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莆田的游氏,称为“圭浦游”。 c8Z A5|
我看得清晰的史料,“圭浦游”的后代,在广东省的,多。 c8Z A5|
圭浦游的根,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后埔村顶江。“圭浦游”的族谱,明版是非常好的。清版,更丰富一些。 c8Z A5|
《圭浦游氏家乘》记:“吾宗自西晋迄隋,世居广平任城。唐中叶,植、匹二公兄弟,自任城、颍州,徙婺源后,徙入闽,分为二支。植公居闽莆田紫霄是为南支始祖,匹公居闽建阳长平是为北支始祖。” c8Z A5|
植公仕唐中叶,为泉州别驾,转大理寺评事,乐莆田紫霄岩山水,遂家焉,是为南支始祖。 c8Z A5|
游植第四世孙为游彖,官居唐太常卿,主持皇帝祭天,主管礼部等。彖公传有六子,长子维善。维善六传至辅公。 c8Z A5|
宋代游氏出9名进士,游辅祖孙中5名进士。游辅在广东省做官,那里多荔枝。 c8Z A5|
圭浦游,自第五世起析分七房,散居各地,有三个分支在广东省,“龙游金斗,凤集西城,骥腾东莞”。 c8Z A5|
“龙游金斗”:说的是游一龙,宋嘉定四年(1211)进士,官福建省漳州知府,卒赠朝义大夫。游一龙后期在广东省做官,后代居广东省,为广东省壶南房之始祖。 c8Z A5|
“凤集西城”:说的是游一凤。“圭浦游”十世游辅,宋重和元年(1118)进士。游允之,辅从弟,宋隆兴元年(1163)特奏名进士,官永康军节度使推官。游允之的后代,传至霆公。游霆,名一凤,号伯雷(宋绍定二年进,1229),授广东漕荐经略,徙广东南海之鼎安,为福建莆田游氏广东省南海房之始祖。 c8Z A5|
“骥腾东莞”:说的是游一骥。太常卿次子士龙、季子广(字致政),从圭浦徙涵江沙坂村是为沙坂房之祖;士龙公,五传至仕元公,生有四子:长子允之,字信夫(宋隆兴元年即1163年进士),乃居圭浦;“圭浦游”的仕元公,四子挺之生南壁南娄二子。南娄子一骥,东莞为官并发枝,生子祚、煷、祐,子孙发达。 c8Z A5|
南宋末年,宋皇帝赵昺和群臣被元兵追杀,逃到莆田。传说圭浦游后代为莆田地方官,跟随宋皇帝赵昺,逃广东省,今天的深圳市。“回头游”的典故,与此有关。此后,元代,没有什么史料。 c8Z A5|
明代,莆田游氏共有十三名进士。嘉靖天启年间,游日章祖孙三代,中了三名进士,一名举人。《续莆阳比事》誉曰:“祖孙三代四甲科”,在莆田名重一时。 c8Z A5|
游日章,在江西省、广东省为官。 c8Z A5|
明万历年间,日章同胞日益受命编修族谱。癸酉春,南下广东省罗浮,晤一龙公十世孙王庭“出谱相示”。乙亥岁,日益北上福建省建阳,谒游酢公十五世孙应魁“出谱相证”。然后“残谱少加编次,参以见闻”成新谱,以知昭穆字辈,且“欲合散一殊少以联祖宗之亲”。 c8Z A5|
由于万历族谱简就,七脉归宗,故明代游家庙扩新之日,堂号“汇源堂”。 c8Z A5|
我祖文章有盛名,千年海内重嘉声。“圭浦游”,自求多福,自强不息,以“科名”在莆田名。 c8Z A5|
万历戊子年,广东省的南海房裔孙瑚公官仙游知县,尝谒东门植公家庙,匾书“木本水源”,楹联“远派不忘源南海潢孙思祖泽,近柯还护本仙阳棠令觅宗支”。 c8Z A5|
清光绪甲午年,广东省的“圭浦游”游氏后裔游普荫,任兴化府(今天的莆田市)知府。翌年,游普荫来圭埔,谒游家庙,题匾方书曰“祖孙父子同堂科甲”。 c8Z A5|
“圭浦游”的后代,在广东省的,多。原因,有许多。 c8Z A5|
莆田移民入广东,一部分是随南宋小朝廷,由福建莆田逃避元军追赶,入广东省;宋亡后,在广东省定居。 c8Z A5|
仕宦。莆田人文发展较早,且又是历代中原人人闽的主要居留地,历来人才辈出,外出为官者不少,如“龙游金斗”的游一龙。 c8Z A5|
莆田有悠久的经商传统,在唐朝,莆田已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在北宋时,经营地域已涉及广东海南等地。 c8Z A5|
明代,潮汕成为粤东、闽西南、赣南三地物资集散与进出口的据点之一,良好的经商环境吸引了各地的商人,也包括很多早期的莆田商人。 c8Z A5|
莆田移民遍布广东,最重要的原因,因为莆田是移民中转站。古代,政府曾明确把莆田定为移民中转站。 c8Z A5|
明代一开始,建立严格的户口管理和移民管理。公元138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当务之急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力。措施多,如奖励移民。移民的原则,从“ 窄地”迁到“宽乡”,人多田少的地方,向别的地方移民。潮州自宋代以来,经济文化已有了很大发展,随着南宋统治势力的南移,潮州为重要州县,成移民的目标。 c8Z A5|
朱元璋在奖励移民的同时,实施严格的管理,设立类似现代移民局的机构,如福建莆田县等。据《明实录》载,“凡民欲他迁”,需先在朝廷指定的地点集中,编排队伍,等候官府放行。移民多于“晚秋前后启程,发给川资凭照”。 c8Z A5|
于是,大批从中原南来福建的移民,便纷纷涌来莆田县,短暂逗留,等领到过关照,便结伴沿着古驿道,进入广东省,繁衍生息。有的则在莆田就地安居,过了数年再继续迁徙。 c8Z A5|
有组织的移民活动,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直到永乐末年才结束。朱元璋时代的移民称“洪武移民”,朱棣时代的史称“永乐迁民”。 c8Z A5|
在莆田,可搜集到关于移民依依惜别家乡时的吟唱。翻阅族谱,可发现经莆田入广东省的移民,在字里行间,留记下自己对祖籍的怀念之情。 c8Z A5|
“骥腾东莞”,游一骥后代的族谱中,有这样的记载:“先世居住莆田××门”等。 c8Z A5|
回看远烟起圭峰,认得圭峰是祖宗。紫霄岩,莆田风景,又名圭峰。“圭浦游”的莆田游氏文化之根游家庙,今尚在,位于莆田紫霄岩下,为莆田文物古迹,游氏人士前往者多,尤其是广东省的游氏子孙。 c8Z A5|
2007年9月22日,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紫霄岩下,后埔村游家庙,来自广东深圳、香港的福建莆田游氏南海房的游氏后裔一行31人,千里迢迢来到莆田市寻根问祖,祭祀唐入闽始祖游植公。 c8Z A5|
恳亲会上,游氏南海房的粤港亲友团团长游康福,动情地献上了一首诗:千里寻根到莆田,同宗兄弟手足连;血浓于水永铭记,携手并进新纪元。 c8Z A5|
c8Z 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