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香格里拉) z ,P:i$
z ,P:i$
z ,P:i$
中甸——德钦(飞来寺): z ,P:i$
z ,P:i$
(最好包车)包车:400元/天(途中时间7-9小时。) z ,P:i$
(包车):早上9:00出发往德钦(行程约7小时)沿途风景非常好。奔子栏吃午饭。道路烂、窄、险。 z ,P:i$
z ,P:i$
(客车): z ,P:i$
A:早上7:20客运站(车程6小时,票价35元/人),奔子栏午饭,翻白茫雪山垭口。中途不停;下午14:40到德钦。 z ,P:i$
z ,P:i$
B:早上9:00乘中甸班车往德钦(¥37.5/人),下午约3点抵达。 z ,P:i$
沿途风光:从中甸至德钦,从海拔3000米下到海拔2000米的奔子栏,再回到3000米,沿途的地质地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美景奇观让人目不暇接。 z ,P:i$
z ,P:i$
1)尼西(四宝:黑陶、木碗、矮鸡、辣椒);2)金沙江大拐弯;3)奔子栏——茶马古道要冲;4)东竹林寺;5)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6)维西达摩祖师洞;7)三江并流 z ,P:i$
z ,P:i$
¥ 渡金沙江,途中观看了真正意义上的长江第一弯——月亮湾。并且翻越白马雪山 z ,P:i$
z ,P:i$
● 奔子栏 z ,P:i$
z ,P:i$
在金沙江上游有很高的知名度 作为滇藏茶马古道上的咽喉重镇,奔子栏有着辉煌的历吏与繁荣 奔子栏的历史又可追溯到吐藩王朝时期.吐藩大军曾在此驻扎又通过,进藏客商也必须要经此才能直达拉萨。 z ,P:i$
奔子栏藏语意为“金色的沙坝”,是德钦升平镇之外的第二大市场,也是古代“茶马古道”一大商埠过去,这里以出能干的“马脚子”(赶马人)而闻名、在长期的对外联系与交往牛,这里的藏族文化呈现出了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奔子栏手工制作的民族工艺品木碗、稽杷盒等医做工精美、结实而闻名全藏区。 z ,P:i$
奔子栏素有“康巴江南”的美称,在这里不仅能吃到藏区难得一见的新鲜水果,在路边的小馆子和旅店里,还能吃到鲜嫩的金沙江江鱼。 z ,P:i$
z ,P:i$
● 白茫雪山 z ,P:i$
z ,P:i$
离开噶丹东竹林沿滇藏公路上行就进入了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腹地。山峰海拔高度多在5000米左右,最高为扎拉雀尼峰,海拔5640米;最低为霞若乡,海拔2080米。保护区内主要河流有金沙江及其支流珠巴龙河。滇藏公路斜穿区境,为云南省内海拔最高的公路线段,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目前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这里有保存较完好的以高山针叶林为主的寒带原始森林,是典型的横断山脉峡谷。夏季是游览白茫雪山的最佳时节,此时公路沿线冰雪消融,到处溪水潺潺,林中百鸟轻呜,群猴嬉戏,目不暇接。保护区向游人开放,贡卡入口可以观看动物;117公里处可参观植物标本园;128公里一带可观看冷杉群落及杜鹃花卉;138公里至公路最高点可观赏森林及雪山风光。以上景点中,贡卡入口可为旅游者提供食宿及有关动植物录像。 z ,P:i$
z ,P:i$
● 迪庆澜沧江峡谷 z ,P:i$
z ,P:i$
金沙江、澜沧江和溜筒江在德钦县境内形成的“三江”高山深谷地貌是迪庆州壮丽河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留下许多神秘、险奇的景观,人类数千年的活动遗迹,表现出人类在近乎险恶而又充满魅力的大自然面前的强大的生存能力。 z ,P:i$
z ,P:i$
