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上杭蛟洋)傅氏族谱》[1] 宋朝末年,为避战乱傅念七郎逃至上杭县胜运里太拔增坑,待时局较为安定,念七郎才转迁上杭蛟洋傅凹头开基。该支傅氏迁四川有二支,一支为16世万一公,字武襄,于清康熙59年庚子岁(公元1720年)迁居四川,先在内江落脚,后又转迁简阳市(简州)石桥镇射洪坝繁衍。另一支为十七世傅香远,妣张氏,移四川。 HMd?` HMd?` 22、《闽杭庐丰蓝氏族谱》[2]上杭庐丰开基世祖蓝念七郎公后裔迁四川有两支,一支为念七郎17世孙淑旺,迁四川;另一支为念七郎18世生宽,由下角坑迁四川。 HMd?` 23、《隆昌蓝氏族谱》(光绪)载蓝仲荣58岁,康熙六十年(1721年)由汀州府上杭县胜运里“携金千余,统子率孙入四川省遍寻吉地,定居于隆昌县南乡,承买李姓之业为业,地名老君坝,粮田千亩,价金三千有余”[3]。 HMd?` 24、《潘氏宗谱》[4] 载:“潘氏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由福建上杭迁粤东乳源县,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迁四川仪陇。 HMd?` 25、《(上杭张芬)黎氏族谱》[5] 载,宋,黎侨22代孙黎在仁,由江西宁都徙汀州府上杭县张芬开基为黎氏入闽始祖。黎在仁裔孙由上杭迁四川有11人: zGlZ!t: 上述17姓迁川口共345人,其中袁、陈二姓最多,分别是70人和103人。 zGlZ!t: zGlZ!t: ① [清] 傅位黄等主修:《(上杭蛟洋)傅氏族谱》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刻本复印,K820.9/357-2/1:2 zGlZ!t: ② [民国] 蓝映奎等修:《闽杭庐丰蓝氏族谱:十七卷又首一卷末一卷》(卷末)。据民国三十三年(1944)种玉堂刻本复印 K820.9/59 zGlZ!t: ③刘正刚著:《闽粤客家人在四川》第155页。 zGlZ!t: ④ [清]:《潘氏宗谱》(咸丰七年(1857年)木刻本,现存仪陇县周河乡潘家) zGlZ!t: ⑤ 黎斌主编:《(上杭张芬)黎氏族谱》2004年铅印本 精装K820.9/1100 zGlZ!t: zGlZ!t:
zGlZ!t: 二
zGlZ!t: zGlZ!t: 清政府“招民实川”的优惠政府,特别是“康熙十年规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及康熙二十九年规定‘蜀省流寓之民,有开垦田土纳粮当差者,应准其子弟在川一体考试’这两条规定,从移 民 运 动的初始就明确了移入者的法律地位和权力,拥有地产并纳粮当差的移民即可成为百分之百的土著居民。他们不仅能够编入移民地的户籍,而且可以享有迁入地的学额和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力”[1]。有了这些保障,携重资入川的上杭客家人凭借着祖地具有的经济实力、生存技能和勇于创新能力,入川后寻找吉地开基落业,一方面引进闽西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如苎麻种植、烟草种植、蔗糖种植、兰靛种植及等,发展蔗糖业、烟草业、纺纱织布业,从事贸易经商活动,另一方面,立
祠堂、置产业、繁衍后代、培养人才,迅速溶入于四川社会发展的轨道,为四川经济复苏、人口繁衍做出贡献。袁、陈、蓝、刘氏族谱从不同角度记载了其开发四川的历史。
zGlZ!t: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修《(上杭)白砂袁氏族谱》记载,上杭白砂袁氏满珊公一族迁往四川达70人,都为袁满珊10世至15世孙,他们分居在重庆、巴县、重庆府璧山县袁家坝、璧山县、重庆府安居县兵马司、梁山、万县、巴县、遂宁等地。袁氏在四川的快速发展与祖地袁氏创业的历史关系密切。袁满珊开基上杭白砂后,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置有大量田产,分居立业,扩大居住范围,拥有大片山林,修筑水渠陂坝,修筑文昌阁“为生童课文公所”,并完成了向周围地区的拓殖历程。“明季袁氏于邑中称多才子”美誉,清康雍乾嘉年间,袁姓就有科举进士两人、举人十五人、武解元一人。文学风气在宗族内部形成传统。袁满珊在上杭白砂成功发展的模式,为其迁往四川的裔孙积累了经验。