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走访西城村是授阳春游洒宗亲之约。由于游洒宗亲在东莞工作,他本次回老家过节带上本村族谱来东莞,在看谱之余相约一起拜访南海区西城村。 -*A1[Z ?
游洒宗亲与他夫人早上八点多钟从东莞出发到罗村来接我已是十点三十分左右,我们在丹灶镇吃了中午饭后,到西城村联系上了游建良宗亲。之后我们与建良,绍洛等宗亲一起相聚在荔山公宗祠里探讨游氏源流,一凤公世系与阳春游氏源流。谈到西城始祖一凤公时候,我还是第一次听从西城宗亲口中说一凤公乃明朝人,据说西城建村在明朝弘治(公元1488年—1505年)年间,根据阳春谱上记载,先祖明朝成化(公元1465年—1487年)年间从西城村迁来,那么阳春游氏迁出去的时间比西城村还早,这就是一凤公是明朝人不成立之一。如果按照西城村宗亲所说,难道一凤公能活两百多岁不成?这也是西城村没有族谱与口传有误所造成而与,之所以我和他们说明,还有我有很多资料来佐证一凤公乃宋朝人。根据西城村宗亲口传,先祖有三兄弟由莆田而来,素有龙归金斗、凤落西城、雁过镭岗之说。那么根据镭岗一雁公谱上所说:“一世远祖一雁公系福建莆田人宋绍定年(公元1228---1233)随兄一凤公任广东漕运遂聘为谟友”。还有根据莆田谱的记载:南圭传霆公,名一凤(第十二世),号伯雷,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进士,授广东漕运,荐至经略,居南海县之鼎安西城岗,遂为南海县四城游氏之始祖,配林氏,子一,曰逢卿。就以上三点就可说明一凤公乃宋朝人。西城宗亲说凤公有四子,这又是一种说法,根据油松谱上所记载,凤公嗣子曰:逢卿(一龙公子入嗣).这样西城宗亲所说凤公有四子对吗?这就是口传西城村建村历史与人物都不对号。再者根据镭岗谱所记载:“西城村以一凤公为远祖,以四世帝寿公初居西城为迁始祖,帝寿公也自宋任广东签运而居西城”,这就说明西城村建村不晚于宋朝末年(1279年),这就是证据打破西城村宗亲错误口传的最有力的佐证。 -*A1[Z ?
阳江游氏在我们论坛上很少见有宗亲回到论坛,本地基本没有资料传上论坛,本人只知道阳江市阳春县有游氏,于是我在游氏QQ群里加到几位阳春宗亲,游洒宗亲就是其中一位(在我推进下他注册成为论坛会员)。通过游洒、我联系上阳春游启湛(游洒大伯)老宗亲,电话聊天基本上知道阳春游氏源流。他们老谱上记载,阳春游氏一脉,是在明朝成化(公元1465年—1487年)年间从福建省汀州府莆田县西城村迁移过来,我一听不对呀,莆田古时是属于兴化府的,是不是你们哪里出了错。老宗亲提到,阳春游氏一脉莆田迁过来切实无疑。那么他们谱上为什么会出现汀州府莆田县呢?老宗亲提到谱上序言里有说可能有的地方记载不详。我个人分解是,阳春游氏一修谱离一世祖迁来时间过长,只知道老人口传是莆田迁来,先祖迁来之前住址村西城村。修谱的时候老一辈不知莆田属于何府!于是谱上就出现了汀州府莆田县。那么谱上西城村又是属于哪里的呢!我与论坛元老游心华宗长聊过,他说莆田游氏聚居地基本上没有西城村这条村。我又根据镭岗一雁公谱上有记载,“西城村迁阳春县三世祖’。通过与游启湛老宗亲电话聊天得知,阳春只有一支系游氏,那么他们谱上出现的西城村,那就是现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西城村。再根据镭岗一雁公谱与他们村谱记载和口传阳春县游氏一脉属于南海房一凤公后裔无疑,只是不知道是西城村哪一房先人迁到阳春县而与。(因为西城村旧谱已毁,到现在都没有族谱) -*A1[Z ?
我们坐下一聊就是下午三点多钟,因为游洒与夫人还要赶回东莞,在临别前,游洒宗亲提到有时间的时候他们会带阳春游氏一大队人马上来西城村拜祖,顺便的时候邀请西城村的宗亲到阳春走走看看。宗亲相聚必有一别,所以我们只好依依告别,希望下次在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