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21阅读
  • 9回复

[历史地理]我为祖先骄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福州游辉
 

发帖
1109
金钱
13587
贡献值
183
交易币
2
好评度
178
家乡
福建建瓯市迪口镇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6-24
— 本帖被 湖南游延年 从 情感小屋 移动到本区(2012-06-25) —
\`ZW* EtPI  
弘扬闽源文化 助推建瓯发展 \`ZW* EtPI  
2012年02月29日 星期三 22:01
\`ZW* EtPI  
鼓楼,已成为建瓯的标志性建筑 \`ZW* EtPI  
\`ZW* EtPI  
一、什么是闽源文化? \`ZW* EtPI  
闽源文化指的是根源和发端于以古建州(今建瓯)为中心的建溪流域、辐射影响全闽及其周边地域的多种文化形态的总称。 \`ZW* EtPI  
二、闽源文化的主要内涵 \`ZW* EtPI  
闽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厚重,文化生态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一份珍贵遗产。提炼和归纳起来,闽源文化至少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 \`ZW* EtPI  
(一)以青铜大铙等青铜器为代表的古闽地域文化 \`ZW* EtPI  
1.远古先民创造古闽文化 \`ZW* EtPI  
八闽大地出土的大批文物和有关文献典籍以大量的事实和史料告诉人们:在上古时代,或许不是中原改变了古闽,而可能是古闽影响了中原,颠覆了传统史学观。一些草根学者还概括出“古闽人”的概念、大胆提出闽北的历史开端不是闽越国而是古闽国,推翻了闽越国是福建历史的起源等观点,引起了海内外学界的关注和反响,让世人重新认识到了神秘的古闽文化。 \`ZW* EtPI  
古闽文化是闽文化之根,古闽国及其灿烂的古闽文化是闽北最具地方特色、最吸引世人眼球的文化亮点,值得我们不遗余力去推介它、展示它。利用好这面独特的根文化旗帜,并以此为纲编织闽北文化的网,将对文化旅游经济跨越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益,对闽北社会及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觑。 \`ZW* EtPI  
2.青铜重器印证古闽中心 \`ZW* EtPI  
1978年,建瓯小桥镇阳泽村出土的,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青铜大铙,重达100多公斤,是迄今为止我国同类器形中最早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同年,该村还相继出土了20余件青铜礼器;十年过后,距阳泽村5华里的梅村又出土了一组青铜甬钟;2009年,罕见的春秋青铜宝剑又于该村紧邻的霞抱村出土。 \`ZW* EtPI  
据专家学者考证,出土于建瓯的这些青铜重器都不是一般的贵族能够僭制享用,而是王权的象征。大量上古青铜重器集中于建瓯,而建瓯市东郊至今仍有古代所遗留的冶铜大村落“铜场”,专家推测建瓯应是上古时期铸冶发达之地,古闽的中心,福建之源! \`ZW* EtPI  
3.铸钱铸镜昭示非凡地位 \`ZW* EtPI  
今建瓯市第一中心小学及其附近一带原为宋代建州所设丰国监的监址,丰国监为当时全国四大铸钱币基地之一,与饶州永平监、池州永丰监、江州广宁监并称“宋代铸钱四监”。 \`ZW* EtPI  
不仅铸钱有名,建州的铸镜也以铜质精良而享誉全国。建州镜起始于南唐,终止于北宋徽宗年间。建州镜不仅形状多样,而且背面还铸有独特的机制旋纹和相向展翅飞翔的双凤图案,镜上还有手书体铭文,这可能是最早的品牌标识了,这些铜镜及镜上的铭文都充分说明了建州或建宁府铸镜工艺一直后继有人,存在着传承有序的铸镜世家。 \`ZW* EtPI  
(二)以“安宁文化”为代表的地名政区文化 \`ZW* EtPI  
1.“安”“宁”地名源于建安、瓯宁 \`ZW* EtPI  
在中囯各省、市、自治区,县级行政区域将近三千个,但在地名的命名上,福建有个奇特的文化现象,就是在全省的县级行政区域中,带有“安”字与“宁”字的邑名特别多,有16个,接近全省县级行政区域的五分之一,这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是唯一的。 \`ZW* EtPI  
福建各史志中的行政邑名历史可证,这些带“安”字和带“宁”字的地方均同建瓯市旧邑名——建安县、瓯宁县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这些地名均根源、发端于建安县和瓯宁县,即今建瓯市。 \`ZW* EtPI  
