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RJ8 2yq-
“湖广麻城县孝感乡迁四川”的说法是不对的 4RJ8 2yq-
“湖广麻城县孝感乡迁四川”的说法是不对的 <网址>\ 4RJ8 2yq-
4RJ8 2yq- 四川人都是“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后代,这已经成为定论。以至于有许多专家提出:没有十代以上的四川人!有人还举证出清末流行的《成都竹枝词》: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相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 4RJ8 2yq-
这种说法确有很多史料典籍作为证据。四川一些县志有过具体而详细的描述:“弥望千里,绝无人烟”、“万户萧疏”,“成都、重庆、叙州、马湖所属人民,仅存百十”,保宁、顺庆、潼川、龙安等三府一州所属29县,“一望丘墟,依山逼水者,豺狼昼游”,对当时情况记载最权威的“国史”《清史稿》卷120载: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孑遗者百无一二”、甚至是“靡有孑遗”。民国时期编撰的《泸县志》甚至言之凿凿:“自外省移实者,十之六七为湖广籍(麻城县孝感乡),广东、江西、福建次之”。这就是整个四川人都知晓的“张献忠剿四川”屠尽川人,才有“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我还看到另外一种“湖广填四川的说法”。 4RJ8 2yq-
张学君、张莉红的《从古今移民潮看巴蜀文化的开放性》说:“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后,湖北战乱不休,大量湖广人,特别是麻城孝感人陆续迁川”,该文用1371年到1393年四川的两次户籍、人口统计数据,说明在22年的历程中,四川户籍增加44%,人口增加56%,从而“由此推测出明初有30万左右的移民规模是大致不差的”,“出现了移民数量高于土著数量50%以上的情况”。两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湖广填四川”的人员,主要都是“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人! 4RJ8 2yq-
笔者童年时期听长辈说家族史,也是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迁移而来,故多年来对此说法也曾经深信不疑。后来在从事20世纪川籍作家和川籍文化名人的研究中,发现“同乡”太多,逐渐生疑,开始留心,也咨询过许多在生活中接触的各类人等,回答几乎都是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的移民后裔。这里就出现了问题。在14世纪的中国农村,一个乡的人口密度,不可能大到这种程度,即使全部迁移到四川,要繁衍出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偌大的四川省,假使每百里摊上一个麻城县孝感乡的移民,这将是一个何等巨大的人口数量?奇怪的是,笔者从开始留心这个问题,历时多年,还没有遇到一个四川土著的后裔。这又怎么可能? 4RJ8 2yq-
我们还是把名人作为个例研究。1947年,艾芜这样追述着自己的家族历史:“明末的时候,张献忠在四川大肆屠杀,弄得好些地方,都没有人烟了。湖广人大量地迁徙进去,才把空下的地方,填满了人家村落。所谓湖广人,便是指湖南湖北两省人说的。我自己的祖先,前七八代人,就是由湖北麻城县迁去的。而且,不只我一家,几乎附近好些县份的人,都是来自湖北麻城县。这都是有族谱可考,并非由于传闻。”(《<故乡>里面的语言》);1948年,艾芜在《我的幼年时代》中又重申道,自己“第一个到四川的祖先,原是生长在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的”,他这里已经明确地把自己的籍贯落实到“乡”!而事实上是,艾芜的汤氏家族入川(1698年)之前,“世居湖南宝庆府武冈州(今武冈县)高沙柿杨家桥(今属洞口县)(见《汤氏族谱》),1980年代《汤氏族谱》发现后,尤其是李义让、庄巨川《艾芜先祖入川考》一文发表后,一次在四川省文联召开的“鲁研会”上,我曾当面询及其事,艾芜答:“当然要依照族谱的说法。”17岁(1921年)离开家乡去十多公里外的省城成都求学,21岁(1925年)离开四川而“南行”,在这21年中,艾芜应该是要参加每年至少二次的家 4RJ8 2yq-
