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钜贤
:請問樓主:這與傳承游酢文化有何關呢?
(2012-11-04 11:13)
M$g%kqa
M$g%kqa 从清朝前期,即顺治到乾隆(1644-1796),福建游氏族人就开始渡海入台,且认游酢长子游撝派下居多。因此,台湾游氏都尊游酢为始祖或圣祖。他们渡海迁台路线,是从福建诏安、南靖等地渡海到台湾的台北彰化、桃园、宜兰、嘉义等地。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现在台湾游氏宗亲约有13万人,集中分布在台北县市,以及桃园、宜兰、彰化、苗栗、高雄等地,他们入台后就成立游氏宗亲会,团结发动游氏宗亲传播游酢理学思想,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M$g%kqa 一是建立游氏宗祠、立雪亭、追思亭等,追思敬祖,弘扬祖德,转播游酢理学思想和“程门立雪”尊师重教精神。这里仅举台北县的广平祠来说明。台北中和广平祠位于台北县中和市200号,宗祠占地372平方,建筑面积达8303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雄伟壮观。宗祠大门里,立着刻有游酢“诲子诗”的巨石;二楼大厅四周挂着“报本思源”、“源远流长”等横匾,陈列着《宋.游酢文集》、《游酢评传》、《道南首豸山》等弘扬游酢理学等思想书籍;五楼安定堂,安放游酢神龛神像;宗祠柱上都是弘扬游酢理学思想的楹联、柱联,如“圣道南传仰程门立雪,裔孙东渡绳永邑遗风”、“学本二程道统克绍扶道,教垂十郡文风蔚起斯文”,“要好子孙应从尊祖敬宗起,欲光门第还是读书积善来”、“渊源溯豸山圣道南扬光宗史,裔胄传东海宗祠赫奕壮台疆”等等。
M$g%kqa 二是制定家规家训,编印发放《游氏族谱》、《游氏家训》、《游氏墓号考》、《游氏姓源来考略》、《游氏定安墓记》、《游氏宗亲会会员手册》等等,教育子孙遵守礼仪、尊祖、重谱、睦族、广睦、奉终,使游酢理学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流传。
M$g%kqa 三是返乡寻根谒祖,参加大陆学术研讨会,收集游酢著作和研究游酢理学、朱子学等书籍。自从1992年6月,以游正成成为团长的首次台北中和市广平裔寻根谒祖团来南平风池寻根谒祖以来,每年都有台湾宗亲来大陆寻根谒祖,而且开展考察调查,参加游酢、朱熹等学术研讨会,仅闽台游酢学术研讨会至今举办了三次,第一次在福州、南平召开,二、三次在台湾召开,他们还参加大陆宗亲恳亲会,共商弘扬游酢文化精神事宜,加强两岸宗亲联谊,发展两岸关系。回台时他们带回《宋.游酢文集》、《游酢评传》、《道南首豸山》、《游酢新论》、《游酢研究》、《游酢文化研究》和朱子学等有关书籍,以充实台湾游氏宗祠的藏书和更好的在台湾传播游酢理学。
M$g%kqa 四是邀请大陆宗亲访问台湾,支持资助大陆宗亲、专家学者开展游酢理学研究出版研究专著,共同传播游酢文化,弘扬游酢理学精华和“程门立雪”精神。如台宗亲游得男、游象喜等资助出版《宋.游酢文集》,游岳勋资助出版《游酢评传》、《道南首豸山》等,以共同开发游酢理学资源弘扬游酢理学精神。现在可以说,台湾宗亲对游酢理学的研究和传播热潮正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M$g%kqa 1、 明郑氏政权和清代台湾官方的传播
M$g%kqa ①郑氏政权在台湾的传播
M$g%kqa 明末,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从福建金厦东渡台湾建立郑氏政权。跟随郑成功到台湾的800多名理学名儒成为郑成功父子治台时传播理学,促进台湾开发和发展的砥柱。如陈永华,同安人,渡台后,帮助郑氏政权在台湾建起第一座闽式孔庙,并亲自执掌文教,请礼官叶亨为国子助教,开创了台湾文教史上的第一页。接着,又兴办学校,其中高山族聚居地设立的学校称社学,请名儒教训番童,课读诗书,让他们明人伦,懂礼义,讲品德,自节制,立志向,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M$g%k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