2.福建之名源出于福州、建州各取首字 \`ZW* EtPI  
据《闽书卷》、《建宁府志》、《建瓯县志》等文献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改太守为刺史。武德四年(621年),复移州治于建安(今建瓯),领建安(今建瓯)、唐兴(今浦城)、建阳、将乐、绥城(今三明一带)、闽县(今福州一带)等6县。闽疆入唐后,先后设有五个大州,其中最早设立的便是建州,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直到南宋孝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晋升为建宁府,建州在历史上存在了大约500多年(618—1162年)。1992年由福建省教委编写、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爱我中华,爱我福建》丛书中记述:“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了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由都督兼领,专管军事,……统辖24县,成为地方最高长官,这是历史上‘福建’名称第一次出现”。而自汉未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年)始,闽疆的代名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就叫作“建安郡”。换句话来说,在“福建”出现之前大约四、五百年前,“建安”便是闽疆的代称。 \`ZW* EtPI  
3.会稽郡南部都尉府,统领全闽 \`ZW* EtPI  
据文献记载,东汉献帝建安八年(203年),贺齐进兵建安(今建瓯),立都尉府。当时整个福建均属于会稽郡,会稽郡下分东、南二部都尉,闽疆为其南部都尉。而南部都尉的都尉府就设在建安,贺齐为首任会稽郡南部都尉府都尉,统领全闽。会稽郡南部都尉府遗址在今建瓯市人民路北段之都尉(御)坪,现在被开发为御花苑住宅小区。 \`ZW* EtPI  
东汉献帝建安八年(203年)之际,全闽有文献记载的已设立的古县仅有东冶、侯官、建安(今建瓯)、南平、汉兴(今浦城)五个县。其中东冶实乃西汉武帝时讨灭闽越国后在闽疆虚设的一个县名,故当时闽疆内实有4个县,均隶属于会稽郡的南部都尉府统辖,都尉府设在建安(今建瓯)。由此可见,建瓯是福建文献明确记载的,最早的政治、军事、交通中心所在地。 \`ZW* EtPI  
(三)以朱熹、袁枢、杨荣等历史名人为代表的朱子理学文化 \`ZW* EtPI  
建瓯历代名人辈出,唐末五代之际,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宋代理学家朱熹成长于建瓯,史称“三杨辅政”的政治家之一杨荣、中国十大历史学家之一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兢、文学家吴激、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诞生于此。陆游、辛弃疾、蔡襄、李纲以及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等都曾驻足建瓯并留下赞誉。 \`ZW* EtPI  
经综合查阅、对照、考证《闽书》、《建宁府志》、《建瓯县志》、《中国人名大辞典》等有关史志典籍,初步统计出有典有据的建安、瓯宁两县(今建瓯)籍的进士总数超过1200人,其中有状元6人,他们是叶齐、徐奭、徐遹、翁德舆、黄硕、陈应行。此外还有十大宰辅,他们是唐代的游简言,五代的潘承佑,宋代的吴育、郑珏和袁说友,明代的郑赐、杨荣、李默、雷礼,清代的郑重;十大将帅,他们是陈诲、谢勋、吴栻、黄齐、叶康直、滕伯轮、金钺、叶启杰、刘德浦、邹坚等。另外,收入《中国人名大辞典》的建瓯籍人物有叶京、游恭、李虚已、叶康直等上百人。在这片文化沃土上,还孕育了出类拔萃的现代英杰。江龙、徐洵等两院院士,用自己的智慧和学识,为中华的科技崛起,在自己的领域里作出可喜的贡献。留美宇航博士吴金龙为人类的太空事业奉献了华人的才智;世界著名的青年科学家宋晓东探索出地球内核超速旋转的奥秘,成为二十世纪十大科学发现之一,震动世界科坛。 \`ZW* EtPI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建瓯流传着众多的朱子文化遗存,从“画卦洲”到“艮泉井”,从“对镜写真像”到“五经博士府”,中国集理学之大成的著名思想家朱熹童年成长在建瓯,少年求学在建瓯,青年考学在建瓯,壮年讲学在建瓯,临终时还特别留下遗嘱吩咐长孙世居建瓯……朱熹曾在建瓯留下了诸多轶事、佳话,也留下了“从容乎礼法之场,沉潜乎仁义之府”的文化涵养。 \`ZW* EtPI  
(四)以北苑茶、兔毫盏、竹木根雕、福矛窖酒为代表的产业工艺文化 \`ZW* EtPI  
1.北苑茶文化 \`ZW* EtPI  
