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185阅读
  • 45回复

姚家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486
金钱
65620
贡献值
3223
交易币
14
好评度
5373
家乡
湖南株洲姚家坝
性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4-27
                                                           姚家坝 3J~kiy.nfW  
                                                                          游建国 3J~kiy.nfW  
    多少年前就想写姚家坝,但是一直没有动笔,心里面想过无数次,但都没有一个好的表达将厚重的姚家坝完整的表达; 3J~kiy.nfW  
姚家坝是我的籍贯地和出生地,以前常常和同事的语文老师尹健庭逗乐:籍贯是什么?尹回答:父亲的出生地;我讲我父亲出生地当时叫醴陵北乡梢岗铺;尹回答我:那你的籍贯就是醴陵北乡梢岗铺;我讲哪个地名现在改名为株洲县姚家坝,到底这个籍贯怎么填写呢?尹健庭没有再回答了。 3J~kiy.nfW  
姚家坝乡的出现 3J~kiy.nfW  
在1905年的清末詹天佑修的第一条铁路---株萍铁路通车前,姚家坝还只是醴陵北乡八都梢岗境下属的一个小水垻,为明代在此地的姚姓人家所立,而姚姓人家后来和现在漂沙井的张姓人家交换后此地不再有姚姓居住。 3J~kiy.nfW  
3J~kiy.nfW  
3J~kiy.nfW  
     1905年株萍铁路通车后,火车要从姚家坝开始爬一个大坡并拐一个大湾故而在此设站,同时设立邮局和电报局,使清代末期醴陵北乡的乡人享受了中国最早的铁路交通和邮政电报服务,因此醴陵北乡的外出之人留下的联系方式都是:株萍铁路姚家坝邮局转某某,现在可以查到的黄埔军校一到五期的学生档案很多通讯地址都是姚家坝邮局转。 3J~kiy.nfW  
民国的时候还没有姚家坝这个行政建制,醴陵北乡民众坐火车坐到姚家坝下车再步行回家,因此在外面人家问是哪里的人时会回到:我是姚家坝的。 3J~kiy.nfW  
1958年株洲成立地级市,正式成立姚家坝乡并划归株洲市郊区;1965年成立株洲县又将姚家坝乡划到株洲县;2012年区划变更姚家坝并到芦淞区。 3J~kiy.nfW  
3J~kiy.nfW  
3J~kiy.nfW  
现在的姚家坝乡的范围明代属于醴陵二十二都和上二十二都,清代早期属于醴陵八都和十三都,清代末期属醴陵北乡八都的梢岗境、南田境,九都的朱黄宋境,十四都的大茅境。 3J~kiy.nfW  
湘赣驿道 3J~kiy.nfW  
旧时的高速公路就是驿道,从长沙府到南昌府若从水路走要经过湘江、洞庭湖、长江、鄱阳湖、赣江的漫长水路,因此,从江西到湖南都是从陆路特别是驿道走了; 3J~kiy.nfW  
     旧时从长沙出发,经南山站、白田铺等铺到跳马铺也就是五代时期的龙回关,出龙头铺就离开善化县进入湘潭县地界;再经荷塘铺就到达朱田铺(宋明时期称朱田铺和槠洲,后来统一为株田铺和株洲了),出白关铺(原来称百关)进入云盘(原称营盘)界牌湾就是醴陵地界了;双牌铺也是双牌驿,是长沙到江西湘赣驿道中唯一不在城市的驿站,属梢岗境的地盘,经梢岗铺、清安铺、东冲铺、板寨铺、㨬牌铺到醴陵县驿,再经插岭关到江西地界。 3J~kiy.nfW  
3J~kiy.nfW  
3J~kiy.nfW  
周代贵族在梢岗铺边的狮形山祭天,所埋的青铜器---象尊,在1975年出土,现在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可知周代时期,这条湘赣驿道就存在了。 3J~kiy.nfW  
