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41阅读
  • 6回复

[课堂知识]话说“二十四节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游宣虎
 

发帖
4628
金钱
70090
贡献值
1853
交易币
106
好评度
2477
家乡
江西 九江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4-15
话说“二十四节气” a$K6b5`>Rs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逐渐完善起来的。早在公元二千七百年前的春秋别代,我国就开始有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大约在公元二千二百年前的战国后期,增加到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公元二千一百年前的秦代和汉代,才确立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表示地球绕太阳轨道公转时到达的位置。因为黄道(古时“黄”作“光”解,就是太阳在天顶上照射到地球土的一个“光道”的圆周是三百六十度,所以每隔十五度便是一个节气,这样阳历每个月里头都有两个节气一年十二个月刚巧二十四个节气,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每个季节经过的天数均不相同,春季九十一天,夏季九十四天,秋季九十二天,冬季八十八天。二十四节气精确地指出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这是我国历法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世界上所没有的。我们按照节气来耕耘、播种、收获,就不会耽误农业生产,就可望夺取农业丰收。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是: a$K6b5`>Rs  
〔 立春〕 太阳过黄经315度的位置是为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气温回升,大地春回。 a$K6b5`>Rs  
〔 雨水〕太阳过黄经330度的位置是为雨水,雨水是指冰雪融化成水,农历历书说:“门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正是万物欣欣向荣,草木萌芽的时候,表示气温回暖,天空降水由雪的形式变为雨的形式,雨量开始有所增加。 a$K6b5`>Rs  
〔 惊蛰〕 太阳过黄经345度的位置是为惊蛰,大地回暖,春雷初响,蛰伏地下的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和出土活动。这时节己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鸟儿高飞,春雷是这节令常见的自然现象。 a$K6b5`>Rs  
〔 春分〕 太阳过黄经0度的位置是为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昼夜平分”。这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名地白昼和黑夜都一样长。过春分后,大阳直射点向赤道以北移动,北半球黑夜越短,白昼越来越长。 a$K6b5`>Rs  
〔 清明〕太阳过黄经15度的位置是为清明;清明是清新明洁的意思,这时气温转暖,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草木繁茂,天气清彻明郎,万物欣欣向荣。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适宜郊游。 a$K6b5`>Rs  
〔 谷雨〕 太阳过黄经30度的位置是为谷雨;这时节秧苗初播,作物新种,最需要丰沛的雨水灌溉滋润,“雨生百谷”,雨量充足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成长的意思。 a$K6b5`>Rs  
〔 立夏〕太阳过黄经45度的位置是为 立夏;就是夏季的开始,气温显著上升。“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是多雨的时节,传说古代君王常在这一天到京城外迎接夏天。 a$K6b5`>Rs  
〔 小满〕 太阳过黄经60度的位置是为小满;农作物生长丰满旺盛,开始成熟,籽粒逐渐饱满。 a$K6b5`>Rs  
〔芒种〕 太阳过黄经75度的位置是为芒种;是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大麦、小麦等)已经成熟并开始收获。种是指种子,那就是说旱收作物结束播种。 a$K6b5`>Rs  
〔 夏至〕 太阳过黄经90度的位置是为夏至;炎热的夏天的来临。这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空,是北半球最长的白昼,最短的黑夜。过夏至以后,北半球白昼一天天缩短,黑夜一天天加长,但白昼仍比黑夜长。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急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把这种天气称之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a$K6b5`>Rs  
〔 小暑〕太阳过黄经105度的位置是小暑,暑是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时暑气上升,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 a$K6b5`>Rs  
