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考古新发现!哈佛教授:坚信平潭是南岛语族的故乡 4IB`7QJq
4IB`7QJq
发布时间:2017-12-31 信息来源:平潭广播电视台 作者:陈倩 赵曦 点击数:149 字号:T | T 4IB`7QJq
南岛语族文化一直是国际考古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而南岛语族的起源地也是国际考古学者争论的重点。2010年11月份,5名南岛语族后人法属波利尼西亚人架独木舟在平潭拉开寻访祖先足迹的行程,认定平潭是南岛语族祖先向外迁徙的第一块踏板。 4IB`7QJq
4IB`7QJq
4IB`7QJq
4IB`7QJq
近日,位于平潭的东花丘遗址有了新发现,进一步佐证了平潭与南岛语族起源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加深了平潭和南岛语族之间的海洋文明渊源。 O[C4xq
O[C4xq
1514676448715758.png O[C4xq
O[C4xq
记者 陈倩:我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位于平潭平原镇山显美村的东花丘遗址,根据目前发现的陶器的器型以及地层等方面判断,这处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后商周时期的遗址。这处遗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平潭史前青铜文化时期的空白,也进一步佐证了平潭与南岛语族之间的密切关系。 O[C4xq
O[C4xq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美国丹佛美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研究员 焦天龙:因为一部分南岛语族扩散出去以后,还有一部分留了下来,发生了很多变化。既然我们要研究南岛语族文化,就要研究他们的发生、扩散,也要研究后续的变化,新发现弥补了这个空白,非常重要。 O[C4xq
O[C4xq
1514676462974654.png O[C4xq
O[C4xq
此次东花丘遗址的发现,和平潭龟山遗址、壳丘头遗址共同形成了遗址聚落,三个遗址之间所形成的时间脉络,成为研究南岛语族传播、扩散的参考依据,也更加坚定了考古学者们对平潭作为南岛语族起源地的设想。 O[C4xq
O[C4xq
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理事长 郑国珍:从它的石器可以看的出来,南岛语族在各个岛屿上用的器物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有短石锛、绳纹片、我们用的凹槽砸石器、鱼钩,这些都跟南岛语族有关,到今天为止他们还在使用。这条线当中,年代最早的在平潭,说明它是起源地发展地。 O[C4xq
O[C4xq
1514676503653339.png O[C4xq
O[C4xq
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所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范雪春:因为现在很多学者实际上已经提出,像新西兰人、波利尼西亚人都是从我们平潭出去的。他们认为这边是植入太平洋的第一块踏板,两岸之间的源头在这一块是毫无疑问的。 O[C4xq
O[C4xq
多年来,平潭一直致力于史前遗址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目前岛内共发现17处史前遗址,相继挖掘出土贝壳、螺壳、陶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等文物。这些史前文物的发掘,也印证了平潭和南岛语族的发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O[C4xq
O[C4xq
1514676514807252.png O[C4xq
O[C4xq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美国丹佛美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研究员 焦天龙:从语言学、遗传学、考古学三个方面的研究来看,这些证据都指向福建沿海,而平潭又是福建沿海的一部分,我个人坚信,这是它的源头之一,证明它就是南岛语族的故乡。 O[C4xq
O[C4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