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在100Km内。 `E3:;|
FDDI网络是由许多通过光传送媒体连接成一个或多个逻辑环的站点组成的,因此与令牌环类似,也是把信息发送至环上,从一个站到下一个站依次传递,当信息经过指定的目的站时就被接收、复制,最后,发送信息的站点再将信息从环上撤消。因此FDDI标准和令牌环媒体访问控制标准IEEE802.5 十分接近。FDDI和802.5 的主要特性比较见表4.4 `E3:;|
`E3:;|
2.数据编码 `E3:;|
FDDI规定了一种很特殊的定时和同步方法。在网络中使用的代码最好是那种信号状态变化频繁的代码,这些状态变化使得接收器能够持续地与输入信号相适应,这样就保证了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同步。IEEE802.3标准中使用的曼彻斯特码只有50%的效率,因为每一比特都要求线路上有2次状态变化(即2Baud)。如果采用曼彻斯特码,那么100Mbps传输速率就要求200M Baud的调制速率,也即200MHz。换言之,曼彻斯特码需要发送数据的2倍宽带。 `E3:;|
考虑到生产200MHz的接口和时钟设备会大大增加成本,ANSI设计了一种称为4B/5B的代码。在这种编码技术中,每次对4位数据进行编码,每4位数据编码成5位符号,用光的存在和不存在表示5位符号中每一位是1还是0。这样,对于100Mbps的光纤网只需125NHz的元件就可实现,使效率提高到80%。 `E3:;|
为了得到信号同步,可以采用二级编码的方法。即先按4B/5B编码,然后再利用一种称为倒相的不归零制NRZI编码。应该编码确保无论4比特符号为何种组合(包括全“0”),其对应的5比特编码中至少有2位“1”,从而保证在光纤中传输的信号至少发生两次跳变,以利于接收端的时钟提取。这个原理类似于第2章中介绍过的差分编码。 `E3:;|
`E3:;|
5比特编码的32种组合中,实际只使用了24种,其中的16种用做数据符合,其余8种用做控制符号(如帧的起始和结束符号等)。表4.5列出4B/5B编码的数据符号部分,所有16个4位数据符号,经编码后的5位码中"1"码至少为2位,按NRZI编码原理,信号中就至少有两次跳变,因此接收端可得到足够的同步信息. `E3:;|
`E3:;|
3.时钟偏移问题 `E3:;|
在一般的环形网中,采用只有一个主时钟的集中式时钟方案,在绕环运行时,时钟信号会偏移。每个站点产生的偏移,积累起来还是很可观的。为了消除这种时钟偏移现象,采用一种弹性缓冲器来消除这种偏移。但即使采用了这种措施,由于偏移积累的缘故,也限制了环网的规模。 `E3:;|
这种集中式时钟方案,对100Mbps高速率的光纤网来说是不适用的。100Mbps光纤网中每一位的时间为10ns(而在4Mbps环网中,1位的时间为250ns)。因此,时钟偏移的影响更严重,如采用集中式时钟方案,就需要每一个站点配置锁相电路,成本会很高。 `E3:;|
因此FDDI标准规定使用分布式时钟方案,即在每个站点都配有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