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离线游荔生
 

发帖
7733
金钱
24765
贡献值
1012
交易币
4
好评度
6019
家乡
莆田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8
A"7YkOfwH  
精巧玲珑 A"7YkOfwH  
A"7YkOfwH  
A"7YkOfwH  
A"7YkOfwH  
A"7YkOfwH  
莆田民间故事的康大和,经常与“对子”联系在一起。“对子”与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A"7YkOfwH  
A"7YkOfwH  
A"7YkOfwH  
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公元九六四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 A"7YkOfwH  
A"7YkOfwH  
A"7YkOfwH  
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的要求,固定的格式。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从格式上看,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道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 A"7YkOfwH  
A"7YkOfwH  
A"7YkOfwH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有和壁之妙,缺一不可。另外,对联实际运用中,上、下联文字不管多长,一般都没有标点,这也是格式上的一种特殊讲究。但也有例外。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A"7YkOfwH  
A"7YkOfwH  
A"7YkOfwH  
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 A"7YkOfwH  
A"7YkOfwH  
A"7YkOfwH  
对偶句形式工整、匀称并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和传诵;对偶句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炼,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传) A"7YkOfwH  
A"7YkOfwH  
A"7YkOfwH  
对偶是富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修辞格式,从古到今,在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中,都有大量的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子”能够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之凝炼集中,并增强节奏感,使语言整齐、语句均匀,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诗经》对偶句式丰富,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有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韵对等,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有扶苏,隰有荷花”。 A"7YkOfwH  
A"7YkOfwH  
A"7YkOfwH  
《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八十一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二章)再看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尚书·武成》)、“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等等。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