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77阅读
  • 2回复

[转载]游酢是闽学鼻祖_游酢新论:续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明华
 

发帖
20
金钱
1818
贡献值
41
交易币
98
好评度
91
家乡
福建省长乐市潭头镇新宅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清朝人左宰为《宋·游酢文集》写序说:“孔子、孟子的道统,因为有了“二程”而得到光大,因而朱熹把“二程”看成闻道、知道的继承人;“二程”的洛学,因为有了游酢、杨时而得到推广,因此先辈学者都把游酢、杨时看做亲受教益的正统。” T{v(B["!$  
游酢、杨时同时把“二程”洛学传到福建,他们同是洛学的正统传人,但杨时享有盛名,而游酢却罕为人知。人们一般把杨时称为“道南第一人”、“闽学鼻祖”、福建理学的创始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一是游酢比杨时早死12年(游酢死于北宋徽宗宣和五年,即1123年;杨时死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即1135年);二是游酢所处的北宋末年,金人南侵,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极端混乱状态,人们无视思想理论问题。不仅游酢本人的学说得不到重视,其弟子更无人过问,默默无闻,因此未能流传下来;三是游酢二传弟子、胡安国季子胡宏对游酢的诬害,使游酢及其思想的影响在尘封的历史中被遮掩以至几乎被彻底沉埋。胡宏诬害游酢研究佛学、援禅入儒、以禅证儒是“以其不仁不敬”而“尽背其师说”而成为“程门罪人”。在胡宏的诬害下,游酢及其理学思想的声望和影响自然就萧条冷落,甚至几乎被彻底沉埋。于是,游酢有的弟子,如胡安国、江锜、吕本中等就改师杨时,甚至师从多门。他们所传之学自然就不是游酢之学,而是其他学派的理学。胡安国除改师杨时外,还师从谢良佐,而最先师从孙复,因此胡安国的理学思想杂有孙复、杨时、谢良佐的理学思想。他的儿子胡宏本是游酢二传弟子,因为诬害游酢,自然也跟着其父投入杨时之门。胡安国、胡宏、江锜后来都活动在湖南一带,而开创湖湘学派。吕本中,除师事游酢外,也师事杨时、尹和靖,所传之学自然也不是游酢之学。至于游酢的纯正弟子黄中、陈侁、曾开等在胡宏的诬害下,自然影响乏力,未能流传下来。而杨时所处的是南宋初期,为了重振国家,复兴儒学,从朝廷到士人(即从上到下),都普遍重视思想理论问题。杨时又仕于朝,被皇帝选为侍讲,提出激进的抗金主张,又奔走各地游说,在东南传播程氏洛学,尽力为“二程”争夺学术上的正统地位,因而在当时杨时的声望极高。杨时弟子千余人,势力强大,再传弟子李侗、朱松、刘勉之、刘子翚、朱熹、张栻等,当时在政治和学术上地位也都很高,使杨时的思想传播较广,影响也较大。“道南第一人”、“闽学鼻祖”是杨时,其实这是不公道的,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在洛学与闽学的联系上,游酢应该占有一定的地位。“道南第一人”、“闽学鼻祖”的称号,应该属于游酢。朱熹都讲“道南首豸山”,肯定游酢是“道南首”,是“闽学鼻祖”。 T{v(B["!$  
游酢、杨时都是“二程”洛学的正宗正统传人。他们都把“二程”的“天理”的宇宙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论、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论、“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等摘取过来,构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然后再把自己的思想学说体系一代一代传下去。游酢这一系传人,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但是游酢的一传弟子黄中却把游酢的理学精髓传给了朱熹。