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 周洪涛
来源:精益管理人 ID:jyglr2018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管理工作的,就是保证工作能够正常平顺,不出问题。
实际上任何事情都可能会出问题,就在于你能否提前预判并消弭掉。
优秀的管理懂得未雨绸缪,积极做消防员,而不是救火员。
管理工作做得好的人,一定是“预”字工作做得好,但预要预的有深度,要预的得当,预的更久远。
1/3 预的有深度
你得从当前纷繁芜杂的乱象中,一眼看穿问题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这是能够“预”否的前提。能够看清事物本质,这是专家和普通人的差别。
有的人知道昼夜一天24小时,这是他掌握地球公转的规律,所以日出日落在他眼里不是天之异象,一切尽在掌握。
有的人知道一个月30天,这是他掌握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规律,所以月盈月亏在他眼里不是天之异象,一切尽在掌握。
有的人知道一年四季365天,这是他掌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所以春夏秋冬在他眼里不是天之异象,一切尽在掌握。
......理解得越深,知道的越远,这取决于一个人对事物运行规律掌握的水平和深度。
举一个例子,为什么许多企业库存一直居高不下,成为久而未决的痼疾?
有的认为客户不要货,将责任推到客户那里,一般就会万事大吉;有的认为是供应商不听指挥,一送一卡车。
反正大家认为都是外界的原因,没有一点是自己的问题。
实际上,全是自己的问题(后文再详述),问题在于你是不是真正想解决!
2/3 预的要得当
了解问题实质以后,就要立即实施“预”的举措,堵住问题深层次源头。
还是说库存,那些采取多发货、少进货的伎俩,都是短期行为,都是表象处理措施,做给老板看的,否则怎么叫痼疾呢。
难道你的手下这点小事都做不成吗,不是他们不做,是因为以他们的能量是做不长久的,因为措施不得法。
呆滞库存逻辑线是:成品积压---客户不要货---生产计划不准---客户需求不准---没有人愿意去客户那里求证准确的需求---因为没有库存考核指标---那就投入资源,然后进行考核。
原材料积压---采购员建储式下单---以前吃过缺料的苦---缺料考核,库存不考核---应该多频次小批量下单---同时纳入采购员绩效考核。
另外,算好生产开动时点,讲求项目物料齐套性入库,通过ERP电子系统控制,开放入库时限,早送不要,晚送考核。
合理要求供应商若不服从,还得换供应商。当然不能把库存压在供应商处,转换库存概念,那也是自欺欺人,羊毛最终一定会出在羊身上,成本迟早是要加在自身上的。
原材料积压也有类似成品积压同样的原由。由于客户需求以及生产计划不准,导致到料的却不生产了,未到货的却催死人。
3/3 预的要久远
提前预测出问题,这个提前时间的长短体现了“预”的水平。
诸葛亮算出三天后必有大雾,方得在大战之前借的曹军十万支箭;当今的气象预报可以预测到数周之后,体现出气象预测水平的高低。
管理的最高层次是预防,预防的时间越前越好。
一次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魏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是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一个企业管理水平处于什么层次,管理是偏揪错误、搞处罚的救火队员,还是偏源头治理、主动预防为主的消防队员,看看他们的做事流程和方法便知。
有人戏谑:问题发生了,造成事故后才发现问题,那是幼稚园水平;(库存已经积压)
问题提前1天发现,明天马上流水线开动生产,还有一个物料没有到货,必将对后续工作造成影响,那是小学水平;(透明供应商生产计划)
问题提前1周发现,那是中学水平;(生产计划要紧盯客户需求计划)
问题提前1个月发现,那是大学水平;(到客户那里去验证需求信息)
问题提前1年发现,那是研究生水平;(设立客户需求预测准确性和采购多频次小批量考核指标)
问题提前3年发现,那是博士水平;(组织上设立客户需求调研员,供应商要选择有素质的供应商,不只唯低价)
问题没发生就知道哪些问题会发生,提前预防掉,这是大家的水平。
“预”了虽不能保证100%成功,但是不“预”一定100%不成功。
请问,你的企业,“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