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最著名的御茶是北苑御茶,她起源于唐末五代时期的闽国,至明朝,深受六朝42位皇帝的青睐,历时458年,谱写了中国茶叶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在漫长的茶史上,留下了令人惊奇的熠熠光芒。 \`ZW* EtPI  
与北苑茶相匹成配的是原产于建安县(今建瓯)独特的北苑茶具——“建盏”,又叫“兔毫盏”,是黑瓷的代表,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它不但是宋代皇家的御用茶具,而且问世后,很快便驰名海内外,其中的精品,日本人更是将她奉为“国宝”。 \`ZW* EtPI  
历史上,像北苑茶茶这样熔茶品(“北苑”龙凤团茶)、茶具(建安“建窑”所烧制的“建盏”)、茶艺(建安“斗茶”习俗)、茶神(凤山茶神张廷晖)、茶业(前丁后蔡詹金圃)以及荟萃众多名家的颂茶诗文和研茶专著于一炉的茶文化发祥地,可谓绝无仅有! \`ZW* EtPI  
2.竹木根雕文化 \`ZW* EtPI  
建瓯木雕、根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1世纪90年代以来,建瓯根雕产业已由发展之初的作坊形式、个体创作为主,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了极富地方工艺特色和极具地域优势的文化产业。目前,根雕产品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销售,同时还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港台等国家和地区,建瓯已成为全国性的根雕产供销基地,相继有300多件根艺作品在全国各级工艺美术大展、大赛或博览会上获得省级、国家级大奖。2009年1月,建瓯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并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福建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列为根雕创作基地。 \`ZW* EtPI  
2011年12月8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专家考评组,一致通过对建瓯“中国根雕之都”的评审,并同意向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推荐,授予建瓯“中国根雕之都”荣誉称号。建瓯成为我国唯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ZW* EtPI  
3.酒业文化 \`ZW* EtPI  
建瓯酒史悠久,酒业辉煌,享有“酒城”之美称。建瓯的酿酒业,是一个历史悠久、酿造有术、生意稳定的传统产业。迄至清代,手工酿酒工艺已臻精良之境。据考,明清时期,建瓯已有“梨花春”、“清河”、“西施红”、“状元红”等名品行销于世,其中又尤以“梨花春”“清河”为著,其味沉厚,余韵悠悠,颇得时人喜好。相传明代郑和下西洋途经福建厦门港口停留备粮时,曾招募建安县(今建瓯)船工3006人,并带去建宁府(今建瓯)的红酒2000坛。 \`ZW* EtPI  
建瓯是福建省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1992年,建瓯出产的福矛窑酒被省政府定为“福建名酒”。2011年, 福矛窖酒酵母菌种成功搭载神舟八号,从而成为中国首款“太空酒”。 \`ZW* EtPI  
4.笋竹文化 \`ZW* EtPI  
建瓯盛产毛竹,全市竹林面积124万多亩,约占全国的1/40、全省的1/10,立竹总数1.8亿根,年采伐量1500万根,年产鲜笋26—30万吨。建瓯毛竹林面积、立竹数、鲜笋产量均居全国之首,1999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竹子之乡”。毛竹林面积123.5 万亩,名列“中国竹子之乡”榜首,毛竹采伐量1678万根,鲜笋产量23.3万吨。1996年,建瓯市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首批“中国竹子之乡”。2006年建瓯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笋竹城”,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力度强、集聚效应大的竹加工项目纷纷到此落户。 \`ZW* EtPI  
(五)以东岳文化、太保文化、光孝文化为代表的宗教信仰文化 \`ZW* EtPI  
1.东岳文化 \`ZW* EtPI  
据《建宁府志》、《建瓯县志》等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建瓯就有道教活动,最早的道教人物可追溯到秦代的郭洞阳和汉代的梅福。历代在此修建的道院有7座、道观10座、庙16座、祠4座、还有一些宫、堂、阁等,合计41座。现存最早、最大的道教宫观就是“国宝”文物——东岳行宫。 \`ZW* EtPI  
