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3376
-
- 注册时间2014-08-31
- 最后登录2025-04-09
- 在线时间29小时
-
- 发帖780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4
- 金钱25056
- 贡献值1012
- 交易币4
- 好评度6066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7804
- 金钱
- 25056
- 贡献值
- 1012
- 交易币
- 4
- 好评度
- 6066
- 家乡
- 莆田
- 性别
- 男
|
鳌城游氏 aqQ o,5U> 我在党校工作22年了,宁静的。工作、写作一些,也研究一点点莆田游氏的“圭浦游”。 aqQ o,5U> 新的中共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委党校,附近有漂亮的鳌城小区,可以很好地生活、休息,做一些愉快的散步。 aqQ o,5U> 新时代的鳌城小区,非常美,有一份特有的静谧。鳌城小区,是秀屿港、东庄镇搬过来的,游氏的许多,古谱中的鳌城游氏。 aqQ o,5U> 鳌城小区的天是晴朗的天。鳌城游氏的那些人和事,有着散文的韵致,有期待、有风格、有光荣、有梦想,有溯回从之的追寻,又有道阻且长的艰辛。鳌城游氏,不单单是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 aqQ o,5U> 鳌城游氏,“圭浦游”的一部分。一般地,莆田的游氏称为“圭浦游”,根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后埔村顶江。“圭浦游”的族谱,明版是非常好的。清版,更丰富一些。 aqQ o,5U> 民国修《圭浦游氏家乘》,记:“吾宗自西晋迄隋,世居广平任城。唐中叶,植、匹二公兄弟,自(河北省)任城、颍州,徙(江西省)婺源后,徙入闽,分为二支。植公居闽莆田紫霄是为南支始祖,匹公居闽建阳长平是为北支始祖。” aqQ o,5U> “植公仕唐中叶,为泉州别驾,转大理寺评事,乐莆田紫霄岩山水,遂家焉,是为南支始祖。”游公已去今安在,学步虚声过午清。游植入莆后,重读书,积德,助南少林寺,代有贤人。其二世獬公,系唐节度使推官。三世鄜公,为唐奉礼郎。植公孙鄜、郅、翥、邰四人俱贵,世称“一门四凤”。 aqQ o,5U> 植公择居圭浦之后,其子孙移居隔壁村枫林,宋代末重返后埔村顶江,故“圭浦游”有“回头游”之别称。“回头游”,生动记载“圭浦游”与妈祖林氏的渊源。 aqQ o,5U> 游植第四世孙为游彖,官居唐太常卿,正三品,为九卿之一,主持皇帝祭天,主管礼部等。晴雨花时游子意,寒暄秧信老农心。游彖,字启易,喜农,喜种荔枝。彖公传有六子,长子维善。维善六传至辅公。 aqQ o,5U> 宋代游氏出9名进士,游辅祖孙三代,连中5名进士。游辅家族极盛,莆田名文《游氏荔枝林记》、游丁香荔枝名品,流传于世。 aqQ o,5U> 妈祖出生于港里村,受符井是重要的实物依据。旧游触景不无情,建井港里复小停。受符井,位于港里村天后祖祠的附近,宋代建造,勒刻“咸淳丙寅八月庚辰石匠游进”,时为1266年。 aqQ o,5U> 圭浦游,自第五世起析分七房,散居闽、粤、赣、浙以及台湾各地。彖公六传至十世辅公。“圭浦游”在辅公,极盛,有“游家庙”和圭浦书院。 aqQ o,5U> 游家庙是莆田游氏祖祠,封建定制:“凡天子以至百官,皆有庙”。游家庙始建于宋重和至绍定年间(1118-1228年),明嘉靖至天启年间(1522-1621年)重修扩形。 aqQ o,5U> 明朝万历年间,修“圭浦游”的《莆田游氏族谱》,记后卓溪的“游公桥”。清朝做《莆田游氏康熙谱》里头,有“游都”写的序,以及《祭游氏太卿先生》的诗。 aqQ o,5U> 福建省莆田游氏,从宋朝开始,有三个分支在广东省,“龙游金斗,凤集西城,骥腾东莞”。广东省的游氏,多,有实力,认莆田祖。 aqQ o,5U> 莆田秀屿的游氏,可名之鳌城游氏。鳌城游氏,宋从涵江分来的。明洪武三十年(1398年)秀屿人口已逾一万,游姓为第一大姓。 