、張、吳、曾、賴、游八姓人家合股所闢。六年後,眾議集資興建主祀開漳聖王的太平宮,以開墾附近的太坪頂、頂城、下城、大湖底四庄的田園做為廟產,並以合資股本的八股四均分,所以此四庄合稱為八股四庄。
Top
HlH64w2^R
柴埕
柴埕於乾隆初年,由漳州人周、賴等十四姓人氏所闢。因為拓荒之初,大崎坑、大楠坑一帶山區多林木,墾民入山砍柴堆積於今柴埕街附近,利用安坑溪河運到艋舺,故名柴埕。柴埕街在18世紀到日治末年,一直是安坑地區最熱鬧的市集,光是雜貨店(兼豬肉攤)就有五間,其它有布行、中藥店、餅店等等,市況繁榮。光復之後,安坑溪航運廢,加上安康路開通,因而沒落。柴埕街是一條彎曲的街道,長度不足100公尺。今老街已沒落,殘跡隘存,街上只剩下一家雜貨店,街尾可看到柴埕賴家傾圮的大厝,以及廢棄的茶葉工廠。該茶廠於光復後的50年代,曾經一度是安坑地區的唯一戲院。
Top
HlH64w2^R
十四份
十四份地名源起,依據台灣舊地名命名原則,以"份"為名,是指拓墾組織墾成田之後,每股所持的股份,可能是當年某墾首在本地所分得的土地持份有十四份,因而得名。十四份西起安坑溪,北界石頭厝,南迄九甲三,地勢低平,早年是屬永豐圳的水田灌溉區。十四份是日治時代的舊小字,是地緣性的散村,位於五重溪與新店溪之間,包括吳厝底、安溪寮等小聚落,主要居民是漳州人。本庄在今龍建新村一帶,已發展成都會型聚落,東側安和路上方則仍保存農村景觀。
Top
HlH64w2^R
大湖底
大湖底是一塊三面環丘的丘陵地,西北面開口狀的盆地,因地勢較低,有如大湖之底,因而得名。大湖底是一個地緣散村,主要農產是水稻。乾隆六年,漳州人林、廖、張、吳、曾、賴、游八姓人家合股所闢。大湖底是個雜姓的散村,面積遼闊,大約二十幾公頃,其中泰半為台大實驗農場,此外還有明德山庄及眷村(大湖新村),這裏是目前安坑地區唯一可看到水稻田的地方。
Top
%JBFG.+
九甲三
嘉慶元年,「王君仁」墾號的王國香、許君嚴、黃君佐三人合作,開墾本地的田園,墾成後請地方官員清丈,得面積共九甲三分田,地名因而稱為「九甲三」。早年水田通佈,是安坑重要米倉,現在大部份是菜園、果園與竹園。九甲三一帶,目前仍保留農村風貌,只有五、六戶人家,分屬張、吳、古三姓,都是日治之後遷來的農戶,向原地主佃耕,地主是許姓大稻埕人,應是當年墾戶許君嚴的後人。
Top
%JBFG.+
安溪寮
安溪寮是一個消失的地名,隔著安坑交流道與九甲三相對,交流道下方有馬路隧道可通,早年是陳、周、林三姓人共同開闢。然而更早之前(乾隆年間),應是泉州府安溪縣人拓墾,可能是嘉慶年間,漳泉械鬥的關係,安溪人無法居住於漳州人強勢的安坑地區,而移往大坪林方向,留下「安溪寮」的地名。
Top
%JBFG.+
瓢仔坑
瓢仔坑,地訪老者音近"肥仔坑",其「肥仔」是指瓢瓜成熟挖空瓜肉,經晒乾之後做成杓子,因為坑谷形狀有如向外的瓢杓,故曰「瓢仔坑」。瓢仔坑原無住家,20年前為呂輝壁先生買下,闢為「安坑錦鯉養殖場」,後因其投入社會回饋工作,陸續改建為安康蝴蝶生態教學園區。
Top
%JBFG.+
樟荖坑
「樟荖坑」原稱為「樟腦寮坑」,意思是從前山區有許多樟樹,移民在此建有腦寮,因而得名。樟荖坑沿著五重溪便道,從柴埕街60巷進入,裏面的狹長山谷,日治時代到民國60年,還有煤炭坑。登山步道40分鐘即可抵達中和烘爐地土地公廟。
Top
%JBFG.+
內/外挖仔
挖仔的地名源起,一是因秀朗社分社的挖仔社,另一是該地位於風爐塞山區與平地接壤處,三面環山形成「挖仔」,其中,靠山那個叫內挖子,靠近新店溪這個叫作外挖子。外挖子五重溪北岸起,到新和國小一帶,原居民應是挖子社平埔族人。乾隆年間,漳州陳姓人家在外挖子石壁背建庄,下臨新店溪,設有碼頭跟大坪林、店子街對渡,並有船運行到艋舺、大稻埕。
Top
%JBFG.+
公館崙
公館崙,原是安康路上的小山崙,移民建庄於馬路兩側的山崙上,因該地早年是本地大地主賴家的土地,建有收穀租的公館,因而得名。公館崙是舊日安坑庄的中心點,日治時代,安坑庄役場、安坑出張所、安坑公學校(安坑國小前身)及信用組合(今農會)皆設於此,故有許多老者指稱,這些公家機構設於本地,所以地名叫公館崙。
