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阅读
  • 1回复

赓续中华姓氏文脉   助力两岸融合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安民
 

发帖
2665
金钱
37359
贡献值
2888
交易币
15
好评度
3357
家乡
江西省南城县徐家镇游家村
性别
——在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第十六次理事大会上的讲话   USLG G}R  
                                                                                                     (2024 年 1 月15 日)俞 杰 USLG G}R  
         各位理事:大家下午好!2023 年,我们砥砺前行、接续奋斗,经历了风雨洗礼,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我们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2023 年工作回顾2023 年,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以下简称“本会”或“总会”)第五届理事会与各分支机构、广大会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政治强会,做好对各姓氏会员的思想引领工作本会作为福建省委统战部领导下的一个全省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2023 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促进社会和谐、祖国统一为己任,引导广大姓氏会员开展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研究,注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嵌入到姓氏源流研究工作中。在日常姓氏研究和具体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本会高度重视在各姓氏委员会中建立党组织,抓好党建引领工作。按照党章和本会章程第五章条款规定,2022年11 月 21 日,总会党支部进行换届,俞杰会长任党支部书记,魏渊楼、雷伙德、董淑萍任支部委员,换届后的党支部在学习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引导高氏、宋氏、谢氏、洪氏委员会等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创造了新鲜经验。李氏、张氏、柯蔡氏也在筹建基层党组织。在总会党支部的倡导下,2022 年5 月10 日,重新组建了同心合唱团(福建省直统战系统同心合唱团),成员由省统战系统工作人员、退休同志和各姓氏委员会会员组成。经过 4 个多月的排练,2022 年 9 月24 日代表省直统战系统参加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委举办的“喜迎二十大网络歌咏比赛”,同心合唱团演唱的歌曲《领航》在108 个省直参赛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银奖。2023 年11 月3 日晚,同心合唱团参加了第三届世界闽籍华侨华人社团联谊会暨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第六届理事会文艺演出,因表演出色,得到了参会嘉宾的赞誉。晚会结束后的 11 月6 日,合唱团收到了省海3外联谊会、省侨办、省侨联发来的热情洋溢的感谢函。二、觅踪探源,研究立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突出学术性,是本会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重点和亮点。以姓氏文化研究为基础,以宗亲血缘亲情为纽带,以两岸基层百姓为主体,广泛深入开展对八闽历史文化,闽台民间交流交往的研究,举办“海峡百姓论坛”,编纂《福建姓氏志》,拍摄大型高清“寻根”纪录片《中国•福建影像姓氏——我的家园•我的姓》等,不断强化“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理念,不断展现各姓氏的祖德家风,不断承接省、设市区及相关部门委托的史志类书籍,如部门志、行业志、特色志及一些地情书籍的编纂和整理,不断传播可读、可视、可听的历史文脉、乡愁记忆,做到“不断线、不停笔、不停步”。同时,还利用一些机构、企业、社团、村落的闲置场所,创建了晋江金井围头的“闽台姓氏文化交流基地”、厦门海沧后柯的“海峡姓氏民俗研学交流基地”等。2023 年以来,本会和各分支机构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一)克服困难,《福建姓氏志》第三卷编纂稳步推进。虽然屡遭疫情困扰,未完成姓氏志的编纂出版工作,但有关分支机构攻坚克难,没有停止志书编撰、完成初稿。2023年有卓、邓、蓝、赵氏的姓氏篇进入二审,伍、阮、范、郑、上官氏委员会已将志稿提交一审。王氏、李氏、陈氏编纂工4作也在推进中。(二)探究源流,傅氏、朱氏、张氏、高氏、雷氏等通谱大典先后面世。2023 年,傅氏委员会编撰出版《福建傅氏通谱》,字数多达一千万字;朱氏委员会举全会之力续修《福建朱氏通谱》和《朱氏族谱》,已完成初稿;张氏委员会历经5 年的艰辛努力,编成《福建张氏大典》,2023 年6 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面世;洪氏、刘氏修谱工作在大力度推进;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畲族雷氏的历史文化,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雷氏委员会成立了以雷伙德会长为主任的编纂委员会,在《福建姓氏志(第一卷)》雷氏篇的基础上,历时 3 年编成了《畲族雷氏志》。2023 年6 月雷氏委员会在福州隆重举行《畲族雷氏志》新书出版发布会,为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了雷氏贡献。