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04阅读
  • 7回复

[其它专题]我读《中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荔生
 

发帖
7732
金钱
24760
贡献值
1012
交易币
4
好评度
6018
家乡
莆田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9
我读《中庸》
妈祖文化的内涵,就是孔孟之道。 |pZ7k#%  
《中庸》,有意思的一本书。 |pZ7k#%  
我读《中庸》,几十年了。研究妈祖文化二十年,对中庸的理解,一点点在进步。非常美妙的、开心的一个事情。 |pZ7k#%  
2017年新年开始,我打算重新学习《中庸》。 |pZ7k#%  
人,特色,就是中庸。中国的“中”,我个人认为,就是中庸。 |pZ7k#%  
中庸思想深深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成为大多数人事原 |pZ7k#%  
“中”和“庸”的早就有了而“中庸”合,成基本范畴,始于孔子子曰:中庸之德也,其至矣乎!民久矣”中庸,非常高的品德修认识 |pZ7k#%  
中,有中正、中和两层意思。 |pZ7k#%  
庸,即是用、即是常,即是简单,就是律。 |pZ7k#%  
“中庸者,以其中和之用也。庸者,用也。” |pZ7k#%  
一步,也可以理解:“不偏之之中,不易之庸。”“庸者,天下之定理。” |pZ7k#%  
“不易”,在变动不定的自然和人生背后,存在着一永不更的常,因此,中庸把中和中正做常道加以用的高明之道。 |pZ7k#%  
朱熹,大儒,提出“以性情言之,之中和;以礼义言之,之中庸,其一也……” |pZ7k#%  
中庸之道,提倡以、以、以待人;不偏听偏信,也不放弃原,而要以社的利益重,高瞻远瞩地、全面地、冷静地察和问题 |pZ7k#%  
孔子认为,君子做事能符合中庸的道理,小人的所作所完全背中庸的道理。原因就是“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也”。也就是,君子于中庸的理,能时时省察,做到随时,适中不偏。小人于中庸的理,任性妄,肆无忌 |pZ7k#%  
君子能用中和之道,所以君子中庸。舜是用中庸的能手,所以成为圣人。在此,可以把“中”理解成“适度”,也就是事物的均衡性或者是行的适度性。 |pZ7k#%  
在《论语》中记载,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如何价另外两个弟子。孔子这两个人,一,另一不及。子比不及好一些?孔子回答过犹不及”。就是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的后果和失误,都是一的。 |pZ7k#%  
只有端,以“适度”的准无“”又无“不及”,方中庸之道。 |pZ7k#%  
可以看出,孔子“不及”都加以排斥,他所倡的中庸,应该是不偏不倚、无无不及的,且牢牢的把握了恰到好的中正,即持了“适度”的原 |pZ7k#%  
,如何找到一适合的“度”,做到“中”呢 |pZ7k#%  
孔子:“舜其大知也,舜好而好察言,隐恶善,端,而用其中于民,其斯以舜乎!”孔子认为,中古代的那些君明主,他之所以得到百姓的戴,在于他做到隐恶扬善,把握过与不及的端,采用中庸的治理家、安百姓。 |pZ7k#%  
孔子把中庸视为个明哲保身、修身性的基本准它当作治安邦的指思想。 |pZ7k#%  
要想避免端,首先就应该把握端,亦即“端,而用其中于民”,不走端,而取中,使互相充,又互相制,如果只一端,不另一端,那就成了端主,其果就是过犹不及。把握端之后,经过度量便可以找到不、不重不、不隆不的中点,这个中点就是“适度”。 |pZ7k#%  
在儒家看,合于“度”的要求,才恰到好 |pZ7k#%  
有德之人,都合于“度”中庸,理想的道德念和行为准则 |pZ7k#%  
在儒家思想中有很多言论,可以体现中庸,比如而不思罔,死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与思的合,把握事物之度 |pZ7k#%  
《中庸》中有一段于孔子、子路“强”的记载:“子路强。子曰:‘南方之强?北方之强?抑而强柔以,不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北方之强也,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中立而不倚,强哉有道,不塞焉,强哉无道,至死不,强哉!’” |pZ7k#%  
孔子认为,南方人以“”或“柔”强,北方人以果敢或“强”强,都是有偏的。 |pZ7k#%  
如果能于二者之,以中庸之道核心强,才是一种真正的强,才是君子之强。 |pZ7k#%  
孔子的中庸要求或思想和,相互充、相互制这与老子的“兮,福之所倚,福兮,之所伏”的辩证法有所不同,中庸之道更加强调两者之的制,而非者的化。 |pZ7k#%  
包含着一思想,即任何事物或行都包含着两个相互对应立的方面,只有当这两个对应立的方面于平衡状态,也就是“和”的状态时,事物或行于一最合理、最完整的境界。 |pZ7k#%  
这种平衡原在孔子“仁”和“”、“忠”和“恕”等思想中都有所体。如果按中庸的思想,那,就不能单纯行“”而不“仁”,也不能单纯行“仁”而不”,相反地,应该是行“到“仁”的制,行“仁”到“”的制这样才是符合“仁”“”的中庸,才符合中庸的“适度”原 |pZ7k#%  
中庸思想中的制约与调最明的体就在于“和”的思想上。 |pZ7k#%  
是用来维护封建等制度的,如果分强尊卑等,就使阶级矛盾尖。在这种下,孔子在推行“克己复礼”的同,又主“和为贵”,通“和”这种平衡性原,以求到中庸之道。 |pZ7k#%  
再比如“和而不同”的思想,本身就是中庸的一。孔子认为“和而不同”是君子所促成的理想目,因此力这个则贯彻到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以期到“和”,即到兼容端,以求恰到好 |pZ7k#%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们应该为了事和而不同,不要人的面子、尊媚邀同而不和。因此,孔子思想中的立面之所以能行不悖,共同支撑其学说,离不起制和作用的中庸思想的平衡。 |pZ7k#%  
“仁”和“”是符合中庸思想的,同,中庸思想也离不“仁”和“”。 |pZ7k#%  
孔子:“!夫所以制中也。” |pZ7k#%  
中庸的原就是“仁”和“”。 |pZ7k#%  
中庸之道的真谛,就是“不拘泥,不偏激,求适度、适 |pZ7k#%  
1条评分好评度+2
游伦芳 好评度 +2 优秀文章 2017-01-01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游武翔游