aqQ o,5U> 明代,莆田游氏共有十三名进士。嘉靖天启年间,游日章祖孙三代,中了三名进士,一名举人。《续莆阳比事》誉曰:“祖孙三代四甲科”,在莆田名重一时。 aqQ o,5U> 明万历年间,日章同胞日益受命编修族谱。癸酉春南下罗浮晤一龙公十世孙王庭“出谱相示”,乙亥岁北上建阳谒游酢公十五世孙应魁“出谱相证”。然后“残谱少加编次,参以见闻”成新谱,以知昭穆字辈,且“欲合散一殊少以联祖宗之亲”。由于万历族谱简就,七脉归宗,故明代家庙扩新之日,堂号“汇源堂”。 aqQ o,5U> “圭浦游”的《莆田游氏族谱》,海外有清晰的电子版,莆田市图书馆也有实物保存,记福建境内的游氏二支脉,一支是以游匹为始祖的北支,另一支是以游植为始祖的南支,两大支流,同出一源。游植为始祖的南支,大哥,以“科名”名。 aqQ o,5U> 《莆田游氏族谱》,有名的,莆田名人游日章发起。明代,莆田游氏共有十三名进士。嘉靖万历天启三朝,游日章祖孙三代,中三名进士,一举人。莆田名著《续莆阳比事》誉曰:“祖孙三代四甲科”,游日章祖孙名重一时。 aqQ o,5U> 漳州游家庙碑文载:“吾游氏之先,河南光州固始人也,自唐入闽,基于宁,后分处长乐、莆田,由莆而泉,泉而漳。”漳州游姓子民一部分,是从莆田、秀屿去泉州,而后奔赴漳州及浙南。 aqQ o,5U> 北宝峰社区是仙游游姓聚居地,其次是大济镇东井村、榜头镇东桥村、鲤南镇下楼村以及鲤城街道的东门、大坪口等地。明成化,仙游县的游氏始祖,国清公,本鳌城游氏,牧鸭为生,途经仙游县城东郊外,喜宝坑枕山带溪,山幽水秀,遂居,为仙邑游姓开基始祖。“圭浦游”,再鳌城游氏,而再仙邑游姓。 aqQ o,5U> 清康熙至乾隆年间,清王朝为维护祖国统一,曾多次东征台湾,莆田游氏子弟奋勇当先,屡建奇功。其中有平阳总兵游观光、平阳总兵游灏、平阳参将游祖镇、琼州参将游宗琠、台湾水师协左营游击游崇功、金门镇右营游击游全兴,等。 aqQ o,5U> 游金輅(正一品),莆田武将里头,官最大的武将之一;对于“台湾”统一,功劳最大的人之一。游金輅(1703-1763),字君载,任守镇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左都督署理水师提督。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冬十月,于鹿耳门外妈祖庙终。鹿耳门,“台湾之门”。鹿耳门妈,台湾非常著名的。游金輅追封为定国将军(正一品),墓在东海镇石梯寺,碑文曰:“清台湾镇总兵君载游先生……”2019春天,“鳌城游氏”重新做游金輅墓,宣传有一定氛围。 aqQ o,5U> 涵江鲤江庙建于清初,座落在涵江鉴前路,与莆田沿海“界外妈”有关。君游何处多题句,我到鲤江半写碑。清嘉庆12年(1807年),涵江鲤江庙(城隍庙),奉政大夫内部正郎游帝邦为董事长,吏部侯选州正堂游建谟为董事主持重建,进士吏部候选游河清撰写碑文,现嵌于庙之上厅右壁中。“鳌城游氏”来自涵江,传仙游县的游氏,承上启下。 aqQ o,5U> 清光绪甲午年,“圭浦游”游氏后裔游普荫,任兴化府知府。翌年,游普荫来圭埔,谒游家庙,题匾方书曰“祖孙父子同堂科甲”。 aqQ o,5U> “圭浦游”的后代,做过二次的兴化府知府,也就是莆田市的市长,一次在宋,一次在清。 aqQ o,5U> 明、清、民国时,莆田“圭浦游”有一些诗人、书画家,篆刻出二名家,游观澜、游定远。 aqQ o,5U> 新时代,莆田游氏在后埔村共有七房:后门弄房;双座厝房;利埕房;后厝房;后园房;下旧厝房;社边房。我,双座厝房的,游家庙所在地。 aqQ o,5U> 《莆田游氏》,我写许多年的一本书,寄托了我的“作家梦”。我希望“鳌城游氏”,对我有启发。 aqQ o,5U> “鳌城游氏”,诠释了“莆田游氏”的为人。吃苦耐劳,勤快朴实,不畏艰难,乐观豪爽,谦虚,厚道,对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体会很深,又同时对生活中的欢乐和梦想,充满了追求。 aqQ o,5U> 鳌城小区的天是晴朗的天。我试一试,业余做一点点的莆田游氏的书、扇、旗袍、朗诵、“台湾”、湄洲岛广告、美食等。 aqQ o,5U> 2019年夏天,在鳌城小区,我想:“圭浦游”的文化,应该传承下去!
|