〔 大暑〕 太阳过黄经120度的位置是为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小暑之后,就要入伏了,俗说“热在三伙”,表明这时候的天气十分炎热。 a$K6b5`>Rs  
〔 立秋〕 太阳过黄经135度的位置是为立秋;是秋季的开始,炎暑将过,夏去秋来,天高气爽,月明风洁的秋天开始了。 a$K6b5`>Rs  
〔 处暑〕 太阳过黄经150度的位置是为处暑;“处”是“止”的意思。处暑就是暑热到此而止,并逐渐消退,表示炎热的夏天结束了。但有时也会热得如炎夏,即所谓“秋老虎”,大概是夏季的回光返照。 a$K6b5`>Rs  
〔 白露〕 太阳过黄经165度的位置是为白露;在白露节前后,气温一天比一天低,天气逐渐转凉,昼暖夜寒,清早草木上有了露水,呈现白色,所以叫做“白露”。 a$K6b5`>Rs  
〔 秋分〕 太阳过黄经180度的位置是为秋分;这天,太阳光又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白昼和黑夜又一样长。过了秋分,北半球的白昼就一天短似一天,黑夜就一天比一天长。这时进入了凉爽的秋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 a$K6b5`>Rs  
〔 寒露〕 太阳过黄经195度的位置是为寒露;表示气温更低,露水已寒,将要结冰了,俗语说“一场秋雨一阵凉,三场白露一场霜”,表示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了。 a$K6b5`>Rs  
〔 霜降〕太阳过黄经210度的位置是为霜降;霜是地面的水遇到寒冷的天气凝结成霜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预兆大地将产生初次结霜的现象。 a$K6b5`>Rs  
〔 立冬〕 太阳过黄经225度的位置是为立冬;是指冬季开始,作物收获后贮藏起来。古谚云:“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 a$K6b5`>Rs  
〔 小雪〕 太阳过黄经240度的位置是为小雪;气候寒冷到了下雪的季节开始降雪了,但雪量还不很大。 a$K6b5`>Rs  
〔 大雪〕 太阳过黄经255度的位置是为大雪;表示雪量逐渐增多,大雪纷飞,地面出现积雪。在冬天下大雪是来岁农作物丰收的预兆,故农谚云:“瑞雪兆丰年”。 a$K6b5`>Rs  
〔 冬至〕 太阳过黄经270度的位置是为冬至;表示寒冷冬天到来的意思。这天,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过冬至后,太阳照射光线又向北回转,渐渐接近北半球地面,北半球的白昼又一天天加长,黑夜一天天缩短,但黑夜仍比白昼长。过冬至日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我国习惯以冬至作为数九的开始,以后每天为一阶段为一个“九”,共九个“九”,计八十一天。用来表示这一期间寒讯的消长。 a$K6b5`>Rs  
〔 小寒〕太阳过黄经285度的位置是为小寒;表示寒冷的冬天已临,但还未达到最冷的时候。 a$K6b5`>Rs  
〔 大寒〕太阳过黄经300度的位置是为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谚云:“冷在三九”。又云:“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出外冰上溜”。大寒正在三九、四九这一阶段。 jV(xYA3  
jV(xYA3  
【附录】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jV(xYA3  
地球绕着太阳转,转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jV(xYA3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jV(xYA3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jV(xYA3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jV(xYA3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jV(xYA3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jV(xYA3  
jV(xYA3  
【附录】四季与八风 jV(xYA3  
一年十二月,分为四季,每季均为三个月。立春到立夏,为春季。立夏到立秋,为夏季。立秋到立冬,为秋季。立冬到立春,为冬季。我国从古代开始,紧密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践经验,不仅概括出一年十二个月有农业二十四节气,而且根据二十四节气,还总结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有“八风”,反映出一年风向的基本规律。俗称的“八风”,即“八方风”,即首先是:东、西、南、北风。除了方向比较正的四风而外,还有偏方向的风,就是:东北、西北、东南、西南风。古时,将每季三个月九十天,划分为两个阶段:立春到春分,多为东风。春分到立夏,多为东南风。概括起来,春季三个月时间里,多为东风和东南风。立夏到夏至,多为南风。夏至到立秋,多为西南风。夏季三个月时间里,多为南风和西南风。立秋到秋分,多为西风。秋分到立冬,多为西北风。秋季三个月时间里,多为西风和西北风。立冬到冬至,多为北风。冬至至立春,多为东北风。冬季三个月时间里,多为北风和东北风。 jV(xYA3  
jV(xYA3  
[ 此帖被游宣虎在2010-04-16 15:17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游学京