三国时期,孙权部从湘赣驿道攻入醴陵到达当时的株洲设建宁县,县治也就是现在株洲河东位置。 3J~kiy.nfW  
唐代,李靖带着他的红颜知己红佛女也从这条湘赣驿道经过,红佛女将她的香魂永远的留在这条路上,现在的醴陵西山还有红佛女墓。 3J~kiy.nfW  
五代时期,南唐携带大唐帝国的余威财富据守东南,与马殷的长沙楚国在现在的萍乡老关分界;马殷为繁荣长沙楚国的经济文化,下令开放长沙到江西的驿道,并不得对商贾征收税赋;于是驿道边便开始有人从事商业活动,由于商贾身带重金,安全很难保证,在周边的地方便有了谋贾客之风,(将商贾杀害谋其钱财,早几年在附近村民劳作的时候,在沼泽中发现了身佩长剑着古装的男子尸体)于是,马殷在现在卦石的马王嘴的官冲曾据兵保护,后人就把马殷到过的山嘴叫马王嘴,据兵的小山冲叫官冲。   3J~kiy.nfW  
       3J~kiy.nfW  
宋代, 乾道三年朱熹来潭州访张栻,同游南岳,至槠洲面别,经双牌驿、梢岗铺、醴陵归崇安; 3J~kiy.nfW  
绍熙五年,朱熹任潭州安抚使,从这条路经醴陵株洲,结识了驿道边的黎贡臣,将其聘为岳麓书院的山长; 3J~kiy.nfW  
淳熙二年,吕东莱从这条湘赣驿道往潭州访朱熹,被醴陵北乡乡民留住讲学,而立莱山书院,是为渌江书院前身; 3J~kiy.nfW  
乾道九年,范成大从湘赣驿道经醴陵到槠洲,并留下诗作《过醴陵初见山花》; 3J~kiy.nfW  
3J~kiy.nfW  
3J~kiy.nfW  
元代,将原来的驿道每隔十里路左右设急递铺,投递加急文书,每铺设铺兵和马夫若干,此制度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 3J~kiy.nfW  
元至正二十年,湖北陈友谅统军元帅沿湘赣驿道进驻醴陵。 3J~kiy.nfW  
明洪武初年,朱元璋命大将徐达收服湖南,江西的士族跟随做好经济保障;“程门立雪”的主人公北宋名卿游酢的后代游崇荣携四子一侄进驻醴陵北乡梢岗铺卦石乌石冲(现在的姚家坝梢岗铺卦石),掌管醴陵北乡八都梢岗境;善于修造的刘侣松同行,游氏出资刘氏施工,在现在的游家大屋、徐家坪、台冲里、梢岗铺江背晚、桥背湾修大屋五座,在徐家坪修大坪供徐达的将士操练,并在徐家坪造铁匠炉若干座由刘氏族人为其打造兵器,并在桥背湾利用水流造草纸和草席厂(一直用到到1980年代); 3J~kiy.nfW  
大将徐达用了四年的时间收复了湖南,湖南十室九空,也就是后人所称的朱元璋血洗湖南, 3J~kiy.nfW  
为恢复生机,繁荣经济,命游崇荣的长子游镒管理醴陵到湘潭、湘潭到浏阳的驿道沿线即现在白关铺到朱田铺到株洲河西到湘潭东门外;次子游锡掌管善化(长沙县)一带的驿道沿线,即云田铺到跳马铺到白田铺到南门口,和大托铺到洞井铺到南门口;三子游鑑掌管醴陵到湘潭、醴陵到浏阳的驿道沿线,并号令四县游氏族人;四子游铿掌管湘阴到岳阳的驿道沿线,侄子游万昂掌管湘阴到平江的驿道沿线; 3J~kiy.nfW  
明代,正德二年王守仁从湘赣驿道经醴陵株洲去贵州,留下诗篇《游醴陵靖兴寺》; 3J~kiy.nfW  
清代,游家的正四品朝议大夫游登洙的夫人张氏,出千金命其子游新榘、游新梁、游新棠将梢岗境内的梢岗铺到双牌驿的驿道修成石板路; 3J~kiy.nfW  
民国时期,护法军将领刘建藩打败北洋军,将北洋军赶到长沙以北,刘建藩在他清安铺的家中稍作休息后,亲自骑马从姚家坝沿这条湘赣驿道想赶到长沙继续指挥作战,在株洲不慎落水身亡; 3J~kiy.nfW  
在梢岗铺乌石冲游家七进大夫第夏屋水井边的世代为游家主持修造的刘家,有四个儿子:刘子海、刘子林、刘子孝、刘子奇;刘子奇又叫刘岳厚,是民国早期的湖南省公路局长、抗战时期的湖南省党部主委,并将他破败东家游家子弟的游筱云带作徒弟和助理。 3J~kiy.nfW  