Top
%JBFG.+
車子路
車子路地名起源,一般都說是日治時代,在庄頭前建有一條約3尺寬的馬路,以行「里阿卡」(即拖車),所以庄名叫車子路,車子路是內五庄較大的集村,乾隆末葉,由漳州人黎、林、賴三姓所闢。日治時代居民多務農,除部份水稻田之外,今達觀鎮及黎明清境一帶的山坡地大都是茶園,是安坑地區茶葉主產地之一。
Top
%JBFG.+
更寮崙
更寮崙地名起源於從前山崙下,今安康路二段與車子路交叉路口,有一幢守更人住的更寮。山崙是一塊傾斜台地,沒有住家,光復以前是一大片茶園。更寮崙北側是國家安全局,南側臨車子路,崙上至今仍無住戶,茶園也不見,樹目雜草叢生,還有幾座墳坵。
Top
%JBFG.+
薏仁坑
薏仁坑為雜姓聚落,開發年代大致是嘉慶末年之後,由漳州人林、賴二姓所闢,溪谷沿著安坑溪西側兩小支流,形成左支的大坑,及右支的中坑,合成薏仁坑。據說,移民初墾年代,坑谷中長有許多野生的薏仁而得名。日治時代,此地多茶園,也有許多相思樹。光復後茶園廢,種植許多油桐樹。除坑口形成小集村之外,大坑、中坑為散村形成,總計約十五、六戶人家,安坑焚化廠興建之時,有些住戶移出外面住,現在大約有十戶人家。目前居民有賴、廖、林、朱等姓。
Top
%JBFG.+
一股埤
一股埤,原名應叫一口埤,口傳數代之後,訛傳為一股埤。據說從前是灌溉水田用的池塘,約佔一甲多地,附近地區稱為一口埤仔,廣意是指今台北菸廠附近,含國家安全局、台貿八村一帶,都是日治時代舊小字一口埤仔的範圍。這裡原有佔地一甲多的池塘,日治時代因為興建專賣局菸廠,填掉大部份。光復初年,國民政府接收之後,又在該地蓋大禮堂,全部填平。
Top
%JBFG.+
二叭子
【二叭子】的地名,仍存在於本地耆老的口中,可是幾乎已經沒有人知道地名源起。經許久追查,方從黃添財老者口中得知,此地名與早年的山勢地形有關,現在從二叭子登山步道的上方,俯望安坑通谷方向,仍大致可見山谷中,幾個淺丘的走勢形狀呈一個八字與一個倒八字,合起來是二八,故地名為【二叭子】。另一種說法是,早年獅子頭山方向番人出草,從三城湖沿著山腳到二叭仔,割去了二十八個人頭,所以此地名為二叭仔。 二叭子開發較緩,應不超過160年,全區範圍難界定,是山區散村型式,都是雜姓人家,其中游廖兩姓是漳州府詔安籍客家人的後裔。日治時代之前,居民都以務農為生。
Top
%JBFG.+
大茅埔
大茅埔是舊日安坑外五庄之的一個小庄頭,開發之初,因本地有許多「茅仔」而得名。茅是早年移民建房子時,鋪屋頂的主要材料。光復初年,大茅埔只有六、七戶人家,居民多是漳州移民雜姓聚落,原聚落在公路上方,還留有部份老房子,公路下方,則是台北菸廠的倉庫及康樂新村。
Top
%JBFG.+
頭城
【頭城】的【城】與蘭陽平原以【城】為地名的意義一樣,都是指村莊外圍防禦性的東西,只是蘭陽地區是土圍,安坑地區是竹圍(刺竹或麻竹)。前面的數字是沿開墾路線的先後次序,從外五張庄南進,墾民所建的第一個防衛性墾庄,命名為頭城,第二個墾庄為二城,依此類推。 乾隆末年,詔安籍官埤廖家,移民台灣,在安坑通谷所建的農墾聚落,當時泰雅族三峽大豹社勢力很強,墾民常面臨出草威脅,加上獅頭山山區的土匪,所以於村莊外圍遍植竹林以禦之。 頭城為安坑內五張庄之一,是典型的山區小集村。日治時主要家族為廖、游兩姓,各佔約30﹪,他們都是詔安籍的客家人,其餘為雜姓,大都是漳籍閩南人。
Top
%JBFG.+
二城
二城為安坑內五張庄之一,是典型的山區小集村。日治時主要家族為廖、游兩姓,前者佔約4成,後者約佔3成,他們都是詔安籍的客家人,其餘為雜姓,大都是漳籍閩南人。居民信仰中心是潤濟宮主祀三官大帝。
Top
%JBFG.+
三城
三城為安坑內五張庄之一,是典型的山區小集村。早期主要家族 為詔安籍的廖姓(雙廖家族)客家人,佔約7成,幾乎等於是廖家同姓 血緣聚落,其餘雜性,大都是廖家佃農或贅婚親屬。三城是內五張庄 的中心,跟頭城、二城不同的是,原來聚落主要建於公路東側下方。 安康路拓寬之後,區域重要性為雙城所奪。位於公路下方,仍可看到 廖家祖厝紅磚房。那裡也保留一叢老刺竹,是安坑地區【城】的活 見證。
