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3376
-
- 注册时间2014-08-31
- 最后登录2025-04-09
- 在线时间29小时
-
- 发帖780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4
- 金钱25056
- 贡献值1012
- 交易币4
- 好评度6066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7804
- 金钱
- 25056
- 贡献值
- 1012
- 交易币
- 4
- 好评度
- 6066
- 家乡
- 莆田
- 性别
- 男
|
游国恩散记 z ,P:i$ z ,P:i$ z ,P:i$
z ,P:i$ 我,业余做文学的,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对我有巨大的影响。 z ,P:i$ 游国恩先生,游氏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古典文学大师;平实、谦虚、中庸、诚恳,非常了不起的、得到公认的、有实实在在的成就的、符合中华文化的“德”的标准的、和气的、里程碑式的一个文化巨人、好人。 z ,P:i$ 我,福建省莆田游氏的。莆田游氏,与游国恩故乡有一点点关系。游国恩,江西临川人。江西省的抚州,是“才子之乡、文化之邦”。明嘉靖天启年间,莆田游氏的游日章祖孙三代,中了三名进士,一名举人。莆田名著《续莆阳比事》誉曰:“祖孙三代四甲科”。 游日章知江西临川五年。游日章,写许多好文章。 z ,P:i$ 游国恩先生,新中国北京大学中文系第一批的一级教授、著名文学史家、楚辞研究专家,20世纪10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四大名家”之一。 z ,P:i$ 游国恩先生,是楚辞研究的集大成者。福建省莆田的妈祖文化,影响力非常巨大的。妈祖文化,与楚辞接近。我研究妈祖文化二十年,也研究一点点游国恩先生。 z ,P:i$ 游国恩,1899年4月17日出生,临川区湖南乡洪塘游家村人,在家中排行老二。 z ,P:i$ 游国恩的父亲游本修,经商,勤奋、精明,生计并不困难。 z ,P:i$ 游国恩的启蒙老师,是祖父游士桢。游士桢是秀才,对古文研究深,对孙子管教严格。在游国恩两岁多时,就教他识字,稍大一点,又要求他读书背书、练习写字,还要对“对子”写文章。即使在传统节日里,也要令其完成当日课程。 z ,P:i$ 游国恩自小天资聪慧,喜欢读书,记忆力超常,非一般人可比,读书只要教两三遍,就能熟记于心,终生不忘。 z ,P:i$ 游国恩六七岁时,参加一些婚礼,看到精彩的对联,能一字不漏地背给祖父听,过目不忘,在乡间颇有名气。 z ,P:i$ 在祖父长达7年的严格督教下,游国恩熟读了经、史、子、集和《古文辞类纂》等,为日后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z ,P:i$ 游国恩幼年刻苦攻读,读旧式教育必修课,根底深厚,直到晚年,举凡经、史、文、集和唐诗宋词中一些重要篇章,仍可随口背诵。根底深,大有裨益。 z ,P:i$ 1915年,游国恩考入临川中学。三年后,与上顿渡的姑娘陈辅恩结婚。读书期间,家庭经济不宽裕,母亲想方设法。游国恩对母亲感情深,至孝。 z ,P:i$ 1920年8月,游国恩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预科,后升为本科。 z ,P:i$ 进入北大后,游国恩成绩名列前茅,学有成就。1925年,先后发表了《离骚研究》、《陶潜年纪辩疑》、《天问研究》、《莲社成立年月考》,并完成了《楚辞概论》一书的写作。1926年,又写出并发表了《一千五百年前的大诗人陶潜》一文。不久,《楚辞概论》一书由北新书局出版。 z ,P:i$ 《楚辞概论》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反响,确立了游国恩新楚辞学奠基人的地位。 z ,P:i$ 著名学者陆侃如,欣然命笔为《楚辞概论》写序,对游国恩赞不绝口,认为《楚辞概论》是“有楚辞以来一部空前的著作”。 z ,P:i$ 鲁迅、郭沫若等学界名家,多次予《楚辞概论》高度赞誉。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屈原及宋玉》中,把《楚辞概论》列为参考书之一。郭沫若在《历名人物·屈原研究》一文的正文与注释中,多次提到《楚辞概论》,除同意游国恩的一些看法外,还称游国恩对“离骚”的解释是一大发明。 z ,P:i$ 1926年7月,游国恩在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带着优异研究成果,回临川从事教学。1926年9月应聘到江西省立第四中学任教;1927年2月到临川中学任教;1928年2月进入南昌第一中学任国文教员。 z ,P:i$ 1929年,时任武汉大学中文系主任闻一多,读《楚辞概论》后,拍案叫绝,当即邀请游国恩到武汉大学任教,讲授中国文学史和楚辞,从此开始了游国恩五十年的大学教学生涯。 z ,P:i$ 1931年,游国恩受山东大学的邀请,任讲师、教授。 z ,P:i$ 1936年7月,游国恩任华中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随校辗转到桂林、大理等地。教学之余,游国恩考察研究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地理和风俗民情,撰写了10余篇论文。 z ,P:i$ 1942年8月,游国恩受邀去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后随校迁回北京,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游国恩主要发表出版了《先秦文学》、《读骚论微初集》、《屈原》等多部书籍。 z ,P:i$ 游国恩在北京大学许多年,知识渊博,是古典文学权威。 z ,P:i$ 游国恩的学术态度,广受赞誉,诸多学者称其文章结构严谨,立论有据,“颇多胜解”,“平理若衡,照辞如镜”。游国恩的学风,泽被了好几代人。 z ,P:i$ 1957-1959年,游国恩主持编写《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和《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成为高校必备参考书,得到海内外的一致好评。 z ,P:i$ 1961-1963年,游国恩受中宣部和高教部委托,领衔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大纲》(1册)和《中国文学史》(全4册),后者多次再版,在中国高校延用多年。 z ,P:i$ 游国恩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大书,四卷本,洋洋洒洒一百多万字,思想贯通,形态舒展,风格统一,结构匀称,是发行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教科书,在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印了几十版,出版至今五十多年,经久不衰,不朽经典。 z ,P:i$ 游国恩毕生勤奋地学习和工作,持之以恒,读过的书,或字里行间圈圈点点,画着各种标记,或在书眉上写满密密麻麻的蝇头批注。凡是用得着的材料、心得等等,无不及时记录下来。 z ,P:i$ 在北京大学,许多人写回忆文章,谈到听游国恩讲课情景,内容丰富,分析精僻,条理清晰,易记易懂,且讲读时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游国恩随着铃声,走进教室,讲课声音宏亮,凡引用古诗文都背诵如流,写在黑板上也一字不差。 z ,P:i$ 游国恩诞辰百周年纪念会上,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曹道衡,谈到文研所所长何其芳向游国恩请教的事。何其芳与人论谈《诗经》,请游国恩列参考书,游国恩居然不暇思索,一口气就列举出前人研究诗经的书籍好几十种。后来文研所买参考书,绝大部分是按游国恩列举的去买。 z ,P:i$ 曹道衡感慨地说:“现在有的人写书是电脑写的,而游先生的书是人脑写的,字字是金。” z ,P:i$ 游国恩不仅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而且还品格高尚,一直关心家乡和自己的亲人。 z ,P:i$ 游国恩先生,1978年6月23日逝世,享年79岁。 z ,P:i$ 游国恩先生,游氏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中国古典文学大师;平实、谦虚、中庸、诚恳,非常了不起的、得到公认的、有实实在在的成就的、符合中华文化的“德”的标准的、和气的、里程碑式的一个文化巨人、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