湘赣驿道,在周代到民国的漫长时间里,为江西湖南两地军事、经济交流起了巨大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将蛮荆之地变成了鱼米之乡; 3J~kiy.nfW  
1937年日军从四面进攻湖南的时候,为阻止日军机械化部队从驿道开进,驿道两边的百姓在政府的动员下,将可以行驶马车的湘赣驿道,挖成只留下一条直的石板,宽度仅仅能过一个人了。 3J~kiy.nfW  
o 3J~kiy.nfW  
株萍铁路 3J~kiy.nfW  
      清代末期的洋务运动,湖广总督张之洞、工部侍郎盛宣怀,为民族资本和民族企业出力甚多,1898年开始修建的株萍铁路,在1902年醴陵到萍乡就已经通车,当时的姚家坝醴陵直接坐火车到萍乡和安源;1905年,株萍铁路全线通车,给中国的南方缔造了两座工业城市---株洲和萍乡。 3J~kiy.nfW  
当时中国的几个现代企业大冶铁矿、汉阳铁厂、安源煤矿属于官助商办,为把安源的媒运到汉阳,又要比较经济,最好的办法就是沿当年的湘赣驿道修一条铁路,将安源的煤用火车运到株洲下湘江,再水路到汉阳; 3J~kiy.nfW  
当年承担这个铁路的总工程师是英国人李安,慈禧太后亲自将詹天佑派给他作襄理,英国人修了安源到萍乡一段铁路后,因为和詹天佑意见不合摔袖而去,詹天佑便独自承担了株洲到萍乡段的测量到施工的全部工程任务; 3J~kiy.nfW  
本来计划株萍铁路全部沿湘赣驿道铺轨施工,但是从明代起一直掌护驿道的游家族长,只同意从游家的朱田铺、白关铺经过,无论无何不肯铁路从祖先开基的双牌铺和梢岗铺经过,没有办法,詹天佑只好将铁路在白关铺拐一个大湾并上个大坡,从梢岗境竹山刘家的地盘进入南田境张家的地盘,到东冲铺后再沿湘赣驿道铺轨施工; 3J~kiy.nfW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正因为株萍铁路的改道,此段铁路花了詹天佑近三年时间,株萍铁路全线通车比醴萍铁路通车晚了三年,但是此路段的施工为詹天佑日后修京张铁路大爬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詹天佑传》中多有记载。 3J~kiy.nfW  
也正因为株萍铁路的改道,也才有用铁路赔款办的湖南最早的新式学校:私立刘氏兰谊学校、私立张氏选青学校,为中国近代陪养了许多的人才; 3J~kiy.nfW  
也正因为株萍铁路的改道,才保存了双牌铺到梢岗铺到清安铺的湘赣驿道,使我们今天还能一窥当年湘赣驿道的风貌; 3J~kiy.nfW  
也正因为株萍铁路的改道,才会在刘家门口的姚家坝设立火车站,也才有了今天的姚家坝乡。 3J~kiy.nfW  
铁路通车的同时便有有邮政和电报服务,从此,姚家坝的乡民便享受到了很多人几十年后才享有的生活方式。 3J~kiy.nfW  
氏族源流 3J~kiy.nfW  
    姚家坝人的先祖绝大部分都是明洪武从江西而来, 3J~kiy.nfW  
清代《醴陵县志》记载: 3J~kiy.nfW  
八都南田境南田桥有张友诚祠,南田境枫树塘有张常祠,南田境枫树塘有张世运祠,南田桥有张世隆祠,南田桥凤形山有张世荣祠,南田境南灵桥有沈槐柽祠,梢岗铺有游崇荣祠,梢岗铺有游邦兴祠,梢岗铺龙宇湾有旷大侣祠,梢岗境竹山有刘侣松祠,四都打茅境杨家桥有邱里祠; 3J~kiy.nfW  
民国《醴陵县志》氏族志记载: 3J~kiy.nfW  
沈德尊,开基在姚家坝南灵桥,明洪武三年从江西丰城来,到民国时期四修族谱,有男丁1000,祠堂一所(指醴陵境内祠堂,下同); 3J~kiy.nfW  
邱起贤,开基在姚家坝杨家桥,明洪武二年从江西丰城来,到民国时期五修族谱,有男丁2000,祠堂两所,子孙分迁在耿境和邱家冲; 3J~kiy.nfW  