德钦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中段,金沙江、澜沧江夹峙云岭山脉的褶皱地带,东西横距在30—68公里之间。由于变质作用显著,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且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特别是印度板块的强大推挤,形成了高山耸立、深谷险堑、江流汹涌的景象。澜沧江在德钦境内流程150公里,形成澜沧江深谷断裂地带,也就是澜沧江最险要的地段。这里谷地海拔高差4734米以上,从江面到顶峰的坡面距离为14公里,每公里平均上升337米,使峡谷被面呈近垂直状态。再加上极大的流水落差悬殊,真可谓“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险”。 z ,P:i$
z ,P:i$
澜沧江峡谷内的各种自然景观,使游历之人大开眼界。德钦县佛山乡溜筒江村的溜筒江渡,是澜沧江艰险的古渡口,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建国前漫长的年代里,人们*蔑索桥过往这凶险之江。过桥的工具为一个大竹筒,倚此在蔑索上滑过,江流因此又称“溜筒江”。 古道的风险在许多人心里成了生计的一大难题。这种状况也在迫使人们想方设法去改变。1946年,做滇藏印度生意的丽江籍商人赖耀彩出资建起一座铁索桥,命名为普渡桥。从此,人马可顺利渡桥。澜沧江上游的阴风口岩墙也是澜沧江一个撼人心魄的景观。澜沧江流经洛马河入江口,遇到山岩阻拦,江面陡然变窄。不知经历了多少世纪,江水像一把锋利的宝剑,把山岩劈成两半,奔流而下。江两岸的岩石平直如墙,长约100米。从水面垂直而上,高200余米。江面宽不到50米,可谓“抬头一线天”,这一线天里还不时有苍鹰飞来,盘旋于岩壁之间。这里的江水如万马奔腾,掀起徘排巨浪。浪卷起风,风推着浪,猛力向岩墙撞击,发出巨大的轰鸣。过去,人们在东岩的岩墙上凿石穿木,修成栈道,北通西藏及印度。不知有多少的马队和商人滚岩落江,葬身鱼腹。 z ,P:i$
z ,P:i$
● 噶丹东竹林寺——藏区十三大寺之一 z ,P:i$
z ,P:i$
在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金沙江河谷的延伸地带,海拔达3000米,距中甸县城105公里的滇藏公路旁,坐落着藏区十三大寺之一的噶丹东竹林寺。 z ,P:i$
z ,P:i$
"东竹林"是藏语,意为"成就二利(利人利)","林"为"寺"。噶丹东竹林寺距迪庆州府驻地中甸城约105公里,海拔3000米。该寺建成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原名"冲冲措岗寺",意为仙鹤湖畔之寺。建寺初期仅有僧侣16人,为噶举派。后因参与以滚钦寺为首的反格鲁派战乱,改宗格鲁派,并与抗萨、支用、书松等7个小寺(贡巴)合并,更名“噶丹东竹林”。从此规模不断扩大,住寺僧侣至清末已发展到700多人,活佛10人,成为康区十三林大寺一。 z ,P:i$
z ,P:i$
清康熙年间,东竹林寺得到前来传教的昌都帕巴拉.米榜格列甲措的关怀支持,向朝廷呈状得到恩准,每年为皇上举行祝寿法会一次,享受皇粮大米100驮(后减去一半,由维西供应)。清朝皇帝不仅在财经、供品等方面给予照顾,还赏赐象征某种特权的招贴、匾额和封诰。佛事活动继承拉萨上密院常规,推广大乘长净和斋戒等密宗仪轨遍行于各香火部落(指德钦奔子栏、中甸五境、维西塔城等藏民聚居区)。 z ,P:i$
z ,P:i$
1985年,当地政府新修噶丹东竹林。新寺建筑井然有序,布局合理。远远望去,赫墙排列,褐窗密布,平顶楼房鳞次栉比。位居中央的大经堂为四层土木结构建筑,82根合抱大柱成网状密布。底层是全寺喇嘛诵经处,正面供有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及其弟子达玛仁青和一世班禅克珠杰像(俗称“师徒三人尊”),两侧是释迦牟尼、观世音、文殊、度母、普贤等佛和菩萨像。第二、三层分别为经堂、佛殿,以及堪布(掌教)念经和起居的静室。各层内外都装璜富丽,彩绘纷呈,加上宗教艺术瑰宝一雕塑、唐卡、壁画的装点,更显得金碧辉煌,气氛庄严肃穆。 z ,P:i$
z ,P:i$