东岳行宫始建于东晋(317年),是福建省内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道教圣地。2006年6月,东岳行宫被正式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ZW* EtPI  
历史上的东岳庙会,是闽北乃至全闽的第一庙会。庙会活动时间头尾长达七天,场面极其热闹。东岳庙会既是迎神会更是商品交易会。 \`ZW* EtPI  
2.太保文化 \`ZW* EtPI  
“九十九位太保”作为地方特殊的一种民间信仰早已融入建瓯百姓的生活,对于建瓯百姓来说,太保不仅是平安保护神,而且是地方财神,同时还是求学入仕的特别保护神,因而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太保庙会便成为建瓯的第一大庙会。2009年,建瓯太保信仰入选第二批南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ZW* EtPI  
3.光孝文化 \`ZW* EtPI  
如果把历史文化名城——建瓯市比作一顶璀璨的花冠,那么光孝寺就是花冠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光孝禅寺位于建瓯市城南,铁狮山下,建溪河畔,其环境清幽,景致雅奇,是名闻中外的十方大丛林的古刹大寺,自古就有“南有开元,北有光孝”之说。光孝寺历史悠久,在全省佛教寺庙中是无与伦比的,他始建于公元558年,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距今已有1430多年的历史,比泉州开元寺早100多年,比福州鼓山涌泉寺早200多年,具有很高的宗教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ZW* EtPI  
光孝寺规模宏大,庙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像高达8.96米,这在全省也是首屈一指的;千手观音观音菩萨是用珍贵的红豆杉雕塑的,身高2.2米;地藏菩萨是用1.5吨的铜铸成的,在福建省首屈一指。 \`ZW* EtPI  
(六)以“建瓯话”为代表的方言俗语文化 \`ZW* EtPI  
1.建瓯话是闽北方言的代表 \`ZW* EtPI  
建瓯方言是中国八大方言之一。经20世纪60年代初全省方言普查确认,它是闽北方言的代表点,主要通行于明清时期建宁府属的建瓯、松溪、政和、崇安(今武夷山市)、 建阳等县市,以及浦城、南平、顺昌等县市中接近建瓯的乡镇,使用人口达有200多万人。 \`ZW* EtPI  
建瓯方言作为汉语方言大家庭中的一个代表,在其实词的语法表现方面,不论是词形、词义、或是词的语法特点等等,跟普通话都有很多的一致性。然而,既是方言,就必然体现出它跟普通话的差异性。 \`ZW* EtPI  
建瓯方言跟闽语其他姐妹方言——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中(以永安话为代表)等,存在着比普通话更多的一致性。但是,既作为一个闽语次方言独立存在,它在实词特点方面,跟闽语其他姐妹方言,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体现了闽北方言自身的特点。 \`ZW* EtPI  
2.建瓯方言俗语文化别具风情 \`ZW* EtPI  
建瓯方言的俗语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很具建瓯地方特色和方言特色的。如“城西炮”来源于清顺治年间建瓯特有的历史事件;“废明牌”是清朝取代明朝之后,人们对前朝荣誉封偿的否定;“三七搭”是建瓯做年糕的经验配方。此外,还有、揽裤骹、矮炉饼、做皇帝、嬉牌仔等等。 \`ZW* EtPI  
建瓯方言在实用方面是丰富多彩的,她不但留存了大量的具有汉语特色的成语、諺语、歇后语,并且在民间还流传着地方气息浓厚的童谣、民歌。 \`ZW* EtPI  
建瓯的民歌童谣,主要是世代口耳相传。祖母、外婆、母亲在家务之余,晚饭之后,有了一点空闲时间,心情比较愉快的时候,就在灯下教孩子们唱儿歌。儿歌是孩子们唱的,除了要求押韵之外,还要求能根据孩子们的特点、通俗易懂、好幻想、有趣味、容易记,并有一定的知识性,有教育意义。如《排排坐》:“排排坐,觑迎佛,佛不来,只管坐。” \`ZW* EtPI  
(七)以建瓯挑幡、建瓯弓鱼、建瓯送灯为代表的民俗风情文化 \`ZW* EtPI  
1.建瓯挑幡 \`ZW* EtPI  