黄贵海,开基在枫林市,元至正二十四年从江西上高来,到民国时期四修族谱,有男丁8000,祠堂四所,子孙分迁在贵州贵筑、醴陵油田和姚家坝八眼塘; 3J~kiy.nfW  
陈履端,开基在吴田,明洪武六年从江西丰城来,到民国时期三修族谱,有男丁6200,祠堂三所,子孙分迁在吴田和姚家坝桐木冲; 3J~kiy.nfW  
张茂清张茂濂,开基玉屏山塔下,宋淳佑年从广东兴宁来,民国时期有男丁6000,子孙分迁多地,有分迁到姚家坝梢岗铺和八眼塘; 3J~kiy.nfW  
张友诚,开基在南竹山,明洪武八年从江西新喻来,到民国五修族谱,有男丁8000,子孙分迁在姚家坝枫树塘和南田桥; 3J~kiy.nfW  
游崇荣,开基在姚家坝梢岗铺,明洪武初从江西丰城来,民国时期四修族谱,有男丁5000,祠堂两所,子孙分迁湘潭、长沙、湘阴; 3J~kiy.nfW  
杨寿七,开基吴田,明洪武初从江西丰城来,民国时期二修族谱,自孙分迁姚家坝桐木冲; 3J~kiy.nfW  
刘侣松,开基姚家坝竹山,明洪武初从江西南昌来,民国时期四修族谱,有男丁1000,祠堂三所; 3J~kiy.nfW  
刘智迁,开基清安铺,清康熙从茶陵来,民国时期六修族谱,有男丁4600,祠堂十四所,子孙分迁梢岗铺、东冲铺、东庄; 3J~kiy.nfW  
蒋友莘,开基姚家坝长垅,明洪武初从江西丰城来,民国时期四修族谱,有男丁2000,祠堂两所,子孙分迁姚家坝枫树塘和难田桥; 3J~kiy.nfW  
钟友才,开基潭塘,明洪武初从江西永丰来,民国时期五修族谱,有男丁9800,祠堂十一所,子孙有分迁到姚家坝长垅等地; 3J~kiy.nfW  
旷若霖,开基梢岗铺,明洪武初从江西庐陵来,民国时期二修族谱,有男丁400,祠堂一所,子孙分迁燕头,龙宇湾,榨下垅。 3J~kiy.nfW  
学校人才 3J~kiy.nfW  
     旧时醴陵流传一偈:白鹿东山洗衣南无阿弥陀佛,意为醴陵的人才北乡六成、东乡三成、西乡一成; 3J~kiy.nfW  
姚家坝作为醴陵北乡的中心人才尤盛, 3J~kiy.nfW  
明代,作为北宋大儒“程门立雪”主人公游酢后代的游家人,就在梢岗铺办有“立雪斋”的为梢岗境的境学, 3J~kiy.nfW  
姚家坝边上东冲铺有莱山书院,黎贵臣被朱熹聘为岳麓书院山长, 3J~kiy.nfW  
清末和民国时期,氏族办学之风尤盛,每个氏族皆有自己的族学, 3J~kiy.nfW  
在姚家坝有: 3J~kiy.nfW  
梢岗铺有私立游氏立雪学校, 3J~kiy.nfW  
龙宇湾有私立旷氏敦本学校; 3J~kiy.nfW  
梢岗铺有第四保国民小学, 3J~kiy.nfW  
梢岗铺乌石冲有第十保国民小学, 3J~kiy.nfW  
竹山有私立刘氏幼幼小学代用第五报国民学校, 3J~kiy.nfW  
水口庙有私立刘氏文渠小学代用第六保国民学校, 3J~kiy.nfW  
枫树塘有第五保国民小学艻坡甲分校, 3J~kiy.nfW  
南田桥有私立张氏选清高级小学代用长田乡中心小学, 3J~kiy.nfW  
石庄有第五保国民联合小学, 3J~kiy.nfW  
在湾塘有私立张氏选青小学第五分校代用第六保国民小学, 3J~kiy.nfW  
在凤形山有私立张氏选青小学第八分校, 3J~kiy.nfW  
南田桥有私立张氏选青小学(原名私立张氏侃房小学), 3J~kiy.nfW  
纸钱桥有第二保国民学校, 3J~kiy.nfW  
八眼塘有第三保国民小学(原名大茅境学), 3J~kiy.nfW  
田心有第七保国民小学, 3J~kiy.nfW  
姚家坝有第八保国民小学, 3J~kiy.nfW  
桐梓坪有私立晏氏崇俭小学, 3J~kiy.nfW  
沈家围子有私立沈氏崇本小学, 3J~kiy.nfW  
长垅有私立钟氏培德小学, 3J~kiy.nfW  
