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霜侵,风雨洗。沧海桑田,辛亥烽烟起。天命人心君主废。民国中兴,又是新天地。 逆施行,求帝
]7kq@o/7 ]7kq@o/7 ]7kq@o/7 ]7kq@o/7 制。梦醒离宫,复辟同儿戏。伪满洲皇如傀儡。绝处逢生,半世浮沉泪。
]7kq@o/7 ]7kq@o/7 ]7kq@o/7 ]7kq@o/7 附注:
]7kq@o/7 ]7kq@o/7 宣统帝是清朝最后一位、登极时年龄最小、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因戊戌变法,囚禁了光绪,慈禧认为他四岁入宫,抚养他成人很费心却不听她的话,很伤心,想废了他。反复考虑后,先议立大阿哥(瑞郡王载漪之子)《清史稿.绵忻传》记载载漪福晋是太后的侄女亲上加亲。这个有异议,待考证。因义和团事起,载漪认为义和团是义民不是乱民。在西逃后,慈禧以载漪为这次事变的祸首,夺去他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的爵位,戍新疆。其子废除大阿哥称号,归宗后生活落魄,死得很惨。据《清德宗实录》记载,光绪临终前一天,慈禧懿旨由溥仪继承皇位、其父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溥仪承继同治帝为嗣,兼承光绪帝为嗣。溥仪祖母就是慈禧胞妹,溥仪是光绪的侄儿。但是他亲祖母是二侧福晋。他母亲是慈禧的养女。溥仪从出生到三岁离开王府,都由他亲祖母抚育,老福晋听了懿旨后也昏过去了。(和当年光绪父亲一样)《我的前半生》有记载。虽然醇王府出了两个皇帝,但两代醇亲王还是谨谨慎慎,乾乾翼翼。只求平安。溥仪短暂的皇帝生涯,经历了登极——退位——复辟的曲折复杂过程,是清帝前所未有的。溥仪进宫第二天光绪帝就驾崩,三岁的小儿要到灵前磕头哭祭;还要到慈禧病榻前叩头祈福。第三天慈禧也死了,要面对两具尸体,两丧并祭,受尽折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初九在太和殿举行登极大典。《我的前半生》中回忆他又哭又闹,吵着回家,其父哄他别哭,快完了。王公大臣认为不祥之兆。他在宫内外有三父七母:亲父、同治、光绪;生母、庶母、同治帝的三个遗孀,光绪帝的一后一妃。实际他离开生母后名义上由光绪皇后隆裕抚养实际由乳母王焦氏喂养照料。母亲众多,却没有母爱。体弱多病。从即位到退位只三年,还是幼儿。六岁读书,九岁写日记。朝廷政务由隆裕和摄政王执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辛亥革命。宣统三年黎元洪为都督,废除宣统年号,南京会议推选孙中山为大总统,改用公历纪元。本年为辛亥年,辛亥革命结束了268年的清朝统治,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1912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此间因袁世凯与孙中山秘密协商,许他继任大总统。1912年2月2日以清廷名义颁布宣统退位,同日颁布《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对皇宫、财产、皇陵、尊号、、、都保留,一切开支由中华民国拨用。照会各国政府。他退出皇位后上演了张勋兵变,宣统复辟的闹剧。历史教科书及论著文章称作张勋复辟,实际是张勋兵变,溥仪复辟。悬挂龙旗历时十二天闹剧就结束了,溥仪14岁.他师傅和父亲替他拟好张勋辞职的谕旨和退位诏书,溥仪放声大哭。后果是认为溥仪太不安分了,民国政府国务会议通过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回到他的醇亲王府,应了那句要回家的话了。1925年移居天津,1931年到东北,1932年任伪满洲帝国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被苏军俘虏进收容所,1950年8月移交中国政府,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度过15年的监狱生活。1959年得到特赦,196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1967年因患肾癌病故,他在位时没有建陵,先将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1994年由香港人张世义出资在光绪陵西北辟建“华龙陵园”骨灰迁葬。他前后共有五位妻子。皇后婉容、淑妃文绣、祥贵人谭玉岭、福贵人李玉琴、夫人李淑贤。有两个巧合:1.清太祖兴起和末代皇帝关押都在抚顺2.清兴起的皇后和覆亡的太后都是叶赫那拉氏。溥仪对清朝的历史因年幼没有独立政治责任,功过也不作评论,只是作为清末帝的历史符号,而存在于历史典册。出宫后的历史,不属于“清十二帝”的叙述范围,就不多说了。(溥仪1906年生,卒于1967年,享年62岁。属马,十八岁结婚,无子女。最失意离开紫禁城,最得意在皇宫里骑自行车,最擅长照相,最不幸坐监狱15年,最痛心无子女。)
]7kq@o/7 ]7kq@o/7 说明:这里的资料是根据《百家讲坛》的大型系列讲座《清十二帝疑案》和《正说清朝十二帝》解密历史真相,走出“戏说”误区,经过我编辑整理的。主讲的是清史研究会阎崇年会长。
]7kq@o/7 ]7kq@o/7 ]7kq@o/7 [ 此帖被游小影在2010-01-22 00:1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