建瓯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市”和“中国民间版画艺术之乡”,其独特的乡土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璀璨的民间艺术让人陶醉。民间传统绝活——建瓯挑幡,就是其中一朵璀灿夺目的艺术奇葩,1998年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2001年在全国第五届民间艺术节表演上获金奖,2007年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建瓯民间对外交流活动的亮丽窗口。 \`ZW* EtPI  
2.建瓯弓鱼 \`ZW* EtPI  
堪称海宇一绝的活鱼离水保鲜技艺——建瓯“弓鱼”,作为餐桌上的“奇珍异品”,越来越得到海内外宾客的青睐,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走进科学》等节目组进行专题报道。 \`ZW* EtPI  
3.十大民俗风情 \`ZW* EtPI  
建瓯的民间风俗,源于中州,又异于中州,具有相对的地方独特性。它真实地展现了闽越文化发祥、闽汉文化交融的历史轨迹。明代官历四朝的建瓯藉辅宰大臣杨荣曾有诗评述建州风俗道:“清和之风此融结,山水秀异民心淳;风淳俗朴无乖戾,从古迄今称易治。” \`ZW* EtPI  
建瓯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民俗风情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十种:民间独特的生产风俗——弓鱼,过年风俗——送头年(节),传统游乐活动——挑幡,茶品品评活动——茗战,过中秋节风俗——送灯,丧葬风俗——接香火,清明节风俗——插柳,婚嫁风俗——讨烛,寿诞风俗——上烛,过年风俗——吃糕粿。 \`ZW* EtPI  
(八)以建瓯板鸭、建瓯光饼、冬笋锅(挖)底、豆腐娘粉为代表的美食小吃文化 \`ZW* EtPI  
1.建瓯板鸭 \`ZW* EtPI  
建瓯板鸭系建瓯传统特色产品,素有“八闽佳肴”之美称。由于其制作精细、食用方便、风味独特。宋孝宗赵昚在建安(今建瓯)称建王,对当地板鸭情有独钟而将其带入宋庭,列为“汉席珍品”。至清朝建瓯板鸭已久负盛名,深受南北消费者的青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瓯板鸭被中国食品总公司收入《家禽与传统禽制品》一书,与江苏南京板鸭、四川建昌板鸭、江西南安板鸭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板鸭”,盛极一时。 \`ZW* EtPI  
建瓯板鸭的制作极为考究,当地有民谣曰:“建瓯板鸭真正宗,抹盐叠住腌一天。竹片撑开吹霜风,行过闻去都很香。蒸得(熟)切片淋红酒,未能(没有)开桌想动手。淋上麻油更有味,味道超过肯得基。”足见建瓯板鸭受欢迎的程度。 \`ZW* EtPI  
2.建瓯光饼 \`ZW* EtPI  
芝城光饼大约流传于明嘉靖年间,戚继光由浙率部入闽抗倭之时。芝城光饼独具特色。色美、味香、咸、脆嚼后又觉得有甜味。南雅镇房村光饼远近闻名并形成产业,前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等领导都曾考察过房村光饼业。 \`ZW* EtPI  
3.建瓯的十大名菜和十大小吃 \`ZW* EtPI  
建瓯土沃物华,地处闽北中枢,水陆交通便利,来往客商络绎不绝,尤以福州、江西人为多。福州之甜食,江西之辣味,逐渐演变成建瓯饮食习俗的重要部分,揉进了建瓯的红酒、陈醋调味中,形成建瓯菜肴香、酸、甜、辣兼备的基调,为闽省南甜北辣的中和口味,因此饮食业相当发达,饮食店遍布城乡各大街小巷,经营花色品种繁多。其中锅(挖)底、鸡绒(茸)、板鸭、纳(火仑)底、榛子煨排骨、粉丸、大肠炒光饼等十大地方特色名菜和光饼、扁肉、豆腐娘粉、薄饼等十大地方特色小吃都富有浓郁的山乡气息,素有闽北佳肴之誉,颇具地方风味之美,深受各地宾客喜爱。 \`ZW* EtPI  
(九)以五凤楼、通仙门、伍石山庄以及库厝、厝(廊)桥等为代表的古建筑古民居文化 \`ZW* EtPI  
1.皇城标志——五凤楼 VjbRjn5LI  
建瓯南街头鼓楼,原为“五凤楼”。“五凤楼”的前身是公元196年建安立县时所筑“子城”的南门,名为“双门”的遗址,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五凤楼”位于建瓯城中央,城市中轴线——人民路纵贯其间。像这样拥有“双中”(城市中心、中轴)座标的城市在国内实属罕见,而在福建省内只有建瓯有!这正是建瓯作为“八闽首府”“闽国帝都”的有力佐证。五凤楼,它目睹了建瓯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变迁,是建瓯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也是建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五凤楼,也将见证建瓯奋起腾飞的灿烂明天! VjbRjn5LI  
2.通仙门等24座古城门 VjbRjn5LI  