隆奉庵(龙凤庵)有私立张氏选青小学第一分校(原名私立张氏常房小学), +8~C&K:  
东方冲有私立张氏选青小学第二分校, +8~C&K:  
桐木冲有私立陈氏铸英小学, +8~C&K:  
火厂湾有私立张氏选青小学第三分校, +8~C&K:  
走霞岭有私立沈氏务本小学, +8~C&K:  
+8~C&K:  
+8~C&K:  
清安铺有兰谊中学,私立刘氏兰谊完全小学,第一保国民小学; +8~C&K:  
明代,嘉靖年重修大运河,梢岗铺游家的游寅调扬州宝应,作修运河的主簿; +8~C&K:  
梢岗铺旷宗舜乡试高中第一名解元,却不愿意出去做官,就做了家门口双牌驿的驿丞; +8~C&K:  
+8~C&K:  
+8~C&K:  
清代, +8~C&K:  
梢岗铺乌石冲(现在的卦石村)游学德,封正四品朝议大夫,每逢岁末便焚掉向其借钱的借据,醴陵县志有传; +8~C&K:  
游学德夫人张氏,正四品恭人,夫游学德过世后,当众人和立据者焚其借据,醴陵县志有传; +8~C&K:  
游邦兴,邑庠生,敕封儒林郎,诰封正四品朝议大夫,乾隆巳亥丙午出谷千余石救醴陵北乡全乡之众,醴陵县志有传; +8~C&K:  
游登洙,州同,正四品加四级朝议大夫,逢灾免粮饷、减佃租,济孤残、施棺材,同四位邑绅将醴陵渌江桥修成石桥,醴陵县志有传; +8~C&K:  
游登洙夫人张氏,正四品恭人,夫故当立据者焚其借据,为适婚非游姓家人之子娶妻、为无子斐游姓家人纳妾、使各家斗有后,临去世前出千金命其子游新榘、游新梁重修梢岗铺到双牌铺驿道为石板路,醴陵县志有传; +8~C&K:  
游新榘,邑庠生,正六品儒林郎,候选布政司参军,湘潭、醴陵游氏族首,管理两县游氏性浑厚言耿直,皆颂其公道,与弟新梁一起倡修梢岗铺到双牌铺驿石路,醴陵县志有传; +8~C&K:  
游新梁,布政司理问,正六品儒林郎,嘉庆戊辰饥荒,出谷千余石救醴陵北乡乡民,复赴湖湘买米助赈,出千金倡修梢岗铺到双牌铺驿道为石板路,醴陵县志有传; +8~C&K:  
游新棠,十八岁补博士弟子员,历任兴宁、临湘、江华、沅江教谕,直隶州训导,醴陵县志有传; +8~C&K:  
梢岗铺乌石冲(现在的卦石村)游家七进大夫第的游振廷,追随他渌江书院的老师左宗棠,驱除外寇,收复新疆,被封为义勇巴图鲁、正二品武威将军; +8~C&K:  
+8~C&K:  
+8~C&K:  
梢岗铺卦石的旷若谷,和程潜一起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参加并领导辛亥革命和第一次第二次北伐; +8~C&K:  
+8~C&K:  
+8~C&K:  
梢岗铺乌石冲(现在的卦石村)游家七进大夫第夏屋水井边的刘岳厚(也叫刘子奇),留学日本,任湖南公路总工程师、局长,湖南省党部主委,大力支持抗战; +8~C&K:  
张家湾的张国威,保定军校第四期毕业,毕业与何键一起组织游击队,在姚家坝附近抗击北洋军,后任湘军第一师师长,与叶挺一起力战丁泗桥,成北伐名将; +8~C&K:  
+8~C&K:  
+8~C&K:  
竹山刘家的刘斐,家就在火车站边上,与当年驻守姚家坝火车站的连长白崇禧交好,由旷若谷介绍进入广西讲武堂,留学日本鲁郡大学后成为白崇禧的高参,再成为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长,为湖南和平解放和全国解放做出巨大贡献,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 +8~C&K:  
+8~C&K:  
+8~C&K:  
左权将军所在的黄埔军校第一期六队的学生档案里面,通讯地址是姚家坝邮局转的有六人:刘味书、刘咏尧、傅正模、刘岳耀、游逸鲲、张雁南; +8~C&K:  
+8~C&K:  
+8~C&K:  
刘味书,黄埔一期毕业后,任黄埔三期区队长,参加东征、北伐、抗日战争,1947念不愿内战以少将之身退役归乡; +8~C&K:  