(三)加强研究,弘扬各姓氏历史上优秀的祖德家风。黄氏委员会开展孝善文化研讨活动,编就《孝善风》论文集。2023 年 9 月 21 日又在南安举办了江夏黄氏家风家训孝善文化论坛;张氏委员会举办纪念张景公肇基古田梅洋1098 年暨景公陵墓重修竣工祭祖庆典;钱氏委员会去年在惠安崇武举办了纪念抗倭英烈靖江侯钱储殉国464 周年系列活动;蔡氏委员会为建造“蔡襄家风家训馆”献策出力,并编撰《中国桂峰》一书;朱氏委员会持续开展朱子文化研究,举办“家教家风与中华家训”讲座,组织《朱子家训》诵读等活动,宣传优秀祖德家风。(四)创新表现形式,摄制大型高清“寻根”纪录片《中国•福建影像姓氏——我的家园•我的姓》(第一季)。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是中华民族各姓氏传承与播迁的重要中转站,因而也成为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重要祖籍地。这一特定的区位优势与人文资源,赋予福建姓氏文化研究事业更为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为增进海内外特别是海峡两岸同胞情感沟通与心灵契合、为增强“两岸一家亲”理念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凝聚力、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尽心尽力,2022 年起,本会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摄制大型高清“寻根”纪录片《中国•福建影像姓氏——我的家园•我的姓》,该片从历史学、人文学、地理学、姓氏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的研究视角,通过影像记载某一姓氏世系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训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是福建省首部姓氏文化纪录片,是本会与各分支机构姓氏文化研究事业的又一成果。2022 年起,先后有谢、杨、许、叶、傅、池、余、洪等8 个姓氏共 10 集进入拍摄、制作、播放。截至2023年11月底,《我的家园·我的姓》第一季10 集已全部播出,其中谢姓的《宝树花开》、池姓的《池家方圆》、杨姓的《弘农6杨氏》已先后在学习强国平台推出,受到观众和网友的普遍好评。许姓的纪录片《许族风华》还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播出,得到许氏宗亲的广泛称赞。三、善用资源,活动兴会,做好各姓氏会员、台胞交流联谊,为民族复兴凝聚正能量组织开展有益社会大众的各类活动,是一个社团组织的活力和生命力所在。近年来各姓氏委员会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新时代文化建设、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为乡亲办实事做好事的活动,如魏氏委员会的“魏氏好人好事”,苏氏委员会的“苏颂法治思想研讨会”、钱氏委员会的“钱氏家训家教故事”宣讲报告会、池氏委员会的“池王爷信仰学术研讨会”、刘氏委员会的“红军英烈进祠堂”、施氏委员会的“福施英才奖”、柯蔡委员会的“每日捐献一元钱”、上官氏委员会的“老年人公益义诊”、颜氏委员会的“孝老爱幼慈善活动”,钱氏委员会旗下的闽清田中钱氏华侨联谊会从 1989 起就开展捐资助学,历时34载从未中断。这些都为促进社会和谐,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发挥了正能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这些活动不仅要保持,而且要不断深化,培优做强打响,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姓氏文化品牌,要避免出现长期不活动的死会、闲会、挂名会、空头会现象的出现,要鼓励各姓氏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各类公益活动,做到春兰夏芍秋菊冬梅各呈一时之色,以富有时代气7息,贴近百姓生活,深入群众心扉的爱党、爱国、爱乡、爱人民活动,来给姓氏组织加分,在帮忙而不添乱,尽职而不越位中,进一步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四、按章履职,依规治会,进一步促进本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各项会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以建章立制为保障,推动会务工作规范化。本届理事会依照党和国家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的政策法规来履职尽责,进一步健全完善会议、议事、财务、年检、公章、公文管理等规章制度,并认真督促检查指导各分支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相应制度。努力做到各项工作和活动都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健康有序地开展。同时在工作中还树立底线意识,在推动工作、干事创业上既要向着美好愿景扬帆远航,又要具有能够抵御风浪风险的压舱之石。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参加我们这一组织的很多是退出领导岗位和退休的同志,很多人有这种情怀,像池氏委员会的池津光会长就多次让贤,给他认为适合担任会长的池元先生写信,敦请他出任池氏委员会新一届会长。我办公室里还保留着他推荐池元任会长的亲笔信。五、夯基固本,开拓创新,创立联席会工作机制成效显著基层组织是本会开展各项工作的主要依托,会员是我们这个机制的细胞,是团结和联系广大宗亲的纽带。创新是第一动力。2022 年起,我们结合本会实际,与时俱进加强组织建设。(一)创新机制,增强本会工作实效。