“通仙门”又称长桥门,是全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城楼,为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建。城墙高6米,拱形门洞高4米、深24米、宽5米,这样的规模在全省是最大的。通仙门太保楼,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VjbRjn5LI  
建瓯历史上像这样的古城门,如果不计算重复、更名、改造或者迁移等情况,总计有24个,现存下来的仍有6个,它们是威武门、临江门、通济门、广德门(拟回填地下)、通仙门、五凤楼(原为建安县城的双门,后改建成闽国皇宫的南大门)。 VjbRjn5LI  
建瓯古城门数最之众,等级之高、规模之巨、类型之全、工艺之精,无不令人震撼,可以说建瓯城本身就是一座古城门的历史博物馆。 VjbRjn5LI  
3.伍石山庄 VjbRjn5LI  
伍石山庄位于徐墩镇下碓村伍石自然村,是清代富商伍玉灿的住宅。清同治3年(1864年),伍玉灿对伍石山庄进行大规模建设,请江西、上海等地的名匠设计图纸,浓缩清代各地民居建筑的精粹,各种建筑材料从武夷山等地经水路、陆路辗转运至伍石,历经18年建造,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落成。伍石山庄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由三大院落组成,布局以中轴线对称排列,面阔3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为天井,院内有亭、阁、楼、厅,院前院后有花园、亭榭、池塘,大院右侧还建有祠堂、戏楼各一座,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伍石山庄是福建唯一入选《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的建筑范例。 VjbRjn5LI  
4.其它古民居、古建筑 VjbRjn5LI  
现存的建瓯古民居主要有“库厝”“竹竿厝”和“三拼厝”3种类型,均具有十分典型的乡土特色,为研究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见证。 VjbRjn5LI  
“竹竿厝”一般由厅堂、厅房、后房、厨房依次相连,用板壁相隔,多为小户人家所居,现仅在建瓯长桥门一带尚保留着一片分布区。“三拼厝”一般由左边的厅房、后房,右边的厅堂、后阁以及其后的厨房等几个部分用板壁相隔而成,多为中等人家所居,至今在建瓯城区尤其是北辛街较为集中。而“库厝”为古代富商和官宦的住宅,由于人为毁坏较少,在建瓯一些偏远乡村保存了一批较为典型的大规模库厝,成为建瓯古民居的一个特色。这些“乡村豪宅”分别是川石乡的“千柱厝”、徐墩镇的“伍石山庄”、吉阳镇巧溪村的“官宅”、东游镇党城民居群落和龙村乡大汴地古民居群落等。 VjbRjn5LI  
千柱厝位于川石乡川石村,是清康熙庚辰四十九年(1710年)至壬辰五十一年(1712年)建成,因拥有1000根房柱而得名。 VjbRjn5LI  
此外还有全省现存规模最大、具有浓郁的宋、明、清建筑风格的建宁府孔庙;还有坑里独木妈祖、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北苑御焙遗址以及以迪口值庆桥为代表的厝(廊)桥群等名胜古迹。 VjbRjn5LI  
5.“三山六水七座桥” VjbRjn5LI  
“三山六水七座桥”是古人对唐宋时期建瓯城内部格局的高度归纳和概括。“三山”,分别是旗(齐)山,在今御花苑一带;芝山,在今少年宫一带;符(壶)山,在今印刷厂一带。 “六水”,是安置和铺陈于城区四周地下的六条干沟下水道(网)。历史上,建瓯城中的排水系统,事先已考虑周详,处理得当。六条干沟排水道(网)及其六处排污出口,至今尚存“七座桥”,分别是“泳泽桥”(俗名仓桥),在今仓长路中段;“平政桥”,在今公园口;“镇安桥”,在今鼓楼前;“升华桥”(俗名新桥),在今北辛街头;“恩波桥”,在今西大街新村口;“顺母桥”,在今西大新村北口;“德胜桥”,在今一中新大门路口。这七座桥都呈“十”字形地处当年市区各主要街区的交通要道上。 VjbRjn5LI  
“三山六水七座桥”,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城市工程建筑上所拥有的惊人胆识和高超智慧。 VjbRjn5LI  
据福建师大黄寿祺教授的调查和研究,我国目前已发现拥有城市规划设计底图的古城仅有两座,一座是苏州,另一座便是建瓯。由此可见,建瓯的古城格局,熔铸了古代筑城工匠的精萃,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我国筑城史上的一处代表之作。 VjbRjn5LI  
(十)以杨峻德、刘葆彝等革命先烈为代表的红色苏区文化 VjbRjn5LI  