Top
%JBFG.+
四城
四城是內五庄最偏遠的庄頭,原來聚落建於公路東西兩側。安康路拓寬之後,公路下方興建不少住宅。馬路上方保留一打叢老刺竹,是安坑地區【城】的活見證。早期主要家族為詔安籍的廖姓(雙廖家族)客家人,佔約四成,其次為游姓,其餘雜姓。
%JBFG.+
五城
五城跟頭城、二城、三城比較不同的是,原來聚落散佈於溪谷各處,也沒有特別重要的大姓,是一個地緣性散村。本地開發很慢,現在仍可看到部份紅磚房。
Top
%JBFG.+
大粗坑
大粗坑,地名緣起於拓荒之初,此沿五重溪支流而上的溪谷,大石累累,地面凸凹不平,本地老人說是【路很粗澀】意思是路難走之意。 本地區開發應在180年左右,由詔安游姓客家人及龍溪籍林姓閩南人所闢,是一個散村型式的雜姓聚落,居民以林、游二姓較多,大部份務農為生,日治時代,低地種稻,山坡地遍植茶樹。
Top
%JBFG.+
崁頂
崁頂地名源自於該地原是一片稍為傾斜而低平的山崙,矗立於安坑溪谷的東岸,在崁之頂上,因而得名。位於三城日興宮對面谷地的小山崙上,地表原是一片向西傾斜的山坡地,20幾年前還是一片茶園,沒有住家。崁的前緣斜坡上,有幾座古墓,是詔安籍游姓先民,或可做為進一步追查線索。崁頂原無人居,二十幾年前房地產高峰期,經建設公司大部份闢為頂好社區,共有四百戶。
Top
%JBFG.+
深坑
沿著建業路,到綠野香坡的前段,只有幾戶人家。路口的土地公廟,謂之【深坑口】,再進去到曾家廠房(市長曾正和宅)之間,就是從前的深坑。拓荒初期,此地有乾山溝很深,因而命名為深坑。日治時代屬於二城保轄區,早年有炭坑,原居民都是礦工或農民,是山區中的小型散村,有曾、林、陳等雜姓。
Top
%JBFG.+
科羅湖
以【科羅湖】地名問當地老者,無人能解,經過不少波折,才知道是今人輾轉訛傳的差誤。原來閩南語發因是【苦勞間】意指從前苦力居住的地方。原來四城、五城一帶,有廣大的山林地,不管是種茶、焗腦、燒炭,都需要無產苦力幫忙工作,或者擔任挑夫工作,將產品挑到新店、艋舺、大稻埕等地出售,這些苦力集中居住於此。苦勞間今已不存,原址變成為『精機廠』的廠房,是四十幾年前, 三重市的林姓人家來此設廠,專門生產「尼信」----舊式的裁縫車,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賺了不少錢。
Top
%JBFG.+
三城湖
跟科羅湖一樣【三城湖】不是真的有一個湖,台灣的舊地名中,【湖】常是指乾燥的溪谷,三城湖意指【位於三城庄附近,東側至山嶺下的谷地】,早年沒幾戶人家,是山區的小散村。
Top
%JBFG.+
闊水坑
闊水坑位於四城`西方山谷中,谷深狹長,地名起音不明。當地治時期除林產之外,大都是礦工,有煤礦。光復之後迄70年代以產椪柑聞名於文山地區。
Top
%JBFG.+
溪北山莊
溪北山莊始建於三十幾年前,建於闊水坑內,所有人是國防部陳姓退休上校,與黨團關係極佳,是故二三十年前,不少救國團自強活動,擇在溪北山庄舉辦。溪北山庄已荒廢,已少辦活動,山莊原擁有一游泳池,為新店地區最早之泳池,現作為釣魚池。
Top
%JBFG.+
%JBFG.+
%JBFG.+
%JBFG.+
%JBFG.+
游家永安居
%JBFG.+
游
氏是本地第二大姓,在安坑地區也是早期開發的先趨。安興路旁這間「永安居」便是其中一戶游姓人家的古厝。根據92歲屋主游龍洪老先生形容,舊時附近容易做大水,房屋的屋基只好不斷抬高,以免水患困擾。舊有的屋頂、門窗也因年久而毀損,換上了「耐用」的鐵皮屋頂和鋁門窗。老房子的樣貌,逐漸在時空轉變中換上新的容顏,老房子的故事,也在歲月流轉間漸成回憶
%JBFG.+
%JBFG.+
%JBFG.+
%JBFG.+
%JBFG.+
%JBFG.+
共
1
条评分
,
好评度
+5
福建游为锋
好评度
+5
谢谢上传珍贵资料
2011-10-24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回复
▲
返回顶部
▲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离线
