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67阅读
  • 9回复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5868
金钱
55111
贡献值
759
交易币
0
好评度
714
家乡
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光达村萝卜冲组884号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2-03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F>*w)6 4~  
    F>*w)6 4~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F>*w)6 4~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F>*w)6 4~  
    F>*w)6 4~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F>*w)6 4~  
    F>*w)6 4~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F>*w)6 4~  
      关于灯的传说 F>*w)6 4~  
    F>*w)6 4~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F>*w)6 4~  
    F>*w)6 4~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F>*w)6 4~  
    F>*w)6 4~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F>*w)6 4~  
    F>*w)6 4~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F>*w)6 4~  
    F>*w)6 4~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F>*w)6 4~  
    F>*w)6 4~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F>*w)6 4~  
    F>*w)6 4~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F>*w)6 4~  
    F>*w)6 4~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F>*w)6 4~  
    F>*w)6 4~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F>*w)6 4~  
    F>*w)6 4~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F>*w)6 4~  
    F>*w)6 4~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F>*w)6 4~  
    F>*w)6 4~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F>*w)6 4~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敬请各位宗亲登陆我QQ258949503欣赏苗圃相册动态影集。                                                              
     建萍绿化园林花卉苗圃业务联系游建武电信新号码13319564148、0731-86882718、长途专用电话号码13077326125
                                          

    发帖
    5868
    金钱
    55111
    贡献值
    759
    交易币
    0
    好评度
    714
    家乡
    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光达村萝卜冲组884号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2-03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F>*w)6 4~  
    F>*w)6 4~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F>*w)6 4~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F>*w)6 4~  
    F>*w)6 4~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F>*w)6 4~  
    F>*w)6 4~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F>*w)6 4~  
    F>*w)6 4~  
      关于灯的传说 F>*w)6 4~  
    F>*w)6 4~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F>*w)6 4~  
    F>*w)6 4~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F>*w)6 4~  
    F>*w)6 4~  
    F>*w)6 4~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F>*w)6 4~  
    F>*w)6 4~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F>*w)6 4~  
    F>*w)6 4~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F>*w)6 4~  
    F>*w)6 4~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F>*w)6 4~  
    F>*w)6 4~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F>*w)6 4~  
    F>*w)6 4~  
    F>*w)6 4~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F>*w)6 4~  
    F>*w)6 4~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F>*w)6 4~  
    F>*w)6 4~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F>*w)6 4~  
    F>*w)6 4~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F>*w)6 4~  
    F>*w)6 4~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F>*w)6 4~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F>*w)6 4~  
    敬请各位宗亲登陆我QQ258949503欣赏苗圃相册动态影集。                                                              
     建萍绿化园林花卉苗圃业务联系游建武电信新号码13319564148、0731-86882718、长途专用电话号码13077326125
                                          

    发帖
    5868
    金钱
    55111
    贡献值
    759
    交易币
    0
    好评度
    714
    家乡
    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光达村萝卜冲组884号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2-03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F>*w)6 4~  
    F>*w)6 4~  
      吃元宵 F>*w)6 4~  
    F>*w)6 4~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F>*w)6 4~  
      观 灯 F>*w)6 4~  
    F>*w)6 4~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F>*w)6 4~  
    F>*w)6 4~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F>*w)6 4~  
    F>*w)6 4~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F>*w)6 4~  
    F>*w)6 4~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F>*w)6 4~  
    F>*w)6 4~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F>*w)6 4~  
    F>*w)6 4~  
      中国的情人节 F>*w)6 4~  
    F>*w)6 4~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F>*w)6 4~  
    F>*w)6 4~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F>*w)6 4~  
    F>*w)6 4~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F>*w)6 4~  
    F>*w)6 4~  
      走百病 F>*w)6 4~  
    F>*w)6 4~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F>*w)6 4~  
    F>*w)6 4~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F>*w)6 4~  
    F>*w)6 4~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F>*w)6 4~  
    F>*w)6 4~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F>*w)6 4~  
    F>*w)6 4~  
      逐鼠 F>*w)6 4~  
    F>*w)6 4~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F>*w)6 4~  
    F>*w)6 4~  
      迎紫姑 F>*w)6 4~  
    F>*w)6 4~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F>*w)6 4~  
    敬请各位宗亲登陆我QQ258949503欣赏苗圃相册动态影集。                                                              
     建萍绿化园林花卉苗圃业务联系游建武电信新号码13319564148、0731-86882718、长途专用电话号码13077326125
                                          

