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宋女作家,號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 歙縣),南宋初年時在世。生於仕宦家庭,相傳因婚嫁不滿(父母無識,嫁市井民家),終因情趣不合,憤然離去,從此長期獨居娘家。由於婚姻與感情生活的不如意,使得她悲愁傷感,悒悒抱恨而終。幼警惠,善讀書,能畫,通音律,風流蘊藉。每臨風對月,觸目傷懷,皆寓于詩,以寫其胸中不平之氣,詞多幽怨,流於感傷,故以「斷腸」名其詞。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斷腸集》有宋鄭元佐注本。(《辭海》1989年版) 朱淑真的《斷腸集》,為同鄉魏端禮所題,是因為她詩詞中多「斷腸」二字而來,如「自是斷腸聽不得,非干吹出斷腸聲。」「針線懶拈腸自斷,梧桐葉葉剪風刀。」「梨花細雨黃昏後,不是愁人也斷腸」等句。《斷腸集》共有詩十七卷,詞一卷。後人將她的詞和李清照的《漱玉詞》合併刊行,使得人們得以一窺有宋一代女詞人的才情與風貌,也使朱淑真在詞壇上獲得了相當的地位。 !U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