岚岛游克仁
UID:5684
注册时间
2011-10-08
最后登录
2025-04-12
在线时间
22373小时
发帖
8456
搜Ta的帖子
精华
3
金钱
108024
贡献值
2206
交易币
3
好评度
1622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副站长
发帖
8456
金钱
108024
贡献值
2206
交易币
3
好评度
1622
家乡
福建平潭县白青南盘
性别
男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0-24
珍贵资料,谢谢上传。
共
条评分
《中华游氏网》微信公众号为:《游氏网》。
欢迎各栏目版主与会员投稿,邮箱:380515888@qq.com
福建游氏QQ交流群:15633809
回复
▲
返回顶部
▲
举报
离线
游正权
UID:5688
注册时间
2011-10-08
最后登录
2016-10-28
在线时间
295小时
发帖
3759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金钱
39899
贡献值
737
交易币
0
好评度
336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版主
发帖
3759
金钱
39899
贡献值
737
交易币
0
好评度
336
家乡
重庆市永川区外环西路88号
性别
男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0-24
阅知。
共
条评分
我是入川尊祖友贵第25代后孙,尊祖于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5年)从世居地江西府吉水县迁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后于洪武4年迁至原四川省重庆府永川县松溉镇洞口。
回复
▲
返回顶部
▲
举报
离线
游家陶
UID:68
注册时间
2007-07-22
最后登录
2013-10-31
在线时间
3651小时
发帖
10923
搜Ta的帖子
精华
21
金钱
16339
贡献值
1170
交易币
307
好评度
138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前任管理
发帖
10923
金钱
16339
贡献值
1170
交易币
307
好评度
1380
家乡
湖南
性别
男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10-24
此安坑地區是台湾新店的吗?请钜贤答疑
共
条评分
湖南常德游氏<九言堂>
回复
▲
返回顶部
▲
举报
离线
福建游为锋
UID:5576
注册时间
2011-04-13
最后登录
2025-01-25
在线时间
1912小时
发帖
6202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金钱
66792
贡献值
1063
交易币
0
好评度
96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版主
发帖
6202
金钱
66792
贡献值
1063
交易币
0
好评度
960
家乡
福建福州
性别
男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0-24
谢谢上传珍贵资料
共
条评分
回复
▲
返回顶部
▲
举报
离线
游钜贤
UID:3382
注册时间
2010-04-12
最后登录
2015-11-26
在线时间
4139小时
发帖
7066
搜Ta的帖子
精华
3
金钱
66941
贡献值
1222
交易币
4
好评度
1075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前任管理
