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项目管理硕士生导师、全国畜牧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家畜寄生虫病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动物保健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中国畜牧兽医报东方畜牧周刊主编……游锡火博士集这些头衔于一身。
但游锡火认为他目前最重要的两个身份是北京中农华威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市台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当学生:“大学校园”成为他的“创业乐园”
一副眼镜、温文尔雅的游锡火,看起来不像个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而是学者的味道更浓一些。
但他当年在校园读书时,反而更像个企业家。倒不是说他形似,而是神似,即具有企业家的创业精神。
游锡火1991年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玉环的一所中学教英语。边教书,边考研,3年后,他考取了原杭州大学研究生。
读研第一年,他了解到了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阿维菌素项目。阿维菌素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抗寄生虫药品,但当时国内无专业生产厂家。
初生牛犊不怕虎。刚读研究生的游锡火要试试这个国家攻关项目。在他的游说下,当时的杭州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联合建立了一个兽药研究室,组建了一个由七八人组成的科研队伍。不到一年,该研究室研发成功兽药制剂。
如果不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游锡火只能算是一个学者。但此时的他不仅是个学者,更是一个具有创业精神和商业头脑的“准企业家”。他把兽药制剂成果向全国推广,当年就赢利80多万元。
阿维菌素类兽药安全性高,低毒,低残留,属生物兽药。游锡火看中了它的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一年后,他把研究室迁至北京,并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继续从事阿维菌素类项目研究。
当老板:“大学资源”成为他的“创新源泉”
等不及把研究生课程读完,游锡火就从一个“准企业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企业家。1998年,他创办了北京中农华威制药有限公司。这是国内最早开发生产新一代抗生素驱虫药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系列产品的企业。
深知研发力量对一个企业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的游锡火在公司组建之初就设立了研发中心,并不断借助“大学资源”增强研发力量。2001年该公司被评为北京市高科技企业。2003年,中农华威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建立了生物技术研究所。目前,该所拥有研发人员17人,分兽医、兽药、动物营养、化学合成等学科,学科带头人均为教授或博士。
研究所成了新产品的孵化器,平均每年研发新产品10余个。迄今为止,中农华威公司已有20多个产品获国家专利,其中有4个产品已获得国家级新产品证书。
强大的研发力量成为中农华威持续快速的主要推动力。这家总部设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公司成为国内少数几个出口兽药的生产厂家之一,成为我国重要的动物保健品制剂出口生产基地。产品出口到南美洲、欧洲、非洲、东南亚、中亚等畜牧业发达地区。去年销售兽药8000多万元,饲料、预混料3000多万元,药用酵母3000万元。其中驱虫药占国内市场的10%。
去年,中农华威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行业内最具竞争力的品牌,综合实力跻身行业内50强。
游锡火说:“兽药行业规模不易做大,多为‘袖珍型’企业,但中农华威要做行业内竞争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当主编:“企业思维”成为他的“办报理念”
几年前,禽流感爆发,一度让人谈“禽”色变。农业部组织人员搜集有关禽流感防治的专家文章,共搜到38篇。这些文章全部出自《中国畜牧兽医报东方畜牧周刊》。
这份周刊的主编就是游锡火。2000年,他投入1000余万元与《农民日报》社创办了这份《周刊》;报纸一周一期,一期十六版。目前,发行量超过3万份。
另外,他还与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和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联合办了《中国动物保健》杂志,他担任常务副社长。目前,这份杂志发行量有1万多份。
谈到办报刊的缘起,他说:“当时想做给企业做宣传、做广告,但费用太高。我们就是想通过自己的报刊宣传自己的企业。”
无心插柳柳成荫。游锡火把报刊做成了一份获利颇丰的产业。通过实践,他觉得民营企业办报刊大有可为,关键是要用“企业思维”办报刊。
他不断延伸报刊产业链,通过报刊创办咨讯中心。1998年,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创办国际管理培训中心,开办MBA、MPA班,每年培训兽医技术人员、养殖技术人员4000余人(次),高层管理人员1000余人(次)。去年,该中心结合新农村建设,与中国农业大学开展养殖能人培训行动。目前这一行动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全面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