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挑战;而自卑,无疑是让很多家长为之头疼的一个。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如果不及时纠正,它将成为孩子一生的“梦魇”。 no`> r}C
no`> r}C
孩子为何会产生自卑心理呢? no`> r}C
no`> r}C
不当的家庭教育,往往是造成孩子自卑的源泉。 no`> r}C
*Pmk1h2
如果你的孩子传达了这五个行为信号,父母千万要重视,那是性格自卑的表现。 *Pmk1h2
*Pmk1h2
过度害羞、怕出丑 *Pmk1h2
*Pmk1h2
在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中,每个孩子都在尽情地展示才艺。 *Pmk1h2
*Pmk1h2
只有晶晶怯生生地躲在妈妈后面,默不作声。 *Pmk1h2
*Pmk1h2
轮到她表演的时候,她被妈妈逼着唱歌,结果表现很差。 *Pmk1h2
*Pmk1h2
她的声音像蚊子一样小,脸涨得通红。 *Pmk1h2
*Pmk1h2
妈妈赶紧打圆场,“我家孩子就是害羞”。 *Pmk1h2
*Pmk1h2
其实,晶晶不光是在这样的场合害羞,甚至在小朋友玩耍做游戏时,她也只敢在旁边观望。 *Pmk1h2
*Pmk1h2
她说,因为害怕别人不欢迎她,所以她不敢主动参与。 *Pmk1h2
*Pmk1h2
晶晶常常和妈妈说,她觉得自己不优秀,别人肯定都不喜欢她。 *Pmk1h2
*Pmk1h2
晶晶妈妈很担忧: *Pmk1h2
*Pmk1h2
这不是性格害羞,而是自卑呀。 *Pmk1h2
*Pmk1h2
过于敏感、玻璃心 *Pmk1h2
*Pmk1h2
曾有家长吐嘈,她们家孩子很“玻璃心”。 *Pmk1h2
*Pmk1h2
“乐高拼不起来,急的哭”; *Pmk1h2
*Pmk1h2
“练琴不专心,家长声音大了点,也哭”。 *Pmk1h2
*Pmk1h2
孩子这么脆弱,常常吓得全家人都小心翼翼地说话,生怕一个不小心,又把孩子给惹哭了。 *Pmk1h2
*Pmk1h2
在班集体中,和同学相处时,她也会因为“和小朋友玩游戏玩不赢”之类的小问题而闹争执。 *Pmk1h2
*Pmk1h2
老师说两句,孩子就委屈地哭起来。 *Pmk1h2
*Pmk1h2
这类“玻璃心”的孩子,他们对别人的评价,特别是批评,会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 *Pmk1h2
*Pmk1h2
更严重的是,周围的人明明不是在谈论自己,她总是习惯把自己和“差评”对号入座,接着大发雷霆。 *Pmk1h2
*Pmk1h2
这种玻璃心的孩子,看似是性格敏感,实则和他们自卑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 *Pmk1h2
*Pmk1h2
过于乖巧懂事 *Pmk1h2
*Pmk1h2
朋友家是二胎家庭,自从有了妹妹之后,姐姐变得非常乖巧懂事。 *Pmk1h2
*Pmk1h2
这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懂事,让朋友既欣喜又担忧。 *Pmk1h2
*Pmk1h2
曾经她心爱的玩具谁都不能碰,现在她一定会让给妹妹。 *Pmk1h2
*Pmk1h2
在与别的小朋友相处玩耍时,她总是很照顾别人的想法,很迁就别人的想法。 *Pmk1h2
*Pmk1h2
直到有一天,孩子沮丧地从学校回家,告诉妈妈: *Pmk1h2
*Pmk1h2
她在课堂上坐得比谁都要笔直,让她耿耿于怀的是,老师没有表扬她。 *Pmk1h2
*Pmk1h2
夜晚入睡前,妈妈将大女儿依偎在怀,和她谈心。 *Pmk1h2
*Pmk1h2
女儿告诉妈妈,自从妹妹出生以后,她害怕爸爸妈妈再也不爱她了。 *Pmk1h2
*Pmk1h2
所有一切都有了答案。 *Pmk1h2
*Pmk1h2
朋友说,当时她泪如泉涌。 *Pmk1h2
*Pmk1h2
孩子因为担心大人不爱她,她百般讨好,压抑自我。 *Pmk1h2
*Pmk1h2
其实,懂事的背后,却是一种不配值得爱的深深自卑感。 *Pmk1h2
*Pmk1h2
过分嫉妒他人 *Pmk1h2
*Pmk1h2
曾有报道称: *Pmk1h2
*Pmk1h2