发帖
10688
金钱
61516
贡献值
2700
交易币
9
好评度
1831
家乡
广东省雷州市松竹镇山口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4-15
谢谢分享
为理清粤西游氏源流而努力;
欢迎各地宗亲加入游氏廣平堂柒群(粵西)
群号105680760
离线游家陶

发帖
10923
金钱
16339
贡献值
1170
交易币
307
好评度
1380
家乡
湖南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4-15
谢谢上传分享,学习了
湖南常德游氏<九言堂>
离线游月生
发帖
453
金钱
4060
贡献值
45
交易币
0
好评度
65
家乡
广东省惠州市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4-15
引用第2楼游家陶于2010-04-15 22:25发表的  : jV(xYA3  
谢谢上传分享,学习了 jV(xYA3  
jV(xYA3  
居安思危
离线游德能

发帖
2380
金钱
3510
贡献值
410
交易币
3
好评度
109
家乡
福建宁化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4-15
学习了,谢谢上传
嵩公39世大托35世庆真30世入宁始祖载潮公第23世孙
离线游宣虎

发帖
4628
金钱
70090
贡献值
1853
交易币
106
好评度
2477
家乡
江西 九江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12-23
〔 冬至〕 太阳过黄经270度的位置是为冬至;表示寒冷冬天到来的意思。这天,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过冬至后,太阳照射光线又向北回转,渐渐接近北半球地面,北半球的白昼又一天天加长,黑夜一天天缩短,但黑夜仍比白昼长。过冬至日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我国习惯以冬至作为数九的开始,以后每天为一阶段为一个“九”,共九个“九”,计八十一天。用来表示这一期间寒讯的消长。 jV(xYA3  
jV(xYA3  
冬至是我國古代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的12月22日或23日,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各地氣候都將進入最寒冷的時節。因此,人們常把冬至作為寒冷時節到來的標誌。俗話説:「冬至大似年」。在古代,冬至節非常重要,人們一直是把冬至當作另一個新年來過的。先秦時,每逢冬至,君主們都不過問國家大事,而要聽五天音樂,百姓們也可不事生産,而在家盡情玩樂。漢代以後,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冬至節這一天都是很熱鬧的。   jV(xYA3  
從冬至起,白晝逐日加長,黑夜一天天縮短。晝陽夜陰,天陽地陰。中國古代禮天崇陽,因此,冬至日祭天是歷代統治者都很重視的活動,是一項國家大典。到了這一天,「太廟行薦黍之典,朝廷命宰執祀於圜丘。」(《夢粱錄》)祭天前皇帝要先行齋戒。冬至時,到皇城南郊圜丘祭天,祭天的儀式很隆重,也很繁瑣。皇帝只是按照禮儀官的引導完成早已熟悉的規定動作。冬至日的朝會也很熱鬧。百官和外藩使者都要參加這隆重的朝會。屆時,文武官員要整齊地排列在殿中,宋時俗稱「排冬儀」。皇帝駕臨前殿,接受朝賀,其儀式和元旦時一樣。《漢書》説:「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古人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一個吉日,所以值得慶賀。《後漢書》、《晉書》等史籍都有冬至日賀冬的記載。到唐宋時,這一習俗尤為盛行。「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東京夢華錄》)「最是冬至歲節,士庶所重,如饋送節儀,及舉杯相慶,祭享宗禋,加於常節。」(《夢粱錄》)到了這一天,車馬喧嚷,街巷擁擠,行人往來不絕。「嶽祀城隍諸廟,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做節。」明清之際雖曾一度廢止,但清代以後直到近世,民間仍有冬至節之俗。 冬至節賀冬,最具特色的是「履長」與「隆師」。所謂履長,是指晚輩禮拜尊長,尤指兒媳獻履獻襪。冬至日的禮拜尊長不同於居常的昏定辰省,一定要鋪排家宴,向父母尊長行禮。此外就是媳婦給公公婆婆獻履獻襪,這正是「履長」的本義。這種儀俗在魏晉時已形成了。 摘自「華夏經緯網」 jV(xYA3  
jV(xYA3  
jV(xYA3  
jV(xYA3  
jV(xYA3  
jV(xYA3  
jV(xYA3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jV(xYA3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 jV(xYA3  
jV(xYA3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jV(xYA3  
jV(xYA3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jV(xYA3  
jV(xYA3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还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jV(xYA3  
jV(xYA3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jV(xYA3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 jV(xYA3  
jV(xYA3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jV(xYA3  
jV(xYA3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jV(xYA3  
jV(xYA3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还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jV(xYA3  
[ 此帖被游宣虎在2011-03-29 10:12重新编辑 ]
离线游新源

发帖
8918
金钱
128578
贡献值
252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69
家乡
福建省上杭县同康村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4-01-26
以前的人厉害、那么会算
因为一个游字,紧紧的把我们连在一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