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游家人讲述五十多年的游家往事
回帖:我的知青岁月(24)■作者:游海波  我决定把杉木拉回家,上午就进山了,并让样毛师傅下午开拖拉机进山来拉树,可左等右等也不见拖拉机来,我直接走几里路到坎门岭最高处公路边看落差几百米的山下公路,拖拉机是否开过来了?  四点多钟才见到山脚下来了辆拖拉机,由于距离太远,拖拉机只有甲壳虫大小,还不能确定是不是样毛的拖拉机?不管如何?我赶紧往回跑,通知大家把杉木都扛到马路边上做好准备。堂姐夫正忙着登记谁家拿了多少根树来,这时拖拉机到了,生产队长过来阻止,说是不能装车。他跟堂姐家虽说是邻居,其实就是“眼线”。  堂姐夫和他理论说这是断树,故意拉着他去各家“对质”离开了这里。我趁机叫大家将已扛来的杉木全部装上车,有些人还在犹豫,要先交钱再装车。我说钱不少你们的,统一由我堂姐夫跟你们结算,我明天就会拿钱过来结账,放心好了,再说我也搞不清谁家是多少?大部分人还是将木头装上车,速度之快,让我和弟弟累得都快“虚脱”。只有极少部分人不肯装车,没时间再跟这些人理论了,立马开车,一刻也不耽误。  夜幕已经降临了,第一个检查站离公路有五、六十米,公路上也没设路障,样毛师傅加大马力冲过去,正好是肘弯上坡,只要里面的人跑出来还是能把车拦下,我牢牢地盯着这幢房子,生怕有人出来,最终也没见人。  第一个检查站顺利通过。然后,一直是上坡,我和弟弟两人坐在车厢后面的树上,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车子也喘着粗气爬到坡顶。开始下坡更使我们“心惊肉跳”,转弯制动使得拖拉机斗子摇来晃去,看着公路旁边的万丈深渊,着实让人提心吊胆,不得不紧紧抓住物件,防止摔下来。  好不容易下完了“山路十八弯”,悬着的心放下来了,这回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经过山垇水库后就离检查站不远了,我盯着远处的检查站,放下的心重新提起来了,检查站的栏杆放下来横在马路上,车子无法通过,怎么办?等车开到杠子边停下时,我赶紧下车查看,没锁,我喜出望外,立即把杆子抬起来,样毛师傅慌忙中撞倒了栏杆,我赶紧跳上车坐好,一根电线眼看就要卡在我脖子上,赶忙用双手把电线托起,顺势往后一倒,躲过一劫,还好是电话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大队门口,卸下杉木,一根根扛回上房场地码好,天已经很晚了。  第二天检查站带信来要赔“杠子”,我拿了根木头让样毛师傅下次再经过那里给他们。其实检查站就在公路边上,晚上的车灯和拖拉机的声音是很容易知道车子来了。那天里面有人,不知为什么没出来?而且也没锁杠子?样毛师傅去拉树时,检查站就知道他是帮“知青”拉点断树盖住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疏忽”,我们不得而知。  虽然有这些杉木,做整栋房子显然不够,还得有柱子,但可以上山砍些楮树就成。我赶紧打听谁最熟悉远处后山树木的遍布生长情况,最终请了队上的游茂宗,我们叫他“大瘌”。我和他两人上山去选柱子,我提着锋利的斧头跟着他,满山遍野寻找合适的木材。只要见到笔直而且长度够的楮树就砍下放倒,并留枝叶在上面,自然阴干后再砍掉枝叶扛回去。  我左手提着磨得锋利的斧头,不小心把左脚面割开成一“眼睛”状,鲜血直流,赶紧寻找草药放口里嚼碎,敷在伤口处止血包扎好,一跛一拐继续干活。由于后来又下田干活,裸露的伤口在田泥里没法包扎,过了一个多月才好,至今留下伤疤。我们找够了柱子料就
下一页 (1/3)
下一楼›:我的知青岁月(25)■作者:游海波  年初,相继有洪门电厂、南 ..
‹上一楼:我的知青岁月(23)■作者:游海波  1972年的春节就要到了,“ ..

查看全部回帖(24)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