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家大屋的开始与消失
e#6H[t
明洪武初年,大理学家游酢公第十七代孙游崇荣{行历七}受朝廷之命从江西丰城苦竹洲携子镒、锡、鉴、铿及弟弟的次子昂公,从江西丰城苦竹洲出发,缘南昌到武昌的官道到了醴陵北乡之梢冈铺,铺西一里二石天然成一胜卦,卦下有小溪,石名卦石,醴陵县志中记载为卦嘴石,又名打卦石;打卦石在乌石冲的冲口、正对着榨下垅猫形和洞庭冲岭的主峰,于是崇荣公卜里之后毡一揭:〃榨下垅头地、挂石石头边、有人站得正、翎子镶满地〃而后在卦石的上水,洞庭冲岭的主峰作文笔、榨下垅猫形做笔架卜里而居;建游家大屋;大屋分东西头和中间正厅;东头四进,号“惠衣祀”,意为感谢朝廷和祖先的恩惠,使我们能世袭恩荫;惠衣祀有官厅崇荣公自隹和接待官员;中间为正厅,号“游惠根祠”,供列祖列宗牌位,祭祀列祖列宗;西头三进,号“耕心堂”,意为来湖南开疆辟土很要用心。
崇荣公后又在在台冲建大屋两栋、梢冈铺铺口建大屋一栋学堂一所在乌石冲徐家坪建大屋一栋留第三子同住其余子侄分梢冈铺住几栋大屋;各大屋之间用石路相接,游家大屋的山后有大茶园、办私塾的学堂坡,山顶有有“歇轿亭”每天早晚全部子侄都来请安,轿夫就在“歇轿亭”歇脚,其乐融融承建游家几栋大屋的是同时从丰城迁来的刘氏,据说刘氏就是这事赚了钱,也盖了一栋大屋,后来他们家出了不少人像刘斐、刘咏尧,刘若英都是他们家的著名人物。崇荣公在梢冈铺街上兴办学堂,号“立雪学堂”,意为教后代像先祖游酢公一样,矢志求学、尊师重教、成为儒家栋梁,同时也是告诉族人:我们是游酢公的子孙,当然也是游家的一个标志;学堂是族学,同时也是境学,游氏和旷氏是姻亲、是一家人,所以其子弟入学都不收学费,其余的刘氏和张氏学子视家境和学业适当收费;而各家子弟都用功学习,颇有成就,大多为廪生,附生、监生、教谕、训导、主簿等,也有功课好不愿远离者,旷宗舜会试第一名,高中解元,但多次都辞掉了做官的请求。
游氏管醴陵北乡八都梢冈境,境内有双牌驿,是醴陵两个驿站,游氏要保证驿站和驿道的平安畅通,并要兴学救灾、保境安民;梢冈境内旷氏、刘氏都是丰城的相互联姻的亲戚,彼此照应,相互提携,颇受朝野的好评。未及,四子一侄长大成人,能文能武,朝廷闻之,命崇荣公只留第三子在身边,其余的分徒湘潭、长沙、湘阴新市、湘阴凤岭的管道沿线、并且所管境内有驿站所在,必须保证境内驿站和驿道的平安畅通,(醴陵县志记载驿道和桥梁都是我们家修或修),崇荣公只好把长子迁徙到不远的白关铺附近,并且葬在白关铺号黄龙出洞的地方。
崇荣公所居之游家大屋气势恢宏、人杰地灵,后代人才辈出,有多人授赠“朝议大夫”,中国近代有多人参加近代革命,保定军校,黄埔军校有多位游氏子弟,黄埔一期有游逸鲲、毕业后为黄埔二、三期教官。十五期有游迪渊都是国民革命军少将。可惜,崇荣公所居之游家大屋、我出生、我长大、有六百年历史、寄托五千游氏子弟思念的游家大屋、承载游家六百年荣耀的游家七进“大夫第”、游家列祖列宗居住六百年的“游惠根祠”、六百年历尽战火烽烟平安无事的游家大屋于公元一千九百七十年被夷为平地,呜呼————
e#6H[t
e#6H[t
e#6H[t
e#6H[t
[ 此帖被湖南游建国在2018-09-25 15:0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