天津的一名11岁女孩小晴,在父母离异,母亲再婚生下小弟弟后,她拒绝上学。 *Pmk1h2
*Pmk1h2
她还要求妈妈跟自己形影不离,甚至“退化”到用奶瓶喝水,要妈妈喂饭。 *Pmk1h2
*Pmk1h2
因遭到妈妈严厉批评,她开始呕吐、厌食,当被送进医院时,整个人已经瘦得皮包骨头。 *Pmk1h2
*Pmk1h2
她说的一句话,让人不寒而栗: *Pmk1h2
*Pmk1h2
当时想把自己饿死,看见他们那么着急,心里特别高兴。 *Pmk1h2
*Pmk1h2
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说: *Pmk1h2
*Pmk1h2
“心存嫉妒的人,他们的幸福不是建立在自己不断的努力上,而是建立在和别人的比较上。” *Pmk1h2
*Pmk1h2
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由外界掌控时,她一定是可怕的,同时又是极度可怜的。 *Pmk1h2
*Pmk1h2
她们不仅容易自卑,也都难免活得焦虑。 *Pmk1h2
*Pmk1h2
回避竞争、竞赛 *Pmk1h2
*Pmk1h2
新学期开始,班上又要选班干部了。 *Pmk1h2
*Pmk1h2
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不愿意竞选班长。 *Pmk1h2
*Pmk1h2
家长问起原由,孩子说,因为自己不够优秀,别人也不会选她。 *Pmk1h2
*Pmk1h2
课前三分钟是孩子才艺展示的时间,这位家长鼓励孩子展现自己。 *Pmk1h2
*Pmk1h2
孩子的回答是,我觉得我会表现不好。 *Pmk1h2
*Pmk1h2
孩子处处害怕和躲避竞争。 *Pmk1h2
*Pmk1h2
这位家长忧心忡忡地说,自己事事要强,却在不经意间,竟养出了一个自卑的孩子! *Pmk1h2
*Pmk1h2
作家毕淑敏曾说: *Pmk1h2
*Pmk1h2
“自卑出现了并不可怕,只要把自卑摆到桌面上来,找出自卑的原因和表现,从容面对,自卑就成了一只纸老虎,一戳就破了。” *Pmk1h2
*Pmk1h2
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自卑的,孩子之所以自卑,大多都是源于不当的家庭教育。 *Pmk1h2
*Pmk1h2
那么,什么样的父母,会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呢? *Pmk1h2
*Pmk1h2
1、【总是吼叫责骂孩子】 *Pmk1h2
*Pmk1h2
*Pmk1h2
有位家长曾分享过一件事,很令人受启发。 *Pmk1h2
*Pmk1h2
她说女儿绘画很有天赋,她常常由衷地夸奖孩子。 *Pmk1h2
*Pmk1h2
但是女儿的数学似乎不怎么样,每次教孩子数学时,她都会怒不可遏,吼叫责骂孩子。 *Pmk1h2
*Pmk1h2
几年下来,女儿越来越喜欢画画,而且画得越来越好。 *Pmk1h2
*Pmk1h2
但是孩子数学却越来越差,一到写数学题的时候,只要妈妈坐在旁边,她甚至瑟瑟发抖。 *Pmk1h2
*Pmk1h2
哈佛教授曾做过实验: *Pmk1h2
*Pmk1h2
“经常被父母吼叫责骂的孩子,会变笨。” *Pmk1h2
*Pmk1h2
同时,父母的吼叫责骂声,更会成为孩子的“内在的批判声音”。 *Pmk1h2
*Pmk1h2
“我不够好”、“我一无是处”… *Pmk1h2
*Pmk1h2
这种否定和批判,会让孩子变得自卑。 *Pmk1h2
*Pmk1h2
长此以往,这种自卑感会深入骨髓,让孩子不敢尝试、不敢有想象力,变得胆怯。 *Pmk1h2
*Pmk1h2
你的一句不经意吼叫、一句刺骨地责骂,这种“被歧视感”,或许将成为孩子未来,无论怎么努力都甩不掉的阴影。 *Pmk1h2
*Pmk1h2
因此,一个家庭,能好好说话比什么都更重要。 *Pmk1h2
*Pmk1h2
一个家长,能合理控制好情绪,不拿孩子的事情作为宣泄口,才是最合格的家长。 *Pmk1h2
*Pmk1h2
孩子的成长需要正能量,家长给孩子最温暖的教养,孩子才能正向成长,变得乐观自信。 *Pmk1h2
*Pmk1h2
2、【包办孩子的成长】 *Pmk1h2
*Pmk1h2
*Pmk1h2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Pmk1h2