新一届理事会认真学习 2022 年4 月19 日福建省民政厅印发的《关于开展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落实2021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巡视二组对本会的整改意见,提出本会与分支机构整治工作的思路、措施,为促进分支机构提升素质,加强学习交流,增进上下合力,本会探索试行联席会议工作新机制,将 65 个分支机构分为13 个组,每组五个姓氏,设召集人和联席会议成员。由本会副会长和本会副秘书长分别任小组召集人,分支机构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联席会议成员按分支机构成立的先后排序,实行轮值制度,对应的分支机构秘书长参加轮值。轮值期间,由召集人和轮值的联席会议成员负责召开联席会议,交流各姓氏委员会工作,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每次轮值时间最长不超过半年。该工作机制自 2022 年 8 月份开启以来,13 个组都召开了两次以上的联席会议,开展了活动,其中由谢氏委员会会长谢贤昇任组长的第 10 组,已召开了 7 次会议和1 次闽台根亲文化座谈会。参与会议和活动的分支机构普遍反映,此举增进了本会与分支机构、分支机构与分支机构之间的沟通了解,增强了向心力、凝聚力,细化实化了工作,提高了效率。(二)依法依规,推进分支机构换届。本会一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社会组织的管理法规设立分支机构,另一方面认真督促和指导基层组织按照《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章程》和《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履职、选人、办事,推进条件成熟的分支机构换届。我们依照民政部门、统战部的新要求,改革了分支机构换届审批程序,由新构建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审核分支机构新进班子人选,再交由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大会审议通过。2023 年先后有缪氏、张氏、薛氏、施氏、毛氏、蒋氏、龚氏、何氏、董氏、林氏、孙氏、颜氏、方氏委员会等13个姓氏完成了换届工作。六、 量力而行,积极作为,贯彻落实民政部门的要求,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参与乡村振兴,既是社会组织的重要责任,又是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重要体现,更是社会组织实干成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广阔舞台。本会本着“积极作为、有所作为”的原则,结合工作的特点、优势,结合姓氏文化研究,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帮助编纂村志,为古建筑、谱志写序等,帮助乡村传承文脉,记住乡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贯彻落实《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和《国家乡村振兴局民政部关于印发<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针对160 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计划实施的帮扶项目,本会选择帮扶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分期投入15 万元编纂该县的《海棠镇志》,计划三年完成。本会柯蔡委员会与本会专家蔡干豪等帮助闽侯梧溪村(余氏)、福鼎潋城村(杨氏)、福安坂中南岸村(蔡氏)、漳州古潭村(蔡氏)、厦门同安乌山村编修村志和福安莲池社区文化志,余氏委员会与本会专家吕秋心等帮助连江县幕府村编纂村志,总会领导为新罗区江山镇的《山塘人民革命史》和霞浦县的《霞浦连家船志》《竹江村志》《下村村志》等撰写序言;金氏委员会金松会长帮助闽侯县上街镇新洲村编撰志书,为乡村文化振兴献智出力。七、精心谋划,多方支持,成功举办第十五届海峡百姓论坛成果丰硕2023 年年初,总会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和部署,举全会之力分别在厦门、漳州、宁德、泉州、福州等地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海峡百姓论坛和3 场分论坛及各姓氏分论坛,达到了预期效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两岸同胞的广泛赞誉。本届论坛是3 年疫情防控后,在大陆举办的首场规模大、界别多、层次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富创新的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系列活动,约有4300多人参加,其中台湾嘉宾、姓氏宗亲代表达千人以上,共有16 项大小活动。在第十五届海峡百姓论坛开幕式上发布了《海峡百姓宣言·厦门》,举办了两岸族谱展,本会还编印了55个《姓氏简介》宣传册,内容包括历史名人、族规家训介绍和入闽肇基、播迁台湾路线图等。论坛当天很多台胞在族谱展前拍照留念,台胞们对《姓氏简介》宣传册爱不释手,并将宣传册大量带回台湾。主论坛之后,第十五届海峡百姓论坛组委会又与漳州市海外联谊会在芗城区举办了海峡百姓论坛漳州分论坛;与宁德市海外联谊会在福鼎市举办了海峡百姓论坛宁德分论坛;与柯蔡氏委员会在厦门翔安区举办“弘扬蔡复一文化分论坛”。