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寻根”热潮中,从上杭迁往广东、四川、广西等地几十个客家姓氏的乡亲,依据祖上留传下来的族谱记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他们的上祖是从上杭的“瓦子街”、“瓦子巷”或“瓦子坪”迁去的,有的还要求我们帮助查找。如,广东翁源县1997年出版的《翁源县志》中的“翁源县部分姓氏源流考略表”中列出的翁源23个主要姓氏中,从“上杭瓦子街”迁入的有吴、黄、张等8个姓氏。又如,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珍藏的朱德元帅家谱上写道:太祖“自福建上杭紫金山笋竹坝瓦子街而迁移广东韶州府乳源县龙溪枫树坪立业,……又徙居马鞍场琳琅寨佃田居住。”再如,广西陆川编印的《陆川百家姓宗支集》一书列出了该县有丘、江、李等17个姓氏是从“上杭瓦子街(瓦子巷)”迁去的。 cO&(&*J r
cO&(&*J r
瓦子街在上杭什么地方?从目前所能看到的6部《上杭县志》及1980年编印的《上杭县地名录》均无记载。“瓦子街”的记载虽不见于《上杭县志》等正史,但见于各姓氏族谱,特别是外迁乡亲的族谱。如何来看待这一现象呢?客家学开拓者罗香林先生曾说过一句对我们很有启发的话,他说:“广府各系,多言上世避居南雄珠玑巷,因而转徙岭南;福佬各系,多言上世随岭南行军总管陈元光南戌,因而移居漳、潮;虽皆未见正史,而究之事出有因,非无实据,不容忽视也”。同样的道理,“瓦子街”也“不容忽视”。 cO&(&*J r
cO&(&*J r
瓦子街形成 cO&(&*J r
cO&(&*J r
《上杭县志》《上杭县地名录》等文献并无“瓦子街”的记载,寻找“瓦子街”,成为当时众人关注的地方。经探讨,专家学者们提出:据民间口头传说,在县城有岭子头上(今泰阳广场南侧)、雷坪里、居仁巷与杭中路之间、岗背街(今人民路中段)、今人民路北段以上至和平路一带和解放路东段等近10处,有过去曾称为瓦子街(巷、坪)的地段。[5]现在来看看“瓦子街”是怎么形成的。 cO&(&*J r
当地自古以来有句话:“未有上杭城,先有郭坊村”。郭坊村在新街(后改冈背街,现为人民路)以南,与旧县衙遥遥相对。县衙附近的北门街曾经是繁华的商业街,百姓紧靠北门街和新街而居。百姓筑房,需要砖瓦,就近挖窑取土烧制。据说,当时分布县衙周围就有13座砖瓦窑。然而,“断砖可用,碎瓦弃之”。随着出窑的砖瓦增多,碎瓦也越积越多。从此,人们在这废瓦墟上天长日久地踩着,便成了瓦子坪。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就在瓦子坪定居了,盖起了民房,形成了“瓦子巷”、“瓦子街”,成千上万客家人就住在这里。 cO&(&*J r
随着客家人在“瓦子街”安家落户后,县衙搬迁到主街(即大街,现解放路)去了,而且成为上杭最繁华的商业街。包括瓦子街在内的岗背街周围的居民,也逐步向大街周围发展。他们把瓦子街旧房作为香火房,有的改扩建为宗祠,供本姓设灵祭祖。据调查,这里现有温家祠、李家祠、周家祠、张家祠、丁家祠、王家祠、唐家祠、雷家祠、廖家祠、蓝家祠、邹氏家庙等20多个姓氏的祠堂。许多客家后裔从这里出发,到两广、两湖、江西、四川、台湾等地,甚至海外谋生,据说人数发展到千万之众之多。就这样,上杭成了客家民系的一个摇篮,从南宋开始向粤东、闽南等地播迁,是继客家民系宁化石壁之后的另一个“祖居地”。 cO&(&*J r
“瓦子街”这个名字,在多少从上杭外迁姓氏的子孙后代中传承,他们甚至不知上杭,却记住了“瓦子街”。于是,这个名字让外迁的客家姓氏后裔一直记在心中。如今,循着这个名字,他们不远千里万里来到上杭,寻找自己祖先的足迹,缅怀着祖先开疆拓土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