噶丹东竹林寺有很多珍贵文物,如镀金弥勒法"L"佛像,白度母像,三世诸佛像,文殊菩萨像,唐卡(宗教卷轴画),阎罗王群像,十八罗汉像,以及班禅厉生传,释迦巨行传等17幅刺绣。大小灵塔、佛塔数不胜数,跳神道具、法器也一应俱全。民国32年(1943),又建成高3丈、趺跏而坐红铜镀金弥勒佛一尊,与中甸噶丹松寺三大铜佛齐名。东竹林寺还珍藏一幅长达8.5米、宽5.2米的大型唐卡,是用五彩丝线精织而成的护法神像,每年举行跳神法会时展出一次,供香客观瞻礼拜。 z ,P:i$
z ,P:i$
德钦: z ,P:i$
z ,P:i$
行: z ,P:i$
z ,P:i$
¥ 去飞来寺:包小长安面的¥5/人,也可结伴在汽车站或大街上包辆面包车或打的到飞来寺,一般价格为25—30元(可坐6—7人,的士坐4人)。 z ,P:i$
z ,P:i$
宿: z ,P:i$
z ,P:i$
¥ 飞来寺雪山山庄:三人间80元;及25元。飞来寺旅馆(可观梅里雪山全景 20元/人 )。 z ,P:i$
z ,P:i$
¥ 梅里山庄:标间为100-150元/间,普间为20-25元/人(24小时热水。)电话13988755278 z ,P:i$
z ,P:i$
¥ 摄影者之家:和梅里山庄是一家,系以前的旧楼,双人至多人的普间,价格约15-20元/人 z ,P:i$
z ,P:i$
¥ 梅里客栈:普间,价格约15-20元/人。 z ,P:i$
z ,P:i$
¥ 旅行者之家:家庭式旅馆,普间20元/人 z ,P:i$
z ,P:i$
¥ 德新藏家楼:普间25元/人,标间120元/间 z ,P:i$
z ,P:i$
游: z ,P:i$
z ,P:i$
¥ 季候鸟酒巴是远眺梅里和拿资料的好地方。雨崩神瀑、大本营、梅里内转外转的详细攻略、地图可在飞来寺季候鸟酒吧里免费咨询。0887-6895030 z ,P:i$
z ,P:i$
¥ 梅里雪山最佳观赏地 z ,P:i$
1)来寺烧香台:飞来寺离德钦县城约11公里,当地藏民及过往行人均在此烧香祈褔,此乃观日出日落之佳境。这里可拍摄到梅里十三峰全景; z ,P:i$
2)雾农顶观景台:从中甸方向进入德钦的214国道上,离德钦县城约15公里,建有13座白塔,地势开阔,颇为壮观。 z ,P:i$
3)明永冰川上的太子庙。 z ,P:i$
z ,P:i$
美食: z ,P:i$
z ,P:i$
¥ 牦牛肉汤:5元一大碗,滋浓汤厚。 z ,P:i$
z ,P:i$
¥ 牦牛干巴:沾着调料路上吃。 z ,P:i$
z ,P:i$
⊙ 琵琶肉:是一种采用藏族传统的腌肉方法制作的肉食。《滇南新语》里说琵琶肉“薄腻若明珀,形类琵琶。”琵琶肉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若不切开,呆数年不变。其肉味道鲜美,肉色彩透明,见之令人垂涎欲滴,可煮可炖,是藏人待客的佳肴。 z ,P:i$
z ,P:i$
⊙ 赛密羊肉:此菜专为藏族男子打猎归来时食用。主料为羊肉,佐以黄鸡蛋、白糖、酒、菜油、酥油。金黄嫩滑,味道鲜香酸甜。 z ,P:i$
z ,P:i$
⊙ 锅奔火锅::锅奔”是藏语竹叶菜,产于高山的野生植物。主要原料有锅奔、洋芋、熟猪肚、豆腐、水发粉等,配以熟火腿、木耳、琵琶肉,再撒少许麻油。食之御寒暖身,营养滋补。吃此火锅,是好用铜制或土陶容器,味道更美。 z ,P:i$
P&AaD!Qn
提示: P&AaD!Qn
P&AaD!Qn
● 飞来寺 P&AaD!Qn
P&AaD!Qn
位于滇藏公路沿线,距德饮县城10公里。是观赏梅里雪山的理想地点。 P&AaD!Qn
初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近385年的历史。飞来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依正乙山山势拾级而建。山门对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全寺由子孙殿、关圣殿、海潮堂大殿、两厢、两耳、四配殿组成。寺内的安排具有三教合一的特点。 P&AaD!Qn