朱熹在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到邵武拜游酢门人与外甥黄中为师,黄中就把舅父游酢传来的洛学的真传传给朱熹。游酢的二传弟子胡宪在五夫里教朱熹学“河南程氏之说”、儒家重要经典、诗文杂学。黄中、胡宪的传授,都使朱熹获得了源自于“二程”洛学的游酢理学思想,为朱熹的博学和理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朱熹也重视收集流传下来的游酢理学言论、游酢著作、游酢文集。如朱熹友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石子重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侯仲良、尹焞凡十家对《中庸》意旨阐发的大著作集录为《中庸集解》,朱熹不仅帮助石子重集录成功,而且为他的《中庸集解》作序,后来朱熹又对石子重的《中庸集解》进行删繁就简,而著成《中庸辑略》,使游酢的《中庸义》、《中庸解义》中的理学思想得到传扬。朱熹还编著有《游氏妙旨》,直接从游酢理学言论、游酢著作里吸收游酢理学思想和许多精华来构建、完善、充实他的闽学(即朱子学)体系。又如游酢为了发展新儒学(即理学)的理论,而敢以担当罪人的冒险精神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思维路向,深入佛学领域,探寻儒佛分际,以禅证儒,以禅援儒。他在深入佛学领域,认真探索研究后,明确而坚定地指出:《易》书不可与佛书并,这是因为佛书“使人割其所亲,独立于空寂之地”,并且在《答吕居仁辟佛说》里陈述了儒佛的虚实之异后,旗帜鲜明地“敢以管见陈白”,表明了他是一个坚定的儒者,同时也说明了他入佛以及由佛之迹而溯及佛之道,是为了援禅入儒而实现儒学理论的创新性、创造性发展。游酢的这个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启发了朱熹。朱熹实得游酢思想精髓,在游酢所开掘的路向上成功地圆融儒佛而自成一家。再如天理论,游酢从“二程”洛学思想出发,把“理”看作天、地、人“三才”的本体,认为理在天为道,在人为仁,都是生育发展的意思。朱熹就继承了游酢的这一思想,而指出“天理”的本性就是生生不息的,“仁”是“生之性”或“生之理”。在修养论上,游酢认为“存天理灭人欲”的基本方法是变化气质,实现仁性的复归,提出“治气养心行己接物”的修养论主张,并强调戒慎诚身。朱熹也赞赏游酢的这一思想。在体验“未发之中”上,游酢主张“以敬为先”。他在《静可书室记》里说:“请以主敬穷理为吾之勉。”游酢的这一思想是源自程颐的主敬说。游酢说:“伊川先生教人,又用敬不用静者,以静贯动静,该体用。”因此,“以敬为先”(主敬),是程颐、游酢一脉相传之指诀。朱熹继承了这一指诀。朱熹在为《四书》作注时就吸收了游酢上述的思想和其他的许多精妙的见解。这都表明朱熹在构建、完善、充实自己学说思想体系时是直接地吸收了游酢许多理学思想理论。 T{v(B["!$  
杨时思想虽然传播较广、影响较大,而且他的许多见解也被朱熹继承和引用,但是他的思想学说严格地说只传授到李侗为止,朱熹实际上未承其学。朱熹和杨时、罗从彦、李侗只是有师承关系,并无真正的传道关系。杨时、罗从彦、李侗所传承的道,主要是偏重于心的程颢的理学思想。杨时、罗从彦、李侗一脉相传的是所谓“未发之中”。杨时这是从程颢处学来的。“未发之中”,就是体会人在喜怒哀乐之前的纯理精神本体,它是天下的根本,体察了它,人就会达到圣人的境界,天下也就可以得到治理。杨时认为,能体会到这点,就是遵循了天理。体会“未发之中”的方法是静坐。程颢教导杨时等“无可行时,且去静坐”。游酢在《静可书室记》里说:“濂溪(周敦颐)、明道(程颢)二先生发明为学之要必言静者,以大本所当先也。”“清明其心,默存气象”(主静)是程颢、杨时至李侗一脉相传之指诀。杨时就是运用程颢传授的“静坐”(即“静复以见体”)的工夫来体验喜怒哀乐未发之际的天理。罗从彦从学杨时20年,其真得力处,也是“静复以见体”的体证工夫,即用静坐的工夫加以体察喜怒哀乐未发之时的气象。李侗也是如此。