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o
来源:福州新闻网 F/[m.!Eo
■游友基 F/[m.!Eo
郁达夫1936年2月,匆匆离杭入闽。在闽期间,他写了不少政论杂感,也写了一些游记散文和旧体诗词。其中,游览鼓山的诗文值得细读。 F/[m.!Eo
郁达夫曾四上鼓山(包括鼓岭),都留下了相关诗文。 F/[m.!Eo
一上鼓山 F/[m.!Eo
2月4日抵榕,2月9日与郑心南、陈世鸿、杨振声等游鼓山。晨10时出发,在涌泉寺吃午饭,晚5时回城。3月13日作《闽游滴沥之二》记述此行。郁达夫一下笔便抓住了鼓山的特征,举出涌泉寺与其他众寺的三个不同之处:“第一,是大殿右手厢房上的那一株龙爪松”。“第二,里面的一尊韦驮菩萨,系跷起了一只脚。坐在那里的。”细叙了这跷脚而坐的菩萨的故事。此外还有一部血写的《金刚经》等。 F/[m.!Eo
《闽游滴沥之三》继续写第一次游鼓山的灵源洞、喝水岩、朱子读书台这“一山的精华荟萃的地方”。先写到灵源洞的石砌小道,山径尽处,是一扇小门,“小门外的百丈谷中就是灵源洞底了”,这洞是天然的石屋,“平坦的底”是一整块五六丈见方的岩石,有深涧,涧上架着石桥,站在桥上,可见到朱熹写而刻石的绝大的“寿”字。“岩石,岩石,再是岩石;方的,圆的,大的,小的”,“只好说是神工鬼斧来造成的”,“刻在这许许多多石头上的古代人的字和诗,那当然是人的斧凿”。洞北有小楼,楼外“有一块高大的岩石立着,上面刻的是喝水岩的三个大字”。于是叙说起喝水岩的故事。郁达夫诙谐地写道:“我想既要造一个故事出来,何不造得更离奇一点,使像安得生的童话?一喝而水涸,也未免太简单了罢?” F/[m.!Eo
二上鼓山 F/[m.!Eo
2月14日,偕陈世鸿(闽侯县长)、日人松永荣(福州汉文《闽报》社社长)夜上鼓山,并宿于此。作旧体诗《夜偕陈世鸿氏、松永氏宿鼓山》,下山后十数日。又作旧体诗《下鼓山回望》(七绝)一首。五月末,作《闽游滴沥之三》。《夜偕陈世鸿氏、松永氏宿鼓山》:“我住大桥头,窗对涌泉寺。日夕望遥峰,苦乏双飞翅。夜兴发游山,乃遂清栖志。暗雨湿衣襟,攀登足奇致。白云拂面寒,海风松下恣。灯火记来程,回头看再四。久矣厌尘嚣,良宵欣静閟。借宿赞公房,一洗劳生悴。”《下鼓山回望》:“夜宿涌面寒,海风松下恣。灯火记来程,回头看再四。久矣厌尘嚣,良宵欣静閟。借宿赞公房,一洗劳生悴。”《下鼓山回望》:“夜宿涌泉云雾窟,朝登朱子读书台,怪他活泼源头水,一喝千年竟不回。”首句言夜宿涌泉寺,二句言次日“朝登朱子读书台”,诗的节奏轻快自然,透露出心情的舒坦。三句活用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意,巧妙地与五代时高僧师国宴喝叱西涧使水干涸的典故相联系,全诗趣味盎然。 F/[m.!Eo
本文来自:福州新闻网 F/[m.!Eo
F/[m.!Eo
F/[m.!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