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通遊。罕见姓氏。分布较广。高山族、布依族、台湾土著族有此姓。 vMd3#@
游姓主要来源于姬姓,是以先人的名字命姓的姓氏,起源于春秋时代的郑国,游姓是郑穆公之子公子姬偃的后裔。据《通志•二七•以字为氏》记载:“游氏,姬姓。郑穆公之子公子偃,字子游,其后以王父字为氏。郑大夫游吉。裔孙杲:汉御使中丞。后汉有游因。前赵有游子远。前燕有游宗。”山东省汶上县、河南省偃师市《姬氏志》都介绍:“游姓,系出姬姓,郑穆公子游吉之后。”《中华百家姓秘典》记载:“周历王姬胡的儿子姬友,被其兄周宣王姬静封于郑,建立郑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之子名偃,字子游(游吉),其孙以祖父之字命姓,遂成游姓。”显然是黄帝后裔。 vMd3#@
关于游姓的这段源流,历来的姓氏古籍都有记载,譬如《左传》说:“左传郑公子偃,字子游,子孙以王父字为氏。春秋时族图,郑国游氏,子游氏,太叔、公孙。楚游孙等。” vMd3#@
春秋时代的郑国,众所周知,是周宣王的弟弟姬友所传。后世的游氏家族,既然是传自郑国的公族,则当然是圣君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更是最为光彩的黄帝姬姓子孙了当时郑国所在地,是今河南省中部黄河以南之地,国都设于新郑。 vMd3#@
源于郑国公族的游姓,一出现便神采飞扬,声誉响亮。这个家族的出色表现,一再出现于《春秋三传》的记述上,其中以游腾、游楚、游醋外、官拜郑国正卿的游吉,表现最为出色。北魏有雍州刺史游雅。十六国时前赵有游子远。隋朝有治书侍御史游元。宋朝有游九言、丞相游似。明朝有云南巡府游居敬。清朝有游士凤。当代有游德馨,等等。 vMd3#@
有古籍记载说,晋桓庄之族,亦姓游。此亦当系出姬姓,因为晋桓庄之族是姬姓后裔。 vMd3#@
游姓郡望:广平郡(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冯翊郡(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vMd3#@
游姓堂号:美秀堂(春秋时,游吉貌美,才秀,举止文雅。熟于典故。继子产为郑国宰相。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吉取人于萑苻之泽,举徒兵以攻之,尽杀乃止)、仁和堂(北魏游根为大鸿胪,处身仁和,接物礼让。故游氏又称“仁和堂”)。 vMd3#@
游姓适用楹联:姓启周代;望出广平。惠泽一州黎庶(后魏东雍州刺史游雅,甚有惠政);德感八郡诸生(明代按察佥事游明,进副使,仍提督学校,待诸生有恩义,而尤以廉著称,旋卒,闽中八郡诸生,皆为位于僧寺而哭之。)。骈语雕龙焕异彩(明代廉州知府游日章,嘉靖进士,知临川、廉州,洁己惠民,有《骈语雕龙》);皇明正音遗芳声(明代学者游芳,通五经,精博物理,隐居教授,有《皇明正音》)。立雪程门恭敬求教(宋代学者游酢师程颐兄弟。为拜师,立门外三尺深的雪中。后登进士,为太学博士,历知和、舒、濠三州。此即“立雪程门”典故的由来);牧羊巨室力学成名(后魏仪部尚书游明根,综习经史,迁大鸿胪卿,孝文帝赐新泰侯,历官50年,处身以仁和,接物以礼让,时论贵之)。 vMd3#@
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游姓后裔分布于冀、鲁、豫、鄂、陕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