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岸和南寺的蒙古包 串起碧海草原文化情 ^uS/r#l 更新日期:2009/11/20 18:13
日前(15)才落成啟用,一大一小、紅白相間的
蒙古包,位於東海岸
花蓮和南寺,經歷一週依舊吸引眾人目光、總想一探究竟───在太平洋濱體驗藍天草原的蒙古風情。
^uS/r#l ^uS/r#l 這是蒙古共和國缷任總統恩赫巴雅, 贈給台灣詩人愚溪博士的蒙古包, 當天依照蒙古傳統儀式,馬頭琴和長調的悠揚樂音中, 多國使節與文化界人士參加慶祝啟用典禮。
^uS/r#l ^uS/r#l 蒙古包在台灣難得一見, 大型可容百餘人, 小型十餘人,帳幕內通風亮麗, 冬暖夏涼, 為了因應台灣海洋氣候, 兩座蒙古包特別強韌, 由網狀編壁, 條木支撐, 圓形天窗, 拱形門扉, 外觀呈圓形, 可分散風力, 頂部呈圓弧狀, 可避免雨水積蓄, 以降低花蓮海風及雨水的侵蝕。
^uS/r#l ^uS/r#l 兩座蒙古包紅白相間, 紅色是蒙古人最喜愛的顏色, 象徵尊貴, 熱情, 和幸福, 白色代表他們的心意純潔和坦誠。蒙古包內樑柱, 包外門扉, 陳設家具, 彫龍刻花, 精緻高雅, 可見蒙古總統贈禮的誠意。
^uS/r#l ^uS/r#l 恩赫巴雅總統還特派他的好友蒙古桂冠詩人門都右, 率領師傅専程來台組裝。先將象徵神聖祝福的藍色哈達領巾, 茶葉, 和米放進木盒, 埋入地基, 再把樑柱豎起, 組裝, 最後在帳頂覆蓋由三百頭羊的毛織成的毛氈。詩人愚溪則在組裝完成時, 向天空灑牛奶, 祈天降福, 庇佑眾生。他說:「今後台蒙之間的文化藝術, 有了一個交流中心」。
^uS/r#l ^uS/r#l 和南寺位在鹽寮村海岸公路旁,是傳慶法師於1967年創建, 傳慶法師於1982年與雕塑大師楊英風合作建造『造福觀音像』,巨型觀音不僅是和南寺的精神地標,夜間投射在佛像上的光芒,成了指引漁民的明燈,同時也開啟宗教結合藝術弘法的機緣;傳慶法師最為後人樂道的創舉是推動「佛教藝術多媒體」,將佛學、文學、音樂、美術、攝影及電腦科技融於一爐, 1986年至今已完成多部創作,1992年「造福觀音藝術中心」視聽講堂完工,使和南寺成為全國唯一具備小型演藝廳及多媒體放映室的佛寺。
^uS/r#l ^uS/r#l (照片由和南寺提供)
^uS/r#l ^uS/r#l (2009/11/20 下午 06:13:34 黃凱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