发帖
3399
金钱
72941
贡献值
1384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2
家乡
贵州省六盘水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2-29
谢谢上传   妈祖文化发杨光大
离线游汉银

发帖
1846
金钱
76750
贡献值
2986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58
家乡
湖北省黄冈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12-30
不为曾经有过而失落 
不为从末有过而失望

发帖
269
金钱
33298
贡献值
599
交易币
0
好评度
82
家乡
贵州大方凤山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7-01-01
游振方
离线游伦芳

发帖
2752
金钱
34722
贡献值
1131
交易币
2
好评度
1067
家乡
广东南雄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7-01-01
优秀文章,谢谢分享!
离线游荔生

发帖
7732
金钱
24760
贡献值
1012
交易币
4
好评度
6018
家乡
莆田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9-07-02
中庸,非常高的品德修养和认识原则。 |pZ7k#%  
中,有中正、中和两层意思。
离线游荔生

发帖
7732
金钱
24760
贡献值
1012
交易币
4
好评度
6018
家乡
莆田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9-08-01
进一步,也可以理解:“不偏之谓之中,不易之谓庸。”、“庸者,天下之定理。” |pZ7k#%  
“不易”,在变动不定的自然和人生背后,存在着一个永不变更的常数,因此,中庸,把中和与中正,当做常道,加以应用的高明之道。
离线游荔生

发帖
7732
金钱
24760
贡献值
1012
交易币
4
好评度
6018
家乡
莆田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1-02-06
“不易”,在变动不定的自然和人生背后,存在着一个永不变更的常数,因此,中庸,把中和与中正,当做常道,加以应用的高明之道。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