刘咏尧,黄埔一期毕业后,任黄埔三期区队长,东征惠州任第一任敢死队队长,在惠州城中弹负伤,后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与邓小平、蒋经国、徐君虎同学,后任国民政府国防部代部长,以二级上将(四星)战略顾问身份退役后为推动两岸交流做出巨大贡献,台湾著名的影视歌明星刘若英是他孙女; +8~C&K:  
傅正模,黄埔一期毕业后,任黄埔三期区队长,参加东征、北伐,1938年开始带领他任师长的预备第四师与日军正面作战,参加了武汉会战、忻口会战、随枣会战,后与程潜、陈明仁一起领到湖南和平起义; +8~C&K:  
刘岳耀,黄埔一期毕业任黄埔三期区队长,参加东征和北伐,北伐时候任上校团长,在与孙传芳部作战时候牺牲,后追封少将; +8~C&K:  
游逸鲲,黄埔一期毕业人黄埔三期区队长,在黄埔病亡,与黄埔烈士共墓同碑,后坠封为少将; +8~C&K:  
张雁南,黄埔一期毕业任黄埔三期区队长,中央军校中队长,第八期上校教官,抗战时期任湖南师管区少将副司令,后任少将代师长率部在湖北、河南抗击日军,抗战后退役回乡,1947年被送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任联勤总司令部部附,在云南卢汉起义通电签字后再次返乡,湖南和平起义后被作为战犯后入狱,1972年特赦回乡,去世后的1978年落实政策为起义将领; +8~C&K:  
+8~C&K:  
+8~C&K:  
东方冲的袁品高,大革命失败后与宋时轮、耿道孝一起在姚家坝打游击,后在组织安排下去安源煤矿与刘少奇一起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毛主席到安源后培同毛泽东主席从安源坐火车来姚家坝、渌口布置安排秋收起义; +8~C&K:  
梢岗铺乌石冲(现在的卦石村)游家七进大夫第的女孩子游湘云,领导并参加秋收起义,大革命失败后作地下工作为组织筹措经费,红军长征后与组织失去联系,在抗战时期重新入党,解放后人衡阳市委书记,后被作为叛徒打到病入狱,后平反落实政策享受正厅待遇; +8~C&K:  
+8~C&K:  
+8~C&K:  
梢岗铺榨下垅(现在的卦石村)的旷壁城,是醴陵第一位进入清华大学的女生,后任湖南教育厅副厅长、长沙一中校长,享受正厅级待遇,投身教育终身未婚,是湖南有名的教育家; +8~C&K:  
+8~C&K:  
+8~C&K:  
梢岗铺乌石冲(现在的卦石村)的言乃昌,少年时期就投身革命,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一直在中国的航天航空工业作一线领导,作过株洲331厂(现在的中航南方公司)党委书记兼厂长多年,任航天航空部副部长后离休。 +8~C&K:  
+8~C&K:  
+8~C&K:  
姚家坝的人物还有很多,本文因为篇幅只选择了一些极富代表性的人物;从明、清到民国到新中国,姚家坝都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时至今日,尚文崇学之风仍浓。 +8~C&K:  
+8~C&K:  
+8~C&K:  
      姚家坝,从明代出现,清代末期被众人锁熟悉,新中国时期随株洲划地级市成为一个行政区划,由株洲郊区而株洲县而芦淞区; +8~C&K:  
这里拥有中国最早的驿道,中国最早的铁路; +8~C&K:  
这片土地见证了周代贵族在驿道边山顶祭天; +8~C&K:  
见证了南唐和长沙马楚争夺,有先属马楚国再属南唐国两个不同的国家的历史; +8~C&K:  
见证了朱熹来潭州访张栻,来潭州赴任; +8~C&K:  
见证了范成大怡然自得在驿道上观花赋诗; +8~C&K:  
