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T}i'
红团漫谈 ^C
T}i'
红团美食系列之一 ^C
T}i'
^C
T}i'
新妈祖中,妈祖祭是一个重要内容。妈祖祭的祭品丰富多彩,有“红团”。我的美食朗诵24篇,红团排第一位。“红团”是莆田特色美食,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历史悠久,相沿成风。天、神、祖、人,都喜欢喜气洋洋的“红团”。“红团”分“年团”、“婚团”二大类。妈祖祭,一般用“年团”。 ^C
T}i'
莆田游氏,一直有做“红团”的。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后埔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一直是莆田游氏的聚居地。莆田游氏,从唐太常卿公的乾宁二年,至宋刺史辅公时的隆兴元年的近300年,在后埔村的隔壁螺塘枫林度过。紫气东来,紫霄山和“红团”,妈祖之根,与枫林有关。 ^C
T}i'
北螺村,就是莆田市的西天尾镇北侧、紫霄山南麓的凤林自然村。清《祭游氏太卿先生》诗记:我祖兴祥千载上,北引紫霄凤岭胜。南奔溟渤鳌峰烟,九华古囊相拱揖。呜呼我祖德维卲,卧波创造云龙遥。流水涓涓泽俱永,至今人念游公桥。荔子百株曾手植,至今谱载游家红。由唐以来千百载,万年亿世永不亡。 ^C
T}i'
莆田游氏四世为游彖,官居唐太常卿,主管礼部。唐代太常卿为九卿之一,正三品,主持皇帝祭天、皇家祭陵,主管礼部,定过年习俗等。过年习俗,与“天”有关,依据《礼》。恭俭庄敬,《礼》教也。《礼》,指的是儒家经典《士礼》,后常指《仪礼》而言。后来又称作《礼经》《仪礼》。 ^C
T}i'
莆田游氏过年习俗,大多依着古例,是太常卿风格的。扫尘祭祖,备办年货,恭贴门联,新桃换符,祀年谢天,围炉夜话,爆竹除岁,更衣吃面,游春踏青,相互拜年,元宵吉庆……心意须诚,礼仪须周。细节之中见真情,既是简单的,又是庄重的。过年、祭祖,美食祭品十分重要,莆田美食依时而变,食材被巧妙运用。 ^C
T}i'
过年美食,传统的习俗、祖先的智慧,一代代延绵接续。朝来淑气先时至,又见春秋大有年。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和真挚的心意烹制食物,散发着家的味道的美食,给团聚的游子以地道的滋养和温馨的记忆。红团是这样一种美食:“红团红丹丹,吃过都平安”,“红团绿豆馅,没吃悔三天”。 ^C
T}i'
“红团”,透着厚道、中庸、认真、虔诚的意味,古例的元素多,用以表达对于老天爷、妈祖的崇高敬意。这一切,当然都是妈祖文化。“红团”祭品,寓意深刻。《集韵》:“团,粉饵。”又说文:“饵,粉饼也。”红团用途广泛,过年时祭天、祭祖,也用于在社庙中排宴桌,人神共享。 ^C
T}i'
古有记:“除夜,数日前各以牲羞粿饵馈送亲友。”这“莆田”的粿饵,有红团。在民间,红团也被称为粿,春节做红团、番薯起,可称为做粿。红团,经典的美食祭品,皮着红色,印吉祥的汉字和图案,如“福”、“财丁贵”、“寿”、“喜”,双孩儿图案,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和谐生活的愿望。 ^C
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