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剩女”哭到今
]8>UII ,US ]8>UII ,US ——李清达水墨画《嫁不出去的女儿》赏析
]8>UII ,US 文 / 游心华
]8>UII ,US ]8>UII ,US 中国有句老话说:皇帝女儿不愁嫁。皇帝的女儿尊称“公主”,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坐拥天下财富,自然贵不可言。试问哪个男子不异想天开当一个帝王之家的“东床驸马”?可谁曾知道这世间最倒霉的莫过于极“左”年代和文革时期出身于“地富反坏右”(统称“黑五类”)家庭的女儿,纵然是沉鱼落雁、羞花闭月之貌,也挡不住无人问津的尴尬,天底下谁愿意做“黑五类”的女婿,一辈子背着“黑锅”遭人抢眼?
]8>UII ,US 因为那个年代全国上下“以阶级斗争为纲”,“有成份论”、“唯成份论”盛行,很多家庭出身不好的子女因为家庭成份问题而受到株连,沦为“末等公民”,上学、就业、入党、提干,处处受人歧视,成家立业,举步维艰。由此而来,那些“黑五类”家庭不可避免地积压了大批许多大龄、超龄而嫁不出去的女儿,用当今网络流行用语叫做“剩女”。剩女泛滥,光棍自然也就多了起来,眼看女儿一天天变老,到了无人敢娶的地步,那些当父母的人便横下一条心,像泼脏水一样把女儿发配给那些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屈居于社会底层的贫苦人家、光棍或残疾人做媳妇,更有一些嫁不出去或嫁错了夫婿的“黑五类”女儿因为遇人不淑,不堪任人凌辱或且婚姻受挫而服毒、上吊、投河自尽,甚至遁入空门,苦不堪言。
]8>UII ,US 李清达先生敢于面对现实,针砭时弊,锋芒直指“唯成份论”,用饱满的政治热情、独到的艺术眼光和娴熟的白描手法,巧妙的构思和创作了水墨人物画《嫁不出去的女儿》,抒发出了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对人生和社会的关注,同时也是对把个人出身当作评价一个人贵贱唯一标准的荒谬的“唯成份论”的批判与反思,上了年纪的人看到画面上的情景便会不寒而栗,仿佛跌进了那个忌讳莫深的悲惨年代:
]8>UII ,US 一个如花似玉的俊俏姑娘羞答答的躲在闺房里穿针引线,巧手绣鸳鸯,她满心喜悦编织着未来的美梦,憧憬着心中的白马王子早点来到身边,可惜等待她的却是一次又一次否婚、退婚的打击。年复年、日复日,眼看再也无人上门提亲论嫁了。头顶瓜皮帽、一袭粗布衫,身材魁梧的老父亲提着锄把从田地里干活回家,一进门便瞧见了女儿手中的针线活,本想上前安抚几句,可是欲言又止,露出一脸的无奈。聪明的女儿似乎窥探出了父亲心中的隐晦,不由得双颊绯红,珠泪暗弹。老父亲耷拉着脑袋,默立在女儿身边发愣。窗外,阳光明媚,两只燕子并立枝头,浅吟低唱,恩恩爱爱。屋里,一老一少,一个站立,一个枯坐,一片沉寂。里里外外,一动一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是那个极“左”年代另类人家婚姻与家庭的真实写照。画家试图通过父女两代人的不幸际遇,告诉人们再也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千万不要让“阶级斗争为纲”的悲剧在中国重演。虽然极“左”路线早已被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碾得粉粹,但人们记忆犹新。“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画家凭借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从极“左”年代乡村生活中截取的这一画面,就是要让人们牢记历史,痛定思痛,更加珍惜今日中国改革、开放、和谐的文明盛世。水墨画《嫁不出去的女儿》不但是当时社会的定格和缩影,也承载着画家对那些在“唯成份论”年代里遭受不公正待遇,丧失大好年华乃至屈死的成份不好者无比痛惜和悼念之情。
]8>UII ,US 在美术世界里,画家们大多热衷于“歌功颂德”或痴迷于“风花雪月”之中,在艺术创作上迎合政绩需要的多,反映民生社会的少,“纯艺术”的作品多,刻画真实生活的少,由此产生出的平庸、虚假、空洞、形式主义和毫无生命力的作品充斥画坛。正如画家所说的:艺术是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主观
情感的一种意识形态,如果离开了内容,单纯地展示技巧就失去了主心骨,也就缺少了艺术的张力和生命力。
]8>UII ,US 《嫁不出去的女儿》无疑是反映特定年代和真实社会面貌的一幅不朽画卷,是画家多年来苦苦追寻,砥砺创新不可多得的一幅好作品。这幅作品不但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而且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它让我们警钟长鸣,耳目常新,但愿荒谬的“唯成份论”随同那荒谬岁月彻底湮灭!
]8>UII ,US ]8>UII ,US 注: 李清达,现为福建省仙游县李耕画院院长、莆田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深圳市南国书画院名誉院长。
]8>UII ,US 国画《嫁不出去的女儿》已载入《李清达画集》(河北文艺出版社)、《中国收藏》杂志。
]8>UII ,US ]8>UII ,US ]8>UII ,US ]8>UII ,US ]8>UII ,US [ 此帖被游心华在2011-02-21 15:0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