发帖
7066
金钱
66941
贡献值
1222
交易币
4
好评度
1075
家乡
台湾宜蘭
性别
男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10-24
這是好多年前的資料。我的店就在安坑(安坑屬舊地名今已改為安康)。屬新北市新店區管轄,人口約十五萬人。可惜我游姓人口不多約五、六戶二十幾人,大部份移居中和、永和地區。建築物也早在十六年前拆除。
%JBFG.+
共
条评分
為游氏家族而努力,發揚先祖奮鬥之精神 。
廣交宗親好友,歡喜來泡茶 。
回复
▲
返回顶部
▲
举报
离线
游光炜
UID:94
注册时间
2007-09-16
最后登录
2019-11-06
在线时间
1326小时
发帖
2070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金钱
119542
贡献值
1457
交易币
190
好评度
123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元老会员
发帖
2070
金钱
119542
贡献值
1457
交易币
190
好评度
123
家乡
福建省永安市
性别
男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10-24
谢谢上传!
共
条评分
回复
▲
返回顶部
▲
举报
离线
游美云
UID:5696
注册时间
2011-10-08
最后登录
2016-07-13
在线时间
154小时
发帖
2159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金钱
35202
贡献值
628
交易币
0
好评度
136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元老会员
发帖
2159
金钱
35202
贡献值
628
交易币
0
好评度
136
家乡
湖南,邵阳.城步.汀坪乡.蓬洞村
性别
女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10-24
学习了
共
条评分
回复
▲
返回顶部
▲
举报
离线
漳州游向前
UID:1158
注册时间
2009-01-05
最后登录
2025-04-19
在线时间
1428小时
发帖
9998
搜Ta的帖子
精华
10
金钱
1676476
贡献值
2784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版主
发帖
9998
金钱
1676476
贡献值
2784
交易币
244
好评度
1272
家乡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性别
男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10-24
谢谢分享
共
条评分
周文王第110辈、游氏肇祖(公子偃公)第93辈、游酢公第27辈、二三郎公第22辈 、均政公第18辈
回复
▲
返回顶部
▲
举报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www.chineseyou.com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特别关注
新人报到
家园公告
游氏动态
寻亲问祖
游氏研究区
游氏源流
游氏族谱
游氏字辈
游氏宗祠
游氏人文
立雪书院
游氏仙姑
游酢文化研究
岁月游家
游氏休闲广场
艺术之窗
摄影天下
情感小屋
文化长廊
悠哉游哉
国事天下事
百事通
易经玄学
建筑工程
生活广场
电脑诊所
宗亲创业
商务交易
网站事务
站务处理
教程辅导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