    发帖
    5868
    金钱
    55111
    贡献值
    759
    交易币
    0
    好评度
    714
    家乡
    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光达村萝卜冲组884号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2-03
    元宵节诗词选 : F>*w)6 4~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F>*w)6 4~  
    (隋) 隋炀帝 F>*w)6 4~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F>*w)6 4~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F>*w)6 4~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F>*w)6 4~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F>*w)6 4~  
    《正月十五夜》 F>*w)6 4~  
    (唐) 苏道味 gg0rkg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gg0rkg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gg0rkg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gg0rkg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gg0rkg  
    gg0rkg  
    《上元夜》 gg0rkg  
    (唐)崔液 gg0rkg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gg0rkg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gg0rkg  
    gg0rkg  
    gg0rkg  
    《十五夜观灯》 gg0rkg  
    (唐)卢照邻 gg0rkg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gg0rkg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gg0rkg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gg0rkg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gg0rkg  
    gg0rkg  
    正月十五夜灯 gg0rkg  
    (唐)张祜 gg0rkg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gg0rkg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gg0rkg  
    gg0rkg  
    诗曰 gg0rkg  
    (唐)李商隐 gg0rkg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gg0rkg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gg0rkg  
    gg0rkg  
    gg0rkg  
    诗曰 gg0rkg  
    (宋)姜白石 gg0rkg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gg0rkg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gg0rkg  
    gg0rkg  
    诗曰 gg0rkg  
    (宋)姜白石 gg0rkg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gg0rkg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gg0rkg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gg0rkg  
    gg0rkg  
    gg0rkg  
    《青玉案 元夕》 gg0rkg  
    (宋)辛弃疾 gg0rkg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gg0rkg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gg0rkg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gg0rkg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gg0rkg  
    gg0rkg  
    gg0rkg  
    《生查子 元夕 》 gg0rkg  
    (宋)欧阳修 gg0rkg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gg0rkg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gg0rkg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gg0rkg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gg0rkg  
    gg0rkg  
    《京都元夕》 gg0rkg  
    (元)元好问 gg0rkg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gg0rkg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gg0rkg  
    gg0rkg  
    折桂令 元宵 gg0rkg  
    (元)失名 gg0rkg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gg0rkg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gg0rkg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gg0rkg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gg0rkg  
    gg0rkg  
    《汴京元夕》 gg0rkg  
    (明)李梦阳 gg0rkg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gg0rkg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gg0rkg  
    gg0rkg  
    《元 宵》 gg0rkg  
    (明) 唐寅 gg0rkg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gg0rkg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gg0rkg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gg0rkg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gg0rkg  
    gg0rkg  
    gg0rkg  
    《元夜踏灯》 gg0rkg  
    (清)董舜民 gg0rkg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gg0rkg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gg0rkg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gg0rkg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gg0rkg  
    gg0rkg  
    gg0rkg  
    《上元竹枝词》 gg0rkg  
    (清)符曾 gg0rkg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gg0rkg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gg0rkg  
    gg0rkg  
    gg0rkg  
    《元夕影永冰灯》 gg0rkg  
    (清)唐顺之 gg0rkg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gg0rkg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gg0rkg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gg0rkg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gg0rkg  
    gg0rkg  
    《元夕无月》 gg0rkg  
    (清)丘逢甲 gg0rkg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gg0rkg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gg0rkg  
    gg0rkg  
    《元宵月正圆》 gg0rkg  
    闽南歌谣 gg0rkg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gg0rkg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gg0rkg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gg0rkg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gg0rkg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gg0rkg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gg0rkg  
    敬请各位宗亲登陆我QQ258949503欣赏苗圃相册动态影集。                                                              
     建萍绿化园林花卉苗圃业务联系游建武电信新号码13319564148、0731-86882718、长途专用电话号码13077326125
                                          

    发帖
    6202
    金钱
    66792
    贡献值
    1063
    交易币
    0
    好评度
    960
    家乡
    福建福州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2-03
    欣赏并学习
    离线游文江

    发帖
    1949
    金钱
    78933
    贡献值
    1451
    交易币
    0
    好评度
    228
    家乡
    湖北省咸丰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2-03
    增见识了。
    离线游布楼

    发帖
    1495
    金钱
    23599
    贡献值
    371
    交易币
    0
    好评度
    83
    家乡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横囗双恒工业园区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2-03
    学习了。
    游布楼
    离线浏阳游定

    发帖
    3395
    金钱
    15034
    贡献值
    453
    交易币
    2
    好评度
    471
    家乡
    湖南浏阳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2-03
    谢谢上传
    湘省四邑游氏后裔

    发帖
    8456
    金钱
    108004
    贡献值
    2206
    交易币
    3
    好评度
    1622
    家乡
    福建平潭县白青南盘
    性别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2-03
    欣赏了。
    《中华游氏网》微信公众号为:《游氏网》。
    欢迎各栏目版主与会员投稿,邮箱:380515888@qq.com
    福建游氏QQ交流群:15633809
    离线游美云

    发帖
    2159
    金钱
    35202
    贡献值
    628
    交易币
    0
    好评度
    136
    家乡
    湖南,邵阳.城步.汀坪乡.蓬洞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2-03
    学习 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