*Pmk1h2
孩子明明五岁了,家长还端着饭碗,追在孩子后面,苦心婆心地喂饭。 *Pmk1h2
*Pmk1h2
孩子七岁了,家长还在包办他洗澡、洗头。 *Pmk1h2
*Pmk1h2
孩子玩玩具,从来都是家长跟在后面收拾。 *Pmk1h2
*Pmk1h2
在父母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孩子会产生依赖,继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被动的情绪。 *Pmk1h2
*Pmk1h2
长此以往,家长会面临孩子越来越多的成长问题。 *Pmk1h2
*Pmk1h2
因为从小被父母过分包办一切,孩子会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 *Pmk1h2
*Pmk1h2
同时他们面对问题,会畏手畏脚,没有主见,低能自卑。 *Pmk1h2
*Pmk1h2
等这类孩子长大了,他们要么啃老,要么自卑焦虑地活着。 *Pmk1h2
v]UU&Jq8U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要懂得放手,不再“包办”孩子,让孩子在完成自己的事情时获得成长的机会。 v]UU&Jq8U
v]UU&Jq8U
3、【对孩子完美教育】 v]UU&Jq8U
v]UU&Jq8U
v]UU&Jq8U
一对高知父母,他们做事完美高效,在职场上叱咤风云。 v]UU&Jq8U
v]UU&Jq8U
可是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他们却束手无策。 v]UU&Jq8U
v]UU&Jq8U
当孩子画画时,他们会用他们的完美标准来要求孩子,总是嫌这里画得不好,那里画得不像。 v]UU&Jq8U
v]UU&Jq8U
当孩子写作业时,他们会嫌这一笔划得不直,那一撇写得潦草。 v]UU&Jq8U
v]UU&Jq8U
常常深夜,孩子都还在父母的要求下,不停地擦掉又重写,只为达到父母的完美要求。 v]UU&Jq8U
v]UU&Jq8U
v]UU&Jq8U
不知从何时开始,家长发现孩子常常说,“我真笨”、“我不行”这类消极的话。 v]UU&Jq8U
v]UU&Jq8U
孩子,正在父母的完美主义的超高标准中,慢慢变得自卑。 v]UU&Jq8U
v]UU&Jq8U
孩子说: v]UU&Jq8U
v]UU&Jq8U
“反正干好干坏都一样,都得不到认可。” v]UU&Jq8U
v]UU&Jq8U
他甚至开始自暴自弃。 v]UU&Jq8U
v]UU&Jq8U
白岩松就曾说: v]UU&Jq8U
v]UU&Jq8U
“毁掉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追求完美和达到极致。” v]UU&Jq8U
v]UU&Jq8U
父母要帮助孩子告别自卑,首先要帮助孩子告别“我不行”。 v]UU&Jq8U
v]UU&Jq8U
父母要对孩子降低标准,多帮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 v]UU&Jq8U
v]UU&Jq8U
慢慢地,这样孩子就能重获自信。 v]UU&Jq8U
v]UU&Jq8U
其实,孩子有点自卑的端倪,家长也不要过于紧张。 v]UU&Jq8U
v]UU&Jq8U
v]UU&Jq8U
俞洪敏曾说: v]UU&Jq8U
v]UU&Jq8U
“只有从自卑走向自信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自信。” v]UU&Jq8U
v]UU&Jq8U
每个自卑的孩子,他们都是散落在人间的天使,他们只是暂时迷失了方向。 v]UU&Jq8U
v]UU&Jq8U
父母温情地教育、爱的智慧和力量,是点亮他们自信的明灯。 v]UU&Jq8U
v]UU&Jq8U
为人父母,我们要从心底去真正认可和接纳孩子,允许孩子试错,保护好他们幼小的心灵。 v]UU&Jq8U
v]UU&Jq8U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家长的耐心引导、精心呵护下,自信、阳光、乐观并坚强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