袁满珊11世袁碧英,字飞上,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年)携六子嵩、佛、峤、瑞、岳、琼入川,购买璧山县吉地袁家坝肇基。开基袁家坝后,袁碧英一族人口迅速繁衍,到了第三代(即开基四川出生的第一代袁氏裔孙)就有孙21人,第四代51人,第五代则达117人,五代人口达196人。袁碧英用了不到100年的时间,就构建了袁家坝袁氏宗族。定居袁家坝后,袁碧英一族迅速地溶于四川社会的发展需求,精心培养下一代,入迁四川的当代就出了科举人才。袁碧英长子嵩,字翠宾,例赠修职郎又例赠文林郎。嵩生五子,次子腾鹤,乾隆辛酉四川拔贡就宜隶州任夹江学教谕。长孙腾鹍,号高轩,乾隆甲午科四川举人揀选知县。
zGlZ!t: 《(闽籍蜀璧派)陈氏性东公族谱》载,入川祖陈振万,父陈道义。道义兄弟五人:道仁、道义、道礼、道智、道信。康熙57年(公元1718年)“时值闽省地窄人稠,于是我祖振万公(76岁),从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胜运里下隔村,率子佐玉公及侄儒玉公、僯玉公、化玉公、伟玉公等携其家人男女一行四十余人,不辞艰险,行程万里来到四川璧山县,分居各地择吉地而居:“道义公子孙迁至璧山。道仁公、道信公之后裔大都迁往四川简阳、资阳一带。道义生五子,振勋公、振万公之后裔多在璧山和川东一带,振亨公裔多在乐山。振万公次子佑玉公迁资阳晏家坝。振亨公三子偕玉公迁屏山。振勋公子儒玉公之孙建邦公后裔多在石柱县;安邦公后裔多在石柱、丰都、忠州一带;护邦公后裔多在巴县、重庆一带。其余大多在璧山境内”[2]。分居各地的陈氏一族在各自的择基地“立祠堂,置产业繁衍后代”,合理利用资金“多系购置田产或佃田耕种,以农为业,谋求发展。其中,去乐山者多从事兰靛种植或买卖;去石柱县者多从事造纸业”。可以看出该陈氏族人入川时所携带的重资与各种生产能力的技术,为其在新居地的生存奠定良好基础。有了资金、生产技术及迁往四川的
zGlZ!t: zGlZ!t: ① 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卷六第107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
zGlZ!t: ②《(闽籍蜀璧派)陈氏性东公族谱》
zGlZ!t: 陈氏一族人口的优势,陈氏家族得以快速发展,裔孙迅速繁衍、散居在四川的江津县、大竹县、简阳县、邻水县、万县、利川县、巴县、仪陇县、乐山、合川、重庆等地。纵观陈氏在人才培养方面,其不拘一格地造就人才的模式,是陈氏一族在社会竞争生存并快速发展保证。谱载陈氏“且复教以继富,不惜修金延聘名师朝夕教诲子孙,亲为监读。其意原不仗在名之能成,而在世之克继,苦心孤诣洵非易测。复虑子孙习于文弱不足处世变,爱择其性之所近以造就人才,志于文学者令之读书,理固可明;志于武事者令之习射,行亦可观”。陈氏自振万公迁蜀璧以来,这一支脉在十代人中即有任职州判、知县、教谕及取得进士、举人、贡生、武生、廩生、监生等学位者70人。
zGlZ!t: 上杭廖氏、刘氏一族入川多以贸易至富。廖氏谱载,廖兴潮“八龄即学贸易”,乾隆四年(1739年)十九岁的他即奉母命入川,“始至金堂,鲜所获,继贩叶烟于资州,余息稍丰,东驰西骤,经营数载,积银四百两,尽数携归奉母,旋复来川生理,自是于蜀于闽,不遑往返矣”。至乾隆戊寅年(1758年),廖兴潮不但贸易所积千金,而且拥有商船频繁往来蜀闽之间。廖兴潮能拥有商船频繁往来蜀闽之间,证明其贸易规模已相当可观。刘氏迁川一族乃闽中杭川望族。族人以孝行裕后。田背刘氏入川后两次回祖地修谱,第一次为清同治甲戍(1874)年的修氏二次修谱,本次修谱题捐记载,四川沙培远义捐花边200圆外,还有重庆韫辉捐100银圆、遂宁县启玟捐50银圆、遂宁县正官捐20银圆、重庆任纬捐5银圆、遂宁县华玺捐5银圆、遂宁县启奎、启德各捐4银圆,个人题捐达188块银圆。第二次回祖地修谱为民国十年(1921),在题捐芳名中,首例四川重庆义利季系靛行厘头捐花边二百圆。两次修谱,都是四川裔孙题捐最多,可以窥见当年往川田背刘氏裔孙的实力。
三
