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基层行》系列报道 USLG G}R
我们村里的变化确实大 USLG G}R
USLG G}R
双峰县沙塘乡境内的狮子山下, 座落着一个村庄叫红云村。11月15日,《记者基层行》采访组来到这里,与村民聊天时,他们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的变化确实大! USLG G}R
【出红云村村民彭仲九现场——我们村里变化大……】 USLG G}R
红云村是县级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今年45岁的村支书彭石泉是全乡最年轻的村级当家人。记者看到年富力强的彭石泉时,有些茫然地问:“现在农村的男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可是你为什么没有出去呢?”彭石泉一点也不掩饰说,十多年前他就想出去了,但看到父老乡亲在贫瘠的土地上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他有些于心不忍,于是就留下当了村干部。2006年,彭石泉被乡亲们直选当上村支书时,他对村民的承诺就是“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USLG G}R
彭石泉对记者说,他接手村里这个摊子时,没有一点经验,是中央的一号文件给他指明了方向。所以,村里的每一个变化,其实就是中央一个又一个一号文件在基层最好的实践。 USLG G}R
红云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传统的生活模式是靠山吃山、靠地吃地。红云村现有1389人,783亩耕地,87亩水塘,2380亩山林,自然资源条件并不差。但在2005年前,全村拥有的农业机械仅有2台耕整机和1台机滚船。为了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六年来彭石泉为村里跑项目筹资金争得了几百万元,全部用在了农业基地建设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上,现在村里建起了优质稻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田园经济基地,耕地流转集中率达到50%以上。尤其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该村基本上实现了水稻耕作和收获的机械化,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USLG G}R
在蔬菜基地,记者看到村民们正在收获无公害香芋。她们告诉记者,今年香芋的价格不是太好,只卖得1块钱一斤,但全村六亩面积的香芋基地也能卖到两万多元,只要有钱心里就舒服。 USLG G}R
说到村里的变化,村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2005年以前,全村人平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今年已经超过了10000元;原来这里到处是茅草房和土砖房,现在90%的村民建起了新房。 USLG G}R
【出红云村村民尹子再现场——谈经济收入】 USLG G}R
【出红云村村民彭仲九现场——谈新房建设】 USLG G}R
为了提高村级经济,村支两委依托山地石材优势和资源优势,引导村民开办了两个碎石场、三个石灰窑和两个石器加工坊,同时还引进了土元养殖项目,有效地带动了在家务农的村民能够就近就业和增收致富。 USLG G}R
红云村是依沙河而修生养息的,蜿蜒缠绵的河道为村里增添了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但也给这里的村民带来了旱涝的灾害。彭石泉对记者说,他当村支书以来,最忧心的就是沙河旱时缺水涝时涨水,感觉最累的也是这里的水利设施建设。近六年中,他们投入了200多万改善水利环境。为了方便沙河两岸群众,投资30万元新修了一座六米多宽的水泥石拱桥。河流两岸的河墈去年已全部用方石砌好,今年的重点是把田塅中的水渠全部灌上水泥砂浆。 USLG G}R
【出红云村支部书记彭石泉现场——谈水利建设】 USLG G}R
USLG G}R
USLG G}R
本台记者 游延年 报道 USLG 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