建筑主体——海潮堂大殿的建筑雕刻艺术。从关圣殿向上走,经十八级台除就进入海潮堂大殿。殿前的两棵梧桐树,枝繁叶茂,衬托出寺庙的超凡脱俗。大殿为单檐悬山顶,七檩抬梁式结婚,通面阔三间。整座大梁,梁架规整,为较大园木构成,檐头朴实疏朗,檐柱立于一巨大须弥座柱础上,座束腰处飧刻有人物、花卉及其它纹饰的浮雕图案。檐下木雕柔丽,清幽别致,殿前格扇齐备,棂花纹样精巧,雕工纯熟洗炼。正殿依照山势凿成平面,借助山体形成一壁,至今仍然坚固壮观。匠人在山石上凿出海潮大殿的雕刻主体——海潮龙王送女出嫁图。画面左边塑有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右边塑有《西游记》人物故事,无不精妙绝伦、逼真入神。飞来寺的建造及命名,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建寺时选址原定在现址两公里以处的地方,全部用料已经备齐,就在破土动工的头天晚上,柱梁等主要建筑材料不翼而飞,住持和尚派人寻踪追迹。找到现址时,发现柱梁已按规格竖好,且无大殿的后梁后柱,从头以为这是神意,于是遵照神意把寺建于现址,并因柱梁飞来自立,命其为“飞来寺”。飞来寺潭前有一凛冽清泉,相传此泉水有驻颜长寿之功效,寺内住持因常饮而高寿,故到山上的人都争相饮用,临走还要带几壶下山。 P&AaD!Qn
P&AaD!Qn
● 梅里雪山 P&AaD!Qn
P&AaD!Qn
从德钦县沿滇藏公路北上、东行至10公里处的飞来寺,澜沧江对岸数百里便是名传遐迩的以卡格博峰为中心的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北连西藏阿冬各尼山,南与碧落雪山相接,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便有10多座、称“太子十三峰”。那耸立于十三峰之上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是藏传佛教的朝拜圣地、传说变尼玛派分支家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故在当地有“巴何洛登地”的称号。卡格博,藏语意为“白似雪山”之意,俗称“雪山之神”。传说是九头十八臂的煞神,后被莲花生教化,受居士戒、改邪归正,从此皈依佛门、做了千佛这子领尕制敌宝珠雄师大王格萨尔麾下一员骠悍的神将,从此统领边地、福荫雪域。卡格博像常被供奉在神坛之上。他身骑白马,手持长剑,雄姿英发,这与雪山之神的高峻挺拔、英武粗犷的外貌特征是极其相似的。在西藏地区甚至有这样的传说:如果今生有幸登上布达拉宫便可在东南方向的五彩云层中看卡格博的身影。可见其巅之高。每年秋末冬初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一批批香客、千里迢迢牵牛扶仗徒步赶来朝拜这座心灵中的自然丰碑。他们围着神山顶礼膜拜,少则七天,多则半月,这在当地被称为“转经”。若逢藏历羊年,“传经者更是增到百十倍”,匍伏登山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P&AaD!Qn
P&AaD!Qn
卡格博,是云南省六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内“三江并流”主景观之一。30年代深游过世界不少名山大川的洛克博士,慨称卡格博是是“世界上最美山”。1989年10月,藏传佛教十世班chan大师确吉坚赞曾在逢前进行重大法事、今已刻立碑留下胜迹,供游人人瞻仰。 卡格博逢下、水斗、冰川连绵。其中“明永恰”和“斯恰”如两条银鳞玉甲的长龙、从海拔5500米处下伸延至2700米森林地带,离澜沧江面仅800多米,是世界稀有的低纬度现代冰川。 P&AaD!Qn
P&AaD!Qn
卡格博峰下的取登贡寺(白转经寺)、衮玛顶寺(飞来寺)为朝拜神山的香客煨桑之地。还有太子庙、莲花寺遗址、传说为宁玛派祖师驻足处,至今香火旺盛、转经者络绎不绝。 卡格博逢南侧,有瀑布自千米悬崖倾泻而下,称为“雨崩神瀑”。卡格博逢下还有“五树同眼”和“石篆天书”的独特景物。同根的五树相传为佛祖所植,天书则附会佛祖飞升时留下的墨宝,酷似形体奇异的梵文。 P&AaD!Qn
卡格博从不接受人类足迹的染指、迄今为仍是无人登顶的处女峰。 P&AaD!Q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