《豫章学案》说李侗跟随罗从彦学理学,“其始学也,默坐澄心以验夫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为何如,久之而知天下之大本真在乎是也”。李侗教朱熹也是这样。朱熹在《答何叔京》文里说:“李先生教人,大抵令人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即处事应物,自然中节。此乃龟山门下相传指诀。”朱熹早年依据李侗的教导,通过静坐体会所谓“未发之中”苦参“中和”,但始终未能达到那个境界。朱熹后来回忆说:“当时亲炙之时,贪听讲论,又方窃好章句训诂之习,不能尽心于此,至今若存若亡,无一的实见处,辜负教育之意。”这说明朱熹对李侗所谓“未发之中”不予重视,未曾学进去。朱熹不仅不予重视,而且还提出批评,如说“罗仲素(罗从彦)《春秋说》不及文定(胡安国),盖文定才大”、“罗先生说(指教人静坐)恐终坐病,此说终是小偏”、“李(侗)说敬字不分明,所以多时无提摸处,若一向如此(指静坐),又似坐禅入定”,等等。这说明,朱熹对程颢、杨时至李侗一系所悟解的性道之体(即主静)这一相传指诀没有给予吸收与传承。朱熹最后是另辟路径由游酢、谢良佐直承程颐的思路。朱熹曾经说:“道理不可专要静处求,所以伊川谓只用敬,不用静,便说中了。”对此,台湾学者刘述先生在《文化与哲学的探索》一文中评论说:“程门另一高弟杨龟山倡道东南,再传弟子李侗即为朱子之业师。但朱子并未契于龟山一系的‘默坐澄心’之教,且不幸延平(李侗)早逝,不得不自己努力,强探力索,苦参中和,一直到三十九岁才真正找到自己成熟的思路。朱子自述早年误以‘性为未发,心为已发’,乃在未发上面用不上工夫,不免急迫浮露。后仔细咀嚼伊川(程颐)遗教,特别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二语,才涣然冰释,为问题找到了满意的答案,从此认定性即是理,心则周流贯彻、通贯乎未发已发,在未发时只是涵养,已发之后则用省察。如此静养动察,分有所属,而敬贯动静。自此不复有疑。”因此,从朱熹思想学说的上乘脉络来说,在师承上,朱熹当然是李侗的学生,是杨时的三传弟子,但如果专就理学的脉络来说,朱熹实际上是不传杨时、罗从彦、李侗的学说,而是传扬并光大程颐、游酢的学说。杨时道南一脉,实际上只到李侗为止。朱熹思想不是附杨时一系而发展壮大起来的,朱熹是由游酢直承程颐的理学思想的。游酢、杨时都是从“二程”到朱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而就闽学渊源于洛学来说,闽学属于程颐、游酢、朱熹一系。(www.guayunfan.com) T{v(B["!$  
史载:“游酢载道南归,创建州理学之始。闽道学之统,于濂、洛、关并称者,首推建郡,实游定夫开其先也。” T{v(B["!$  
游酢载道南归,创立建州(即武夷山)理学之始。福建理学的道统即闽学,能与濂学、洛学、关学并称,实是从游酢开始的。 T{v(B["!$  
T{v(B["!$  
T{v(B["!$  
T{v(B["!$  
T{v(B["!$  
T{v(B["!$  
因此,“道南首”、“道南第一人”、“闽学鼻祖”是游酢,而不是杨时。 T{v(B["!$  
4条评分好评度+10贡献值+5金钱+5
游振林 好评度 +5 正能量 2020-10-30
游振林 金钱 +5 正能量 2020-10-30
游荔生 好评度 +5 支持原创 2020-10-29
游荔生 贡献值 +5 支持原创 2020-10-29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游荔生

发帖
7593
金钱
24127
贡献值
1007
交易币
4
好评度
5895
家乡
莆田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10-29
支持原创
离线游振林

发帖
1751
金钱
79218
贡献值
1260
交易币
0
好评度
5
家乡
广西平南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10-30
正能量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