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的族谱上有的名字很奇巧,如二三朗公,四一公,五七公,,全部以数字来命名,有没有一些规律可循呢?
i_8q!CL@{ 如果能搞清数字命名的一般规律性,那对分析族谱可能有一些帮助。现在发现台湾谱记载,酢公为一十公,撝公为二三郎,文白公为四一郎,联想到酢公的上代依次为:百公,千公(千一公,千二公......),万公(万一公,万二公......),亿公(亿一公,亿二公......),到酢公这代再加不上了,所以有可能为一十公(见台湾钜贤家谱),撝公为二三郎,我现在在想二三郎是不是酢公的第二代第三个儿子握公,毕竞我们没有看到握公的世系。
i_8q!CL@{ 或者是醇公的儿子里有,二一公,二二公,然后撝公才是二三郎,那么四一公肯定是第四代的第一儿子。中间的三.....公不见了,这也就是我们一直认为酢公掉了一代的原因所在.很多人认为酢公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间还有一代,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要找三......公的资料,
[ 此帖被游绍祖在2013-06-27 23:0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