见证了文天祥为抗元在吴楚两地奔走; +8~C&K:  
见证了元末徐达征湖南何明初江西迁湖南的移民潮; +8~C&K:  
见证了明清两代湖南由南蛮超过江西成为鱼米之乡; +8~C&K:  
见证了洋务运动产生的株萍铁路丙带来两座工业城市株洲萍乡的出现; +8~C&K:  
见证了姚家坝子弟从这里走出去参加萍浏醴起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秋收起义 +8~C&K: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抗日战争、湖南和平解放、新中国的建设; +8~C&K:  
+8~C&K:  
+8~C&K:  
期待在这个新的大时代里,姚家坝人和姚家坝这片土地能再创新的辉煌! +8~C&K:  
(本文应株洲日报之约而作,文中人名和地名等史料都和《醴陵县志》《湘潭县志》一致) +8~C&K:  
参考书籍:清徐淦修 江普光纂巜醴陵县志》 同治九年刊   +8~C&K:  
                   民国陈鲲修刘谦纂巜醴陵县志》 +8~C&K:  
                   清光绪陈嘉榆 王闿运纂巜湘潭县志》 +8~C&K:  
                  株洲市黄埔同学会编《黄埔昭辉》 +8~C&K:  
                   +8~C&K:  
+8~C&K:  
+8~C&K:  
+8~C&K:  
+8~C&K:  
+8~C&K:  
+8~C&K:  
+8~C&K:  
+8~C&K:  
+8~C&K:  
+8~C&K:  
+8~C&K:  
+8~C&K:  
+8~C&K:  
+8~C&K:  
+8~C&K:  
+8~C&K:  
+8~C&K:  
[ 此帖被湖南游建国在2015-04-27 23:13重新编辑 ]
8条评分好评度+21贡献值+10金钱+5
游和忠 好评度 +4 醴陵什么时候改成株州呢? 2015-04-28
游宣虎 好评度 +5 珍贵资料    村史. 2015-04-28
游宣虎 贡献值 +5 珍贵资料    村史. 2015-04-28
立雪游作忠 好评度 +5 村史. 2015-04-28
游春谷 好评度 +2 好文章,珍贵的历史资料! 2015-04-27
游贵正 贡献值 +5 珍贵资料 2015-04-27
游永刚 好评度 +5 原创作品,让我了解了你的故乡有那么多的名人故事。 2015-04-27
游永刚 金钱 +5 原创作品,让我了解了你的故乡有那么多的名人故事。 2015-04-27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待人以真

发帖
8486
金钱
65620
贡献值
3223
交易币
14
好评度
5373
家乡
湖南株洲姚家坝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4-27
+8~C&K:  
这个山头上出土的周代象尊,现在珍藏在湖南省博物馆 +8~C&K:  
[ 此帖被湖南游建国在2015-04-27 20:57重新编辑 ]
待人以真

发帖
8486
金钱
65620
贡献值
3223
交易币
14
好评度
5373
家乡
湖南株洲姚家坝
性别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04-27
[attach +8~C&K:  
驿道上的石板早已经不知道踪迹,剩下驿道路基了 +8~C&K:  
ment=82193] +8~C&K:  
[ 此帖被湖南游建国在2015-04-27 20:59重新编辑 ]
待人以真

发帖
8486
金钱
65620
贡献值
3223
交易币
14
好评度
5373