此外,各姓氏还开展自己的分论坛活动,高氏委员会在平潭综合实验区举办“闽台青年大型公益研学活动——高姓文脉之旅”推进会;叶氏委员会在厦门举办叶氏分论坛暨第三届“三叶杯”闽台叶氏文化学术研讨会和海峡两岸叶氏企业家座谈会活动;朱氏委员会邀请参加论坛的台湾朱氏宗亲举办了朱氏文化研究研讨会;饶氏委员会陪同台湾饶氏宗亲回武平祖地象洞镇曾坑子谒祖,与武平饶氏宗亲联谊交流;王氏委员会在厦门湖里区举办两岸王氏代表座谈会,在同安召开两岸王审知研究学术座谈会;魏氏委员会分别召开规模为 120 人(在南靖)、80 人(在新罗)、130 人(在永定)的闽台两岸宗亲同根共祖文化交流会;杨氏委员会在福鼎举办“第十五届海峡百姓论坛福鼎白茶文化学术研讨会”;洪氏委员会在晋江英林举行祭祖,两岸洪氏宗亲300 余人参加活动;余氏委员会举办两岸余氏联谊座谈,研讨两岸文化传承;伍氏委员会组织两岸伍氏宗亲代表前往晋江安海安平总祠拜谒伍氏先祖;徐氏委员会向台湾宗亲赠送《福建徐氏志》,探讨两岸合编徐氏各支系族谱;蓝氏委员会陪同参加论坛的台湾蓝氏宗亲到漳州龙海隆教畲族乡蓝氏家庙祭拜先祖,与罗源畲族文化研究会交流畲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论坛结束后,本会总结了第十五届海峡百姓论坛所取得的十个方面的经验做法:一是提早准备,精心安排;二是反复推敲,制定方案;三是集思广益,拟定宣言;四是广泛联系,多家邀请;五是克服困难,跟进落实;六是如期举行,隆重开幕;七是族谱对接,同台献艺;八是多场并举,势如井喷;九是多方宣传,影响绵长;十是总结提高,表扬彰显。本会强调,要大力引导各分支机构发扬秉持初心、团结会员、不畏困难、凝聚力量、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持续办好各姓氏今后开展的闽台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为两岸融合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八、高度重视,认真部署,抓好“迁台记忆”档案文献收集、整理、研究和活化利用工作稳步推进福建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台湾人口中祖籍福建的占比 80%以上。自古以来两岸往来密切频繁,历史上多次出现以闽人为主的大陆居民大规模移居台湾的高潮,留下大量真实反映两岸社会变迁、承载民族记忆的最原始而珍贵的档案文献。“迁台记忆”档案文献是“两岸一家亲”的有力证明,是“以情促融”的重要载体。但由于社会变迁和人员迁徙等原因,散落在民间的“迁台记忆”档案文献正面临着散佚或毁坏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为发挥本会从事闽台民间交流工作时间长、基础好的优势,保障“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得到妥善的保护管理,进一步挖掘和丰富两岸历史档案文献资源,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做贡献,本会于2022年 9 月初,成立了“迁台记忆”文献资料保护工作委员会,制订了工作方案,启动了这项工作。(一)以历届海峡百姓论坛为抓手,持续推进两岸姓氏族谱交流对接。福建共有 2300 多个姓氏,台湾有1900 多个姓氏,福建编有 5 万部以上族谱,台湾修的族谱也在2 万部左右。首届海峡百姓论坛在省美术馆展出了两岸156 个姓氏的1000多种族谱;第三届论坛在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展出了两岸 112 个姓氏的族谱,1280 种谱片;今年第十五届海峡百姓论坛期间,本会举办了《两岸族谱展》。在历届论坛效应直接或间接作用下,促进了约600万人次的台胞回闽寻根谒祖、续谱联宗;海峡两岸同名同宗村对接 230 多对,族谱对接 2000 多部,合修族谱达10000多部。近年来,本会许多分支机构通过各种方式服务帮助周边省份、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找到了族源、祖地,实现了觅宗探源、认祖归宗的夙愿。本会和 65 个姓氏委员会按照省委统战部的统一部署,下发了《关于征集“迁台记忆”档案文献资料的倡议书》和《“迁台记忆”档案文献资料征集办法》,目前已有会员捐赠两岸往来书信、照片、谱牒、实物等百余件;之前,在第十五届海峡百姓论坛举办两岸族谱展后,各姓氏提交的新老族谱、两岸合编的族谱,也已全部捐献给本会,进入“迁台记忆”档案资料库。论坛谢幕后的 10 月 2 日,本会为台湾彰化县泉港乡泉州厝周氏宗亲周煌顺一行找到祖籍地——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10 月 28 日为台湾欧美音响总代理陈威佑先生查到祖辈迁台之前的居住地——南安市东田镇高山村。目前还有来自台湾苗栗县在闽工作青年陈柏睿和台湾台中市里长联合总会会长陈建良,要求帮助寻根谒祖,本会已安排谱牒专家和寻根团队前往祖籍地开展族谱调查、论证工作,不久即可顺利对接。近年来,本会与省广电集团合作拍摄的大型高清寻根纪录片《我的家园·我的姓》,为广大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觅宗探源、认祖归宗提供了更为准确翔实、生动便捷、可视可听可传播、可触达人心的史料。(二)倡导两岸共同祭祖等民间血缘根脉互动活动,发挥民间血缘文化在两岸关系方面“培根固本”的作用。一是探索建设“台港澳侨姓氏寻根寻亲”平台。二是鼓励两岸姓氏合编一批民间信俗文化志书。本会去年 11 月 18 日上午,在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召开首场《保生大帝文化志》编纂筹备会。三是挖掘整理与提炼姓氏文化和“迁台记忆”中“福”文化有关“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的内容,彰显与铸牢“闽台命运共同体”等价值观。如洪氏委员会2023 年12月在晋江英林举办英林洪氏第二届文化节庆典大会暨六桂大厦“敦煌堂”落成庆典,期间举行了祭祖活动,盛况空前。四是开展“福山福水·福缘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更好解码“福”文化,守住八闽文化根脉,推动“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两岸姓氏宗亲对“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五是鼓励两岸姓氏合编《闽台姓福》《闽台寻根祠典》等系列丛书,讲好闽台姓氏福文化故事。如梁氏委员会编印了《台湾宗亲寻根指南》。六是正在将《中国·福建姓氏影像——我的家园·我的姓》纪录片译成闽南语版和制成广播纪录片版入岛宣传及译成外文版在中阿卫视上播出,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宣传推广,拓展姓氏寻根传播力、影响力。七是遴选一批姓氏纪录片通过扩容升级,拍摄一批姓氏寻根院线电影优秀作品,在海内外传播交流。八是以百家姓走进“迁台记忆”“福”文化展示场馆晒谱祈福为题,设立闽台姓氏文化墙,解读两岸姓氏来源、历史名人、宗族先贤、宗祠文化、轶闻逸事。