zGlZ!t: 入蜀数载,上杭客家人“惟憾不得归省亲墓,易箦时,犹太息痛憾啧啧不休”。陈氏“忽一日(陈儒玉)大恸,弟侄惊问故,公曰先人坟墓在闽,岁时缺祭扫,吾安能见然食息于此?”[1];冯氏曰“当入蜀之初,窃念我身在蜀,祖父在闽”,先祖在杭“所存金骸大小各三十六件”,思乡之情痛彻心扉。然上杭、四川两地相距万里,古人两脚量地往返需一年的时间。遥远的路途,成为迁徙四川的上杭客家人回祖地省亲联谊、祭祀祖先、修撰族谱一道障碍。为了解除两地往返的艰辛,完成对祖先祭祀,入川上杭客家人做出了“迁骸重葬”的决定。稍积余资,上杭客家人纷纷返回故乡将先人骸骨迁到四川的定居地重新安葬。“雍正元年(即入川6年以后),陈儒玉等又返回福建上杭,将祖父道义公及妻雷氏、父振勋公及妻张氏之金骸移来璧山重葬。之后还有陈氏子孙回福建迁来璧山、简阳、资阳等地安葬的先祖金骸尚有:振万公之妻张氏,振亨公及妻张氏、振达公及子远玉、,振豫公,振庶公及子仕玉公,以及振昌公之子像玉公等。将金骸移葬四川璧山、简阳、资阳各地以便扫祭”[2];冯德玉率弟云玉于雍正元年(1723年),由蜀返闽将先祖上杭将应元公考妣及胜兴公及“所存金骸大小各三十六件”金骸迁至内江东乡,觅得吉地妥为安厝,而仁孝之心方遂”。“迁骸重葬”,表达了入川的上杭客家人崇宗敬祖精神,也表达了上杭客家人扎根四川的决心。但是,也正因为“迁骸重葬”,使得迁川的上杭客家人渐渐失去了与祖地的联系和祖地族谱的联接,造成了与祖地三百年的断裂。祖地上杭也因此失去了迁往四川裔孙创业史和家族发展的信息。
zGlZ!t: 然而血脉亲情是割不断的。三百年来,上杭各祖铭记外迁裔孙,在历次的修谱中在其“迁移志”中祥细记载了外迁裔孙的名录。尤如上杭巨族丘三五郎公
家谱在其“迁移志” [1]记载“远适异国昔人所悲,安土重迁人情常态。为子孙者谁甘轻去乡里弃祖宗坟墓而不顾乎。盖生齿日繁,煙竈日密,田园屋宇,供不应求。不得不别寻佳山水以图生聚。譬诸木茂则分
zGlZ!t: zGlZ!t: zGlZ!t: zGlZ!t: ①②陈大镇,陈大雨编修:《(闽籍蜀璧派)陈氏性东公族谱》
zGlZ!t: ③《上杭太拔湖梓里邱氏族谱》 K820.9/44/22:迁移志
zGlZ!t: 枝,水盛则分派,其势然也。吾族山多田少,户口繁庶,故迁远方成钜族者甚众。自叠次修谱以来,眷念故里固不乏人。而漠然无桑梓之怀者盖亦有之矣。得无蒙荫而昧其本,甘饮而忘其源乎。读兹谱者当悠然生追远之心也作迁移志”,是一份祖地等盼外迁裔孙回归的呼唤。
zGlZ!t: 时间的指针指向二十一世纪。“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 民 运 动过去三百年后的今天,国泰民安,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的便利,中断联系的入川的上杭客家后裔纷纷回祖地谒祖:上杭巨族李火德一脉裔孙回杭祭祖,带回了李火德裔迁四川省的成都、新津、三台、合理、金堂、中江、江油、重庆、南川、简阳、自贡市、邻水、筠连县高坎乡红花村、治县里程乡、重庆垫江县坪山、成都保和乡升村、四川隆昌县石碾镇、泸州纳溪区合面镇新设村等地的信息及“邻水是三一郎派下裔孙,也有三三郎派下裔孙;重庆垫江为三二郎公派下裔孙,自贡市、泸州纳溪、成都保和乡为三三郎派下裔孙。四川邻水县三三郎派下裔孙是火德公第七代李梓威、李钹全、李钹金三兄弟于康熙五十六年从广东陆源县梅花镇迁往,现有四百多人”细节;上杭傅氏迁居四川,先在内江落脚,后又转迁简阳市(简州)石桥镇射洪坝繁衍,传代13,现有族人3000余人,修有《傅氏万一(武襄)公谱》情况;上杭珊瑚千家陈三十四郎裔孙回闽西祭祖,带回安居在迁四川重庆江津市陈三十四郎裔孙达一万三千七百多人情况;上杭旺族张化孙清公派一脉迁四川邻水县,2005年4月三大房首修《清河堂张氏族谱》时,后裔张华明为修族谱自费上杭寻根,成为化孙公裔迁川“三百年来(回杭)寻根拜祖第一人”情况等等。让我们感受到入川上杭客家人生生不息、艰苦创业、永往向前的精神,感受到入川上杭客家人对祖地深深眷念,那份割不断的血脉亲情。祖地上杭为振奋、为之自豪,亦更加坚定的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入川上杭客家后裔会回祖地祭祖先、续血脉、修族谱,联结中断的乡梓之情。
zGlZ!t: “湖广填四川”移 民 运 动已过去三百年,三百年来,跻身“湖广填四川”移 民 运 动的上杭客家人为四川社会的快速复苏、为四川的经济发展、为四川的三个文明建设方面都做出了贡献,成为四川三百万客家人的一员。三百年,美丽的“天府之国”四川,不但为扩大上杭客家人生存空间,发展了川籍上杭客家裔孙的队伍,更造就了无以记数入川上杭客家裔孙的莘莘学子和国家栋才——共和国重臣朱德元帅,为祖地上杭增添光彩。
zGlZ!t: zGlZ!t: 作者:严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