家乡
湖南株洲姚家坝
性别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5-04-27
[attachm +8~C&K:  
五代时期南唐和长沙马楚国早期的国界---老关;革命家凯丰的塑像,坐落在改道被废的湘赣驿道铺设的株萍铁路原路基上,背后是老320国道,前面是新320国道, +8~C&K:  
+8~C&K:  
[ 此帖被湖南游建国在2015-04-27 21:06重新编辑 ]
待人以真

发帖
8486
金钱
65620
贡献值
3223
交易币
14
好评度
5373
家乡
湖南株洲姚家坝
性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04-27
[attac +8~C&K:  
湘赣驿道上的醴陵渌江桥,醴陵知县晏朝寅修为木桥,我先祖游登洙同罗、李、黄四位邑绅修为十一孔的石桥,后大水冲毁一墩两孔,陈姓邑绅修复,故醴陵人称此桥为“六公桥”。[attachment=82193] +8~C&K:  
[ 此帖被湖南游建国在2015-04-27 21:13重新编辑 ]
待人以真
离线游汉

发帖
85
金钱
912
贡献值
23
交易币
0
好评度
0
家乡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
性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5-04-27
      
真理在驴粪蛋里。
离线游训荣

发帖
280
金钱
6291
贡献值
161
交易币
0
好评度
76
家乡
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
性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5-04-27
故土情深!!

发帖
8486
金钱
65620
贡献值
3223
交易币
14
好评度
5373
家乡
湖南株洲姚家坝
性别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5-04-27
+8~C&K:  
+8~C&K:  
黄埔一期第六队学员档案,其中有左权将军的名字,还有多位姚家坝的子弟 +8~C&K:  
[ 此帖被湖南游建国在2015-04-27 21:42重新编辑 ]
待人以真
离线游汉

发帖
85
金钱
912
贡献值
23
交易币
0
好评度
0
家乡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
性别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5-04-27
西塘铺  醴陵驿  源门铺  板杉铺  东冲铺  清安铺  稍崗铺  双牌驿  百关铺 朱田铺  板塘铺  荷塘铺 南岸铺( 湘潭总铺)。
[ 此帖被游汉在2015-04-27 21:59重新编辑 ]
真理在驴粪蛋里。
离线游汉

发帖
85
金钱
912
贡献值
23
交易币
0
好评度
0
家乡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
性别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5-04-27
南门口出发--石马铺(林科大附近)--洞井铺--白田铺--石燕铺--关刀铺--南山铺(云田铺)--茭坑埔(交通铺)--龙头铺--朱田铺
[ 此帖被游汉在2015-04-27 22:12重新编辑 ]
真理在驴粪蛋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