以上是本会 2023 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在此,我谨代表本届理事会领导班子,向一如既往为本会发展热心奉献的老会长、老专家和全体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始终关心支持本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各姓氏宗贤们,表示真诚的谢意!向孙达峰等 19 位不再担任理事的同志和高珠英等 6 位不再担任常务理事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姓氏源流让我们走到一起,让我们有了这段缘分,值得彼此永远珍惜和铭记。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不足与薄弱环节。主要是:我们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分支机构班子及会员队伍年龄结构偏老,专业知识结构也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有的分支机构在文化研究方面投入的精力还不够;少数几个分支机构班子不够团结和谐,且未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还有一些分支机构因多种原因未能及时换届;新时代的党建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总会和各分支机构监事会需要进一步健全;有些规章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如何切实加强会员队伍建设,有效发挥广大会员团结、引领和服务基层乡亲的桥梁纽带作用等等,都必须在今后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认真加以解决。2024 年工作展望2024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之年。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秉持“爱国兴家、振兴中华”的办会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深耕姓氏文化,助推融合发展,谱写时代华章。一、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各姓氏会务工作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我们今后工作的行动指南,二十大报告中多达 58 次提到文化,如报告第二部分提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又如报告第八部分提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再如报告第十三部分提到“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今后开展姓氏文化研究和两岸民间交流交往交融提供了根本遵循。去年 9 月 1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颁发,其中强调:“支持闽台两地各类民间组织开展常态化交流,鼓励符合条件的台湾民间组织在闽设立办事机构。支持厦门大学等加强涉台研究机构建设、与台湾各类智库交流合作。办好海峡论坛等两岸重大交流活动。实施闽台历史展示溯源工程,开展闽台族谱对接、寻根谒祖等活动。发挥妈祖等民间信仰精神纽带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信俗交流活动。鼓励台湾宗教界和其他社会人士来闽短期学修。支持闽台佛教、道教交流合作。建立健全平台企业促进闽台人文交流的激励机制。” 2023 年12 月31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零二四年新年贺词》,其中指出:“明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强化使命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团结带领广大会员与全国人民一道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二、坚持不懈地推动姓氏文化研究工作走深走实姓氏文化研究是本会的主业之一,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和载体,在老一辈姓氏文化研究人员的言传身教下,本会和各分支机构及广大会员要持续提高研究热情,更加明晰研究思路,不断丰富研究课题,稳步提升研究成果。一是继续推进《福建姓氏志》第三卷编纂工作,启动两岸合编《保生大帝文化志》。二是启动大型高清“寻根”纪录片《中国•福建影像姓氏——我的家园•我的姓》(第二季)的拍摄筹备工作。三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闽台优秀家风家训研究和建设,加快闽台姓氏家训馆和闽台姓氏民间信俗学修交流基地建设。本会准备在五四北钱氏委员会办公地点钱王纪念堂,与钱氏委员会合作推进闽台姓氏家训馆建设;在仓山区首山路 503 号的六和园建设闽台姓氏民间信俗学修交流基地,面积约 1000 平方米,现已基本成型。这两项工作将成为总会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的具体举措。四是与郑氏委员会、黄氏委员会合作举办郑成功诞辰400 周年纪念活动;与孙氏委员会合作筹备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 100 周年系列活动。五是指导阮氏、梁氏、邱氏、彭氏、江氏、上官氏等做好换届筹备等工作,帮助相关姓氏编修文化志、族谱等。六是结合乡村振兴,服务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建立合作关系。七是加强专家委员会建设,深化姓氏源流研究,提升修谱、修志的学术性、研究性。八是在总会内部设立妇女委员会,搭建两岸姓氏妇女文化研究、交流联谊平台。