建瓯是福建省46个、闽北8个重点老区县(区)之一。在这片浸透着杨峻德、刘葆彝等革命先烈鲜血和汗水的红土地上有9个老区分布乡(镇),275个老区自然村,其中43个自然村为老区基点村。全市老区区域面积1800平方千米,人口12.5万人。1926年,在建瓯创立了闽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建瓯支部。1927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闽省暂时划分为闽南、闽北两区”的指示,成立了闽北临委,直属中央领导。闽北临委旧址位于建瓯城关序五里。1993年4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定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6月,又被南平市人民政府确定为闽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建瓯正积极申报中央苏区县。 VjbRjn5LI  
( 十一)其他文化 VjbRjn5LI  
此外,建瓯的姓氏、水运、商贸、戏曲、丝绸、传统手工艺等文化,如同一部异彩纷呈、高潮迭起的历史长卷,它的绚丽光华,正是闽北辉煌灿烂历史的最有力的诠释和佐证。 VjbRjn5LI  
注:本文根据建瓯市方志主委、建瓯市旅游局局长 赖少波著《浅析闽源文化的基本概念、主要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摘录 VjbRjn5LI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游光炜

发帖
2070
金钱
119542
贡献值
1457
交易币
190
好评度
123
家乡
福建省永安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6-24
谢谢上传分享。
离线游泽坤

发帖
2894
金钱
12153
贡献值
1023
交易币
5
好评度
1771
家乡
山东滨州市滨城区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6-24
分享了。

发帖
5868
金钱
55111
贡献值
759
交易币
0
好评度
714
家乡
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光达村萝卜冲组884号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6-24
谢谢上传分享。
敬请各位宗亲登陆我QQ258949503欣赏苗圃相册动态影集。                                                              
 建萍绿化园林花卉苗圃业务联系游建武电信新号码13319564148、0731-86882718、长途专用电话号码13077326125
                                      
离线游文强

发帖
3531
金钱
6010
贡献值
201
交易币
0
好评度
207
家乡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6-24
离线游协兴

发帖
1653
金钱
25694
贡献值
372
交易币
2
好评度
35
家乡
浙江温州苍南灵溪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6-25
谢谢上传
富治公派下第21世

发帖
8456
金钱
106845
贡献值
2192
交易币
3
好评度
1622
家乡
福建平潭县白青南盘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6-25
谢谢上传分享。
《中华游氏网》微信公众号为:《游氏网》。
欢迎各栏目版主与会员投稿,邮箱:380515888@qq.com
福建游氏QQ交流群:15633809
离线游尔虎

发帖
1758
金钱
29605
贡献值
556
交易币
0
好评度
472
家乡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6-25
这样详细的资料,感谢游辉宗亲上传!
在家里的感觉真好

发帖
2311
金钱
105408
贡献值
2027
交易币
1
好评度
429
家乡
四川泸卅游诗荣
性别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6-26
谢宗亲上传分享
离线游秋平

发帖
1431
金钱
54246
贡献值
11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3
家乡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
性别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6-26
谢谢上传分享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