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岛上的戏
Zl>SeTjB-
现在,爱看戏的湄洲人少了。年轻人迷上了电脑、手机和流行音乐,或是激扬的,或是伤感的,或是连说带唱的,不断地吸引人们的眼球。至于看戏,似乎已经要尘封在记忆深处了!但是,妈祖庙前的戏台,依然热闹。妈祖庙前的戏台丰富多彩的欢乐,人人有份,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生活就是大事业。做这个事业,过日子,要认真,很累的,需要中国戏曲超越现实的某些特殊性来调节,也需要妈祖来保佑。
置身于妈祖庙前的戏台,人们可以感受到,心灵上确实进入一个精神的乐园。这个精神乐园,表现为湄洲人对生活的乐观主义的态度。可以想象,在古代,尽管外界长期处于专制主义的统治之下,但由于湄洲岛有了想象中的妈祖的保佑,人们依然在精神上有着充分的安全保障,从而过着快乐而宁静的生活,生活中充满阳光。湄洲岛,花红叶绿,风和雨细,渔民们在欢快地劳动。这里,碧空万里,海涛千顷,海浪卷着雪花冲击着岛屿,岛屿就像蓝宝石一样艳丽。自然的美景,陶冶了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操。湄洲人就成了中国历史上很会进行娱乐的人。他们合乎情理地欢度节日,经常地看戏。感受生活的欢乐,也是湄洲人今天的爱好。人,处在适当的忙碌中,快乐便自然而然地从工作中滋生出来。五彩的花瓣,是从结实的树木中长出的;妈祖文化,是由湄洲岛勤劳的渔民创造出来的。所以,一个人,要想理解妈祖文化,他就必须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富有同情心,并具有稳定深沉持久浑厚的信念,这样,他才会从妈祖文化中得到欢乐。
看戏,是欢乐,也是一种思想教育。妈祖、妈祖庙,不会说话。妈祖文化的教化和劝善,主要靠演戏。妈祖庙前的戏台上的丰富多彩的欢乐,人人有份,也是许多人需要的。心理需要,思想也需要。
戏,雅俗共赏。妈祖庙前的戏台的戏中,很多剧本表现的是对于生活美丑的褒贬,赞扬美好的风尚和品德,批判丑恶的习俗和教条,不拘泥于世俗的鄙陋,不遵循于传统的束缚,大胆抒怀情感,表现力强,感染力强。
戏,不仅仅是艺术,更是教化。岁月的积累,使得湄洲人逐步形成了衡量“德”和真善美的标准。这些标准,直接表达,官方的表达,就是八股文。“德”和真善美的标准,人民群众的表达,十分地不方便。于是,妈祖信徒在长期的实践中,就选择了中国戏曲,间接的、含蓄的来表达。
通过对具有历史性影响的故事和人物的褒贬,来传达内心对于“德”和真善美的认同,显然巧妙和可行。抽象的、中庸的思想,依托中国戏曲的生动演绎,一方面帮助人们形成关于真善美的鉴定标准,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中国戏曲的文化样式,古朴典雅,和光同尘,十分巧合地与湄洲人的性格特点达成很深的默契。湄洲人崇尚古代人的诚实,厚道,勤劳,俭朴。中华文化古老的美德,是湄洲人内心所深深尊敬的,因为美德的形成过程,恰恰就是先民渐露辉煌的那一段时期。古典的传统的东西,可以流传,必然是优秀的,这可以让岁月来证明。所以,戏中所表达的一些思想内涵,基本上可以认为,凝聚了先人的高度智慧,概括了先人的道德思想。这一切的智慧和道德,无疑,都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和选择。
戏,有着超越现实的某些特殊性,具有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成分,所以,特别有魅力。随着铿锵悦耳的锣鼓声,才子书剑飘零,佳人口吐莲花,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再加上一些有趣的爆笑和喧闹,人们快活的心灵达到了兴奋的高潮,脸上不时泛起孩童般甜美的笑容。
妈祖庙前的戏台的戏,在传播正能量,不仅仅有歌颂美好的爱情,还有弘扬孝道、反腐倡廉、宣传平等、歌颂友爱等等。因此,看妈祖戏,是很受启发的。戏是生活的升华,戏是历史的折射。传统戏剧,反映的是以前的社会百态,可以从中知晓中华文化的许多风俗习惯和伦理价值。
耳畔又传来美丽的戏段子,我感叹:看戏,多有韵味的享受!湄洲岛,看戏,其实是极有韵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