族祭祀活动(清明会、春节团年),聆听长辈述说家史,讲述入川以来汤氏的发家奋斗历程和“耕读传家”的传统。这是1949年以前,中国整个汉民族的每一个人(或以成百上千人规模的宗族祠堂方式,或以家庭为单位)都必须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用费孝通教授的话来说,这是“乡土中国”宗法制的特点之一。这些口传家族历史,应该说是深深植根于艾芜的记忆之中,绝不会弄错。他对自己家族历史的“误读”,应该是汤氏先辈出于某种不得已原因而有意识地隐瞒家族真实历史所致。这样做的原因,我们只能从外部的某种社会压力去寻找。为了说明这个情况,借用我的父亲、现年80岁的邓哲宗先生在新修《邓氏族谱·编后记》所写下的一段文字,来说明当时的风俗: 4RJ8 2yq-
据我幼年所经历的和现在所记忆的,每年春分,凡是传灿公后人中的男丁,都要参加祭祖扫墓。青壮年要去白果乡五指山的中位公之墓地、蒋家山的元松公之墓地进行祭扫活动,长长的队伍沿途敲锣打鼓,气势非常壮观。老少体弱者就在望江门祭扫。两处祭扫都完成后再回到邓氏祠堂,由年长、辈份高者领祭祖先灵位。拜祭完毕,族长或长辈讲话,内容是教育晚辈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要发愤读书,为邓姓增光,作有用人才。仪式完毕,开席进餐,老少汇聚一堂,其乐融融。其所需经费来自祠堂会的40余亩田产和淮口镇街铺面两间的收入。 4RJ8 2yq-
还有人甚至“虚构”一段自己的家族历史(之所以用“虚构”一词,后面再说),以适应某种生存需要,或者说逃避外部社会的某种压力。 4RJ8 2yq-
仁寿《戴氏族谱·序》(咸丰版):“我始祖保什公、妣谭氏,明太祖时自麻城孝感乡来川,迁于仁邑回龙场戴家山”;同治10年版中江《戴氏宗谱·序》:“吾始祖自江西迁楚壤麻城县孝感乡。明初来蜀”;光绪10年资中版《徐氏族谱·总序》:“吾徐氏,麻城县孝感籍也,妙洪祖避徐寿辉乱迁蜀”……在《族谱》中明确说来自“麻城县孝感乡”的还有仁寿光绪25年版的《李氏宗谱·世系考》、大邑光绪版的《鲁氏支谱·序》、华阳民国21年《余氏家谱·原序》、安岳民国27年版《陈氏族谱·序》、中江民国28年版《黄氏族谱·序》等等。其余只说迁自“麻城”者还多,至于含混地说迁自于“楚”者,就不再赘述了。 4RJ8 2yq-
有一份《族谱》给我们透露出了一点秘密。泸县民国3年版的《王氏族谱·鼎泰公序》:“(先祖)原籍汴梁(河南省汝宁府信阳州罗山县)……后携家游至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喜其风土,不二载,奉旨填籍四川,孝感乡人尽搬入四川”。它既真实地讲出了自己的籍贯,又为了某种原因,“从众”说:来自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喜其风土”是包含着讨好的成分,“奉旨”是不得不离开,因为全乡人“尽”走了。最关键的是,据此“不二载”,祖籍又是清楚的,“麻城县孝感乡”这个籍贯就不重要了。其实,很多四川人的《族谱》都有暂时客居“麻城县孝感乡”的记载,只不过时间没有这么清晰而已。 4RJ8 2yq-
最后再来说这个惹祸的“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1998年我在五台山上的一个学术会上,为这个地名,询及湖北武汉大学中文系博士导师孙党伯教授,对方顿时哑然失笑。后答以湖北确有麻城县,但该县绝无孝感乡,倒是很远的地方另外有一个孝感县。行文于此,找来一份地图册翻开一看,麻城县与孝感县虽同在湖北省,地理空间上却相差“一帽子远”。自己亦顿时嫣然,似我等弄文学的上当多年倒不要紧,一些多年来专门研究四川史的学者也被一些“史料”所迷惑。不管是“八大王剿四川”,还是清王朝军队入川作战,他们都应该明白一个起码的道理:军队作战需要大量的民工作苦力、乃至于补充兵源和提供军需品生产,于此则应该有许多四川土著被保留下来。四川人为什么要凭空“虚构”这样一个迁徙的来源,来掩盖自己的“土著”身份,其他省区的移民又为什么要在自己的家族历史中加入一段“麻城县孝感乡”的中转过程,虚构一个子虚乌有的地名,所为者何?其中秘密,望读者诸君揭示教我! 4RJ8 2yq- 4RJ8 2yq- 4RJ8 2y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