三、挖掘姓氏新内涵,力争高质量办好第十六届海峡百姓论坛根据海峡论坛组委会的工作安排,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主论坛活动计划于 2024 年 5 月下旬举办。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对台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加强论坛政治设计,确保办出影响、办出实效。论坛要求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第十五届海峡论坛贺信精神,延续“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的主题,立足“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定位,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会将按照海峡论坛组委会的要求,以海峡论坛16周年为契机,坚持民间性、文化性、草根性、广泛性特色,扩大和深化两岸民众交流,特别是两岸青年交流,促进两岸人员往来的正常化、交流合作常态化,营造“两岸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推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助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老中青”相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人才是第一资源。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我们积极倡导“政商学”“老中青”相结合以及广泛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选任素质较高,会员拥护的骨干担任各分支机构负责人,一批综合素质较好的退休干部、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相续充实到分支机构班子。班子结构逐步优化,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本会中青年会员已经超过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为本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生力量;未来,我们要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尤其是中青年会员的培养,是我们的姓氏研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基石。一要用心调研,发现人才;二要以老带新,打造人才;三要更新观念,善用人才。总会力争实现 50 岁以下的会员达到会员总数的五分之二。五、凝心聚力汇聚众智,努力开拓基层姓氏文化研究工作新路径一年来,总会通过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征求意见、沟通协商、凝聚共识,建议采取以下三种联系沟通基层会员的方式方法:一是鼓励分支机构成立党支部、党小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系各地会员中的党员,在属地党委政府的领22导下,积极开展对台交流工作;二是鼓励分支机构在属地社科联和民政、文旅部门的领导下,联系基层会员,取得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开展姓氏文化研究工作;三是鼓励产生过历史名人的分支机构内设历史名人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在属地社科联领导下,并在民政、文旅、史志部门的指导下,联系基层会员,开展历史名人文化研究工作。2024 年,我们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待积累经验后,总会适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并视情加以宣介。各位理事,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主席发表的《2024年新年贺词》及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意见》精神,对我们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姓氏文化研究和对台交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有鉴于此,总会向各分支机构提出三点希望:一要提高站位,抓好主业;二要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三要坚持原则,善于开拓。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有关号召,发挥职能优势和办会特色,持续深入开展各种闽台民间姓氏文化交流活动,为两岸融合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USLG G}R  
最后,祝各位理事新年快乐、福暖四季、万事顺遂! USLG G}R  
USLG G}R  
[ 此帖被游安民在2024-01-18 15:45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身为游酢子孙我自豪;动人以行不以言。

发帖
8456
金钱
107166
贡献值
2196
交易币
3
好评度
1622
家乡
福建平潭县白青南盘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1-20
2023年换届工作游氏的不统计在内,福建游氏作了不少工作,总结中一字不提? USLG G}R  
《中华游氏网》微信公众号为:《游氏网》。
欢迎各栏目版主与会员投稿,邮箱:380515888@qq.com
福建游氏QQ交流群:15633809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